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汉与唐,同称中国的盛世,汉之治称文、景,唐之治,则称贞观与开元。
唐高祖的得国,本是靠秦王世民之力。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忌他,彼此结党互争。而高祖晚年,颇惑于嬖妾近习。这竞争倘使扩大了,也许可以演成干戈,人民重受其祸。幸而唐高祖封世民于东方之说,未曾实行。玄武门之变,解决迅速,建成、元吉都为世民所杀。高祖亦传位于太宗。于是历史上遂见到所谓贞观之治。
太宗是三代下令主。他长于用兵;又勤于听政,明于知人,勇于从谏。在位时,任房玄龄、杜如晦为相,魏徵(zhēng)为谏官,都是著名的贤臣。所以其武功、文治,都有可观。参看第二十一、二十三两章自明。
太宗死后,高宗即位,初年任用旧臣,遵守太宗治法,所以永徽之治,史称其媲美贞观。中年后,宠信武才人,废王皇后,立为皇后。国戚旧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都遭贬斥。高宗因苦风眩,委政武后,后遂为其所制,唐朝的衰颓,就自此开始了。高宗死后,武后废中宗而立豫王旦。——就是后来的睿宗。——公元六九〇年,又把他废掉,自称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中宗初废时,幽禁于房陵。注364后来因狄仁杰的谏劝,才还之于洛阳,代睿宗为皇嗣。七〇五年,宰相张柬之等,乘武后病卧,阴结宿卫将士,迎接中宗复位。
武后以一女主,而易姓革命,这是旷古未有之事,自然要疑心人家暗算她。于是:
(一)大杀唐宗室,又大开告密之门,任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用严刑峻法,以劫制天下。
(二)一方面又滥施爵禄,以收拾人心。虽然其用人颇有不测的恩威,进用速而黜退亦速,然而幸进之门既开,仕途遂不免于淆杂。
(三)武后虽有过人之才,然而并无意于为治,所用多属佞媚之臣。其嬖宠,如薛怀义、张昌宗、张易之等,无不骄奢淫逸。武后亦造明堂,作天枢,所费无艺,民不堪命。
(四)一面骄奢淫逸,一面又要尽心防制国内,自然无暇对外。于是突厥、契丹蹂躏河北。发数十万大兵而不能御。吐蕃强盛,西边也时告紧急。注365
这都是武后革命,及于政治上的恶影响。中宗是身受武后幽废的,论理,当一反其所为,而将武后时之恶势力,铲除净尽。而以武后之才,把持天下二十余年,亦终于失败,则即有野心的人,亦当引以为鉴。然而天下事,每有出于情理之外的。中宗复位之后,即惟皇后韦氏之言是听,任其妄作妄为,不加禁止。而韦后,亦忘却自己是和中宗同受武后幽禁,几遭不测的,反与上官婕妤,俱通于武后之侄武三思。于是武氏的势力复盛。张柬之等反都遭贬谪而死,韦后、上官婕妤、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等,都骄奢淫逸,卖官鬻爵。政治的浊乱,更甚武后之时。公元七一〇年,中宗竟为韦后所弑。玄宗起兵定乱。奉其父睿宗为皇帝。睿宗立玄宗为太子。时韦后及安乐公主已死,惟武后女太平公主仍在。公主当武后时,即多与秘谋,后来中宗复辟,及玄宗讨韦后之乱,又皆参预其事。属尊而势力大,在朝的人,都有些怕她,附和她的亦很多。公主惮玄宗英明,竭力谋危储位,睿宗又不能英断。其时情势甚险。幸而玄宗亦有辅翼的人,到底把她除去。而睿宗亦遂传位于玄宗。这是公元七一二年的事。当睿宗在位时,贵戚大臣的奢侈,二氏营造的兴盛,还是同武、韦时一样。而从中宗时,韦后和上官婕妤、太平、安乐公主等,都可以斜封墨敕授官。仕途的混杂,尤其不可思议。直到玄宗即位,任姚崇为宰相,才把它澄除掉。玄宗初相姚崇,后相宋璟。崇有救时之才,璟则品性方刚,凡事持正。崇、璟之后,又相张九龄,亦是以风骨著闻的。武、韦以后的弊政,到此大都铲除。自高宗中叶以后,失坠的国威,到此也算再振。这个于下一章中叙述。从贞观到开元,虽然中经武、韦之乱,然而又有开元的中兴,总算是唐之盛世。自天宝以后,则又另是一番局面了。
【注释】
注364 今湖北竹山县。
注365 参看第二十一章。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三·志第四十六·河渠三·脱脱 ●卷二·李绛 卷末 叙论一·王夫之 第二十六回 诏江东愍帝征兵 援灵武麹允破虏·蔡东藩 第二十八回 下南交杀敌擒渠 出北塞铭功勒石·蔡东藩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第一六八申光绪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一三二五—三·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二·佚名 列传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一百十一·郑麟趾 王珂传·薛居正 魏相翟强死·佚名 交收东三省条约·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七·高晋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