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动物篇第五

  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谓神,以其伸也;反之为鬼,以其归也。

  气于人,生而不离、死而游散者谓魂;聚成形质,虽死而不散者谓魄。

  海水凝则冰,浮则沤,然冰之才,沤之性,其存其亡,海不得而与焉。推是足以究死生之说。

  有息者根于天,不息者根于地。根于天者不滞于用,根于地者滞于方,此动植之分也。

  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小大、高下相并而相形焉,是谓天秩。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秩。知序然后经正,知秩然后礼行。

  凡物能相感者,鬼神施受之性也;不能感者,鬼神亦体之而化矣。

  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故一屈伸相感而利生焉。

  独见独闻,虽小异,怪也,出于疾与妄也;共见共闻,虽大异,诚也,出阴阳之正也。

  贤才出,国将昌;子孙才,族将大。

  人之有息,盖刚柔相摩、乾坤阖辟之象也。

  寤,形开而志交诸外也;梦,形闭而气专乎内也。寤所以知新于耳目,梦所以缘旧于习心。医谓饥梦取,饱梦与,凡寤(寐)[梦]所感,专语气于五藏之变,容有取焉尔。

  声者,形气相轧而成。两气者,谷响雷声之类;两形者,桴鼓叩击之类;形轧气,羽扇敲矢之类;气轧形,人声笙簧之类。是皆物感之良能,人皆习之而不察者尔。

  形也,声也,臭也,味也,温凉也,动静也,六者莫不有五行之别,同异之变,皆帝则之必察者欤!

猜你喜欢
  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佚名
  三传辨疑卷十四·程端学
  张子抄释卷五·吕柟
  卷一·佚名
  卷二十六·王与之
  卷十四·梁寅
  觉魔品第四十七·佚名
  阿难同学经正文·佚名
  大乘密嚴經卷中·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放洋寰游启事·太虚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八·佚名
  普曜经卷第四·佚名
  佛说懈怠耕者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朴·唐圭璋

      宋诗纪事卷四十九谓李朴,字德邵,广陵人;并引砚笺李朴端砚诗一首。又,嘉泰会稽志卷七有“绍兴中郡幕洛人李朴”之记载。今姑从后者。   庆清朝   晓庭天离,擎捍肖紫,严瑞气满春彰。勋门旧擎,从来功在江南。二百岁阴德

  • 漱玉词 全文·李清照

      ☆孤雁儿(并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

  • 罗米欧与朱丽叶(节译)·徐志摩

    罗啊,轻些!什么光在那边窗前透亮?那是东方,朱丽叶是东方的太阳。升起来呀,美丽的太阳,快来盖倒那有忌心的月,她因为你,她的侍女,远比她美,已然忧愁得满面苍白:再别做她的侍女,既然她的心眼不大;她的处女的衣裳都是绿阴阴的病态,除了

  • 列传第九十六 李乌王杨曹高刘石·欧阳修

    李光进,其先河曲诸部,姓阿跌氏。贞观中内属,以其地为鸡田州,世袭刺史,隶朔方军。光进与弟光颜少依舍利葛旃,葛旃妻,其女兄也。初,葛旃杀仆固玚,归河东辛云京,遂与光进俱家太原。以沈果称。从马燧救临洺,战洹水有功。历前后军牙门

  • 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五十七·赵尔巽

      琦善 伊里布 宗室耆英   琦善,字静庵,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父成德,热河都统,以先世格得理尔率属归附,世袭一等侯爵。   琦善由荫生授刑部员外郎,累迁通政司副使。嘉庆十九年,出为河南按察使,历江宁、河南布政使

  • 谷山笔麈卷之四  相鉴·于慎行

    宋时,宰相省阅进奏文书,同列多不与闻。熙宁初,唐介参政,谓首相曾公亮曰:「身在政府而事不与知,上或有问,何辞以对?」乃与同视。后遂为常。介之请,公亮之从,皆政体也。朝廷防宰相之专,设参知以为陪贰,而不与省阅,职守安在?势之所归,不

  • 卷四十九·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九      宋 苏辙 撰范雎蔡泽列传第二十六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説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

  • 卷八十九·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九 朱批黄焜奏摺 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日湖北布政使【臣】黄焜谨 奏爲奏 闻事窃【臣】蒙 皇上天恩特授湖北布政使已经到任其通省官员之 贤

  • 卷八上 离娄章句下(凡三十二章)·孙奭

    [疏]正义曰:此卷即赵注分上卷为此卷也。此卷凡三十有二章一章言圣人殊世而合其道。二章言重民之道,平政为首。三章言君臣之道,以义为表,以恩为里,旧君之服,盖有所兴,讽喻宣王,劝以仁也。四章言君子见几而作。五章言上为下效。

  • 卷九十九 张子书二·黎靖德

      (非类入近思者别为此卷。)   正蒙有差分晓底看。〔节〕   或问:"正蒙中说得有病处,还是他命辞不出有差?还是见得差?"曰:"他是见得差。如曰'"继之者善也",方是"善恶混"'云云。'"成之者性",是到得圣人处,方是成得性,所以说

  • 卷十五·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十五邳州知州王植撰乐器篇第十五补训首节释乐记之文因有乐器字故以名篇首言乐次节言乐章乐章诗也以下遂言诗至渐渐之石皆诗也君子所贵节偶及论语苟造德以下至篇末皆言书得失相半不尽可从愚按此

  • 说疑·韩非

    凡治之大者,非谓其赏罚之当也。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谓明也。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非能生功止过者也。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今世皆曰:“尊主安国者,必以仁义智能”,而不知卑主危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三·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辛)三释相应门三。初问答总明。二别释体用。三结成相应。(壬)今初。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圣凡升沉定散等)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此

  • 卷十一·彭绍升

    居士传十一张洪赈张廷珪辛替否传张洪赈名普惠。常山九门人。其学精於三礼。兼善春秋百家之说。仕魏为谏议大夫。每朝廷有大议。必据经义反覆陈论。无少屈。时孝明帝不亲视朝。郊庙之事都委有司。营造寺像略无休息。洪

  • 第四 入相应·佚名

    第一 眼一~二[尔时,世尊]舍卫城&hellip;&hellip;乃至&hellip;&hellip;三&ldquo;诸比丘!眼是无常而变易、变异,耳是无常而变易、变异,鼻是无常而变易、变异,舌是无常而变易、变异,身是无常而变易、变异,意是无常而变易、变异。

  • 世相物语·林语堂

    本书收录了林语堂先生的小品文数十篇。全书共分“世相漫议”,“茶余清话”,“人生写意”和“学艺琐思”四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非常值得一读。

  •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佚名

    天尊劝人发四方大愿,获求福去灾、超度成仙等种种功德,并述祝中食、布施、斋饭、解厨诸法。

  • 大品经游意·吉藏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大品经游意》是对《大品经》,全称《大品般若》的注解。汉土行般若始于曹魏朱士行,他甘露五年(260)由梵僧羯磨受戒,于洛阳讲道行般若,后西行于阗得正本九十章送归内地。晋泰始五年(269),竺叔兰、无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