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八·国朝

【罗伦】  〔字彝正,一字应魁,号一峰。殿试卷誊真以十三幅为格本,朝廷对策,惟一峰极长。盖一峰既中会试,于礼部颁卷时,自言“久于场屋,有志廷对,愿增纸以毕所欲陈。”礼部官壮其志,许之。誊真遂有二十幅。时李文达进读罗卷,几一时余。李年渐高,跪久至不能起,上命两内臣掖之。是年罗遂为大魁。至次科会试,亦有欲比罗例者,礼部官以为有意希望,竟不从。故至今惟以十三幅为式。〕

成化乙酉,罗伦赴春闱,道经苏州,为文谒范文正公祠。是夕宿舟中,梦文正遗诗曰:“赐带横腰重,宫花压帽斜。劝君少饮酒,不久卧烟霞。”明年状元及第。不久谢政,归隐而卒。

罗伦上疏论阁老南阳李贤夺情事,调广东市舶提举。时学士陈文为李画策,故有此贬。后伦复官,李已谢世。及文死,薛之纲御史作诗挽之曰:“学士先生早盖棺,薤歌声里路人欢。填门客散名犹在,负郭田多死亦安。盐井已非今日利,冰山不似旧时寒。九原若见南阳李,为道罗伦已复官。”

【毕瑜】  〔贵溪人,罗伦榜进士。〕

毕瑜为山东提学日,有张驿丞者,乡试中式,瑜赠之诗曰:“一官耻不与清流,忙里遗编白校雠。枳棘岂能留彩凤,盐车未必困驿骝。东藩领荐名初显,西蜀题桥志已酬。脱却樊笼入佳境,春雷万里步瀛洲。”

【张升】  〔字启昭,号柏崖,南城人。成化己丑,传胪前一夕,梦登天,两手挈二人头,云皆同姓者。及开榜,一甲首为升,二甲首张燧,三甲首张晓。〕

张升为翰林侍读,会风雹发自天寿山,毁瓦伤物,震惊陵寝,朝廷戒谕群臣修省,遣官祭告。于是,升数刘阁老吉十罪,谪南京工部员外郎。同乡何乔新赠以诗曰:“乡邦交谊最相亲,忍向离筵劝酒频。抗疏但求裨圣治,论思端不忝儒臣。自怜石介非狂士,任诋西山是小人。暂别銮坡非远谪,莫将辞赋吊灵均。”由是人目吉为“刘绵花”,以其耐弹也。吉闻而大怒。或告以出自监中一老举人善恢谐者,吉奏:“凡举人、监生三次不中者,不许会试。”

翰林院学士惟一人,多或三五人,弘治壬戌秋,阁老洛阳刘公健因修会典成,欲德翰林,一时升学士者十人,时礼部尚书已有六人,谢迁以在内阁,张升为礼书掌鸿胪事,崔志端以礼书掌太常事,并南京为六人。崔由神乐观道士。京师为之语曰:“礼部六尚书,一员黄老;翰林十学士,五个白丁。”一时盛传,以为的对,且有讥警。盖此五人,谓山西张、陕西杨、大兴刘并某某,皆成化戊戌阁老万公安以私意选为庶吉士者。

【费誾】  〔字延言,丹徒人。成化己丑会元。〕

费廷言自进士至司业,才九年。未受命两月前,李西涯尝梦廷言拜是官,已而果然。从赴廷言饮,留题厢壁云:“壁水桥门别是天,瀛州东望亦登仙。馆中群士有同辈,天下此官无剩员。(南京旧多阙,惟北监一人。)坐拥图书消暇日,梦随冠盖入新年。班行旧会今稀少,莫怪相过意惘然。

费誾为祭酒日,凤翔之麟游有虎臣者,贡入太学,适闻万岁山架棕棚以备登眺,臣上疏极谏,宪庙奇之。誾初不知也。惧其贾祸,乃会六堂鸣鼓声罪,铁索锁项以待。俄有官校宣臣,至左顺门,中官传温旨劳之曰:“尔言是也,棕棚即拆卸矣。”命铨选,予臣七品正官。誾闻而大惭,臣名遂播天下。后知云南鄂嘉县,卒于官。楚雄姚鹏哭之以诗曰:“献策当年为国忧,至今浩气贯皇州。只期事业垂千古,岂料形骸付一丘。青史有名书虎氏,锦衣无复耀麟游。苍天不管忠良士,空使穷荒草木愁。”

【吴宽】  〔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人。应试南畿时,同寓有施焕伯者中榜,逮鹿呜宴罢,焕伯出曰:“吾意兄策皋搞之骑,遵崇化之途矣。”宽曰:“同行无疏伴。”其有养如此。〕

吴原博宽未第时,已有能诗名。成化壬辰春,李西涯省墓湖南,时未始识也。萧海钓文明为致一诗曰:“京华旅食变风霜,天上空瞻白玉堂。短刺未曾通姓字,大篇时复见文章。神游汗漫瀛洲远,春梦依稀玉树长。忽报先生有行色,诗成独立到斜阳。”西涯陛辞日,见考官彭敷五为诵此诗,戏谓之曰:“场屋中有此人不可不收。”敷五问其名,曰:“予亦闻之矣。”已而果得原博为第一。

李西涯赴吴原博饮,席上用击鼓催花令,戏成一诗曰:“击鼓当筵四座惊,花枝络绎往来轻。鼓翻急雨山头脚,花闹狂峰叶底声。上苑枯荣元有数,东君去住本无情。未夸刻烛多才思,一遍须教八韵成。”

馆阁诸公同集吴宽邸赏菊,即席联句,陆简倡云:“醉爱寒香佛紫貂,”陈谲云:“玉堂风采宴官僚。”李杰云:“肯孤晚岁花神约,”王鏊云:“须伏今朝酒圣浇。”宽云:“风雨尚怀前会阻,”李东阳云:“雪霜犹喜后时凋。”林瀚云:“不知陶径孤吟处?”谢铎云:“零落何人许见招?”

吴原博《雪后入朝》诗云:“天门晴雪映朝冠,步涩频扶白玉阑。为语后人须把滑,正忧高处不胜寒。饥乌隔竹餐应尽,驯象当庭踏又残。莫向都人夸瑞兆,近郊或恐有袁安。”

【王鏊】  〔字济之,少随父游京师,叶盛试所学,奇之。时冢宰王翱新逝,盛曰:“失一王翱,得一王鏊,安知非后来忠肃乎?”后乡会试皆第一,廷试策又冠场。时商文毅公秉衡,恐其轧己,抑置第三。〕

王文恪公六七岁时,附学于舅氏,一小女使送茶,公戏以手握其手,舅氏出一对曰:“奴手为拿,此后莫拿奴手。”王即对曰:“人言是信,从今毋信人言。”

王文恪公年十二能诗,有以《吕纯阳渡海像》求题,公援笔书其上云:“扇作帆兮剑作舟,飘然直渡海洋秋。饶他弱水三千里,终到蓬莱第一洲。”识者已知公为远器矣。

【刘戬】  〔字景元,安福人,乙未榜眼及第。〕

刘景元以侍讲使交南,时交人吞占城,侵缅甸,颇难其行,刘毅然上道,携二仆由南宁直抵其境,交人惊曰:“昔之人皆航海来,樯蔽洋,贸重易奇。今公岂天人耶?何其简速也!”奉迎馆候,视昔倍恭,陪臣拜跪,刘据《大明集礼》之文受之,不与交一语。至之日颁诏,明日宴毕即行,王大惊曰:“一国生灵命缘天使。”致馈遗丰腆倍昔,金珠犀象珍玩甚多,刘大不顾即行。复遣陪臣要于路,期必致之,刘复书文以《初入关》诗曰:“咫尺天威誓肃将,寸心端不愧苍苍。归装若有关南物,一任关神降百殃。”交久益敬悚,遣陪臣入谢,表有“廷臣清白”之语云。

【王琰】  〔字良璧,枣阳人,乙未第进士。〕

王琰初授行人,擢御史,巡按苏松有声。吴地号繁剧,遍询舆台,巨奸宿蠹一剔而尽。平生清苦,人所不堪。卒之日,衾衬不备,合台助焉。尝题夏太常昶《墨竹》曰:“幽人研玉露,写此青琅。清标正相似,然同岁寒。”盖言志也。(本名昶,字仲昭,东吴人。登进士时百姓朱,后复其姓。以善书徵入翰林。文皇以所书为第一。顾见其名,谓曰:“太阳丽天,照临万国。日宜书在永上。”顿首受命。士夫以为荣,一时同名者皆改焉。)

【傅凯】  〔南安人,曾彦榜进士。〕

傅黄门使夷域,道经仙游县九仙祠,傅祷以验出使事,梦有孺子歌云:“青草流沙六六湾。”傅度之,漠然于中,至夷域,馆燕殊隆,饮间,夷王令主客者请曰:“‘黄河濯水三三曲。’愿天使为我对之。”傅念前梦,词意燕绝,即对云:“青草流沙六六湾。”夷王惊服,尽以珍宝奇玩厚遗而还。盖吾华有九曲,而是夷有三十六湾,彼谓知吾华之胜,吾亦能博彼夷之界故也。(临海钱参政为诸生时,尝梦月夜泛舟中流,赋诗一联曰:“夜色一蓬月,江声两岸潮。”后二十年,自岭南谢事归,带月行舟,潮声初至,恍然如见往时梦中之景,感叹人生行止似不偶然,因惨然不乐。至五鼓,不疾而终。丰城涂副使为诸生时,祈梦于九鲤湖仙祠,梦入古寺,花木映帘,泉声满户,壁间有唐诗一绝云:“月华星彩坐来取,岳色江声暗结愁。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积雨到心头。”既觉怅然,自分科目绝望矣。越数年,登进士,为御史,以仙祠之梦不足信。后为广东副使,巡海至山中古寺,风景依然如梦,仰见所梦唐诗,浓墨大字,书在壁间,乃惕然惊疑,达旦不睡,次日乃得罢官之报。盖仙祠之梦多验于结局也类如此。)

【罗鉴】  〔号湘川,茶陵人。傅凯同榜进士。〕

罗湘川退居柳坪之上,凿池架亭,名曰愿乐,日处其间,为诗云:“亭中乐事与谁传?朱紫身闲更大年。明月泛游苏轼后,北窗高卧伏羲前。林泉茹饮贫无辱,花木栽培静有权。一室萧然无俗虑,却疑身世是壶天。”

【赵宽】  〔字栗夫,吴江人。少以论手称于吴中。成化辛丑会试第一。〕

赵栗夫与杨君谦同中应天府乡试,栗夫年二十一,君谦年二十,次年同在太学。吾常王文肃公为祭酒,雅重之,每致引试,二人遂为契交,后同在郎署。君谦得请将还,栗夫与王古直、陈一夔、王存敬、侯公绳、徐栗夫来饯。时日暮雨作,诸君叙坐,而古直老人以隐者野服居首席。君谦请于诸君,顾按京师例作长句为乐,因复请立一人为诗监以典赏罚,就请命题,以赵栗夫为之。栗夫曰:“今对夜雨,只此可咏,诗用五言,以‘落’字为韵。只咏雨夜事,不许汗漫无干。”于是,古直老人先唱一句曰:“高筵启秋雨,”次徐栗夫曰:“顿尔净余高。得非洗我尘”,时栗夫初使回,故云。赵栗夫曰:“似欲添君酌。阶前渠溜走”,陈一夔曰:“灯下檐花落。来迟路遂阻。”入门而雨。王存敬曰:“坐久衣转薄。暂停得耳静,”杨君谦曰:“忽至令心愕。萧萧佐归怀”,侯公绳曰:“潺潺乱欢谑。翻盆入杜咏,”古直老人曰:“名亭见苏作。浸深墙可危,”徐栗夫曰:“泛满庭堪濯。徙穴蚁何智?”赵栗夫曰:“归林禽亦乐。来如衔枚阵,”陈一夔曰:“响失巡更柝。诸公竞解带,”王存敬曰:“群仆皆赤脚。积阴已连朝,”杨君谦曰:“浮润先徵昨。良滨坐自固,”侯公绳曰:“好主投不错。决明色犹鲜,”古直老人曰:“梧桐意方索。滴成老况愁,”徐栗夫曰:“激起乡思恶。吾方利河涨,”赵栗夫曰:“我亦思屐着。试将听官舍,”陈一夔曰:“何如枕山阁?朝街泥想尺,”王存敬曰:“漏地水惊勺。忙身夜窃暇,”杨君谦曰:“病体凉得药。对酒今则同,”侯公绳曰:“逐事明又各。搜吟思已倦”,古直老人结之曰:“愿且更束约。”是为联句,古直老人为之终始,凡三巡而毕,尔我交评,咸以为佳咏云。

方七人联句时,一客秉笔构思,则有六客无事,一巡诗至,须待二三刻。杨君谦复立一令,裂纸如掌阔者七纸,请于赵栗夫曰:“联句未至时,请各自述一首,述不当者,君诗监主之。”时徐栗夫先成曰:“黄金台下雨声稠,白玉桥边水乱流。恋阙思亲情更切,不堪今夜故人留。”陈一夔次成,曰:“自笑冯郎老更迂,故山田舍半荒芜。纵然麟阁在平地,未有丹青画老夫。”王存敬次成,曰:“七贤言志一灯前,次到迂夫独筅然。食禄十年官再徙,不曾留得买书钱。”杨君谦次成,曰:“长揖诸公从此辞,病人筋力自家知。如今只把医方看,做得功名也是痴”。古直老人次成曰:“秋雨晓檐声滴滴,夜堂烧烛影辉辉。自怜王粲身飘泊,白首人间尚未归。”侯公绳次成,曰:“马蹄日日走红尘,自怪微官系此身。沧海烟波无限好,未归真是不如人。”赵栗夫次成,曰:“若忆东南山水隈,已无情绪走尘埃。何人先自清游去,我有青鞋亦共来。”时雨益甚不止,而联句犹未成,诸君各作此自述诗,与联句无妨,一时乐甚。

陈一夔华亭人,与苏去二百里,于赵栗夫固乡人也。两人交甚厚,若兄弟然,无一会不俱者。一夔好作诗,酝藉典则,时有真诣语,如《咏秋怀》云:“人老渐惊生白发,家贫未办买青山。”杨君谦以为自然妙句。一夔崛强,每遇事不可意,必云:“吾只不作官乃已耳。”其心能轻功名如此。故七人联句之夕,一夔作诗,田园意屡见。时各有互相赠答诗,一夔赠栗夫云:“菜市街西新卜居,豆棚瓜蔓共萧疏。胸中富有书千卷,谁笑家无儋石储。”栗夫得诗,仰面抚掌大笑,连称妙甚。众客传观,皆赏以为雅制。栗夫答云:“风流故与时情别,樗散偏于酒趣深。未老便为投绂计,知公天性在山林。”君谦笑云:“一夔未去,若据君言,则是一夔即今就去也。”栗夫戏曰:“吾欲促其去耳。”筵中为之一噱。

【彭福】  〔字绥之,乐平人,晚号懒农。〕

彭绥之守泰州,以直道忤部使者归,时寓鄱阳。里中有新登进士第者,绥之具酌邀饮,值微雨,累速不至,绥之遗以诗云:“倘来名利若游尘,何事痴儿太认真。咫尺泥涂行不得,山阴雪夜是何人?”

彭懒农落职家居,县当大造,其子嘱司书者飞税他户,懒农知之,招司书饮,戏赠之诗曰:“洛阳城中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司书答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懒农曰:“既不飞上天,飞入地,不过飞入百姓家耳。安忍为此广乃为诗谢之曰:“洪水推沙塞两涯,推来推去只交加。谁知二世宫中鹿,走过刘家又李家。”飞税竟止。

弘治间,乐平有赵尹考满还任,邑中士夫皆趋迓之,彭懒农独投以诗云:“泊日才驻使君标,本欲趋迎懒折腰。莫怪野人疏礼节,好从阳昼说阳乔。”人皆莫喻其意。一日,编修程念斋见之,笑曰:“绥之讥我邑中人深矣。盖用宓子贱事也。(子贱为单父宰,过于扬昼,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夫极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乔也,其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子贱曰:“善。”未至单父,冠盖迎之,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所谓阳乔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

【储】  〔字静夫,号柴墟,先世毗陵人,元末徙泰州。〕

储初游州庠,少循矩度,学官示以句曰:“赌钱、吃酒、养婆娘,三者备矣。”储应声曰:“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已而,举应天癸卯乡试第一,甲辰会试第一。比廷对,唯以三元自期。内阁闻其自负,乃抑置二甲第一。自后,励行检,务文学,遂得全终身名。

【李】  〔字子阳,号东崖,钱唐人,与王华同庚而长三十五日。庚子,考官取华为解首,监临谢御史嫌华白衣,乃更李。李、王皆营膳所正班,班主文者。梦中得“一举中双元”之句,以为必无此事,后相继首擢。〕

李子阳少有文名,成化庚子秋试,八月二日,与同辈入学晨参,忽五色一鸟飞入明伦堂,盘旋不去。诸生喧纵聚观,竟楼止于梁间二日,众以此殆文明之兆。子阳为诗庆之曰:“文采翩翩世所稀,讲堂飞止正相宜。定应览德来千仞,不但希恩借一枝。羡尔能知鸿鹄志,催人同上凤凰池。解元魁选皆常事,更向天衢作羽仪。”是岁,子阳果以《易经》发解,甲辰廷试第一。

成化癸卯冬,李子阳将赴春闱,友人锁懋坚者送之,赋正宫《谒金门》词云:“人舣画船,马皮上锦鞯。催赴琼林宴,塞鸿声里暮秋天。绿酒金杯劝,留意方深,离情渐远,到京廷中选。今秋是解元,来春是状元,拜舞在金銮殿。”已而,子阳栗魁天下。(懋坚,西域人,扈宋南渡,遂为杭人,代有诗名。懋坚尤善吟写,成化间游苕城,朱文理座间索赋其家假山,懋坚赋《沉醉东风》一阕云:“风过处香生院宇,雨收时翠湿琴书。移来小朵峰,幻出天然趣。倚阑干尽日披图。谩说蓬莱恐是虚。只此是神仙洞府。”为一时所称。)

有人命题云:“新竹似村姑,遇节略施薄粉。”李子阳即对曰:“落梅如老妓,下稍犹带余香。”

【邵宝】  〔字国贤,号二泉,无锡人。与储领袖文苑。尝节俸入,略仿范文正义田,于所居画小井田,匾曰横渠遗意。〕

邵宝为大司徒,疏乞终养不允,其诗云:“乞归未许奈亲何!帝里风光梦里过。三月春寒青草短,玉湖天远白云多。客囊衣在缝犹密,驿路书来字欲磨。圣主恩深臣分浅,百年心事两蹉跎。”读之令人感发,最为海内传诵。

【程楷】  〔字廷泽,号念斋,乐平人。〕

程念斋初发棹北上赴会试,是夕,梦人有携扇面画梅枝一,念斋题云:“谁把枯根纸上栽,琼花错落带晴开。天公预报春消息,占断江南第一魁。”觉而喜。明年丁未,果中礼部第一,官编修。无嗣而卒,人谓‘枯根’之语意为先谶云。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臧焘 徐广 傅隆·沈约
  志第三 礼仪三·魏徵
  卷六十八·志第三十五·柯劭忞
  卷三十五 前秦録三·崔鸿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一·佚名
  星阁史论·赵青藜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纪昀
  一一六五 山西巡抚勒保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戴案纪略卷下·吴德功
  第七章 副目 哨长 队官·冯玉祥
  二〇四 拾遗辰·周作人
  慕容垂传·魏收
  石天应传·宋濂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定曲谱卷三·王奕清

    【北双调】双调【其音健捷激袅】新水令 范子安【竹叶舟】【我曾向】五湖四海自遨游【韵则我这】拂天风雨放袍袖【韵】唤灵童采瑞草【句】共仙子上瀛洲【韵】散淡优游【韵】叹尘世几昏昼【韵】【上字淡字俱应上声又淡

  • 卷九十二·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二目录【一百十六字】摸鱼儿【又一体】晁补之辛弃疾【三首】刘克庄杜旟张炎施芸隐何梦桂莫仑唐珏李俊民张翥刘基杨基瞿佑【十首】前调【又一体】李昴英【二首】冯取洽张龙荣何梦桂【二

  • 卷六百六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六罗虬罗虬台州人词藻富赡与隐邺齐名世号三罗累举不第为鄜州从事比红儿诗百首编为一卷比红儿诗比红者为雕隂官妓杜红儿作也美貌年少机智慧悟不与羣辈妓女等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九·王祎

    甲申晋肃宗明皇帝太宁二年【赵帝刘曜光初七年成武皇帝玉衡十四年后赵明皇帝六年 凉张骏建兴十二年】春正月王敦杀其従事周嵩周筵及会稽内史周扎一门【以列传修】后赵陷东莞东海兖州刺史刘遐退保泗口【以列传修】解题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纪昀

    金纪 【九】宣宗 【二】○宣宗二兴定三年春正月丙子税民种地亩议行均输戊寅敕和市边城军须无至配民定镇戍征行军官减资历月日格丙戌赫舍哩约赫德奏 濠州香山村之捷帝谓侍臣曰伐宋之事岂得巳哉近日遣使实欲讲和彼既不

  •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司马迁

    安砚方译【说明】关于越国的历史,《吴越春秋》记载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至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会稽记》说:“少康,其

  • 卷一百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学校宋太宗端拱初史馆修撰杨徽之因次对上言曰自陛下嗣统鸿图阐扬文治废坠修举儒学向臻乃至周岩野以聘隐沦盛科选以来才

  • 卷三十五·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五乞休第六十一疏【万历四十二年】 叶向高臣谨奏窃臣八载备员孤踪独立荷蒙皇上宠眷恩私隆天重地近世所无言虽不尽用而不可谓不用事虽不尽行而

  • 卷五名例律·窦仪

    【五门】律条八并疏勒条一犯罪已发未发自首于财主首露同职犯罪公事失错自举共犯罪分首从及不分首从共犯罪逃亡已获未获分首从犯罪已发未发自首于财主首露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正赃犹征如法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

  • 三十八年·佚名

    (癸卯)三十八年大明嘉靖二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丙午朔,日有食之。1月2日○丁未,冬至使崔輔漢,以山東巡按御史胡汝輔請兵本國奏本,謄書狀啓曰:臣汝輔竊惟,建州等衛,本東方黠虜也。臣訪得,自成化年間,大肆猖獗,一歲間入寇,九十七次,殺

  • 学而篇·孔子

      子曰:&ldquo;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dquo;  有子曰:&ldquo;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rdquo;

  • 第一 捭阖 7·王诩

    【原文】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①。必豫审其变化。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②。【注释】①道之大化,说之变也:道与说各有自己的原则。任何事情都因

  • 发扬中国文化与佛教以救国救世界·太虚

    ──二十二年八月在庐山大林寺讲──  一 为民的中国文化  二 为众生的佛教  三 近代欧美文明的立国做人之道  四 发扬中国文化及佛教以救国救世界这庐山大林寺有了十来年的历史。在最初发起重建大林寺时

  •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二十六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二十六卷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答江给事(少明)人生一世。百年光阴。能有几许。公白屋起家。历尽清要。此是世间第一等受福底人。能知惭愧。回心向道。学出世间脱生死法

  • 月江和尚语录序·月江正印

    前鸡足山师弟比丘 正澄 述原夫。真理无当。至音绝常。然理无不周。音无不备。扩而充之。必待旷世开士出焉。师之语要。真理至音之谓乎。廓洪机之自在也。若海潮之洒雪。迅玄辩之自然也。类天鼓之訇霆。乾乾纲宗。罔

  • 礼佛大忏悔文·书玉

    礼佛大忏悔文大慈大悲愍众生  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  众等至心皈命礼南无皈依金刚上师。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

  • 敦煌录·佚名

    五代敦煌地志。册页装,首尾全,共八十行,内容记敦煌郡境内之效谷城、贰师泉、莫高窟、鸣砂(沙)山、甘泉水、金鞍山、李先王庙、阳关、玉女泉、张球故居、石膏山、河仓城、长城等佚闻遗事。所记莫高窟天王堂绘赞普部从、金

  • 多角关系·茅盾

    中篇小说。1935年创作。共13节。1936年刊于《文学》6卷1期,1937年5月由文学出版社出版,现收入《茅盾全集》第4卷。小说以上海附近的小县城为背景,以地主兼资本家唐子嘉1934年年关时节的债务纠纷为线索,来组成复杂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