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你罗步提缘
尔时世尊。于勇军人间游行。渐至末土罗城。其中净行婆罗门等。闻乔答摩沙门。到末土罗城。彼极赞说。照耀觉悟。安住分析开示显现。四种人等清净之法。彼乔答摩沙门。若入此城。我辈利养。决定断除。我闻乔答摩沙门。有不尊重处。而不游行。此若有人。于彼乔答摩。不生尊重。彼定不入末土罗城。若令下劣人等。往彼轻慢。恐畏乔答摩心。不将为事。若有上首胜人。不生尊重。轻欺乔答摩。此应甚善。我等众中。谁为上首。是时末土罗城中。有一婆罗门。名曰你罗步提。通达四明四薜陀论。能显己宗。摧坏他宗。所出言辞。随实而转。于时末土罗婆罗门等。众共集会。往你罗步提所。而即白言。邬波驮耶。我等既闻乔答摩沙门。来于此城。彼极赞说。照耀觉悟。安住分析。开示显现。四种人等清净之法。然彼乔答摩。有不尊重处。心不乐往。若有人等。于彼乔答摩。不生尊重。彼定不入末土罗城。若令下劣人等。往彼轻慢。恐畏乔答摩心。不将为事。若有上首胜人不生尊重。轻欺乔答摩。此应甚善。除邬波驮耶。岂复更有上首之人。能办斯事。唯愿于彼。作不尊重。以言骂辱。时你罗步提报诸人曰。我舌随意而转。若堪骂辱。我即骂辱。若堪赞叹。我即赞叹。于时你罗步提。及与耆旧诸婆罗门等。前后围绕诣世尊所。时你罗步提婆罗门。遥见世尊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而自庄严。圆光一寻。超过千日犹如宝山。周匝善现。威仪寂静坐一树下。你罗步提见世尊已。心生踊跃。便即赞言。
你罗大欢喜 赞仙一切智
今说胜功德 人闻皆爱乐
善调伏诸根 如法净身意
广大功德海 我今略赞叹
论义中第一 调伏无过失
能知第一义 击论不能动
明行得圆满 善达诸禁戒
胜定如山王 力等那罗延
如是为首。以五百颂。赞叹世尊已。尔时世尊知彼婆罗门心生深信。便为说法。于此座下。证真谛理。尔时你罗赞世尊已。便即辞去。却还本城。是时城中诸耆旧婆罗门等。知你罗步提赞叹世尊。作种种美语。而便诃责你罗曰。我等先求邬波驮耶。往乔答摩沙门所。作不尊重言。何故于彼。反为善赞。时你罗步提告婆罗门曰。我岂先不说如是言。然我舌根。随意而转。彼人堪骂辱。我即骂辱。若堪赞叹。我还赞叹。我见乔答摩沙门。功德广大。堪为赞叹。我即赞叹。是故汝等不应责我。尔时世尊。及诸大众。于晨朝时。著衣持钵。入末土罗城乞食。于其城内。遂遇祭祀星宿会日。时星宿女神便作是念。乔答摩沙门若入此城。我之节日。必有障碍。须预设计。令其却回。作是念已。于世尊前。露形而住。佛告女神曰。女人之体。设严华服。犹不端政。何况露形。是时天女闻此语已。便生惭耻。隐形不现。尔时世尊避道一边。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苾刍。此末土罗城。有五种过失。一者土地不平。二者处饶荆棘。三者瓦石充满。四者人民独食。五者多诸女人。所以不入此城。尔时世尊从坐而起。便往驴药叉园苑。坐一树下。大众围绕。寂静而住。时末土罗城婆罗门居士。闻乔答摩沙门而欲入城。天女障碍。不得入城。现在驴药叉苑内。依一树下而住。彼等既闻。各各营造种种饮食。各共车载。往世尊所。顶礼双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与彼信心婆罗门居士等。略说法要。广如上说。乃至默然而住。时彼婆罗门等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为世尊。营办种种清净饮食。各将车载。来奉世尊。唯愿慈悲受我等供。尔时佛告具寿阿难陀。驴药叉宫殿之内。所有依住诸苾刍众。并皆令集。于供养会。在中而食。阿难陀言。唯然。世尊。时阿难陀受佛教敕。所有依止驴药叉宫殿诸苾刍等。普告令集。至彼会处。诣世尊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世尊。所有苾刍。皆悉集于会堂。次第坐已。愿圣知时。世尊往诣会堂。至已。于苾刍前。敷座而坐。时末土罗城信心婆罗门居士。知佛及僧。安坐食已。广如上说。洗手已。收钵讫。即于佛前。求愿而住。作如是言。彼等毒龙。及恶药叉。皆已调伏。此驴药叉。常与我等。于长夜中非怨为怨。非仇为仇。非逆为逆。我等所生孩子。皆被侵夺。世尊颇为我等。生哀愍故。调伏恶驴药叉。时彼药叉先坐会中。于时世尊告药叉曰。汝闻此语不。白言。世尊。已闻。复告药叉。闻此言不。善逝。已闻。又告药叉。此非法事。汝当厌离。药叉白佛。众人若能为诸四方苾刍。造毗诃罗。我当舍离。必不损害。是时世尊。告末土罗聚落信心婆罗门居士等。汝等闻斯语不。报言。已闻。世尊。我等为造。是时世尊调伏驴药叉。及彼五百眷属已。时婆罗门等为彼药叉。及五百眷属。造五百毗诃罗。如是渐次调伏池药叉。林药叉。诃梨迦药叉女已。是时世尊现大神通。入摩土罗城中。调伏闇药叉女。及五百眷属。彼城人众。亦为苾刍。造五百住处。是时世尊于斯城外城内。调伏二千五百药叉已。时彼城中信心人等。亦复为造二千五百住处。
尔时世尊复至邬达罗聚落。住邬达罗林中。时有婆罗门。名邬达罗延。闻世尊在彼林中。遂乘白马车辂。手持金杖金澡罐。眷属围绕。从城而出。欲往佛所。车道通处。乘车而进。若不通处。即步涉而进。遂至佛所。以妙言词。慰问世尊。退坐一面。邬达罗延婆罗门大长者白佛言。世尊。我今少有问答。愿佛听许。世尊告曰。婆罗门。恣汝所问。时婆罗门白言。乔答摩。此之五根。种种境界。各取本界。不取别界。所谓眼耳鼻舌身根。何者界处摄。何者依处。佛言。婆罗门。若此五根。种种界处。各取本界。而不取别。所谓眼界。乃至身界。是诸根等。意能摄受。然此五根。以意为依止。婆罗门曰。意复以何为依止。佛言。以念为依止。婆罗门曰。念以何为依止。佛言。以四念处为依止。又问。四念处以何为依止。佛言。七觉支为依止。又问。七觉支以何为依止。佛言。明解脱为依止。又问。明解脱以何为依止。佛言。涅槃为依止。又问。涅槃以何为依止。佛言。婆罗门。汝今所问。此事深远。汝不能到彼边际涅槃。我今所修梵行。正断苦故。尽诸苦际。
尔时邬陀延婆罗门大长者闻世尊语已。心生欢喜。从坐而起。辞佛而去。时彼长者作如是念。如何于彼。而作损害。其长者昔闻有人以食。供养世尊。及声闻众。便即发愿。心有所求。悉皆获得。作是念已。还来佛所。整理衣服。合掌顶礼。而即白言。唯愿世尊。及苾刍众。明日晨朝。于我家中。愿受饭食。广如上说。是时长者知世尊食讫。洗手收钵已。于世尊前。即取小座而坐。便念恶愿。此辈沙门乔答摩。及诸弟子。食我饭者。与我作牛。尔时世尊知邬陀延心之所念。而即告曰。婆罗门。汝心违法。终不能成。此诸苾刍。已尽后有。汝今可更别发余愿。尔时世尊说施咒愿已。从座而去。还至本住处。在苾刍前。敷座而坐。告诸苾刍。彼邬陀延为求耶愿。而生恶心。汝等食已。宜可速说先佛伽他。使彼耶愿勿得成就。时诸苾刍说伽他已。
尔时世尊。夜分已尽。于清旦时。入邬陀延聚落乞食。侍者具寿阿难陀随佛左右。彼聚落中。有一老母。名迦战罗。将欲取水。而向井边。世尊见彼调伏时至。告具寿阿难陀曰。汝今可诣彼老母所。告言世尊须水。汝可持奉。答言。圣者。我今奉水。时彼老母以满瓶水。速往佛所见彼如来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赫奕。超千日轮。如宝山行。时彼老母见世尊已。便生恭敬。如爱子心。即便举手。欲抱世尊。唱言。子子。诸苾刍等即前遮止。莫抱世尊。佛告诸苾刍。汝等不须遮此老母。所以者何。此老母已曾五百生中。与我为母。若不令抱我身者。即吐热血。世尊见彼心生子想。念此恩爱。生慈愍心。便即引项。令老母抱。彼既抱已。心生欢喜。听佛说法。尔时世尊知彼根性。随机演说。令证四圣谛理。母闻法已。以金刚智杵。摧灭二十种萨迦耶见烦恼山峰。证预流果。得见谛理。即作是言。是我世尊。如是胜利。父母兄弟。及诸天等。所不能作。广如上说。从无始心以来。积集二十萨迦耶见山。以金刚慧。我已摧灭。得预流果。复说颂曰。
善子所应作 谓报慈母恩
我今蒙佛光 当进涅槃路
善哉希有事 永超三恶趣
我今用少功 速至无忧处
说是语已。顶礼佛足。奉辞而去。彼于异时。夫既听许出家。诣世尊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唯愿世尊。听我于善说法律中出家近圆。成苾刍尼性。于世尊所。修诸梵行。
尔时世尊付嘱大世主苾刍尼。于时大世主令彼出家。与受近圆。示以法要。勤心修学。断诸烦恼。证罗汉果。广如上说。天人供养。是时世尊与诸苾刍尼。略说法要已。入室宴坐。是时战迦罗苾刍尼。所闻法要。为他广说。于时世尊告诸苾刍。此战迦罗。于我苾刍尼声闻众中。分析经法。而得第一。
时诸苾刍皆生疑惑。为断疑故。而问世尊。彼战迦罗苾刍尼。曾作何业。年迈出家。复以何缘。而受贫贱。于最后生。而不怀孕。复得出家。证罗汉果。说法之中。云何最胜。佛告诸苾刍。此战迦罗苾刍尼。先作白业故。积集资粮。乃至果报自受。苾刍当知。我于往昔行菩萨道时。曾为我母。由彼业故。年老出家。我昔行菩萨道时。母为障碍。由战迦罗不作善故。摩耶夫人常作好业。战迦罗为堕胎故。迦叶佛时。骂辱式叉有学苾刍尼。及无学苾刍尼。云婢婢。由此业故。今为婢身。由迦叶佛时。出家读诵。又闻佛说法。因蕴善巧。界处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在我教中出家。断一切烦恼。得无学果。邬波驮耶苾刍尼。于彼迦叶。波佛正等觉法中出家。能广分别。说法人中。最为第一。时战迦罗苾刍尼临命终时。作是愿言。我于迦叶波佛法中。修持梵行。赞诵经典。而未得果。今迦叶波佛授邬达罗摩纳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汝于未来世。人寿百岁时。成等正觉。号释迦牟尼。愿我善根。于彼释迦如来法中出家。得如今日邬波驮耶。说法人中。最为第一。由彼愿故今此苾刍尼。于我法中。说法第一。苾刍当知。黑黑之业。当得黑黑报。乃至汝等苾刍。当修白白业。应如是学。
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曰。汝随我往吠罗聚落。阿难陀曰。唯然。世尊。是时世尊。共阿难陀去。乃至到一园中。时有婆罗门。汲水洒园。其婆罗门遥见世尊。便作是念。若乔答摩沙门入此园者。污此井水。便藏罐索。伫立而住。尔时世尊以神通力。而入彼园。时有半之迦药叉大将。遂侧其井水。流满园中。时婆罗门作如是念。此乔答摩沙门。有。大威力。能令井水涌出漫流。作是念已。即生信心。而作是言。乔答摩来。此是水罐。此是罐索。随意取水。是时世尊即说颂曰。
诸处悉有水 井水何所用
断此渴爱想 更复何所求
时彼婆罗门白佛言。唯愿世尊。听我于善说法律之中出家。而受近圆。得苾刍性。广如上说。善来苾刍。即成出家颂曰。
世尊命善来 发落衣钵具
诸根咸寂定 随念悉皆成
由彼苾刍策励勤修。断诸烦恼。证阿罗汉。厌离三世。广如上说。乃至释梵诸天恭敬。
尔时世尊。于勇军聚落。人间游行。至鞞阑底城。在练木树下而住时此城中。有婆罗门。名曰火授。而作国王。国土丰饶。人民安乐。居者充满。是时彼王。闻世尊游行勇军人间。至此在练木树下。便作是念。沙门乔答摩。诸大国王恭敬供养。尊重赞叹。我亦应可供给供养。免被邻国讥嫌笑弄。云火授王。如来在于境内亦能供养。我今应请世尊。及苾刍僧伽。以一切供具。而为供养。作是念已。便即告敕。严驾出城往诣佛所。以种种善言。慰问世尊。却坐一面。尔时世尊即为彼王。说微妙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时火授王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唯愿世尊及苾刍众。受我三月雨安居四事供养饮食汤药衣服卧具。尔时世尊默然受彼火授王请。时火授王既见世尊默然受请。心大欢喜。从坐而起。至本宫已。敕诸臣曰。卿等宜应日日广办十八种饭。及诸美味。复于国中。而遍告敕。汝等诸人。夏三月中。不得辄供沙门乔答摩。若辄请者。当断其命。王告敕已。夜便睡眠梦见白帐围绕宫城。梦已惊怖。心生愁恼。身毛皆竖。从卧速起。拓颊而坐。思惟所梦。是何灾祥。不为此征。而失王位。或当致死。至于晨朝。便告国师。具陈所梦。如是梦者。于我若为。时彼国师心生异念。今王所梦。是其善征。我若善解。遂令彼王。于乔答摩所。倍加敬养。我今恶解彼王所梦。作是念已。而白王曰。此梦非善。王白师言。此梦非善。当有何报。师答王言。如王所梦。决定失位。或当致死。王时思念。为定失国。为致死耶。作是念已。复白师言。有何方便。得不失位。及不致死。师便答言。于一夏三月。住幽隐处。勿令人见。若能如是。定不失位。身复不死。时火授王闻是语已。此事甚易。我当告敕国内人民。不令见我。作是语已。处处遍告。王有敕令。夏三月中。一切人民。莫复见我。若辄见者。当断其命。如是敕已。入于隐处。
尔时具寿阿难陀。于其晨朝。诣火授王宫。于王门所。见卫门人。寂然闲坐。无所营为。见已问言。汝等今者何故闲坐无所营作。彼便答言。圣者阿难陀。使我何作。阿难陀报言。彼火授王。岂不请佛。及苾刍僧伽。夏三月中。四事供养。汝等今者何得闲坐。不营饮食。及敷床座。令佛及僧伽。一日断食耶。时彼门人白言。圣者。王虽告敕。令其广办五百人供。不言为谁。阿难陀告言。汝可白言。彼便答曰。圣者阿难陀。王先遍告。夏三月中。勿令人见。若辄见者。当断其命。我等当有第二头耶。而敢白王。时阿难陀闻斯语已。往诣佛所。具陈上事。佛告阿难陀。汝今宜可著僧伽胝。将一侍者。往大城中。市陌坊巷。四衢道中。作如是告。谁有信心于三月日。能为供给世尊。及苾刍僧伽。饮食汤药者。今正是时。尔时圣者闻佛教已。即便往告。如上具陈。城中长者婆罗门等。作如是言。圣者阿难陀。我等各各独能办供。世尊上首。声闻僧伽。于三月中供给饮食。四事无阙。但缘王有严敕。于三月日。不许国内人民。辄为奉施上首世尊。及苾刍僧伽。若违犯者。罪至于死。如是遍告。竟无能者。时有商主。从北方来。将五百匹马。至此城中。作如是念。今属雨时。若我前进。恐泥损马者。多有漏蹄。于三月中。即便住此。自乘智马。每日料麦二升余者一升商主亦闻王有严令。时阿难陀往就商主。而为说法。彼便作是念。我非久住此王境内。念已白言。圣者阿难陀自乘智马。每日给料大麦二升。余者一升。世尊颇能食斯麦者。日奉佛二升。余苾刍等各施一升。时阿难陀闻商主请已。诣世尊所。具陈上事。佛作是念。我自作业。还当自受。广如余说。乃至非外界受。乃至颂曰。
假令经百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于时世尊说是颂已。告具寿阿难陀曰。汝今可往苾刍众中。次第行筹。作如是告。若能共佛。在此处住。于三月中。食马麦者。可受此筹。是时圣者奉佛教已。便往行筹。世尊教主先受一筹。四百九十八苾刍各受其筹。于时具寿舍利弗白世尊言。我多风疾。于三月日。不能食麦。具寿目连复白佛言。我为看侍尊者。亦当随去。佛与四百九十八苾刍。于此夏安居。具寿舍利弗目连诣三峰山。而为安止。时天帝释来请二尊者。于三月日。受其供给。是时商主即以马麦。每日奉佛二升。诸余苾刍。各施一升。佛告阿难陀。汝可为我料理此麦。时阿难陀即便持麦。往诣聚落。至一老母处。告言。姊妹。可为世尊。料理此麦。老母报曰。圣者。我年衰迈。无力料理。然此邻家有少壮女。彼能料理。时阿难陀复诣彼所。告言。姊妹。颇能为佛。料理此麦不。女人报曰。圣者。若能与我。料理此麦已来。许我问答者。我即料理。阿难陀曰。可尔。彼即料理。是时少女问阿难陀言。圣者。佛名者。是何义耶。时阿难陀便作是念。佛义甚深。难解难测。我若显现。必不能了。我今且为宣扬转轮王事。告言。姊妹若于世间。转轮圣王出现于世。七宝随现。何为七宝。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将宝。其轮宝等。云何出现于世。若刹帝利灌顶转轮圣王。于十五日。澡浴清净。与诸臣佐。升高楼上。从于东方。轮宝来现。千辐毂辋。皆悉圆备。如天金色。自然而成。王见作念。我曾闻说。若刹帝利灌顶大王。于十五日。澡浴清净。登高楼上。有轮来现。必得成就转轮圣王。我今试之。即从坐起。膝轮著地。右手捧轮。按左手掌。左手捧取。按右掌中。王即发愿。胜妙轮宝。如先过去转轮圣王所行之事。愿见示现王与轮宝。及四种兵。便得升空。如先轮王所行之处。轮所住处。王亦随住。是时东方八万四千诸小国王。咸诣转轮王所。白言。善来大天。此是王国。人民炽盛。安稳丰乐。唯愿天王。安住于此。臣等侍卫。轮王敕曰。卿等各宜正法化世。有非法者勿为共住。若如斯者。侍卫于我于时轮宝。而于东方。乃至海际。悉皆降伏。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依轮宝法。升空遍游。还至王宫。住王殿前。姊妹。若转轮王。出现世间。如是轮宝。必当显现。言象宝者。作莲花色。七支圆备。形体姝好。肥壮勇健。甚可爱乐。王若见已。心生欢悦。作如是语。象宝善贤。即令使唤善调象师。告言。此善象宝。宜速善调。善调顺已。送于我所。白言。如王教敕。于一日中。所应调者。悉皆调之。而此象宝。其性贤善。能随调法。如百岁象学调之相。见象调已即将奉王。白言。大王。象宝调善。王自知时。王欲试象。日初出时。乘象出宫。遍游四天。食时还至本宫吃食。姊妹。若转轮王。出现世间如此象宝。方出于世。言马宝者。如绀青色。头黑光悦。形状端正。甚可爱乐。王若见之。情甚欢悦。令此马宝。具大贤相。唤调马者。令速调伏。即依王命。以调马法。于一日中。皆悉教授。亦如上说。善调毕已。牵奉王前。白言。大王。马宝调已。愿王知时。王欲试马。日初出时。亦乘马宝。游四天下。具如上说。姊妹。若转轮王。出现世间。而此马宝。方现于世。言珠宝者。有如是形色。八楞具足。绀琉璃色。清净鲜洁。光明辉耀。破诸幽暗。姊妹。其珠宝有如是功德。转轮王出现。珠宝方现于世。言女宝者。形仪端正。容貌超绝。不白不黑。不黄不赤。不长不短。不粗不细。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口气香洁。如青莲花。寒时触。即温暖。热时触。即清凉。是时具寿阿难陀。为说轮王七宝。至女宝时。而彼女人料理麦了。即便顶礼阿难陀。合掌发愿。愿我以斯福业。当作轮王女宝。时阿难陀持至佛所。诸佛世尊无不觉了。知而故问。佛告阿难陀曰。谁料理麦耶。阿难陀白言。大德世尊。有一婆罗门女。佛复问曰。汝与彼有何言说。白言。共语。佛告阿难陀。汝与彼女。所有言语。为我说之。阿难陀奉教具陈。佛复告阿难陀曰。何故不与显说佛德。说转轮王耶。白言。大德。我作是念。佛德甚深。恐彼女人不能悟解。是故为彼。说转轮王。佛言。阿难陀。汝为过失。为彼女人。若说佛德。而彼女人闻佛功德。必发无上正等觉心。而不退转。由斯愿力。然此女人。必当得作轮王女宝。是时远近人众。咸闻婆罗门女料理佛麦。蒙佛记为当作转轮圣王女宝。是时遂有五百女人。来苾刍处所。将麦料理。咸发誓愿。若彼女人。作转轮王女宝之时。我等咸愿与彼侍卫。是时世尊欲食马麦。具寿阿难陀悲泣雨泪。世尊游行所至之处。国王胜贵。持佛足土。而为顶戴。于三大劫。修诸善品。何为于此城中。食斯粗麦。是时佛告具寿阿难陀曰。汝今何故悲泣雨泪。白言。大德世尊。生在王宫。合受转轮王位。王四天下。弃舍国荣。而为出家。经三无数大劫。广施头目手足。具一切智。广受人天殊胜妙供。云何今欲食马麦耶。佛言。阿难陀。汝今能食如来牙齿之中一粒麦不。白言。甚欲。佛于牙中。取一粒麦。与阿难陀。即便食啖。佛问阿难陀。汝颇曾得如是甘美所食不。答言。大德世尊。我虽生在轮王族内。能自食啖已来。口未曾得如斯美味。佛言。阿难陀。如来凡所入口。皆为甘美。百味中胜。是时远近诸国邻王。咸悉知闻其火授王。请佛世尊。及苾刍僧伽。三月安居。便自入密宫。而不出现。不兴供养。佛吃马麦。闻已发使报火授王。其使既此。不许入见。在门首住。时给孤长者闻斯事已。五百乘车。各载精妙粳米。封闭密盖。拟送佛所。是时恶魔作念。我已多种恼乱沙门乔答摩。不得其便。更宜恼乱。今正得时。作是念已。即变身而为阿难陀形。往五百车处。告言。诸仁。欲何所去。答言。圣者阿难陀。我等闻火授王。请佛僧伽。三月安居。不兴供养。佛及僧伽。而啖马麦。所以给孤长者令将此米。奉献世尊。魔曰。天龙药叉敬重世尊。举钵向上。三十三天精妙香馔。置于钵中。何故世尊而食马麦。宜可急回。诸人答曰。我既已出。诣世尊所。不欲却回。魔复作念。而此诸人。不受我教。可作方便。即升虚空。起大风雨。降如车轴。令其米车。咸半溺泥。驾者解牛。随缘而去。是时世尊。与苾刍僧伽。而食马麦。尊者舍利弗。及大目连。往三峰山。受天供养。其马商主。三月既周。来请世尊。唯愿哀愍。与苾刍僧伽。受我微供。佛默受请。知佛受已。于其夜中。办种种精妙饮食。广如余说。乃至饭食已。收钵竟。洗漱净已。投佛足下。而发誓愿。所有善根。愿我当来作转轮王。其乘智马。当为太子。五百匹马。而为我子。佛所记女。为我女宝。余五百女。为我宫婇女。于时世尊既知彼念。告言。商主。汝今所愿。当来必就。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
猜你喜欢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玄奘 卷第六十一·佚名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一·宗喀巴 卷二十八(元魏三藏法师佛陀扇多译)·佚名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二·海明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佚名 阅陈撄宁孙女丹经注·太虚 入大乘论卷下·佚名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七·弘储 卷八(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澄观 卷第二十七·德清 卷第二·智旭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佚名 胜鬘义记·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