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汉与唐,同称中国的盛世,汉之治称文、景,唐之治,则称贞观与开元。

唐高祖的得国,本是靠秦王世民之力。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忌他,彼此结党互争。而高祖晚年,颇惑于嬖妾近习。这竞争倘使扩大了,也许可以演成干戈,人民重受其祸。幸而唐高祖封世民于东方之说,未曾实行。玄武门之变,解决迅速,建成、元吉都为世民所杀。高祖亦传位于太宗。于是历史上遂见到所谓贞观之治。

太宗是三代下令主。他长于用兵;又勤于听政,明于知人,勇于从谏。在位时,任房玄龄、杜如晦为相,魏徵(zhēng)为谏官,都是著名的贤臣。所以其武功、文治,都有可观。参看第二十一、二十三两章自明。

太宗死后,高宗即位,初年任用旧臣,遵守太宗治法,所以永徽之治,史称其媲美贞观。中年后,宠信武才人,废王皇后,立为皇后。国戚旧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都遭贬斥。高宗因苦风眩,委政武后,后遂为其所制,唐朝的衰颓,就自此开始了。高宗死后,武后废中宗而立豫王旦。——就是后来的睿宗。——公元六九〇年,又把他废掉,自称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中宗初废时,幽禁于房陵。注364后来因狄仁杰的谏劝,才还之于洛阳,代睿宗为皇嗣。七〇五年,宰相张柬之等,乘武后病卧,阴结宿卫将士,迎接中宗复位。

武后以一女主,而易姓革命,这是旷古未有之事,自然要疑心人家暗算她。于是:

(一)大杀唐宗室,又大开告密之门,任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用严刑峻法,以劫制天下。

(二)一方面又滥施爵禄,以收拾人心。虽然其用人颇有不测的恩威,进用速而黜退亦速,然而幸进之门既开,仕途遂不免于淆杂。

(三)武后虽有过人之才,然而并无意于为治,所用多属佞媚之臣。其嬖宠,如薛怀义、张昌宗、张易之等,无不骄奢淫逸。武后亦造明堂,作天枢,所费无艺,民不堪命。

(四)一面骄奢淫逸,一面又要尽心防制国内,自然无暇对外。于是突厥、契丹蹂躏河北。发数十万大兵而不能御。吐蕃强盛,西边也时告紧急。注365

这都是武后革命,及于政治上的恶影响。中宗是身受武后幽废的,论理,当一反其所为,而将武后时之恶势力,铲除净尽。而以武后之才,把持天下二十余年,亦终于失败,则即有野心的人,亦当引以为鉴。然而天下事,每有出于情理之外的。中宗复位之后,即惟皇后韦氏之言是听,任其妄作妄为,不加禁止。而韦后,亦忘却自己是和中宗同受武后幽禁,几遭不测的,反与上官婕妤,俱通于武后之侄武三思。于是武氏的势力复盛。张柬之等反都遭贬谪而死,韦后、上官婕妤、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等,都骄奢淫逸,卖官鬻爵。政治的浊乱,更甚武后之时。公元七一〇年,中宗竟为韦后所弑。玄宗起兵定乱。奉其父睿宗为皇帝。睿宗立玄宗为太子。时韦后及安乐公主已死,惟武后女太平公主仍在。公主当武后时,即多与秘谋,后来中宗复辟,及玄宗讨韦后之乱,又皆参预其事。属尊而势力大,在朝的人,都有些怕她,附和她的亦很多。公主惮玄宗英明,竭力谋危储位,睿宗又不能英断。其时情势甚险。幸而玄宗亦有辅翼的人,到底把她除去。而睿宗亦遂传位于玄宗。这是公元七一二年的事。当睿宗在位时,贵戚大臣的奢侈,二氏营造的兴盛,还是同武、韦时一样。而从中宗时,韦后和上官婕妤、太平、安乐公主等,都可以斜封墨敕授官。仕途的混杂,尤其不可思议。直到玄宗即位,任姚崇为宰相,才把它澄除掉。玄宗初相姚崇,后相宋璟。崇有救时之才,璟则品性方刚,凡事持正。崇、璟之后,又相张九龄,亦是以风骨著闻的。武、韦以后的弊政,到此大都铲除。自高宗中叶以后,失坠的国威,到此也算再振。这个于下一章中叙述。从贞观到开元,虽然中经武、韦之乱,然而又有开元的中兴,总算是唐之盛世。自天宝以后,则又另是一番局面了。

【注释】

注364 今湖北竹山县。

注365 参看第二十一章。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三·志第四十六·河渠三·脱脱
  ●卷二·李绛
  卷末 叙论一·王夫之
  第二十六回 诏江东愍帝征兵 援灵武麹允破虏·蔡东藩
  第二十八回 下南交杀敌擒渠 出北塞铭功勒石·蔡东藩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第一六八申光绪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一三二五—三·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二·佚名
  列传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一百十一·郑麟趾
  王珂传·薛居正
  魏相翟强死·佚名
  交收东三省条约·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七·高晋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九出 移寨·李渔

    〖北点绛唇〗(副净戎装,引众上)啸聚蛮乡,天生奇相,张飞样。劫善屠良,尽道魔星降。海上行来海上眠,海风吹得画皮玄;北人不识南蛮相,道是魔王下九天。自家闽州大盗刘香老的便是,原是漳州一名海户,只因相貌生得稀奇,又有千斤膂力,就在

  • 第三折·佚名

    (李逊扮增福神上,云)中和直正烈英才,玉帝亲临圣敕差。休道空中无神道,霹雳雷声那里来。吾神乃上界增福神是也,生前乃是汴梁李逊,字克让是也。在生之日,广览诗书,一举状元及第,新除钱塘为理。至望京店,不幸染其疾病,不能动止。临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 下半卷原阙·杨仲良

      太祖皇帝   亲征河东 太宗朝附   建隆元年。先是,北汉诱代北诸部侵掠河西之地,诏诸镇会兵以御之。三月,定难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李彝兴言:遣都将李彝进援麟州,北汉引众去。北汉主知昭义节度使李筠有异志,潜以蜡

  • 卷之六十一·佚名

      顺治八年。辛卯。冬十月。乙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颁顺治九年时宪历  ○丙午。以都察院右都御史房可壮管左副都御史事升通政使司左通政傅景星为通政使太常寺卿管大理寺少卿

  • ●卷下·辜鸿铭

    ○真御史昔司马温公论言官,当以三事为先:一不爱富贵,二重惜名节,三晓知治体。三者具而始可称谏官,然兼之者难矣。国朝陈黄中《与王次山论谏臣书》云:“御史之职本无所不当言,而其要在裨主德、肃纪纲、持大体而已。&rdqu

  • 第二十八卷 续编目录·缪荃孙

    秦 汉 魏 晋 梁 陈 北齐 北周 隋目 录 秦始皇朐山立石始皇秦山刻石峄山刻石 汉严訢碑泗水亭高祖庙碑司徒袁安碑高祖感应碑延熹十年度尚碑永康元年张侯残碑司马城铁碑落马碑俞乡侯季子碑张道陵丹经鼎武

  • 三一 南江堂·周作人

    鲁迅所学的欧语是德文,原因是矿路学堂附设在江南陆师学堂里,那里是教德文的,后来进医学校也是如此,所以这就成为他的第二外国语了。在东京买德文书的地方很不多,中西屋只有英文,丸善书店德法文有一点儿,专卖德文书的仅有一家

  • 杨椿传·李延寿

    杨椿字延寿,原来字仲考,孝文帝赐为延寿。他性情宽厚谨慎,在宫内任给事,与兄长杨播一起在皇宫任职。后来任中部法曹,断案公正,孝文帝很赞许他。文明太后驾崩,孝文帝五天不吃饭,杨椿进谏说:“圣贤者的礼数,哀毁但不摧残自己的性命

  • 暖燠常多第五十二·苏舆

      天之道,出陽為暖以生之,出陰為清以成之。是故非薰也不能有育,非溧也不能有熟,歲之精也。知心而不省薰與溧孰多者,用之必與天戾。與天戾,雖勞不成。是自正月至於十月,而天之功畢。計其間,陰與陽各居幾何,薰與溧其日孰多。距

  • 卷十一·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十一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曾子问凡告用牲币反亦如之集说长一丈八尺为制币窃案郑注牲币当为制币故集说从之然长乐陈氏曰所告道或有远近礼或有重轻故告有特用币有兼牲币非一端也周礼大祝职

  • 卷十七·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七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大雅荡诗以殷受比厉王与书微子一篇可互证彊御掊克流言冦攘即书所谓罔不草窃奸宄师师非度也炰烋中国敛怨为德即书所谓敛仇召敌不怠也明晦号呼俾昼作夜即沉酗败乱厥德也蜩螗沸

  • 卷第三·佚名

    祖堂集卷三 祖堂卷三 牛头 牛头和尚嗣四祖,师讳法融,润州延陵人也,姓文。四祖在双峰山告众曰:“吾来至此山时,于武德七年秋,于庐山顶上东北而望见此蕲州双峰山顶上有紫云如盖,下有白气横分六道。四祖问五祖曰:“

  • 论四土·印光

    ●(以下论四土)凡圣同居、方便有余二土, 乃约带业往生之凡夫, 与断见思惑之小圣而立, 不可约佛而论。若约佛论, 非但西方四土, 全体寂光。即此五浊恶世、三途恶道, 自佛视之, 何一不是寂光?故曰:“毗卢遮那,

  • 论境界·印光

    ●(以下论境界)念佛人临终蒙佛接引, 乃生佛感应道交。虽不离想心, 亦不得谓独是想心所现, 绝无佛圣迎接之事。心造地狱, 临终则地狱相现。心造佛国, 临终则佛国相现。谓相随心现则可, 谓唯心无境则不可。唯

  • 般若灯论释 第八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八卷偈本龙树菩萨 释论分别明菩萨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观苦品第十二复次苦无自性。所对治空。遮定执故。有此品起。外人言。第一义中有是诸阴。何以故。由苦故。此若无者。则无彼苦。如

  • 卷第二十五·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五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七世 筠州九峰道虔禅师法嗣 洪州同安常察禅师(凡十二) 示众云。洪音不剖。其理不彰。设使不言。且道是分不分。 时有僧出云。不分。师云。若不是阇梨

  • 崔府君断冤家债主·郑廷玉

    简名《冤家债主》、 《崔府君》。杂剧剧本。元郑廷玉作。四折一楔 子,末本。崔府君名子玉,民间传其善断阴府公 事,唐宋杂说多及之。剧写崔府君与晋州古城 县张善友为结义兄弟。张有白银五锭被赵廷玉 盗去;适五台山僧以化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仪轨·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具明想诸字安布身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