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
明朝是整个中国,被胡人陷没之后,把他恢复过来的。论理,对于北方的边防,应较历代格外注重。然而终明之世,只有太祖一朝,规模稍远。成祖时,虽兵出屡胜,而弃地实已甚多。从此以后,就更其不能振作了。
明代的北方,是鞑靼、瓦剌,迭起称雄的时代。瓦剌,元时称为斡亦剌,亦系北方部族之一。明初,其部落分而为三。成祖时来降。都封其首领以王号。而顺宁王马哈木最强。元朝的大汗统绪绝后,有个唤做鬼力赤的,自称鞑靼可汗。后为知院阿鲁台所杀。迎立元朝后裔本雅失里。成祖曾亲征,把他们打破。又曾打破马哈木。后来本雅失里,到底为马哈木所杀。其子脱欢,并瓦剌三部为一。又袭杀阿鲁台。要想自立为可汗,其部下的人不肯。乃迎立元裔脱脱不花。脱欢子也先,声势更甚,并兀良哈亦为所胁服。遂有土木之变。此为瓦剌极盛时代。土木变后,也先杀脱脱不花自立。一四五二年,为知院阿剌所杀。瓦剌复衰。
于是鞑靼酋长,有名为孛来的,杀阿剌,立脱脱不花的儿子麻儿可儿,号为小王子。麻儿可儿死后,众共立马古可儿吉思,为孛来所杀。有唤做毛里孩的,又杀孛来,迎立他可汗。又有唤做斡鲁出的,和毛里孩互相仇杀。先是鞑靼的入寇,或在辽东,或在宣府、大同,或在宁夏、庄浪。注603往来无常,为患不久。英宗复辟后,斡鲁出才入据河套,和别部长孛鲁乃合。至宪宗时,则孛来、小王子、毛里孩,先后皆至,为患益深。孛来死后,又有唤做满鲁都的,继之而至。这便是明朝所谓“套寇”。总而言之,自也先死后,瓦剌之患已衰;此时的鞑靼,亦只是些零碎部落,并不足为大患。然而明朝措置无方,北边遂迄无息肩之日。到一五〇四年,达延汗再即汗位,而其形势又一变了。
为蓝玉所袭破而遇弑的脱古思帖木儿,《明史》谓是爱猷识里达腊之子,《蒙古源流考》则谓系爱猷识里达腊之弟。其子曰额勒伯克汗,尝杀其臣而娶其妻,是为洪郭斡拜济。洪郭斡拜济归汗时,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又四个月而生一子,名为阿寨。阿寨的儿子名阿噶巴尔济,是个助卫拉特以攻蒙古的人。阿噶巴尔济生子曰哈尔固楚克,为也先的女壻。生子,名巴图蒙克。是为达延汗。达延汗为中兴蒙古的伟人。他有四个儿子:长名图鲁特,早死。季子格埒森札赉尔,留守漠北,是为喀尔喀诸部之祖。达延汗以次子乌鲁斯为右翼,三子巴尔苏为左翼。乌鲁斯为满鲁都所杀。达延汗怒,命巴尔苏击杀满鲁都。这时候,漠南北本无强部,满鲁都死后,蒙古遂复呈统一之观。达延汗和图鲁特之卜赤,徙牧南近长城,称为插汉儿部,就是现在的察哈尔。巴尔苏二子:长名衮必里克图,为鄂尔多斯部之祖。次为阿勒坦汗,即《明史》的俺答,为土默特部之祖。衮必里克图早死,其众皆归于俺答,所以俺答独强。世宗时,屡为北边之患,一五五〇、五九、六三三年,曾三次进犯京畿。严嵩以辇毂(gǔ)之下,败不可掩,戒诸军不得与战,因此寇益得志。后来俺答之孙把汉那吉,娶妻而美,为俺答所夺,发怒来降。把汉那吉是幼孤而育于俺答之妻的。俺答之妻,怕中国把他杀掉,日夜哭泣。俺答才遣使请和。于是穆宗于一五七〇年,封俺答为顺义王。此时俺答亦已受了喇嘛教的感化,注604自此不复犯边。而东方的插汉儿部转盛。其时高拱当国,用戚继光守蓟镇,李成梁守辽东。继光持重,善守御,而成梁屡战却敌。神宗时,张居正当国,对于这两个人,任用更专。所以十六七世纪之间,北边颇获安息。明朝末年,漠南诸部,仍以插汉儿为最盛。插汉儿的林丹汗,为达延汗的八世孙。其妻,为叶赫部女。而叶赫为清所灭,所以林丹汗与清为仇。明朝就重加岁赐,命其联合诸部,以牵制满洲。然林丹汗骄恣,为同族所恶。先是一五九三年,蒙古东方的科尔沁等部,曾联合满洲诸部以伐清,为清太祖所败,科尔沁等遂附于清。至是,并西方的土默特等部,亦和清通声气。一六三八年,清太宗会合蒙古诸部,出其不意,袭击林丹汗。林丹汗欲拒战,而下不听命,乃出走。死于青海的大草滩。明年,其子额哲降清。于是漠南蒙古,就全为清人所征服了。
有明一代,对于北方的边防,不可谓不认真。现在的长城,就大都是明代造的。最初防线撤废之后,后来又以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固原、太原为九边,都成为节制调度的重心。沿边的兵额,配置颇为充足。兵额亦常能维持。器械亦比较精利。注605论其实力,本可以扫荡漠南北而有余。然而将骄卒惰之弊,亦在所不免;玩敌而不恤士卒,尤为通常之弊。所以兵力虽厚,而士气不盛,始终只立于防御的地位。对于区区的套寇,尚且不能扫穴犁庭,更无论绝漠而北了。
【注释】
注603 明卫名,今甘肃庄浪县。
注604 见第四编第六章。
注605 读《明史·兵志》可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文艺下·欧阳修 卷三百八十三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附录·佚名 靖難功臣錄·佚名 名山藏卷之九十八·何乔远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吕思勉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纪昀 一五一一 谕内阁四库全书内未缮入高宗诗文及续办方略等书着一体增入庋藏·佚名 卷四十八·高士奇 南京条约·佚名 附录 丁文江遗嘱·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