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

皇太子生己巳春,拟以庚午春册立,会是冬有警,不果,改他期。殆班固所云「生长于兵,与之终始」之兆。

宗伯罗公喻义好谈,易谈兵。有警,数疏陈战车之利,有旨令造成进览。公以造车非词林事,疑阁中故困之,怒不应。其后以讲章戆直为温公体仁涂改,不胜忿,直诣阁大声诟谇之,坐闲住去。温故忮害,其实讲官无诟谇阁臣体,亦自非德举。

辛未春,久旱。五月朔,上躬出南郊,步祷史馆,充导驾官余与焉。先一夕宿右掖门外,候黎明驾出,忽遍体狂热,神惊肉战,终夜不成寐。晨遂队,踉跄几仆,不揣何故。是夕为先严大故之期,罪大寡,深合尔尔。

余以辛未夏奔父讣归,家居二载,不复问人世事。值癸酉秋,伯兄可文举于乡,始出与应酬。伯兄安贫力学,自余通籍十载,郡邑未一知姓名有开列及者,至疑为非。久困竟伸,遂连第,允称福善佑怙之报。

选部林公胤昌开讲社,笋江坛侧孝、秀多从者。余为题堂联云:泉山群拱紫襟江,带海斯文重遇在。兹时闽学首尊朱,穷理致知,吾党更观未发处,稽闽学始杨龟山,以静观喜怒哀乐,未发气象;为宗至紫阳,微属转解。今人率遵朱遗杨,有沿流忘源之弊,故联语及之。同社布衣黄公文照辑有《道南一脉》,书甚佳。

兵宪曾公樱尝于讲社极言士大夫宜安贫,余曰:「以愚所见,祇安富足矣。」曾骇问何故,余曰:「公试观海内仕绅,那个是真贫的?自通籍后,谁无数畆之田、数椽之屋?但肯安心于此,勿复生事旁求,即以称贤士大夫可也。」坐颇称善,谓余言阴中世情。

甲戌春暮,忽报李公焻廷试鼎元,满城欢动。竖旗日,有司俱造宅拜余,以居尔趋陪,贺客喧嗔。既二十日后,方知其误。先是,李试卷实拟第一,临期,上忽易刘理顺,而以李首二甲卷,经御墨。比部秦公钟震诗:

南村红杏浪飞蹄,躔雄文星自紫泥。

点尔何如三子后,犹荣御笔注亲题。

传者异之。

本朝状元经会试十科,惟文公震孟、刘公理顺二人。刘性恭逊,馆中执后辈礼特谨。遇国难,阖门殉节,卓然能行所志,称完品。余原给三世恩纶,出公手。

礼部颜公茂猷,乡试以五经得隽,至甲戌会试复然。榜出,初弗录,特疏请,奉旨准名列会元前,真异数也。自颜首开此格,嗣后揭重熙、谭贞良辈继之,彬彬多宏博之士。颜好谈修炼学,奉使归。上尝记及之,手录姓名,询阁拟大用,会其卒,不果。

嘉善钱公士升初登庸,众疑出乡衮,乌程援引,实不然。尝撰为四箴以献,多规切语,失上意。旋复有所陈奏,上手报云:「倘欲沽名,前四箴已足致之,无劳汲汲。」钱皇恐,得致仕去。余趋别,及门,垂登车矣,无他语。第以世道人心为嘱,意惓惓可念。

同邑蒋公德璟以癸酉南闱事回奏,时主考丁进业革职,势垂剧,余诣钱公士升邸力言之。既得旨,钱贻余札云:「令亲事已奉处分,及于宽政,皆圣恩也。先此奉慰。」蒋得降级,照旧,实钱公偕何公吾驺力。时温公体仁病,王公应熊被纠,同不入直,不然事正难测耳。

吴门文公震孟在讲筵,专讲《春秋》,上每倾听,亦以其神采英毅,异恒人故。入阁甫逾月,会太宰谢公升疏攻许都谏誉卿,阁拟重谴,公力救不能得,微悒云:「谏官获革职为民,是极荣事!」温公体仁怒,遽以上闻,谓「股肱心膂之臣,作此违礼蔑法之语」,得旨闲住去。余辈送之郊,雪中乘骡舆行,为阁臣去囯未有故事。

文公震孟数为余道其师叶文忠公遗事,云师好诙谐,当国日恒以谈笑解纷。御史周公宗达尝疏诋魏璫不识一丁,璫恨甚,会于工所,自叙述数百语,欲重处。周师笑曰:「公如是,虽读书万卷,亦何远过妄言,何足介意?」璫为意释。一日有文书官传旨到阁,拟罪某言官,云某疏诬上好龙阳,应罪。师佯为不省,曰:「『龙阳』义何解?易以龙比君,德如阳刚、阳明类,皆佳语,殊不见可罪。」文书官谓公宁有不解理?师曰:「某衰病善忘,诚不解此。」再三言之,其人少方俊笑,面赬辞去。

又云,一日谒叶师,言朝端有异事,师曰:「岂非王司寇纪落职事乎?已公具阁揭救。」颇言事恐非公揭可了,师连声曰:「汝言是,良启我意。」其夜方对客坐,忽外传到阁函,发之,即师所自草救王揭,相与叹。前辈从善之圆、转机之敏如此,恨余不及见其人也。

香山何公吾驺亦坐吴门,累罢归。行夕,称余在讲筵风度有异,将来当大用,祝余自爱。时甫共事旬月,局局蹐甚,不审公何自见赏,恒愧谢其意。

淄川张公至发以少司寇入阁,为上兼用别衙门。之始先是召各部侍郎卿寺,偕词林诸臣,集廷中,给笔札,人予一疏,面拟旨进览,余与焉。越日发下,查履历者九人,竟特用张。其人宽然长者,非梦想及。或云官光禄卿,曰群阉善之;或云出乌程密荐,欲为姻。某公地迹秘难明,余感事诗云「相事遂烦司寇摄」,指是。

侍郎张公元佐旧为孝廉,能诗,如《山居》云「朋旧宽无赖,山林养不材」;《渡易水》云「寒风吹易水,落日吊刹轲」,并佳句,为余叹赏。后稍伤善宦,性躁诞,其乡人王公铎至目为穷奇梼杌,都无复昔年韵致。

司业马公之骥素持凖提咒,晚长斋。自云初奉命典闽试,坐前镜忽露一「吽」字,紫色如金。后值国雍丁祭,例省牲,心动辄累。夜梦牛头人缠扰,无何,卒。识者谓其镜中异睹已寓着魔之兆。居官特清素,没无馀赀。家伯兄可文为所取士,亦尝与召对九人列。

淮海杨公一鹏,以凤阳陷论死。杨初为成都司理,游峨眉,遇一道人,约三十年后当于淮阳相见。既开府其地,日暮,外传鼓投家书,启之,非是,乃昔所遇某道人书。杨迟疑,俟质明,呼见索之,已去矣,莫知所之。书内数绝句,劝杨急弃官归隐,不自决,卒及于祸。时都下盛传某道人诗,寺院中往往粘题为诫。

孟津王公铎自余偕计即定交,每见惟极论诗文,罕及他事。躯干伟,饮啖兼人,车后衣箱遍藏食具。善书,用两人张缣素于前,笔如风雨,诗草真妙绝一时。大宗伯林公素轻王,每云王,觉曰:「只是写字,别无他长。」

进贤傅公冠卧恒晚起,客谒,非亭午弗通。在阁日尝分票,疏章忘之,误视为各衙门投揭,大署其上,既觉惧,引罪。上遣小黄门诣阁询故,先是阁房惟四窗南向,内四房洞墨,白昼张灯自照。入阁者以先后为序,号「繇暗入明」,傅政处暗中。上闻,命改拓。迄今阁中存六窗南向,后进免灯熏苦,自傅始。

南昌姜公曰广每进讲,貌庄词峻,俨若老师宿儒,余辈旁侍为踧踖。上意寝,不悦,坐南迁去。其后谕首揆周公延儒曰:「初枚卜,吏部廷推曰广,有清任和合而为一之,目朕嫌部过誉,奈何以孔圣加人?命再察核。次日曰广进辞,声色俱厉,知其意不慊朕也,朕亦姑容之。」越数日,进讲复然,周为叩头谢,闻者战栗。圣意默窥人言动间,汉景帝曰:「此非不足君所乎?」正同。

侍郎陈公子壮亦同余辈讲筵,美须眉,音节可听。每讲毕,归班喘息,若弗属然。余与联班立,熟闻之。时尚书黄公士俊、状元左侍郎孔公贞运、榜眼、公、探花同官礼部,稍盛事。上方笃念宗藩,公疏诤,坐以讪诅间亲罪,落职去。

尚书黄公锦,粤人,操乡音,不论何语必以「这等样」发端,旁伺之,十得四五。适詹府鼎新书库,祀先师,公用「文不在兹」四字题其额,重为观者姗笑。

余草编修卫公胤文敕命,内云:「秦声能夏,敷畅迥异寻常;汉礼为客,周旋不失尺寸。」卫陕人,大声音,微带西气,余阴以是规之,卒坐讲音太宏,更换去。日讲视经筵不同,天颜咫尺,自无取发扬蹈厉。记同事惟丘公瑜最善,神静气肃,安安直若固然。

初余题日讲官,窘甚,念平日捧敕御前,手犹微战,兹保无陨越羞。既未繇辞免,祗得黾勉供事。盘辟前,牙签在手,直信口讲去,毫无惧意,缘争急,并兢惧,亦所不遑。始知苏子瞻所云「乐事可慕,苦争可畏,此未至时心耳。及苦乐既至,以身履之,求畏慕初不可得」数语妙甚,明乎畏慕之犹属第二念也。

癸酉南闱,墨有用「奢闾嫫刀」为御笔涂乙者,询及,悯然。颜公茂猷为余言,出《荀子》。阅之,篇名《佹诗》,其辞曰:「闾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刀父,是之喜也。」又,《荀子·与春申君书后赋》亦有此语。学不厌博,信然。

部科磨勘闱墨,或用「今古如一丘之貉」句,或用「地过日月之表」,自并拟参罚。余曰一出《汉书·杨恽传》,一出《春秋纬》云神农,「地过日月之表」见《杨升菴集》。为觅二书示之,得免,究莫知何人。士大夫不读书,辄谬訾摘人文字。后语犹小奥,岂有《汉书》未经目理?

祭酒孙公从度语余,甲戌分闱,每闻三声:某笑声,某吟哦声,某落棋子声。噫!闱中方日夜阅卷,寝食不遑,何暇作许闲事?昔李文节读书史馆,同年拟奕于孔目,廨舍且不可,况闱中乎?前后辈不相及乃尔。

给谏陈启新本淮安漕运,理刑胥役冒登武举,流落长安中。值广言路,倩其漕,稍知书者为疏,席槁跪阙门累日。内璫为持入,上激赏,授吏科给事中,朝论骇然。自是草泽求上书者踵至,甚或舆榇题诗,猥亵万状。陈每建白,多谬误可笑。冬寒赐貂,独裹一布帽自异,希动观听,中枵,实无有也。上久亦厌之。

时都下喧传,上宫中启一秘室,得画图。有僧冠进贤,兆为「有官无法」;有鬔鬙髪连顶数冠,兆为「官多法乱」;又作隔河无数人马,一主者傍徨不能渡,披髪狂走,语莫测。从来草泽上疏,至有指及之者。先是,上登极即有谣言,偶为「天启七、崇祯八」之说,殆妖谶也。

丙子秋,寇自陵后溃墙入,破昌平州,杀掠甚惨,总兵巢丕昌降,巡关御史王肇坤死之。迤逦南下,陷雄县,阻白沟河,返时逼诸生乡试期议暂改。侦既出口,始以九月二十九日阖闱试,亦异事。

闱中例房考呈卷,主考阅定去取,落卷从无经目者,意省烦,亦避形迹。余不可,悉取易、书二房皿字型大小落卷翻阅,易拔张罗俊、王龙贯,书拔叶永华。初,房考微有难色,余为详加开譬,各欣然。榜放,三生俱名士,张、王同举癸未榜,叶尤负奇厄于渡卒,为痛惋久之。其不能遍及他经者,职也。即一经落卷,仅能阅皿字型大小,而不能遇及于贝字型大小者,势也。仅此三生,已费余多方曲折矣。王为同郡人,亦无疑者,大都心事皦然。

叶永华,松阳人,即逊国御史叶希贤后。卷有「南陔白华,深衣投壶」等语,余虑为不知己者,诟厉批曰「过用六经」。属礼科一给谏覆阅,驳云:「仲尼好学,何至读此等怪书?」乃以《诗》、《礼》为怪书,异哉!非圣无法,其真胸无点墨乎?先文简在史馆时,有一大老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何典,君意谓若以实告,必愧恨无以自容,仅以偶忘答之。先文简在史馆时,有一大老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何典。君意谓若以实告,必愧恨无以自容,仅以偶忘答之。

宗伯姜公逢元,余出闱偕闪公仲俨谒之,明言其二弟及某姻戚卷佳不蒙收录。余业讶其不伦磨勘之役,遂一意吹索。尝于朝语余云:「闱卷有『草者草之』四字,何解?」余私念卷俱熟阅,无于许纰谬理,查为刘砥中二场论释题内「蕴」字,云:「蕴,从草,从糸,从昷。草者,草之微生者也。」余原批云:「说文字,说遗意,勿哂其支。」始知刘一句八字成文,姜故中断之,不惟文理不通,并句读亦不识矣。大宗伯舛陋至此,将无令天下学子笑人。

姜公曰广尝语其门人丘公瑜,曰讲筵遇午节,忽大璫馈遗丰甚,怪安从致此?辞之。其人谓送礼容或不受,此答礼耳,无不受理。姜谕无之,其人惊自咎云:「错,错,本送礼部尚书姜逢元,以姓同日讲同误。」抵是耳,足见其通内有素也。在礼部纳贿无算,屡与枚卜,摈不用。每廷推,上笑曰:「驼背子又来矣!」以姜背微伛故。其后因考选滥圈多人,御批:「何广知若此!」着闲住去。舆论快之。

陈启新疏摘《北闱元卷自有公论事》,缘大理少卿史

猜你喜欢
  ●卷四·杨循吉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七·佚名
  第二六○申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日一一六一○--四一·佚名
  勾吴癸甲录·佚名
  李平传·魏收
  许孟容传·刘昫
  谢瑜传·张廷玉
  卷二百五十三·杨士奇
  跋·李之芳
  ●皇朝通典卷五十四·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六·高晋
  纲鉴易知录卷十二·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魏顺之·唐圭璋

      水调歌头   人世斗南瑞,天上璧东星。谁分佳种,钟作间世玉麒麟。本是南阳相种,来应瑞龙间气,试听即英声。若问贤相敌,君去问参军。   质金浑,标玉立,气冰清。梅花时候,结子便可鼎调金。人谓丹山苞凤,天产渥洼骏骨,德毓窦

  • 第十出 疑谶·洪昇

    〔外扮郭子仪将巾、佩剑上〕壮怀磊落有谁知,一剑防身且自随。整顿乾坤济时了,那回方表是男儿。自家姓郭名子仪,本贯华州郑县人氏。学成韬略,腹满经纶。要思量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干一桩定国安邦的事业。今以武举出身,到京

  • 香天谈薮·吴雷发

    洛阳人梨花开时,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惜洗妆诗,未有出群之才,足以称此。余尝于花落时,聚而瘗之。袭以破砚,作葬花诗曰:蝶拍莺簧当挽歌,蜂房酿酒酬高坡。蓬窠埋后无人赏,负却春光奈尔何。幽香绝艳本难知,无限荒榛又蔽之。开亦

  • 卷二百八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一 陶安 送吕经历 姑孰古蕃翰溪山绕城郭出镇遣重臣分符荷侯爵黄堂清昼闲莲香蔼宾幕美兹南土彦声名素昭灼嘉言吐清婉奇捜

  • 卷二十九·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二十九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黄庭坚山谷诗钞下薛乐道自南阳来入都留宿饮会作诗饯行薛侯本贵胄射策一矢中金兰托平生瓜葛比诸从数面尚成亲况乃居连栋交游及父子讲学连伯仲奴人

  • 卷一百九十八 表三十八·赵尔巽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 河督漕督附   表略

  • 第四十八回 承兄祚初政清明 信阉言再用奸慝·蔡东藩

      却说哲宗驾崩,向太后召入辅臣,商议嗣君。因泣对群臣道:“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嗣,亟应择贤继立,慰安中外。”章惇抗声道:“依礼律论,当立母弟简王似。”向太后道:“老身无子,诸王皆神宗庶子,不能这般分别。”惇复道:“若欲立

  • 卷十一·杨士奇

    洪武三十五年八月壬子朔遣使以即位诏谕朝鲜○敕历城侯盛庸比以山东未定命卿镇守淮安今山东布政使铁铉亦已就获诸郡悉平是皆 宗社之灵生民之福朕念山东军民困于兵革转输已久卿其息兵养民使各得其所粮饷续有处分○命后

  • 一八三 掌广东道监察御史柯瑾奏请刷印藏书并准扣俸承买折·佚名

    一八三 掌广东道监察御史柯瑾奏请刷印藏书并准扣俸承买折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三日掌广东道监察御史臣柯瑾谨奏,为恳请刷印藏书,恩准扣俸承买事。窃见各馆修书诸臣,当编纂之时,遇有讹误疑难必资考订之处,率赴藏书之家,借本查

  • 翰苑羣书卷七·洪遵

    宋 洪遵 编禁林䜩会集御书飞白玉堂之署四字颁赐禁苑今悬挂已毕辄述恶诗一章用歌盛事右仆射平章事监修国史李昉玉堂四字重千金宸翰亲挥赐禁林地望转从今日贵君恩无似此时深宴回上苑花初发麻就中宵月未沈衣惹御香拖瑞

  • 卷二百六十二·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周厉王好利近荣夷公【荣国名夷諡也】芮良夫谏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

  • 凡例·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凡例一郑樵通志仿历代史例有本纪有列传又有年谱其自序以唐书五代史皆本朝大臣所修微臣所不敢议故纪传与年谱并讫隋而止续通志於唐五代及宋辽金元各增辑纪传至明代事蹟具见明史即从郑氏不载唐五代

  • 卷三十七·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防卷三十七少牢馈食礼第十六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扵庙之礼少牢扵五礼属吉礼大戴第八小戴第十一别录第十六 敖氏继公曰此篇言大夫祭其祖之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一·欧阳竟无

    敘曰︰應學般若學。般若者,五度之目,萬行之鵠,三世諸佛之所自出。有母然後有子,有般若然後有世間人天、出世聖賢。般若者,智也;智也者,用也;用也者,以空為具,非以空為事也。是故空有二義︰非義、不義、無義之空,空亦應空;如義、實義、

  • 经卒令第十七·尉缭

    本篇主要论述部队战斗编组及军旗、徽章的佩戴,用以识别约束部队,使军队队形整齐,行动有序,赏罚有据。71、经卒者,以经令分之为三分焉。左军苍旗,卒戴苍羽;右军白旗,卒戴白羽;中军黄旗,卒戴黄羽。卒有五章:前一行苍章,次二行赤章,次

  • 卷第十一·宗密

    圆觉道场修证广仪卷第十一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十六上 叹佛 如来净妙色身。徧一切处。徧一切众生。徧一切法。徧一切国土。非至非不至。如来身无身故。为众生故。示现其身。以智光明。普照明故。令一切众

  • 贡愚录·王晋之

    岁甲申张公和大令莅任卢龙招余幕中凡所商搉辄条录代面厯时既久得若干纸汇录如左命曰贡愚或亦千虑之一耳 近日处士之横议半出于书院故昨属直卿转达我兄抚宁书院遇考断不可不考致有烦言然又不可因其言之可畏而不我用我

  • 元经·王通

    隋王通撰,唐薛收续并作传,宋阮逸注。十五卷,七十篇。编年体。书成于隋大业四年(608)。仿《春秋》及《公羊传》、《谷梁传》体例,记自孔子获麟之年至南北朝史事。于诸国皆以列居正统者入于“经”文,余则入于“传”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