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中国人移殖的能力,是很大的。照第八章和第二十二章所述,则在很古的时代,中国人在海外的航线,业已很远;而第三世纪以后,已几乎把欧、亚的航路打通了。在这很长的时期中,中国人一定有在海外经营拓殖之业的。惜乎年深月久,文献多已无征。现在可考见的,大都是明以来的事迹罢了。

在大陆上,最易和海洋接触的是半岛。亚洲大陆,有三个最大的半岛——前后印度、朝鲜——其中两个,本来都有一部分属于中国的。自唐、五代以来,才逐渐的丧失了。明成祖时,因安南陈、黎二氏的篡夺,注606发兵戡定其地。于一四〇六年设立交趾布政司,和内地的制度一样。因守土的官吏,不尽得人;奉使的中官,尤多暴横,土人叛乱不绝。于是一四二七年,宣宗又把他弃掉。然当元、明两代,西南的土司,还几于包括伊洛瓦谛江流域。注607安南、暹(xiān)罗,虽各列为国,亦都朝贡于我。南洋群岛的交通,亦是历代不绝的。所以航行很为便利。

元朝人是好勤远略的。当世祖时,曾遣唆都、李庭璧,招致南洋诸国。当时南洋之国,以俱蓝、马八儿为纲维。马八儿便是今印度的马拉巴尔(Malabar)。俱蓝为其后障,当在马拉巴尔之北。当时先后来朝的,共有十国。都是今印度沿岸和南洋群岛之地。明初,使节所至亦远。成祖又命中官郑和往使。和乃自造大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共有六十二只,带着士卒三万七千人,从苏州娄家港出海,注608遍历南洋诸国。有不服的,则威之以兵。自一四〇五至一四三三年,三十年之间,凡七奉使,三擒番长。后来奉使海外的,无不盛称和以眩耀诸国。其事业,亦可谓之伟大了。《明史·郑和传》,于和事迹,记载不详。近代梁启超作《郑和传》,推考其航路:则当自南海入暹罗湾。沿马来半岛南下,至新嘉坡。绕苏门答腊和爪哇两岛。入孟加拉湾。循行印度半岛的两岸。绕锡兰岛。又入波斯湾。沿东岸北航,至底格利斯河口。再循西岸南航,至亚丁,越亚丁湾,入红海。北航至麦加。南航,出莫三鼻给海峡,掠马达加斯加岛的南端而东归。其航线所至,亦可谓之极远了。当时华人移殖海外的甚多。在小吕宋一带,尤为繁盛。而作蛮夷大长的,亦大有其人。其见于《明史》的:则有吕宋的潘和五,婆罗的王,爪哇新邦的邦主,三佛齐的梁道明、陈祖义。其事在明开国至万历年间,约当十四世纪后半至十五世纪之末。梁启超作《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得诸口碑的:又有戴燕国王吴元盛,昆仑国王罗大,都是清朝乾嘉年间,战胜土蛮的。又有叶来,则为英属海峡殖民地的开辟者。其事在嘉道之间,则已在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前半了。还有潮州郑昭,随父流寓暹罗,为其宰相。乾隆时,暹罗为缅甸所灭,郑昭起兵恢复,事见第四编第六章。近代西人的东航,实在明中叶以后。哥伦波的发现美洲,事在一四九三年;葡萄牙人的发现印度新航路,则事在一四九八年,较郑和的下西洋,实后八九十年。西人东航之初,中国人的足迹,早已遍布南洋了。中国西北负陆,而东南面海。闽、广之北,限以重山,其民不易向中原分布,所以移徙到海外的很多。南洋群岛,气候和煦,物产丰饶,实在是中国的一片好殖民地。不但如此,中国人做事平和,凡事都以共存共荣为目的。假使开发南洋的责任,而由中国负之,南洋群岛的土人,决没像现在饱受压迫,濒于灭亡之惨。徒以昔时狃于“不勤远略”之见,有此基础,不能助以国力,向前发展,这真是一个大错误。不但如此,因海防的废弛,通商政策的不得宜,反还因海洋交通,而深受其害,这便是所谓倭寇。

倭寇是起于元、明之间的,至明中叶而大盛。原来日本自与元构衅后,禁止其人民,不许和中国往来。于是冒禁出海的,都是无赖的边民,久之遂流为海寇。当元中叶,日本分为南北朝。后来南朝为北朝所并。遗民亦有入海,与海寇合的。朝鲜沿海,受患最深,而中国亦所不免。所以明初,于沿海设卫甚多;而明代的市舶司,意亦不重于收税,而重于管理制驭。世宗时,废司不设。贸易之事,移主于达官势家。多负倭直不偿。倭人贫不能归,遂都变为海盗,沿海的莠(yǒu)民,亦都附和他;或则冒其旗帜,以海岛为根据地,饥则入掠,饱则远扬。沿海七省,无一不受其患。甚至沿江深入,直抵南京。明朝竟无如之何。直至一五五六年,胡宗宪总督浙江军务,诱诛奸民,绝其内应,倭寇势才渐衰。又约十年,乃为戚继光、俞大猷所剿平。然而沿海之地,已凋敝得不堪了。

倭寇平定未几,复有朝鲜之役,则其事已在神宗时了。日本自开国以来,世与虾夷为敌。八世纪之末,日本拓地益广,乃于东北边置征夷大将军。源、平二氏,世守其地。后来中央政争,多借源、平二氏为助。平氏先以外戚执政,后为源氏所灭。乃遍置武职于诸州,以守护封土,而总其权于征夷大将军。于是大权尽入幕府,皇室徒拥虚名而已——日本皇室,所以始终未曾易姓,就是为此。源氏之后,北条氏、足利氏,相继以家臣覆灭幕府,格外大封将士;而其将士,又以其地分封其下,遂成全国分裂之势。十六世纪之末,有个唤做丰臣秀吉的,起而平定全国。因念乱源终未尽绝,意欲把一班军人,赶到外国去,遂有一五九二年渡海攻朝鲜之举。朝鲜开国之主李成桂,本是以打倭寇出名的。当元朝时候,屡次干预高丽的内政。其国王,多数是元朝的女婿。举国多剃发易服,习为胡化。明兴之后,高丽王氏的末主,还想扶翼元朝。李成桂则倾向中国。于是覆王氏而自立。革新内政,输入中国的文化,气象一新。然而承平日久,兵备亦不免于废弛。日本兵一至,遂势如破竹。其王,先奔平壤,后走义州,遣使求援于中国。神宗命李如松前往。一战而胜,尽复汉江以北之地。旋因轻进,败于坡州的碧蹄馆。于是抚议复起。迁延数年,终不能就。直至一五九八年,丰臣秀吉死,日本兵乃解而东归。这一次,明朝运兵筹饷,骚动全国,而竟没有善策,可见其政治军备的废弛了。

【注释】

注606 安南首脱离中国自立的为丁部领,事在九〇七年。越十年而为黎氏所篡。宋太宗讨之,不克。因其来降而封之。自是安南的自立,遂得中国的承认。一〇一〇年,黎氏为李氏所篡。传国至一二二七年,其末代女主佛金,让位于其夫陈日照。至一三九九年,乃为外戚黎季犛(máo)所篡。季犛实姓胡,篡位后,即复姓,改国号为大虞,而传位于其子汉苍。旋为成祖所灭。

注607 看《明史·土司传》可知。

注608 现在江苏的娄河口。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八·国朝·蒋一葵
  元经卷四·王通
  卷四十一·佚名
  卷二百七十二·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六·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提要·郑樵
  六七八 署陕西巡抚刘秉恬奏遵旨查办通省志书情形折·佚名
  国语补(沈仲方笔)·查继佐
  绪言·冯承钧
  洪天锡传·脱脱
  理宗纪·脱脱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八·王世贞
  卷十五·鄂尔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五十八·彭定求

        卷658_1 【咏月】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隔年违别成何事,   半夜相看似故人。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卷658_2 【宿荆州江陵驿】罗隐

  • 卷四·韦庄

    钦定四库全书 浣花集卷四      唐 韦庄 撰 今体诗凡四十首 上元县【淛西作】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 江上逢

  • 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班固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制曰:“朕获承至尊

  • 列传十四·薛居正

    孟方立,《欧阳史》云邢州人,《通鉴》云汧州人。中和二年,为泽州天井关戍将。时黄巢犯关辅,州郡易帅,有同博奕。先是,沈询、高湜相继为昭义节度,怠于军政。及有归秦、刘广之乱,方立见潞帅交代之际,乘其无备,率戍扶径入潞州,自称留

  • 归田录卷二·欧阳修

    真宗朝岁岁赏花钓鱼,群臣应制。尝一岁,临池久之,而御钓不食,时丁晋公(谓)《应制诗》云:“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真宗称赏,群臣皆自以为不及也。赵元昊二子:长曰佞令受,次曰谅祚。谅祚之母,尼也,有色而宠,佞令

  • 卷之四十四·佚名

    洪武二年八月癸亥朔鄂国公常遇春柩车至龙江 上亲致奠为文以祭之曰自胡元季世天下大乱生民涂炭未知所止朕奋起临濠驻师和阳乙未之春尔来依我同渡大江先拔采石即取太平建康江东之地次第皆定自是以来马汗未乾甲胄未解南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九·佚名

    正德元年十一月丙子朔钦天监进正德二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百官颁行天下○命重庆卫指挥佥事李荫守备叙泸大坝等处地方以都指挥体统行事○丁丑狭西按察司佥事郝本乞致仕许之○升太常寺少卿吴昊为太常寺卿仍掌钦

  •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运动家之如夫人·李定夷

    汉口征收局长某,到差以来,违章苛罚,叠被商民控告有案。而卒能保全位置,未致撤差者,则以其手腕灵敏,运动通神。且在宦途既久,历任差厘,于种种舞弊法门,皆已洞悉。故屡被告发,终能弥缝无事也。然定章任局长者,多只一年,即须瓜代。某

  • 卷三十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三十二乾隆三十年八月戊申陜甘总督杨应琚疏奏招募乌鲁木齐屯田戸口数目杨应琚奏言上年八月间钦奉恩防令将甘省与新疆接壤居民量其道路近便迁移乌鲁木齐俾资生有借旷土愈开臣查乌鲁木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一上·袁枢

    宋 袁枢 撰元魏冦齐齐明帝建武元年魏主以上废海陵王自立谋大举入防防邉将言雍州刺史下邳曹虎遣使请降于魏十二月辛丑朔魏遣行镇南将军薛眞度督四将向襄阳将军刘昶平南将军王肃向义阳徐州刺史拓跋衍向钟离平南将军广

  • 二十一、出就外傅·包天笑

      我自从脱离了顾九皋先生以后,便拜朱静澜先生为师了,这是我离家就傅之始,这在我童年是一个变换时期。  前文不是说朱静澜先生是我的表姊丈吗?自从我顾氏表姊嫁到朱家去后,因为表姊是祖母抚育长大的,她视我家为母家,归宁

  • 十国春秋卷六十六·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南汉九列传林延遇龚澄枢许彦真陈延夀李托 薛崇誉林延遇闽清人为人隂险多计数少以宦者给事闽惠宗惠宗娶髙祖女清逺公主使延遇置邸于番禺专掌国信髙祖赐以大第禀赐甚厚数问以闽事延遇不对退谓人曰去闽语闽

  • 元熙传·李延寿

    元英的儿子元熙,字真兴,好学有才干,有文学才能,声名显著于时。可是他举止轻浮,元英十分忧虑,认为他不是个能保全家族的人,经常想废掉他,立第四个儿子元略为世子。由于元略坚持不从这才停止。逐步升迁任光禄勋。当时朝廷由领军

  • 动物篇第五·张载

      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谓神,以其伸也;反之为鬼,以其归也。  气于人,生而不离、死而游散者谓魂;聚成形质,虽死而不散者谓魄。 

  • 卷三十五·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三十五     婺源江永撰天神   吉禮二補天子祭天地歲徧【曲禮 此條通言一歲祭天】 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禋之言煙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鄭司農云昊天天也上帝玄天也昊天上帝樂以雲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一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一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杂蕴第五之一嗢柁南颂杂蕴初染次所识色颇有受心世间无间缘增断善染分见缘界后了别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五识身唯能起染。不能离染。意

  • 邯郸记·汤显祖

    传奇名。明汤显祖撰。《曲品》著录。据唐沈既济小说《枕中记》改编。写山东卢生痴念功名,在邯郸赵州桥饭店遇见仙人吕洞宾。卢生借得吕洞宾磁枕,白日入梦。梦中与清河崔氏之女结婚,用金钱买通权贵,因而得中状元。奉命至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