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五

嘉靖三十三年十月戊辰朔时享 太庙命英国公张溶代

○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群臣

○己巳 孝洁皇后忌辰 内殿行祭礼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陵寝

○命镇边城右参将王臣充副总兵镇守居庸昌平以原任大同总兵张坚充右参将代之

○诏发太仆寺银一万两犒蓟镇守墙将士赐总督杨博总兵周益昌各服色衣一袭是时虏攻蓟镇墙百道并进警报沓至 上为之旰食遣厂卫卒校往诇其状至则博擐甲登陴宿止古北口垣上而诸将士据墙敌御甚力诇者以其事闻 上大喜乃遣兵部司官赍敕奖犒将士博益昌俱赐服以宠之

○庚午虏北遁蓟镇守臣以闻京城解严虏自二十七日薄墙急攻四昼夜不克乃退屯古城川次日复南旋驻虎头山夜火光满野连亘数十里总督杨博募死士执火器潜入其营中夜齐发虏众惊扰彻旦乃解去

○壬申命锦衣卫械系原任应天巡抚屠大山参将许国李逢时副总兵解明道至京讯治先是采淘港之役坐两将大相能各兵趋利不止故垂成而败时明道督水兵泊海口坐视不救大山方称疾不视事至是御史张师价以败书闻请治大山逢时国明道各失事罪总督张经因并论山东监军参政许天伦副使周臣纪律不严亦宜量罚于是大山逮至黜为民明道等论斩天伦臣降三级边方用

○甲戌以妖贼吕鹤等就擒升总督宣大兵部左侍郎许论为都察院右都御史仍兼左侍郎总督如故闲住都指挥张翱等俱升实职二级副使杨顺等各赏银币有差鹤与丘富皆大原人初以左道惑众富叛降虏酋俺答用事鹤因窃伏应州城使其党贺彦英等出入虏中与富通至是彦英自虏中还为张翱部卒所缚尽得其奸状总督许论遣官捕鹤及其党杨通臧大臣俱获之事闻下兵部议鹤等勾虏入犯罪不在王三萧芹下宜即付巡按御史讯决论计伐虏谋功宜首叙翱宜升级兵备守巡副使杨顺等与有劳者宜并录从之

○乙亥巡按直隶御史马三才言畿南四郡府治虽同而大小繁简肥瘠之实逈异若真定土广大名民庶二府者其尤也广平简僻似大名而人民地里仅得其半顺德冲繁似真定而人民地里尚不及三之一考四郡原额粮税多寡之数其品则固较然判矣乃近年户礼工三部诸所徵派虽略有差别未协至当大抵大名减于真定似为稍轻顺德虽减于广平尚嫌过重请更定常额互为损益一准常赋定为中制礼部覆本部原派四府牲口银系定额遽难增减其广平府新增银四百四十九两可以改入大名顺德府新增银四百三十五两可以改入真定裒多益寡庶为得中户工部覆悉如三才议报可

○兵部覆太仆寺少卿黄懋官条陈马政四事一本寺所属南直隶山东河南岁解备用额马二万匹尽派顺天等三府寄餋倒失数多欲令三府各州县相度隙地创造马房分派马户之贫者以便饲养一提督寄餋少卿每岁报满将所属府通判州县掌印并管马官贤否甄别举劾一请申谕各管马官不得营求别差致妨本务一旧例马户十年审编一次今民间贫富不均请改为五年一编严禁影射代餋等弊从之

○免是岁两京决囚

○丙子晋府靖安王表柣薨赐祭葬如例谥端僖

○致仕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年九十广东抚按官以闻礼部请如例存问报寝

○陕西兰州地震

○总督侍郎许论奏前尚书翁万达议筑大墙于大同御虏此今日安边长策但以兵少不便摆边于是变而为守墙不若守敌台之说又变为改敌台为空心甎台之说皆非久计也臣复思之万达所筑边墙六百余里沿边有墩台六百余座皆在墙内每贼攻墙既不得用其力贼已入墙率震骇逃去今不若将各墩台改筑墙外每三百步一座俾矢石相及其离墙俱不越二三十步之间每墩底阔四丈五尺顶三丈二尺高三丈上加女墙营房以便栖止下筑月城穴门以通出入墩各置壮士十人守之遇防秋量增其数约工费可九万金作治不过数月乞下本兵详议部覆从之乃发太仓银三万两太仆寺马价银六万两充工费

○丁丑升刑部左侍郎王学益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翰林院编修董份为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事

○戊寅下陕西布政司参政吕时中按察司副使谢淮巡按御史提问夺巡按陕西御史吉澄俸一月以时中淮进表还任违限澄以道病为之回护故也吏部因言疆圉多事自后边方官违限者不问时日远近一体拟罪报可

○海贼犯广东潮州之柘林指挥黑孟阳引舟师歼之生擒贼首方四溪夷目吒过罗等一百三十五名斩首三十九级其贼首徐碧溪等悉沉海死事闻诏赏巡抚南赣汀漳等处都御史谈恺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广东海道副使汪柏及孟阳等各银有差

○己卯建秋报醮典于洪应坛七日遣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溶等祭告各宫庙

○庚辰论九月中淮扬官军平倭功升巡抚侍郎郑晓俸一级并赏银四十两纻丝二表里兵备副使张景贤升右参政仍兼原职

○辛巳兵科都给事中李用敬论劾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张经纵贼误国四事其一受命半载一切军情利害不闻奏报其二山东兵至不量客主劳佚之势而轻于一战为贼所掩其三兵败之后不即席藁引罪而隐匿至二月余其四以坟墓在闽恐为诸寇齮龁不敢尽力驱剿下吏兵二部覆议经奏调广西土兵与湖广民兵未入境而山东兵先至气锐一时狃于小胜致堕贼计其取败有因非经失也但经本以南京参赞之职节制东吴内外掣肘不便行事乞量改一官令其专以平寇为务其参赞之任更命一人代之则内外均有责成非独处经实以重留都也 上是其议命改经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专一总督军务克期平贼不许怠误以南京吏部尚书周延代经为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壬午兵部尚书聂豹等奏比岁蓟辽山西宁夏各镇虏贼入化俱遭挫衄而两广淮扬捷音踵至兹实赖我 皇上昭事 上玄神功默赞以故师出万全功光百代乞敕礼部择吉告谢 郊庙受百官贺仍诏示天下以彰盛美入 上以虏寇挫衄归功 天佑从其告谢之议余已之

○癸未是夜金星见未位

○浙江续至倭寇万余人分掠乐清黄岩东阳永康等县

○甲申以织造绒服成升巡按陕西御史吉澄俸一级

○乙酉 诚孝昭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都指挥同知陈书祭 献陵

○丙戌论三十二年陕西南山中寨堡死事官军司彦明等二十三人恤录如例

○丁亥升刑部浙江司主事丘秉文为光禄寺寺丞

○以驸马都尉谢诏掌宗人府事兼管大汉将军

○戊子命赈济宣大侍郎陈儒回部儒赈济宣大完请以便宜查核山东河南山西屯田钱粮之数兵部言兵荒之后恐益骚扰乃诏儒还

○复失事金山等处备倭官署都指挥佥事卢镗原职充分守浙江宁绍台温地方参将仍戴罪杀贼

○己丑夺灵丘王府镇国中尉充□火十□人七□充蕉充熡爵为庶人以充□火十□人七□兄弟前坐罪削禄禁锢复潜诣京师奏扰故也

○追治二十七年榆林归德等堡失事将官罪绥德卫带衘都指挥佥事白宪等三人戍边卫副总兵官李琦等四人降二级赎杖还职

○庚寅以修理 天寿山桥梁道路命大学士李本往视工

○辛卯四川乌蒙军民府差土官阿猡头目阿福等来朝贡马以过期给半赏

○壬辰选宁晋县子弟李和尚皇第三女宁安公主

○倭寇三千余人由金山突至西海口登岸分掠

○癸巳论缉获虏中奸谋黄钺功赏京营参将云冒银二十两把总指挥白宗等升赏有差

○甲午以南北告捷遣文武大臣成国公朱希忠英国公张溶驸马都尉谢诏平江伯陈圭大学士徐阶李本告谢 天地 宗庙 社稷先圣帝王

○乙未论三十二年虏入宁夏清水营等处失事诸臣罪下原任参将郜思忠把总指挥白珂于巡按御史问夺中军指挥刘继勋等俸一月

○命浙江都司佥书署都指挥佥事刘恩至充金山等处备倭官兼捕盐徒盗贼

○靖江王府辅国中尉经桾以睚眦杀其族弟中尉经棆事闻赐死其长兄辅国中尉经木□舍以训导不严夺禄一年

○丙申倭贼攻嘉兴府东关官兵拒走之

○丁酉以苑田收获赐户部左侍郎卢绅御马监丞高忠彩叚羊酒有差户部郎中石茂华绢二匹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三 韦贤传第四十三·班固
  陆逊传第十三·陈寿
  世宗纪五·薛居正
  卷一百九十 嘉祐四年(己亥,1059)·李焘
  國語卷第十二·韦昭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六·李心传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一·陈厚耀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佚名
  五二五 寄谕直隶总督周元理等派员查勘沿边地方违碍门匾碑碣·佚名
  敬乡录卷十四·吴师道
  卷三·佚名
  何瑭传·张廷玉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梁启超
  卷十四·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訦·唐圭璋

      訦字诚之,自呈山泽道人,晋江人,邴孙。绍兴十四年(1144)生。訦以祖荫,补承务郎,历大理正卿、权户部侍郎,坐忤韩侘胄罢。起除宝文阁待制。嘉定十三年(1220)卒,年七十七。   水调歌头   次琼山韵   足迹半天下,家说在琼川

  • 历代诗话卷五十一·吴景旭

      庚集中之下  唐诗  夜半钟  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欧公言句则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撞钟时石林诗话曰公盖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寺实夜半打钟也范元实诗眼曰南史齐武帝景阳楼有三更五更钟丘仲孚

  • 卷十九·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十九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敝裘集【起甲戌十一月终十二月】入都凡三度多在春夏之交未尝从风雪中跨驴也甲戌重阳後自金华归里两接恺功札促余北行遂於长至前五日束装

  • 卷二十五·范成大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石湖诗集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二十五宋 范成大 撰小峨眉【并序】近得灵璧古石絶似大峨正峰名之曰小峨眉东坡常以名卢山恐不若此石之逼真也作小峨眉歌以夸之三峨参横大峨高奔崖侧势倚

  • 东林列传卷二十一·陈鼎

    ○明孙慎行传孙慎行字闻斯号淇澳武进人万厯乙未进士授编修妖书事起时宰有所逞憾欲穷其狱慎行抗疏言宜存国体时论韪之前后以艰归册封归请告归归辄键戸著书不通一客累迁礼部侍郎署部事时光宗储位虽定而福藩犹未之邸慎行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首·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首谕旨乾隆四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奉上谕我国家开基定鼎统壹寰区蒙古四十九旗及外扎萨克喀尔喀诸部咸备藩卫世笃忠贞中外一家远迈前古在太祖太宗时其抒诚効顺建立丰功者固不乏人

  • 章祖纯·周诒春

    章祖纯 字子山。年三十五岁。生于浙江湖州。本籍住址。浙江湖州荻港镇。兄祖申。外交部参事。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南洋公学。任湖州中学堂教员。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农业。民国元年。得

  • 卷七十三·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七十三    明 湛若水 撰 任将中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吴起者衞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譛之鲁侯曰起始事曽参母死不奔

  • 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佚名

    宋沙门释慧简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僧伽罗摩长者子。乃至六出家为道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时僧伽罗摩长者子白世尊言。愿世尊听出家学道。时僧伽罗摩得出家学道。时世尊告僧伽

  • 四分律卷第五十五(第四分之六)·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调部之一尔时世尊在毗舍离。时优波离即从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须提那伽兰陀子,与故二行不净行,是犯波罗夷不?”佛言:“优波离!最初未制戒,不犯。”尔时婆阇子比丘,愁忧不乐不

  • 卷之二十一·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十一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诗偈(丰州草)驻锡吟(并序)岁甲辰九月十九日至丰州金粟园承丰主源忠真大檀越款留卓锡予固辞曰贵治山水甲九州不惟钟瑞气亦可以益道气敢不

  • 医旨绪余·孙一奎

    二卷。明孙一奎撰。此书约于万历元年 (1573)撰成。是孙氏以《内经》、《难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体会撰写而成。上卷共四十四篇,下卷共二十六篇。书中大旨发明论述阴阳五行、脏腑气血、三焦包络、命门相火、经络腧

  • 济公诗词选·道济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

  • 小清华园诗谈·王寿昌

    清代诗论著作。2卷。王寿昌著。王氏有感于时人论诗之弊,故“取古人及唐人诗类而系之,以为初学楷式”。 上卷首设总论,概述诗之要领,有“四正”、“六要”、“四清”、“三真”等,共28条。其中多儒家诗教观点,如言“诗有五可

  • 屏岩小稿·张观光

    元诗别集。1卷。旧题张观光撰。但此《屏岩小稿》内容全同于元人黄庚的《月屋漫稿》,显然是1部伪书。《四库全书》编者虽然注意到两集有个别诗相同,但仍将两书一齐收入别集类,没有细作鉴别,也没有发现《屏岩小稿》与《

  • 唐诗鉴赏辞典·佚名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诗人,其中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更是名垂青史、光照万代的大诗人。正是无数有名的大诗人和默默无闻的小诗人一道,构成了唐

  • 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智通译。与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同本。而有画像入坛受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