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

明朝是整个中国,被胡人陷没之后,把他恢复过来的。论理,对于北方的边防,应较历代格外注重。然而终明之世,只有太祖一朝,规模稍远。成祖时,虽兵出屡胜,而弃地实已甚多。从此以后,就更其不能振作了。

明代的北方,是鞑靼、瓦剌,迭起称雄的时代。瓦剌,元时称为斡亦剌,亦系北方部族之一。明初,其部落分而为三。成祖时来降。都封其首领以王号。而顺宁王马哈木最强。元朝的大汗统绪绝后,有个唤做鬼力赤的,自称鞑靼可汗。后为知院阿鲁台所杀。迎立元朝后裔本雅失里。成祖曾亲征,把他们打破。又曾打破马哈木。后来本雅失里,到底为马哈木所杀。其子脱欢,并瓦剌三部为一。又袭杀阿鲁台。要想自立为可汗,其部下的人不肯。乃迎立元裔脱脱不花。脱欢子也先,声势更甚,并兀良哈亦为所胁服。遂有土木之变。此为瓦剌极盛时代。土木变后,也先杀脱脱不花自立。一四五二年,为知院阿剌所杀。瓦剌复衰。

于是鞑靼酋长,有名为孛来的,杀阿剌,立脱脱不花的儿子麻儿可儿,号为小王子。麻儿可儿死后,众共立马古可儿吉思,为孛来所杀。有唤做毛里孩的,又杀孛来,迎立他可汗。又有唤做斡鲁出的,和毛里孩互相仇杀。先是鞑靼的入寇,或在辽东,或在宣府、大同,或在宁夏、庄浪。注603往来无常,为患不久。英宗复辟后,斡鲁出才入据河套,和别部长孛鲁乃合。至宪宗时,则孛来、小王子、毛里孩,先后皆至,为患益深。孛来死后,又有唤做满鲁都的,继之而至。这便是明朝所谓“套寇”。总而言之,自也先死后,瓦剌之患已衰;此时的鞑靼,亦只是些零碎部落,并不足为大患。然而明朝措置无方,北边遂迄无息肩之日。到一五〇四年,达延汗再即汗位,而其形势又一变了。

为蓝玉所袭破而遇弑的脱古思帖木儿,《明史》谓是爱猷识里达腊之子,《蒙古源流考》则谓系爱猷识里达腊之弟。其子曰额勒伯克汗,尝杀其臣而娶其妻,是为洪郭斡拜济。洪郭斡拜济归汗时,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又四个月而生一子,名为阿寨。阿寨的儿子名阿噶巴尔济,是个助卫拉特以攻蒙古的人。阿噶巴尔济生子曰哈尔固楚克,为也先的女壻。生子,名巴图蒙克。是为达延汗。达延汗为中兴蒙古的伟人。他有四个儿子:长名图鲁特,早死。季子格埒森札赉尔,留守漠北,是为喀尔喀诸部之祖。达延汗以次子乌鲁斯为右翼,三子巴尔苏为左翼。乌鲁斯为满鲁都所杀。达延汗怒,命巴尔苏击杀满鲁都。这时候,漠南北本无强部,满鲁都死后,蒙古遂复呈统一之观。达延汗和图鲁特之卜赤,徙牧南近长城,称为插汉儿部,就是现在的察哈尔。巴尔苏二子:长名衮必里克图,为鄂尔多斯部之祖。次为阿勒坦汗,即《明史》的俺答,为土默特部之祖。衮必里克图早死,其众皆归于俺答,所以俺答独强。世宗时,屡为北边之患,一五五〇、五九、六三三年,曾三次进犯京畿。严嵩以辇毂(gǔ)之下,败不可掩,戒诸军不得与战,因此寇益得志。后来俺答之孙把汉那吉,娶妻而美,为俺答所夺,发怒来降。把汉那吉是幼孤而育于俺答之妻的。俺答之妻,怕中国把他杀掉,日夜哭泣。俺答才遣使请和。于是穆宗于一五七〇年,封俺答为顺义王。此时俺答亦已受了喇嘛教的感化,注604自此不复犯边。而东方的插汉儿部转盛。其时高拱当国,用戚继光守蓟镇,李成梁守辽东。继光持重,善守御,而成梁屡战却敌。神宗时,张居正当国,对于这两个人,任用更专。所以十六七世纪之间,北边颇获安息。明朝末年,漠南诸部,仍以插汉儿为最盛。插汉儿的林丹汗,为达延汗的八世孙。其妻,为叶赫部女。而叶赫为清所灭,所以林丹汗与清为仇。明朝就重加岁赐,命其联合诸部,以牵制满洲。然林丹汗骄恣,为同族所恶。先是一五九三年,蒙古东方的科尔沁等部,曾联合满洲诸部以伐清,为清太祖所败,科尔沁等遂附于清。至是,并西方的土默特等部,亦和清通声气。一六三八年,清太宗会合蒙古诸部,出其不意,袭击林丹汗。林丹汗欲拒战,而下不听命,乃出走。死于青海的大草滩。明年,其子额哲降清。于是漠南蒙古,就全为清人所征服了。

有明一代,对于北方的边防,不可谓不认真。现在的长城,就大都是明代造的。最初防线撤废之后,后来又以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固原、太原为九边,都成为节制调度的重心。沿边的兵额,配置颇为充足。兵额亦常能维持。器械亦比较精利。注605论其实力,本可以扫荡漠南北而有余。然而将骄卒惰之弊,亦在所不免;玩敌而不恤士卒,尤为通常之弊。所以兵力虽厚,而士气不盛,始终只立于防御的地位。对于区区的套寇,尚且不能扫穴犁庭,更无论绝漠而北了。

【注释】

注603 明卫名,今甘肃庄浪县。

注604 见第四编第六章。

注605 读《明史·兵志》可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文艺下·欧阳修
  卷三百八十三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附录·佚名
  靖難功臣錄·佚名
  名山藏卷之九十八·何乔远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吕思勉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纪昀
  一五一一 谕内阁四库全书内未缮入高宗诗文及续办方略等书着一体增入庋藏·佚名
  卷四十八·高士奇
  南京条约·佚名
  附录 丁文江遗嘱·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编·卷三·沈瘦东

    武进黄仲则(景仁)诗,於汉魏六朝、唐太白、昌谷诸家颇致工力,乾嘉诸老毕秋帆、王兰泉等盛称之。集中如《涂山禹庙》、《平金川》、《铙歌》等作,尤为卖力。律句如"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

  • ◆方参政行(东轩集)·顾嗣立

    行字明敏,黄岩人,谷珍子。至正间,授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调江西,未详所终。所著《东轩集》,其弟明则缮写成帙。宋学士濂评之曰:古诗俊逸超群,如王子晋鹤背吹笙,随风抑扬,声在云外。律诗清丽婉切,譬犹长安少年,饮酒百华场中,莺歌蝶

  • 第四折·佚名

    (杂当做抬郭华上科)(张千同正旦上,云)上命官差,事不由己。自家张千是也,奉老爷的言语,押着王月英到相国寺里去。王月英,你是好人家儿女,怎做这等的勾当?快行动些!(正旦云)王月英,谁想有这一场祸事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

  • 曹德·隋树森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县)人。曾任衢州路吏,山东宪吏。后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录〕)二曲讥讽权贵伯颜擅自专权,杀害剡王彻彻笃,锻炼诸狱,延及无辜。大书揭于五门之上,因此

  • 卷三百十五·列传第二百三·云南土司三·张廷玉

        ◎云南土司三   △缅甸 干崖 潞江 南甸 芒市 者乐甸 茶山 孟琏 里麻 钮兀 东倘 瓦甸 促瓦 散金 木邦 孟养 车里 老挝 八百   缅甸,古朱波地。宋宁宗时,缅甸、波斯等国进白象,缅甸通中国自此始。地在

  • ●卷一百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十九。   起建炎二年十一月,尽十二月十一日辛未。   十一月苗傅刘正彦以兵八千扈卫隆祐太后六宫驻杭州。   是时边报不一上命苗傅刘正彦帅师扈六宫南渡至钱塘傅为御营都统制正彦副之刘晏所统赤心队

  • 第三十四回 镇湘中谯王举义 失石头元帝惊心·蔡东藩

      却说元帝连接逆表,已知王敦造反,不由的动起怒来,当下飞召征西大将军戴渊,镇北将军刘隗,还卫京师,一面下诏讨敦。略云:  王敦凭恃宠灵,敢肆狂逆,方朕太甲,欲见幽囚,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今当统率六军,以诛大逆,有杀敦者封五千户

  •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孟郊传·欧阳修

    孟郊的字叫东野,湖州武康县人。年轻时隐居嵩山,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合得来。韩愈见到后就和他成了好朋友。孟郊五十岁时,考中了进士,任溧阳县尉,县里有投金濑、平陵城,草木丛生,下边有水潭。孟郊有空就去坐在水潭边,徘徊做诗,公务

  • 卷二十八捕亡律·窦仪

    【五门】律条十八并疏令敕条三将吏追捕罪人旁人捕送道路人助捕被强盗邻里不救助征人防人逃亡流徒囚人逃亡宿卫人逃亡丁夫杂匠工乐杂户逃亡非逃亡浮浪他所官户奴婢逃亡在官无故逃亡被囚禁拒捍官司而走主守不觉失囚部内

  • 卷六十八 易四·黎靖德

      ◎乾上   问:"'乾坤',古无此二字。作易者特立此以明道,如何?"曰:"作易时未有文字。是有此理,伏羲始发出。"〔可学〕以下总论乾坤。   乾坤只是卦名。乾只是个健,坤只是个顺。纯是阳,所以健;纯是阴,所以顺。至健者惟天,至

  • 卷十七·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七     元 李廉 撰成公十年春衞侯之弟黒背帅师侵郑左氏【衞子叔黒背侵郑晋命也】胡氏【其曰衞侯之弟者子叔黒背生公孙剽孙林父甯殖出衞侯衎而立剽亦以其父有宠爱之私故得立耳此与齐之

  • 卷三十八·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三十八     婺源江永撰宗廟   吉禮五補君子將營宫室宗廟為先廏庫為次居室為後【重先祖及國之用 曲禮】 匠人營國左祖右社【祖宗廟】夏后氏世室【世室者宗廟也】殷人重屋【重屋者王宫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佚名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法门句义及次第  世间不解离明慧  大智通达教我等  归命无量功德身  应当敬彼如是尊  头面礼足而顶戴  以能荷佛难胜事  摄受众生利益故  如是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九下·智顗

    释寿量品先出异解。睿师序云。寿无量劫未足以明其久。分身无数不足以异其体。然则寿量定其非数。分身明其不异。普贤显其无成。多宝明其不灭耳。河西道朗云。明法身真化不异存没理一。多宝现明法身常存。寿量明与太虚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二·智俨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净行品初明凡圣行法分齐不同义章。 十力章 六波罗蜜章 十八不共法章 四无畏章 贤首品初立发菩提心章 三种佛性章 八种梵音声章 第三会十住品内本分首种性章 十住章 梵行品初明

  • 卷十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六嗣法门人传我等编启复徐王众乡绅伏以玉毫未烛东震。唯尊道德之儒。金粟既生西干。悉仰发须之佛。河海虽别。日月宁殊。恭惟阁下笔翻春浪。句灿朝霞。飞鹗表而扬眉还同

  • 王著作集·王蘋

    宋文别集。 王蘋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此集4卷,宝祐年间其曾孙王思文刊于吴学,卢钺为之作序。明代弘治中,其十一世孙王观重编为8卷本。其卷1为传道支派图,卷2为札子、杂文等18篇,卷3至8为像赞、题跋及门人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