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谢端传

谢端字敬德,四川遂宁人。宋末,四川的学者文人都因兵乱逃到江陵,因居家于此。端幼年聪明异常,五、六岁时,即能吟诗,十岁时能作赋。二十岁时,与尚书宋本拜同一老师,端学习性理之学,宋本学习古文,二人又都在江陵城中教学,他们都以文学出名,当时号称“谢宋”。史杠为荆南宣慰使,数次邀请,以礼相待,并将他们推荐给姚燧,而燧正以文章出名而自负,勉强答应,即以他的文章给端读,端一读即指出其文用意所在,燧赞叹不已,并对人说:“今后二十年中,像谢端这样的人才,是不可多得。”推荐人说要用端为校官,但未得答复。

科举实行后,端在河南行省应试,中举,因母丧未参加会试。延..五年(1318),中进士乙科。授承事郎、潭州路湘阴州同知。一年后,进京任国子博士,迁职太常博士。盗贼入太庙,盗走了第八室黄金神位,被罢官。端是礼官,并非典守,本无罪,但他也不申辩。不久又任命为翰林修撰,又升为待制,因迁职为国子司业,于是任翰林直学士,官阶为太中大夫。

端擅于理政,初入仕的湘阴,狡猾的小吏对他束手,不敢舞弄文法,豪民无赖之人也因他而逃走。邻郡的诉讼都停滞不能判,推给端去判决,端分析判决很顺利,政绩、声誉显著。他的文章严谨有法,简明无华丽词藻。端任翰林的时间很长,至顺、元统以来,国家的称号,宗庙祭祀礼仪,加封宣圣公的父母,制订法律,多出于他之手。参预修撰文宗、明宗、宁宗三朝实录,及各朝功臣列传,当时的人都称赞他的修史才华。

文宗建奎章阁之初,收罗中外才华俊杰者于奎章阁,皇帝曾对阿荣说:“当今文学士人,我只有谢端还不认识。”不久,文宗驾崩,竟然未来得及任用他。端又与赵郡苏天爵同著《正统论》,详细论辩金、宋正统。至元六年逝世,终年六十二岁。元代四川文人中最有名的是虞集,其次就是谢端。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九·魏徵
  中篇·陆圻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知事闹笑话·李定夷
  卷七·王晫
  第三卷 长洲·缪荃孙
  第六十卷 忠节 四·缪荃孙
  卷六·吕中
   第一章 文忠公·林语堂
  戚衮传·姚思廉
  殷不害传·姚思廉
  李琰之传·魏收
  卷四十九祀典二·冯煦
  杜月笙·佚名
  二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董康

      ○勘頭巾·雜劇   元孫仲章撰。記張鼎勘王小二寃獄。元曲中。河南府孔目張鼎勘事。凡兩見。必當時有名能吏也。   按周制。庶人在官。與下士同祿。秦法棄儒重吏。漢初以文學掌故補卒史。而于定國、丙吉、衛

  • 五集卷八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三古今体六十九首【癸丑七】喜晴【六月初八日】昨日晓晴直至酉将谓晴定庆额手然而聚散犹恋宇傍晚霏丝复纷纠不安衾枕恐成霖展转思维增惕丑或适烟雨楼之作语近

  • 御选宋诗姓名爵里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姓名爵里二诸家姓名爵里李纲【字伯纪邵武人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宣和中歴尚书右丞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卒諡忠定有梁溪集一百二十卷】赵鼎【字元镇闻喜人登崇宁五年进士第高宗朝歴尚书左仆射同

  • 列传第十七 沈君理 王瑒 陆缮·姚思廉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高祖镇南徐州,巡遣君理自东阳谒

  • 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万历十二年十一月癸酉朔升刑部左侍郎舒化为刑部尚书刑部右侍郎丘橓为左侍郎各加俸一级升吏部右侍郎陆光祖为本部左侍郎改礼部右侍郎王家屏为吏部右侍郎兼宫并经筵日讲如旧○午刻日应食不食○甲戌祭 三皇于 景惠殿

  • 卷七·叶盛

    ●水东日记卷七后人把滑沐敬抗直玉堂赏花集交址伪学士夸诞欧公再壻之谬陈登谑语欧公与侄帖不信克择陈僖敏宽厚司马欧阳两公荐士欧公撰范文正碑诗有唐气黄少保才识大臣思宠之盛书简后具礼图记张云

  • ◎萨镇冰勤俭可风·宣南吏隐

    萨镇冰字鼎铭,闽人,为中国海军前辈。民国二年冬,曾一度为上海之警察督办,出入必乘电车。其至海上,虽寓别克登饭店,然仅二等室计价亦不甚耗费。先是有仆某,性质与主同道,萨爱其勤俭,以女妻之。仆天资亦颇聪俊,成婚后,折节读书,不五

  • 七三二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总阅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七三二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总阅等着分别罚俸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又吏部等衙门会议大学士 公阿桂等奏四库馆进过书籍十四次,其中错误次数之总裁、总阅皇八子仪郡王、大学士嵇璜、吏部左侍郎王杰、户部侍郎董诰、

  • 金佗续编卷三·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三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二绍兴二年蓬岭败曹成获捷抚谕将士诏勅岳飞下一行将士等比缘逋寇未即天诛既蹂躏於湘南又窥觎於岭表顾作民父母岂朕志之敢宁而为国爪牙繄汝曹之可仗爰整貔貅之旅往夷

  • 景公猎休坐地晏子席而谏第九·晏婴

    景公猎休,坐地而食,晏子后至,左右灭葭而席。公不说,曰:“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独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对曰:“臣闻介胄坐阵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故不敢以忧侍坐:”公曰:“诺。”令人下席曰:“大夫皆席

  • 学大原下·张载

    天下之富贵,假外者皆有穷已,盖人欲无餍而外物有限,惟道义则无爵而贵,取之无穷矣。 圣人设教,便是人人可以至此。&ldquo;人皆可以为尧舜&rdquo;,若是言且要设教,在人有所不可到,则圣人之语虚设耳。 慕学之始,犹闻都会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三   極言·王明

    或問曰:「古之仙人者,皆由學以得之,將特稟異氣耶〔一〕?」抱朴子答曰:「是何言歟?彼莫不負笈隨師,積其功勤,蒙霜冒險,櫛風沐雨,而躬親灑掃,契闊勞藝,始見之以信行,終被試以危困,性篤行貞,心無怨貳,乃得升堂以入於室。或有怠厭而中止,或

  •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九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九卷尔时世尊重说颂言愚分别有为空无常刹那分别刹那义如河灯种子 诸有为法犹如幻梦。愚夫妄计而起常见。佛为说空无常刹那。以不了故。复计无常作刹那想如河灯也一切法不生寂静无所作诸事性

  • 卢忠肃集·卢象升

    诗文集。明卢象升(1600—1639)撰。二卷。象升字建斗,宜兴(今属江苏)人。天启进士。善射,精将略,能治兵。明末抗清将领。崇祯十一年(1638)在巨鹿(今属河北)遇敌,孤军作战,阵亡。明谥忠烈,清谥忠肃。此集其幼子天驭之孙

  • 金匮发微·曹颖甫

    《金匮要略》注本。曹家达(颖甫)注。作者之注文力求结合个人临床心得,予以提要钩玄,分析精义,并针对《金匮》原文存在错讹或脱漏予以校订,并纠正了前人一些错误或释义不当的注解。此书初刊于1936年,1956年上海千顷堂

  • 四书通旨·朱公迁

    元朱公迁(字克升)撰。六卷。是书之例取《四书》之文,条分缕析,以类相从,凡为九十八门,每门之下,又以语意相近者,联缀列之。如天、天地;命、性;仁、义、礼、智、信;德,道德;中、中和、中庸;知、行等等,而一一辨别异同

  •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仁岳

    佛教颂赞文。宋仁岳撰。一卷。据书首序称,本文是作者专为释迦牟尼涅槃日所作。赞文共十四章,每章八句,可分为三部分:(1)“初入道场,普礼三拜”,奉请诸佛菩萨;(2)礼赞佛、法、僧三宝,即十四章赞辞;(3)“至心忏悔”、“

  • 山庵杂录·无愠

    凡二卷。明代僧无愠编于洪武年间。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内容采自罗湖野录、云卧纪谭、丛林公论、禅林宝训、诸传灯录等,及当时江湖参学之见闻,并对若干误传重加考据。卷上收录自定水宝月和尚至无象易和尚,计七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