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七八 署陕西巡抚刘秉恬奏遵旨查办通省志书情形折

六七八 署陕西巡抚刘秉恬奏遵旨查办通省志书情形折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

署理陕西巡抚臣刘秉恬跪奏,为奏明查办事。

窃臣卷查陕省于上年十二月内奉到上谕:令将省志及府州县志书悉心查核,如有登载钱谦益、屈大均、金堡等应禁诗文及其人事实书目者,概行芟节,不得草率从事。等因。钦此。当经布政使尚安于护理抚篆时,将设局派员校勘缘由覆奏在案。

臣查通省志书甚多,奉旨查核,必须得细心能事之员,认真办理,方可保无遗无漏。嗣于臣到任后,据司道等商筹,派委试用知县一员、试用佐杂四员、敎职五员,每日在于局内分手翻查。惟是所派敎职、佐杂等官,皆非臣素知之人,其是否能认真办理,臣实未敢深信。查有现任陕西汉中府属留坝同知臧荣青者,系进士出身,学问颇优,向在四川办理军需,并报销经费各案,甚属细致,且人亦解事。臣现在派委该员责成专司复核,仍令将查明之书,于违碍处逐细黏签,随时先送奏准总司查办志书之督粮道翁耀覆查,汇齐由藩司转呈,臣再逐一核明。庶同力合办,逐层考校,或不致有草率踈漏之虞。

再,查前抚臣毕沅于乾隆四十一年因陕省纂修郡邑志乘,奏明将江苏省人就职州判庄炘发陕办理志书。嗣是又有浙江秀水县人由三通馆议叙县丞之王玙来陕,毕沅见其学问颇优,令与庄炘一同办理各处志书,臣于到任后,访知该员等自派办以来,甚属尽心尽力,不辞勤劳。嗣以庄炘丁忧回籍,惟王玙一人在陕,因系查书熟手,现亦派令在局与臧荣青等一体查核。臣并看得王玙年力精壮,人亦明白细致,堪资委用,但现准浙江抚臣王亶望以该员铨选在卽,咨令回籍守候,给凭赴任,合无仰恳圣恩,俯准将候选县丞王玙留于陕省,照旧查办违碍各书籍志书。俟临选掣签之时,由部臣扣缺行知,卽在陕省以相当县丞之缺咨部补用。该员系佐贰微员,陕省他省同一供职,于铨法既无违碍,而于办公则有裨益。

谨恭折奏请,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三·毕沅
  卷七十九 蜀录四·崔鸿
  ◎帝系一·徐天麟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二·佚名
  辽史拾遗卷十三·厉鹗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附录二·陶希圣
  通志卷五十四·郑樵
  跋·阮旻锡
  赵开传·脱脱
  卷七·阿桂
  郡城炮位·佚名
  卷二百七十九·杨士奇
  五七、墨子游齐考·钱穆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零七·彭定求

        卷207_1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县山水上太尉】李嘉祐   受律仙郎贵,长驱下会稽。鸣笳山月晓,摇旆野云低。   翦寇人皆贺,回军马自嘶。地闲春草绿,城静夜乌啼。   破竹清闽岭,看花入剡溪。元戎催献捷,莫道事攀

  • 卷四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王岐公集王珪字禹玉成都华阳人也徙家开封父准为太常博士秘阁校理珪少好学日诵数千言及长博通羣书举进士廷试第二为大理评事通判扬州召试学士院迁太子中允

  • 卷三百二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二十七栀子花类五言古咏墙北栀子       【齐】谢 朓有羙当阶树霜露未能移金蕡发朱采暎日以离离幸赖夕阳下余景及西枝还思照绿水君堦无曲池余荣未能已晚实犹见奇复留顷筐

  • 23、秋捷·蒲松龄

    高公、高母上云儿子上府中应试,考了个一等。怕他来受气,我就叫他叔侄在省中读书。三场已毕,他三叔说他有个指望,便留在那里观榜。今日八月将尽,该有消息;仔怕他没有造化。 [耍孩儿]老爷爷做刑厅,咱爷爷御史南京,隔一代就是一

  • 卷八十七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五月盡是年八月   五月甲辰朔,詔以來年正月一日詣玉清昭應宮,與天下臣庶恭上玉皇大天帝聖號寶冊,又以十七日有事於南郊,行恭謝之禮,諸軍賞賜並以內藏物充,三司勿催促諸路錢帛,諸州軍監無得以修貢、

  • 臧榮緒晉書卷十三·汤球

      武十三王   秦王柬武帝第三子也。咸寧初封南陽王。文選夏侯常侍誄注。   後太康十年。徙封秦王。文選選。   吳王晏字平度。武帝第二十三子。封吳。文選答賈長淵注。   簡文三子   會稽王道子。   道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焦竑

      公二(除封 追封 衍聖公)   ◆除封   宋國公馮勝傳(王世貞)   潁國公傅友德傳(袁袠)   凉國公定遠藍玉傳(國史實錄)   洪國公丘福   ○宋國公馮勝傳(王世貞)   王世貞   馮勝者初名國勝更名宗異最後名勝其

  • 卷中·李纲

      二十七日,余与李邦彦、吴敏、种师道、姚平仲、折彦质同对于福宁殿,议所以用兵者。余奏上曰:“金人之兵,张大其势,然探得其实,不过六万人,又大半皆契丹、渤海杂种,其精兵不过三万人。吾勤王之师集城下者二十余万,固已

  • 卷二十·沈德符

      ○言事【章枫山封事】成化三年十二月,翰林编修章枫山(懋)因内阁出小揭帖,传与学士吴节等诸词臣,分作灯词。章约同官庄{曰水}、黄仲昭上疏力谏,宪宗大怒,三臣俱廷杖远贬,当世高之。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时英宗服

  • 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马枢传·姚思廉

    马枢字要理,扶风..人。其祖父马灵庆,为齐竟陵王录事参军。马枢几岁时父母俱丧,其姑收养了他。六岁时,他能背诵《孝经》、《论语》、《老子》。长大后,他博览经文史籍,尤其善解佛经及《周易》、《老子》义。梁邵陵王萧纶任南

  • 胡居仁传·张廷玉

    胡居仁,字叔心,余干人。闻知吴与弼在崇仁讲学,便去与之交游,而完全放弃做官的念头。他治学以忠信为先,以把握善心为要,随时保持戒慎之心,因而命名他的居室为“敬斋”。他为人端庄持重,对妻子相敬如宾。时常备一记事册,详细记录

  • 佛说妇人遇辜经·佚名

    乞伏秦沙门圣坚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有一人无妇。往诣舍卫国。娶妇本国。自有两子。大子七岁。次子孩抱。母复怀躯。欲向在产。天竺礼俗。妇人临月。归父母国。时夫

  • 卷第八·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八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南岳第十三世(临济九世杨岐二世) 白云守端禅师法嗣 蕲州五祖法演禅师 绵之巴西人。族邓氏。年三十五。始弃家。祝发受具。往成都习唯识.百法论。因闻菩萨入见

  • 胡仲子集·胡翰

    十卷。明胡翰(1307—1381)撰。胡翰,字仲子,一字仲申,浙江金华人。洪武初,以荐为衢州府(今浙江衢县)教授,后召修《元史》,史成,赐金帛归,其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乃其门人刘刚及浦阳 (今浙江浦江) 王懋温所编。

  • 独断·蔡邕

    东汉蔡邕撰。2卷。今天的通行本不分卷。《四库全书》把此书归入子部杂家类。记汉代制度礼文车服及诸帝世次,兼及前代礼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十八说,此书是“考证家之渊薮”。书中颇多涉及文体的解说。今摘录

  • 尚书正义·孔颖达

    《尚书》学著作。唐代颁行的《五经正义》之一,二十卷。孔颖达等撰。唐贞观年间,“新定五经”颂布后,太宗又命撰《五经义疏》。由孔颖达领衔,王德韶、李子云等执笔,撰《尚书义疏》。该书以梅赜所献伪《孔传古文尚书》(《舜

  • 仪礼集释·李如圭

    南宋李如圭集郑注贾疏,于《仪礼》多有发明的著作。30卷。宋自熙宁 (1068—1077年) 以来,罢废《仪礼》,学者多不传。乾道(1165—1173年)年间,有张淳订其讹; 淳熙 (1174—1189年) 中李如圭复为之集释。李氏生南宋,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