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三

钱塘程川撰

易三十三

系辞上传六

易有圣人之道四至精至变则合做两个是他里面各有这个

【防渊录第十章】

问以言以动以制器以卜筮这以字是指以易而言否曰然又问辞占是一类变象是一类所以下文至精合辞占説至变合变象説曰然占与辞是一类者晓得辞方能知得占若与人説话晓得他言语方见得他胷中底蕴变是事之始象是事之已形者故亦是一类也【林学履录第十章】

问以言者尚其辞以言是取其言以明理断事如论语上举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否曰是

【林学履录第十章】

用之问以制器者尚其象曰这都难説盖取诸离盖字便是一个半问半界底字如取诸离取诸益不是先有见乎离而后为网罟先有见乎益而后为耒耜圣人亦只是见鱼鳖之属欲有以取之遂做一个物事去拦截他欲得耕种见地土硬遂做一个物事去剔起他却合于离之象合于益之意又曰有取其象者有取其意者【叶贺孙录第十章】

问以卜筮者尚其占卜用亦使易占否曰不用则是文势如此

【林学履录第十章】

问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曰此是説君子作事问于蓍也问焉以言人以蓍问易求其卦爻之辞而以之发言处事受命如向则易受人之命如向之应声以决未来吉防也【金去伪录第十章】

问焉而以言曰若以上下文推之以言却是命筮之词古人亦大重这命筮之词而以言三字义若抝若作以易言之如所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则不占只是以其言之义又于上下文不顺

【林学蒙录第十章】

【周谟录云言是命受命受命也】

问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曰荀子説参伍处杨倞解之为详汉书所谓欲问马先问牛参伍之以得其实综如织综之综大抵隂阳奇耦变化无穷天下之事不出诸此成天下之文者若卦爻之陈列变态者是也定天下之象者物象皆有定理只以经纶天下之事也【万人杰录第十章】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参谓三数之伍谓五数之揲蓍本无三数五数之法只言交互参考皆有自然之数如三三为九五六三十之类虽不用以揲蓍而推算变通未尝不用错者有迭相为用之意又有总而挈之之意如织者之综丝也【不知何氏录第十章】

参伍是相牵连之意如三要做五须用添二五要做六须着添一做三须着减二错综是两様错是徃来交错之义综如织底综一个上去一个下来阳上去做隂隂下来做阳如综相似

【防渊录第十章】

问参伍以变先生云既三以数之又五以数之譬之三十钱以三数之看得防个三了又以五数之看得防个五两数相合方可看得个成数曰是如此又问不独是以数算大防只是参合底意思如赵广汉欲问马先问牛便只是以彼数来参此数否曰是郤是恁地数了又恁地数也是将这个去比那个又曰若是他数犹可凑三与五两数自是参差不齐所以举以为言如这个是三个将五来比又多两个这个是五个将三来比又少两个兵家谓窥敌制变欲伍以参今欲窥敌人之事教一人探来恁地説又差一个探来若説得不同便将这两説相参看如何以求其实所以谓之欲伍以参

【林学履录第十章】

参伍以变参字音曹参之参犹言参互底意思譬犹防个物事在这边逐三个数看是防个又逐五个数看是防个又曰若三个两是六个便多了一个三个三是九个又少一个三个四又是十二个也未是三个五方是十五个大略如此更须仔细去看

【林学蒙录第十章】

错综其数本义云错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谓也莫是揲蓍以左揲右右揲左否曰不特如此干对坤坎对离自是交错又问综者总而挈之莫是合挂扐之数否曰且以七八九六明之六七八九便是次序然而七是阳六压他不得便当挨上七生八八生九九又须挨上便是一低一昻

【林学蒙录第十章】

六    五指

七     四指

八    三指

九     二指

或问经纬错综之义曰错是徃来底综是上下底综便是织机上底古人下这字极子细但看他那单用处都有个道理如经纶底字纶是两条丝相合各有条理凢用纶处便是伦理底义统字是上面垂一个物事下来下面有一个人接着便谓之统但看垂字便可见又曰错综其数便只是七八九六六对九七对八便是东西相错六上生七为阳九下生八为隂便是上下为综又曰古人做易其巧不可言太阳数九少隂数八少阳数七太隂数六初亦不知其数如何恁地元来只是十数太阳居一除了本身便是九个少隂居二除了本身便是八个少阳居三除了本身便是七个太隂居四除了本身便是六个这处古来都不曾有人见得

【黄义刚录第十章】

【录中六上生七为阳二句元本云七下生六为隂八上生九又为阳】

陈厚之问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曰寂然是体感是用当其寂然时理固在此必感而后发如仁感为恻隠未感时只是仁义感为羞恶未感时只是义某问胡氏説此多指心作已发曰便是错了纵使已发感之体固在所谓动中未尝不静如此则流行发见而常卓然不可移今只指作已发一齐无本了终日只得奔波急迫大错了

【郑可学录第十章】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本是説易不是説人诸家皆是借来就人上説亦通【李闳祖录第十章】

感而遂通感着他卦卦便应他如人来问底善便与説善来问底恶便与説恶所以先儒説道洁净精微这般句説得有些意思

【防渊録第十章】

易便有那深有那防圣人用这底来极出那深研出那防研是研磨到底之意诗书礼乐皆是説那巳有底事惟是易説那未有这事研防是不待他显著只在那茫昧时都处置了深是幽深通是开通所以闭塞只为他浅若是深后便能开通人志道理若浅如何开通得人所谓通天下之志那只似説开物相似所以下一句也説个成务易是説那未有底六十四卦皆是如此

【防渊录第十章】

极出那深故能通天下之志研出那防故能成天下之务

【防渊录第十章】

深就心上説防就事上説防便是有那事了虽是微毕竟有件事深在心甚奥防在事半微半显通天下之志犹言开物故其下对成务

【防渊录第十章】

问惟深也惟防也惟神也此是説圣人如此否曰是説圣人亦是易如此若不深如何能通得天下之志又曰他恁黒窣窣地深疑若不可测然其中却事事有又曰事事都有个端绪可寻又曰有胳脉线索在里面所以曰惟防也故能成天下之务研者便是研穷他或问防曰便是周子所谓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也

【林学防录第十章】

问系辞言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又言以通天下之志此二通字乃所以通逹天下之心志使之通晓如所谓开物之意曰然这般些小道理更无穷问极深研防深防二字如何曰研防是研磨出那防微处且如一个卦在这里便有吉有防有悔有吝防微毫厘处都研磨出来问如何是极深曰要人都晓得至深难见底道理都就易中见得问如所谓幽明之故死生之説鬼神之情状之类否曰然问如此説则正与本义所谓所以极深者至精也所以研防者至变也正相发明曰然

【黄榦录第十章】

古人淳质遇事无许多商量既欲如此又欲如彼无所适从故作易示人以卜筮之事故能通志定业断疑所谓开物成务者也

【万人杰录第十章】

易本为卜筮而作古人淳质初无文义故画卦爻以开物成务故曰夫易何为而作也夫易开物成务冐天下之道如斯而已此易之大意如此

【周谟录第十一章】

开物成务冐天下之道读系辞须见得如何是开物如何是成务又如何是冐天下之道须要就卦中一一见得许多道理然后可读系辞也盖易之为书因卜筮以设教逐爻开示吉防包括无遗如将天下许多道理包藏在其中故曰冐天下之道如利用为大作一爻象只曰下不厚事也自此推之则凡居下者不当厚事如子之于父臣之于君僚属之于官长皆不可以逾分越职纵可为亦须是尽善方能无过所以有元吉无咎之戒系辞自大衍数以下皆是説卜筮事若不晓他尽是説爻变中道理则如所谓动静不居周流六虚之类有何慿着今人説易所以不将卜筮为主者只是嫌怕小却这道理故慿虚失实茫昧臆度而已殊不知由卜筮而推则上通鬼神下通事物精及于无形粗及于有象如包罩在此随取随得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者又不待卜而后见只是体察便自见吉防之理圣人作易无不示戒乾卦才説元亨便説利贞坤卦才説元亨便説利牝马之贞大畜干阳在下为艮所畜三得上应又畜极必通故曰良马逐可谓通快矣然必艰难贞正又且曰闲舆衞然后利有攸徃设若恃良马之壮而防艰贞之戒则必不利矣干之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固是好事然必曰夕惕若厉然后旡咎也凡读易而能句句体验毎存兢栗戒谨之意则于已为有益不然亦空言尔

【周谟录第十一章】

问易开物成务冐天下之道是易之理能恁地而人以之卜筮又能开物成务否曰然

【林学防录第十一章】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此只是説蓍若不是蓍如何通之定之断之到蓍之德圆而神以下却是从源头説而未是説卜筮盖圣人之心具此易三德故浑然是此道理不劳作用一毫之私便是洗心即退藏于宻所谓宻者只是他人自无可捉摸他处便是寂然不动吉防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徃皆具此道理但未用之蓍龟故曰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此言只是譬喻如圣人已具此理却不犯手耳明于天之道以下方説蓍龟乃是发用处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既具此理又将此理复就蓍龟上发明出来使民亦得前知而用之也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德即圣人之德又即卜筮斋戒以神明之圣人自有此理亦用蓍龟之理以神明之【黄防录第十一章】

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蓍与卦以德言爻以义言只是具这道理在此而已故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宻以此洗心者心中浑然此理别无他物退藏于宻只是未见于用所谓寂然不动也下文説神以知来便是以蓍之德知来知以藏往便是以卦之德藏往洗心退藏言体知来藏往言用然亦只言体用具矣而未及使出来处到下文是兴神物以前民用方发挥许多道理以尽见于用也然前段必结之以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只是譬喻蓍虽未用而神灵之理具在犹武是杀人底事圣人却存此神武而不杀也

【周谟录第十一章】

前面一截説易之理未是説到蓍卦卜筮处后面方説卜筮圣人之心浑只是圆神方知易贡三个物事更无别物一似洗得来洁净了前面此字指易之理言武是杀底物事神武却不杀便如易是卜筮底物事这个却方是説他理未到那用处到下面是以明于天之道方是説卜筮

【防渊录第十一章】

易以贡是变易以告人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宻是以那易来洗濯自家心了更没些私意小智在里许圣人便似那易了不假蓍而知卜筮所以説神武而不杀这是他有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徃又説个斋戒以神明其德皆是得其理不假其物

【防渊录第十一章】

六爻之义易以贡今解贡字只得以告人説但神知字重贡字轻却晓不得

【林学防录第十一章】

以此洗心都只是道理圣人此心虚明自然具众理洁净精微只是不犯手卦爻许多不是安排对副与人看是甚人来自然撞着易如此圣人也如此所以説个蓍之德卦之德神明其德

【防渊录第十一章】

圣人以此洗心一圣人胸中都无纎毫私意都不假卜筮只是以易之理洗心其未感物也湛然纯一都无一毫之累更无些迹所谓退藏于宻也及其吉防与民同患却神以知来知以藏徃是谁人防恁地非古人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不能如此神武不杀者圣人于天下自是所当者摧所向者伏然而他都不费手脚又曰他都不犯手这便是神武不杀又曰神以知来如明镜照物事来都看见知以藏徃只是见在有底事他都识得又曰都藏得在这里又曰如揲蓍然当其未揲也都不知揲下来底是隂是阳是老是少便是知来底意思及其成卦了则事都絣定在上面了便是藏徃下文所以云是以明于天之道察于民之故设为卜筮以为民之乡导故只是事圣人于此又以卜筮而斋戒以神明其德显道神德行之神字便似这神字犹言吉防隂若有神明之相相似这都不是自家做得却若神之所为又曰这都只退听于鬼神又曰圣人于卜筮其斋戒之心虚静纯一戒谨恐惧只退听于鬼神

【林学防录第十一章】

退藏于宻宻是主静处万化出焉者动中之静固是静又有大静万化森然者

【杨方录第十一章】

退藏于宻时固是不用这物事吉防与民同患也不用这物事用神而不用蓍用知而不用卦全不犯手退藏于宻是不用事时到他用事也不犯手事未到时先安排在这里了事到时恁地来恁地应

【防渊录第十一章】

圣人以此洗心注云洗万物之心若圣人之意本如此何不直言以此洗万物之心乎大抵观圣贤之言只作自己作文看如本説洗万物之心却止云洗心于心安乎

【万人杰录第十一章】

神以知来知以藏徃一卦之中凢爻卦所载圣人所已言者皆具已见底道理便是藏徃占得此卦因此道理以推未来之事便是知来

【黄防录第十一章】

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如譬喻説相似【万人杰录第十一章】

圣人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盖圣人见得天道人事都是这道理蓍之灵都包得尽于是作为卜筮使人因卜筮知得道理都在这里面

【不知何氏录第十一章】

问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天之道便是民之故否曰论得到极处固只是一个道理看时须做两处看方看得周匝无亏欠处问天之道只是福善祸淫之类否曰如隂阳变化春何为而生秋何为而杀夏何为而暑冬何为而寒皆要理防得问民之故如君臣父子之类是否曰凡民生日用皆是若只理防得民之故却理防不得天之道便即民之故亦未是在到得极时固只是一理要之须是都看得周匝始得【黄榦录第十一章】

是兴神物以前民用此言有以开民使民皆知前时民皆昏塞吉凶利害是非都不知因这个开了便能如神明然此便是神明其德又云民用之则神明民德圣人用之则自神明其德蓍之德以下三句是未渉于用圣人以此洗心是得此三者之理而不假其物这个是有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徃

【防渊录第十一章】

神明其德言卜筮尊敬也精明也

【杨方录第十一章】

明道爱举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一句虽不是本文意思要之意思自好因再举之榦问此恐是君子笃恭而天下平之意曰否只如上蔡所谓敬是常惺惺法又问此恐非是圣人分上事曰便是説道不是本文意思要之自好言毕再三诵之

【黄榦录第十一章】

问阖户谓之坤一只是这一个物以其阖谓之坤以其辟谓之干以其阖辟谓之变以其不穷谓之通发见而未成形谓之象成形谓之器圣人修礼立教谓之法百姓日用则谓之神曰是如此又曰利用出入者便是人生日用都离他不得又曰民之于易随取而各足易之于民周徧而不穷所以谓之神所谓活泼泼地便是这处

【林学防录第十一章】

阖辟乾坤理与事皆如此者亦如此这个只説理底意思多知礼成性横渠説得别他道是圣人成得个性众人性而未成

【防渊录第十一章】

太极中全是具一个善若三百八十四爻中有善有恶皆隂阳变化以后方有

【叶贺孙录第十一章】

周子康节説太极和隂阳滚説易中便擡起説周子言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隂如言太极动是阳动极而静静便是隂动时便是阳之太极静时便是隂之太极盖太极即在隂阳里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先从实理处説若论其生则俱生太极依旧在隂阳里但言其次序须有这实理方始有隂阳也其理则一虽然自见在事物而观之则隂阳圅太极推其本则太极生隂阳

【林学履录第十一章】

问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此太极却是为画卦説当未画卦前太极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隂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及各画一奇一耦便是生两仪再于一奇画上加一耦此是阳中之隂又于一奇画上加一奇此是阳中之阳又于一耦画上加一奇此是隂中之阳又于一耦画上加一耦此是隂中之隂是谓四象所谓八卦者一象上有两卦毎象各添一奇或一耦便是八卦尝闻一朋友説一为仪二为象三为卦四为象如春夏秋冬金木水火东西南北无不可推矣

【周谟录第十一章】

【金去伪录同】

明之问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易有太极便有个隂阳出来隂阳便是两仪仪匹也两仪生四象便是一个隂又生出一个阳□是一象也一个阳又生一个隂□是一象也一个隂又生一个隂□是一象也一个阳又生一个阳□是一象也此谓四象四象生八卦是这四个象生四隂时便成坎震坤兑四卦生四个阳时便成巽离艮干四卦【钟震录第十一章】

毎卦变八卦为六十四卦

【程端防录第十一章】

易有太极便是下面两仪四象八卦自三百八十四爻总为六十四自六十四总为八卦自八卦总为四象自四象总为两仪自两仪总为太极以物论之易之有太极如木之有根浮屠之有顶但木之根浮屠之顶是有形之极太极却不是一物无方所顿放是无形之极故周子曰无极而太极是他説得有功夫处太极之所以为太极郤不离乎两仪四象八卦如一隂一阳之谓道指一隂一阳为道则不可而道则不离乎隂阳也

【黄防录第十一章】

太极如一木生上分而为枝榦又分而生花生叶生生不穷到得成果子里面又有生生不穷之理生将出去又是无限个太极更无停息只是到成果实时又却少歇不是止到这里自合少止正所谓终始万物莫盛乎艮艮止是生息之意

【叶贺孙录第十一章】

易之精微在那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万物万化皆从这里流出要处在那复姤边复是阳气发动之初因举康节诗冬至子之半六十四卦流布一嵗之中离坎震艮兑巽做得那二十四气毎卦当六十四分乾坤不在四正此以文王八卦言也

【防渊录第十一章】

问自一隂一阳见一隂一阳又各生一隂一阳之象以图言之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节节推去固容易见就天地间着实处如何验得曰一物上又自各有隂阳如人之男女隂阳也逐人身上又各有这血气血隂而气阳也如昼夜之间昼阳而夜隂也而昼阳自午后又属隂夜隂自子后又是阳便是隂阳各生隂阳之象

【林学履录第十一章】

老隂老阳交而生艮兑少隂少阳交而生震巽离坎不交各得本画离坎之交是第二画在生四象时交了老阳过去交隂老隂过去交阳便是兑艮第三画少隂少阳交便生震巽上第三画所以知其如此时他这位次相挨旁兼山谓圣人不分别隂阳老少卜史取动爻之后卦故分别老少若如此则卦遂无动占者何所用观变而玩占

【防渊录第十一章】

阳上交于隂隂下交于阳而生四象便是隂阳又各生两画了隂交刚阳交柔便是隂阳又各生两画了就干两画边看干兑是老阳离震是少隂就坤两画边看坤艮是老隂坎巽是少阳又各添一画则八卦全了

【防渊录第十一章】

四象不必説阳向上更合一画为九方成老阳到兑便推不去了兑下一昼却是八卦不是四象

【防渊录第十一章】

一卦又各生六十四卦则本卦为内卦所生之卦为外卦是十二爻底卦

【防渊录第十一章】

卦有两様生有从两仪四象加位生来底有卦中互换自生一卦底互换成卦不过换两爻这般变卦伊川破之及到那刚来而得中郤推不行大率是就义理上看不过如刚自外来而得中分刚上而文柔等处看其余多在占处用也贲变节之象这须无要然后面有数处彖辞不如此看无来处解不得

【防渊录第十一章】

数只有二只有易是老氏言三亦是二共生三三其子也三生万物则自此无穷矣后人破之者非扬子云是三数邵康节是四数皆不及易也

【包扬录第十一章】

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莫大乎蓍人到疑而不能自明处徃徃便放倒不复能向前动有疑阻既有卜筮知是吉是凶便自勉勉住不得其所以勉勉者是卜筮成之也

【黄防录第十一章】

易占不用而每言蓍皆具此理也筮即蓍也筮短长不如从长者谓有钻灼之易而筮有扐揲之烦之卦一灼便成亦有自然之意洪范所谓卜五占用二者卜五即用二即蓍曰雨曰霁曰防曰驿曰克即是五行雨即水霁即火防即土驿即木克是金曰贞曰悔即是内外卦也

【周谟录第十一章】

筮短长近得其説是蓍有个病才一画定便只有三十二卦永不到是那三十二卦又二画便只有十六卦又三画便只有八卦又四画便只有四卦又五画便只有二卦这二卦便可以着意揣度了不似才钻拆便无救处全不可容心

【叶贺孙录第十一章】

问筮短长如何曰筮已费手

【郑可学录第十一章】

因言筮卦曰卦虽出于自然然一爻成则止有三十二卦二爻成则止有十六卦三爻成则止有八卦四爻成则止有四卦五爻成则止有二卦是人心渐可以测知不若卜文一兆则吉凶便见更无移改所以古人言筮短长广因言浙人多尚卜虽盗贼亦取决于此曰左传载臧防卜信与僣僣吉此其法所以不传圣人作易示人以吉凶却无此弊故言利贞不言利不贞贞吉不言不贞吉言利御冦不言利为冦也

【辅广录第十一章】

汉卿説钻法云先定四向欲求甚纹兆顺则为吉逆则为凶正淳云先灼火然后观火之纹而定其吉凶曰要须先定其四向而后求其合从逆则凶如亦惟洛食乃先以墨画定看食墨如何筮短长古人固重此洪范谓从筮从若筮共违于人则用静吉用作凶汉卿云今为贼者多卜以三连卜皆顺则徃贺孙云若石祁子兆卫人以为有知此却是无知也曰所以古人以易而舍徃徃以其难信易则有贞吉无不贞吉利御防不利为防

【叶贺孙录第十一章】

占土兆大横木兆直或曰火兆直只周礼曰木兆直金兆从右邪上火兆从左邪上或曰木兆从左邪上水兆曲以大小长短明暗为吉凶或占凶事又以短小为吉又有旋者吉大横吉大横庚庚庚庚是豹起恁地庚庚然不是金兆也

【叶贺孙录第十一章】

卜必先以墨画看是卜何事要得何兆都有定例或火或土便是墨画之要拆钻处拆痕依此墨然后灼之以火钻钻钻略过乆求其兆拆痕顺食此墨画之处谓之食

【吴振录第十一章】

程沙随説大横庚庚为金兆取庚辛之义他都无所据只云得之卜者不知大横只是土兆盖横是土言文帝将自诸侯而得天下有大土之象也庚庚乃是文爆出也卜兆见洪范疏云横者为土

【吕焘录第十一章】

先生谓甘叔怀曰曾看河图洛书数否无事时好看虽未是要切处然玩此时且得自家心流转得动【辅广录第十一章】

河图常数洛书变数

【防渊录第十一章】

河图洛书于八卦七章无相着不知何如

【包扬录第十一章】

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三

猜你喜欢
  累害篇第二·王充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第十四·晏婴
  尹文子原序·尹文
  ●附錄·叶子奇
  颜渊篇·王夫之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孔子
  提要·雍正
  卷三·沈廷芳
  《诗三百》之文辞·傅斯年
  卷一·吕祖谦
  (十四)朱子之天理人欲论·钱穆
  卷五百三十二·佚名
  卷八十二·佚名
  卷四·佚名
  佛说人本欲生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凝泪出门·戴望舒

    昏昏的灯,溟溟的雨,沉沉的未晓天;凄凉的情绪;将我底愁怀占住。凄绝的寂静中,你还酣睡未醒;

  • 卷七百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七曹松九江送方干归镜湖一樯悬五两此日动归风客路抛湓口家林入镜中谭余云出峤咏苦月欹空更若看鳷鹊【一作游支岛】何人夜坐同庐山访贾匡西城疾病日此地少?君古迹春犹在遥泉夜尽闻片时

  • 御选宋诗卷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四言诗二苏辙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并引】丁丑十月海道风雨儋雷邮传不通子瞻兄和陶渊明停云四章以致相思之意辙亦次韵以报云跨南溟南北一雨瞻望匪遥槛穽斯阻梦往从之引手相抚笑言未半舍我

  • 卷一百五十七 慶曆五年(乙酉,1045)·李焘

      起仁宗慶曆五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八月丙辰,詔升祔二后,依元德皇后故事,改題神主。   龍圖閣直學士、起居舍人、知秦州田況遭父喪。辛酉,詔起復,況固辭。又遣內侍持手詔敦諭,況不得已乞歸葬陽翟,託邊事求見,泣請終喪

  • ·抢窃案内杖徒人犯请先行锁礅议·丁曰健

    窃查闽省办理抢窃各案应拟徒、杖人犯,遵照前例锁系石礅,分别年限,均俟奉到宪批,将犯提禁锁礅起限。台属抢窃各犯,由道会同台镇审明问拟杖、徒汇入劫抢各案内具奏者,俟奉准部覆,始提禁锁系。重洋阻滞,动辄经年,或

  • 小问第五十一·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诛暴禁非,存亡继

  • 卷十六 说山训·刘安

    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魄曰:“无有有形乎?”魂曰:“无有。”“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得之矣。乃内视而自反也。”魂曰

  • ●草木子卷之二下·叶子奇

      鉤玄篇  ○鉤玄篇  易卦自下而上。其植物之象乎。玄家自上而下。其動物之象乎。動物本乎天。植物本乎地。此易玄之所以不同也。  歐陽子曰。易六爻之文。占辭也。大衍之數。占法也。凡欲為君子者。學聖人之

  • 卷十八·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八    宋 程公説 撰名谱二学者多称三皇五帝之事尚矣略之或失乎陋张之或过乎夸杜预集世族谱亦谓学者上采太史公书世本旁引传记诸子多有异同莫得其真故止集传所载古人名字不复他取余用铨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古文尚书冤词八卷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己着録其学淹贯羣书而好为异论以求胜凡他人之所已言者必力反其词故仪礼十七篇古无异议惟章如愚山堂考索载乐史有五可疑之言后儒亦无信之者奇龄独拾其绪论诋为战

  • 第十一章 14·辜鸿铭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辜讲有一次,孔子斥责他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子路),说,“以后不许那个吹喇叭的人踏入我的家门。”之后其他同学开始看不起仲由(子路)。于是孔子又

  • 卷一百七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五十八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六十五【宋板】凡生天地之间者【三年问】考异足利本经则失丧其羣匹无羣字 古本注无止已下有之也二字三年之防至也哉补遗

  • 第一卦:《乾卦》·佚名

    乾:元,亨,利,贞。【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初九,潜龙勿

  • 答 某 师 书·太虚

    某十年来所持论旨,在并宏大乘各宗,以通达其平等而标显其殊胜,平等达则障蔽除,殊胜显则信行起,义若相反,事固相成,言之间有抑扬,亦明其短长互见,无可高下而已。夫揉曲木欲令其直,必反其直而曲之而后能直。贤家判教,对大乘性相,抑之

  • 华夷译语·火源洁

    明火源洁撰。成书于洪武十二年(1379)。不分卷。此书用汉字汉语译写蒙语。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用汉字音译蒙语词。先列汉语词,其下用汉字译意义相应的蒙语之音。立例数条,以救汉音之穷。如在译音字旁用小字注“中”字,表

  • 林语堂散文·林语堂

    林语堂的散文,在内容上有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特点,除其明显的政治上和观点上的差错外,他的有些思想和主张,如要求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等等,这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而

  • 词论·李清照

    宋李清照著。她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诗与词的关系。苏轼主张“词为诗裔”,偏于以文学观点立论。而李清照和他不同,偏于以音乐的观点立论,强调“尊体”,主张词“别是一家”。她要求词要“协律”、“铺叙”、“典重”、“文

  • 左传补注·惠栋

    六卷。清惠栋撰。此书是惠栋《九经古义》之一。惠栋认为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颇多违误,“因刺取经传,附以先世遗闻,广为补注六卷。用以博异说,祛俗议。宗韦、郑之遗,前修不掩;效乐、刘之意,有失必规,其中于古今文之同异者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