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

隋、唐两代的武功,是互相继续的。隋朝的武功,虽不如唐朝之盛,然而是唐朝开拓的先声。其规模,较汉代尤为广远。这也是世运进步,交通日益发达的缘故。

中国历代的大敌是北狄。隋、唐时代,自然也是如此。后汉时,匈奴败亡,鲜卑继续据其地,已见第七章。两晋时,鲜卑纷纷侵入中国,于是丁令入居漠北。丁令,便是今日的回族。注366异译称敕勒,亦作铁勒,中国人称为高车。当拓跋魏在塞外时,今热、察、绥境诸部落,殆悉为所并。只有热河境内的奚、契丹,未全随之入中国。注367又有一个部落,称为柔然的,则始终与之为敌。从魏孝文迁都以前,北魏根本之地,实在平城。所以其防御北族,较侵略中国,更为重要。太武帝之世,曾屡出兵击破柔然。柔然败后,逃至漠北,收服铁勒之众,其势复盛。太武帝又出兵征讨,把他打败。这时候,铁勒之众,降者甚多。太武帝都把他迁徙到漠南。柔然遂不能与魏抗。这是公元四百二三十年间的事。东西魏分立后,柔然复强。然其势不能久。至公元五五二年,遂为突厥所破。突厥也是回族,兴于金山的。注368既破柔然之后,又西破(yè)哒。尽服西域诸国。其最西的可萨部,直抵亚洲西界,与罗马为邻,东方则尽服漠南北诸族。其疆域之广,远过汉时的匈奴。

然而突厥声势虽盛,其组织却不甚坚凝。各小可汗的势力,都和大可汗相仿佛。隋文帝于是运用外交手腕,先构其西方的达头可汗,和其大可汗沙钵略构兵。突厥由是分为东西。后又诱其东方的突利可汗,妻以宗女。其大可汗都蓝怒,攻突利。突利逃到中国。隋处之于夏、胜二州之间,注369赐号曰启民可汗。都蓝死后,启民因隋援,尽有其众。于是突厥一时臣服于隋。隋末大乱,华人多往依突厥。突厥复盛。控弦之士至百万。北边的群雄,无不称臣奉贡。便唐高祖初起时,也是如此。注370天下定后,还很敷衍他。而突厥贪得无厌,仍岁侵边,甚至一岁三四入。太宗仍运用外交手腕,离间其突利可汗。注371而是时突厥的大可汗颉(xié)利政衰,北边诸部多叛。又连遭荒歉。公元六三〇年,颉利遂为太宗所擒。突厥或走西域,或降薛延陀,而来降的尚十余万。太宗初用温彦博之言,处之河南。后来又徙之河北。这时候,薛延陀继据漠北。公元六四四年,又为太宗所灭。回纥继居其地。率先铁勒诸部,尊中国的天子为天可汗。突厥的遗众,也曾屡次反叛,然都不成大患。到六八二年,骨咄禄自称可汗,中国就不能平定。骨咄禄死后,弟默啜继之。尽复颉利以前旧地,大举入攻河北,破州县数十。武后兴大兵数十万御之而不胜。直到公元七四四年,玄宗才乘其内乱,出兵直抵其庭,把他灭掉。至于西突厥,则是公元六五七年,高宗乘内乱,把他灭掉的。西突厥在当时,本是亚洲西方惟一的大国。西突厥灭亡后,诸国皆震恐来朝,中国所设的都督府州,遂西至波斯。

葱岭以东,汉时十六国之地,后来互相吞并,其兴亡不尽可考。唐时,高昌、焉耆、龟兹(qiūcí)、于阗、疏勒较大,太宗于高昌、焉耆、龟兹三国,都用过兵。其余小国,则皆不烦兵力而服。

青海本羌地。晋时,为鲜卑吐谷浑所据。至后藏,则为今藏族兴起之地。其族之北据于阗,注372臣服葱岭以西,和波斯兵争的为哒,为突厥所灭。而印度阿利安人,又有一支入藏,居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是为吐蕃王室之祖。注373吐蕃至唐时始强。太宗时,因求尚主不得,入寇松州。注374太宗遣将击破之。然仍妻以宗女文成公主。公主好佛,是为吐蕃人受佛教感化之始。至今还尊为圣母。弃宗弄赞尚主后,对中国极其恭顺。死后,其大臣钦陵、赞婆等专国,才猾起夏来。东灭吐谷浑,西破西域四镇。注375高宗、武后时,与之战争,屡次失败。武后时,王孝杰恢复四镇之地,吐蕃对西域一方面,稍受牵制,而中宗时,又畀以河西九曲之地。注376由是河洮之间,受祸尤烈。直到玄宗时,才把它恢复过来。

印度和中国,虽久有宗教和商业上的关系,至于国交上的关系,则很少的。唐时,有个和尚,法名唤做玄奘,即是后来被尊为三藏法师的,因求法至印度。这时候,印度乌苌国的尸罗逸多二世在位。遣使入贡。太宗又遣王玄策报使。玄策至其国,适值尸罗逸多薨逝,其臣阿罗那顺篡立。发兵拒击玄策。玄策走吐蕃西鄙,发吐蕃、泥婆罗注377两国的兵,把他打败,擒阿罗那顺送阙下。这要算中国对西南,兵威所至最远的一次了。

东北一带,雄据辽东的是高句丽。在今热河境内的是奚、契丹。在松花江流域的,则是靺鞨(mòhé)。中国对东北,国威的涨缩,要看辽东西的充实与否。自汉至晋初,辽东西比较充实。所以高句丽等,不能跋扈。慕容氏侵入中国后,辽东空虚,遂至为其所据。辽西亦受侵掠。热河境内的契丹,且不能免;吉林境内的靺鞨,其折而入之,自更不必说了。隋朝东征的失败,固由炀帝不善用兵;亦由东北空虚,军行数千里,大敌不能猝克,而中国又不能顿兵与之久持的原故。唐太宗亦蹈其覆辙。六四四年之役,自将而往,未能大克,而损失颇巨。直到高宗时,因其内乱,才于六六三、六六八两年,先后把百济和高句丽灭掉。于是分其地置都督府州,而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中国的疆域,才恢复两汉时代之旧。然新罗人既阴嗾(sǒu)丽、济余众叛唐,而因之以略唐地。而武后时,契丹反叛,因此牵动了入居营州境内的靺鞨。其酋长大祚荣,逃至吉林境内。武后遣兵追击,不胜。大氏遂自立为国。尽并今吉、黑两省,及俄领阿穆尔、东海滨省,暨朝鲜半岛北部之地。注378是为渤海。于是安东都护,内徙辽东,唐朝对东北的威灵,就失坠了。但是新罗、渤海,对中国都尚恭顺。其文化,也都是摹仿中国的。而日本,亦于是时,年年遣使通唐,其一切制度,亦皆学自中国。中国对东北的政治势力,虽不十分充分,其声教所及,则不可谓之不远了。

【注释】

注366 此族现在中国人统称为回,欧洲人则通称为突厥。见《元史译文证补》卷二十七中,其实突厥、回纥,都是分部之名,不是全族的总称。

注367 其分支入中国的为宇文氏。

注368 今阿尔泰山。

注369 胜州,在今鄂尔多斯左翼后旗。

注370 高祖亦尝称臣,《唐书》他处皆讳之。惟《突厥传》载太宗灭颉利时,有“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之语,微露其消息。

注371 突厥统东方的,均称突利可汗。

注372 其实“哒”二字,即系“于阗”的异译。

注373 见《蒙古源流考》。

注374 今四川松潘县。

注375 龟兹、于阗、焉耆、疏勒。

注376 青海黄河右岸之地。

注377 今廓尔喀。

注378 渤海五京:上京龙泉府,在今吉林敦化县附近。中京显德府,在吉林东南。东京龙原府,在海参崴(wǎi)附近。南京南海府,在朝鲜咸兴。西京鸭绿府,在辽宁辑安县。其都城忽汗城,临忽汗海,即今吉林镜泊。

猜你喜欢
  隋本纪下第十二·李延寿
  太祖纪一·薛居正
  卷三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脱脱
  ●矛盾原由·高拱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纪昀
  秦纪·张居正
  提要·吴任臣
  傅岐传·姚思廉
  张彦泽传·欧阳修
  谢端传·宋濂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选举五·徐松
  第一节物价、工资、赀产·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二       宋 邵雍 撰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 二都相去四百里中有名园属宋家古木参天罗劔戟长藤垂地走龙蛇我来游日逢秋杪君为开筵对晩花饮散竹轩微雨後凌晨归路起栖鸦 重阳日再

  • 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四·赵尔巽

      ◎孝义一   朱用纯 吴蕃昌从弟谦牧 沈磊 周靖 耿翟弟炳 兄子于彝 耿辅 李景濂 汪灏弟晨 日昂 日升 黄农 曹亨黄嘉章 郑明允刘宗洙弟恩广 恩广子青藜 何复汉 许季觉 吴氏四孝子 雷显宗 赵清荣涟 薛文弟化礼 曹

  • 歴代通畧卷二·陈栎

    南朝宋【刘氏都建康】晋室之亡南北分据接东晋之统而立国江左者为宋齐梁陈而谓之南朝据有中原削平诸部者为元魏分而为西魏东魏为北周北齐为隋而谓之北朝刘裕簒晋而立是为宋武帝始以贫贱之刘寄奴【小名】奋起艹野乗桓玄

  •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九月丙寅朔上驻跸乌里雅苏台达巴汉地方  ○戊辰上驻跸穆禄喀喇沁地方  ○己巳上驻跸坡赖噶山  ○大学士等奏请彻三等侍卫特古思等、新设驿站。上曰、极当彻此驿站。归化城有费扬古右卫

  • 两朝纲目备要卷三·佚名

    光宗绍熈五年【甲寅】春三月夀皇不豫夏四月朱熹始拜命赴潭州五月至镇五月夀皇疾寖棘上不能视疾人情益惧戊寅赦天下以夀皇服药故甲申皇子嘉王过重华宫王府賛读黄由乞令王过宫问疾辛巳上奏未报讲官

  • 卷二十六兵志六海军·黄遵宪

    海军省海军卿之职,统率属官以理海军事,凡部下官员,奏任以上官进退黜陟皆具状上申,判任以下得专行之。省中事务,凡设定制度,卿以其意见奏请,报可而后行。一目定海军编制之法;二曰定诸徽章;三曰撰定营兵之地;四日布达诸军士号令;五

  • 卷三·杨大雅

    <史部,史钞类,两汉博闻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三宋 杨侃 辑更有三品【昭帝纪元凤四年 食货志四上】如淳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为卒更贫者欲得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

  • 读例存疑卷十六·薛允升

    戸律钱债违禁取利费用受寄财产得遗失物违禁取利:巻首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毎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重(于笞四十)者,坐赃论。罪止杖一百。○若监临官吏,于所部内举放钱债,典当财

  • 江淹传·姚思廉

    江淹字文通,济陽郡考城县人。小时候父亲早逝,家境贫穷,很好学,内向不好交往。刚开始,任南徐州从事,不久任奉朝请。刘宋建平王刘景素喜欢有才的人,江淹跟随他在南兖州。广陵县令郭彦文有罪,江淹受到牵连被关进监狱。江淹在监狱

  • 裴怀古传·刘昫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仪凤年间(676~679),到皇帝殿庭上书,授官下圭阝县主簿。武则天长寿年间(692~694),转任监察御史。当时姚州、..州少数民族首领反叛,诏命怀古前去招降安抚。怀古到任后讲明赏罚条例,叛军士卒每天归顺的人以千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九·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 大官过境 广储军火 纪论辨琉球事 台湾近事 台湾邮报 闽浙督何(璟)奏为遵旨覆陈折(六月初二日京报) 琉球琐记 闽水师彭(楚汉)奏出洋督缉日期并督操轮船缘由(六月十三日京报) 淡水地震 六月分教职单(六月二十六日京

  • 卷十一·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一 吉礼十一 日月篇 总序 周礼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玉人之事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礼记曰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祭日於坛祭月於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考之古者祀

  • 卷之二·黄景昉

    皇太子生己巳春,拟以庚午春册立,会是冬有警,不果,改他期。殆班固所云「生长于兵,与之终始」之兆。宗伯罗公喻义好谈,易谈兵。有警,数疏陈战车之利,有旨令造成进览。公以造车非词林事,疑阁中故困之,怒不应。其后以讲章戆直为温公

  • 鬼神生死之间·孔子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日:“敢①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 ①敢:谦词,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译文】 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孔子说:“人都还难于侍奉好,谈什么侍奉鬼呢?”子路又问:“

  • 心存速证易着魔·印光

    以彼心存速证,故得魔鬼附体。从兹妄造谣言,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彼之学者,皆以彼为活佛,故彼有百日成佛之说。凡去见者,有时预知其心,有时面受人欺。足知彼之神通,乃魔鬼作用,鬼来则有,鬼去则无。凡亲近彼者,有得心地清净者,有未得

  • 论臂香·印光

    ●(以下论臂香)臂香者, 于臂上燃香也。灵峰老人, 日持《楞严》、《梵网》二经, 故于燃香一事, 颇为频数。良以一切众生, 无不爱惜自身, 保重自身。于他则杀其身, 食其肉, 心更欢乐。于己则蚊噆芒刺, 便难忍

  • 江苏省通志稿武备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武备志。自吴晋南朝,江左兵事为多,但均无兵志,新唐书始有。今宜采汉以后兵制,见正史编年会要诸书者,立武备志。清末江宁、上海制造厂,武备学堂,陆军水师诸学堂日以增多,有非

  •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佚名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与《大乘八大曼拿罗经》同,而后有八大菩萨赞。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八曼荼罗之建立法,及说修行者应依何法速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