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谳义卷八    元 王元杰 撰

成公

公名黑肱宣公子定王十七年即位谥法安民立政曰成

经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

三月作丘甲

程子曰作兴建之名甲甸赋也成公初易旧制使丘出甲故书作

朱子曰或问都鄙四丘为甸六十四井出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不审乡遂车赋如何曰乡遂亦有车但不可见其制六乡一家出一人排门是兵都鄙七家而出一兵在内者役重而赋轻在外者役轻而赋重六军只是六乡之衆六遂不与六遂亦有军但不可见其数侯?三军亦只是三郊之衆郑氏说侯?用都鄙法然观鲁人三郊三遂及孟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自赋则当亦是乡遂

胡氏曰作丘甲益兵也为齐难益兵备敌重困农民非为国之道曰作者不宜作也

谳曰周制兵车一乘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以二十五人为一甲凡三甲共七十五人然一丘所出十八人积四丘而具一乘今作丘甲者即丘出一甲一甸之中共百人为兵则增二十五人矣都鄙役重而赋轻乡遂役轻而赋重此其法之大略也鲁自宣公税亩则民食取什之二矣今一丘之内使出甲士则兵赋加十之四矣春秋于履亩书初丘甲书作志二公之作俑也易曰君子作事谋始不谨于始其弊有不可胜言者矣呜呼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若何此春秋书作之义也

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

秋王师败绩于茅戎

程子曰王者不能以义征四夷乃徼戎以致败岂不自取之乎

胡氏曰刘康公邀戎伐之败绩于徐吾氏而经不书战辨华夷之分立中?之防也

谳曰王者无敌于天下其师有征无战于诸侯不言败诸侯不可敌于王也于外裔不言战外裔不可抗王也不可敌不可抗者王道之正也其敌其抗王道之失也易曰自我致寇又谁咎也刘康公邀戎而伐之而经书败伤王室之衰桓公伐郑兵败身伤经不书败存君臣之义春秋责备中国在夷则不足责矣

冬十月

经二年

春齐侯伐我北鄙

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绩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

秋七月齐侯使?佐如师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程子曰顷公使?佐以纪甗玉磬与地听命于师四?乃及?佐为盟

胡氏曰袁娄之盟汲汲欲盟者晋也故以晋人及之谳曰一笑之愤四?兴师鲁修怨于齐至以四卿会伐中?相残而无伯大夫专政而无君是时楚庄正强势倾中夏不思攘楚以尊周惟务私讐之报复较之召陵服楚是孰重而孰轻也?子如师情亦屈矣晋人必欲尽东其亩君母为质岂伯者服义之词耶迨袁娄受盟则晋之气亦阻矣书?佐如师则知晋以力服异于屈完之服义也书及?佐盟则知晋之欲盟异于召陵之来盟也比事以观其义明矣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庚寅卫侯速卒取汶阳田

冬楚师郑师侵卫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程子曰婴齐贬称人黜夷狄之强也

胡氏曰书公及楚人则知主盟者楚也书公不讳事同而既贬则从同也

谳曰鲁为秉礼之国下盟夷狄之臣列国大夫靡然从命是相率为夷狄之行矣是时晋虽不竞犹主夏盟诸侯苟能申固邻好以籓王室不犹愈于从夷乎袁娄之口血未乾背晋从楚何盟誓之足信行父为?正卿不引其君于当道尚为知类也哉经于婴齐着其强而书氏列?正其罪而书人鲁公书及公所欲焉者也虽欲隐之弗可得矣此春秋之直笔也

经三年

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辛亥葬卫穆公二月公至自伐郑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程子曰宣公丧终当迁于庙宫成而主未入遇灾而哭此何礼哉缓于迁主兹可知矣

胡氏曰不言宣宫者神主未迁也有焚其室则哭之礼也神主未迁而哭于人情何居

谳曰经于桓僖宫灾各指其庙新宫神主未迁不可斥言也礼焚先人之室则哭之盖居处言语之所事死如事生故不忍而哭之新宫虽成未尝寝息于斯况未迁主而哭在人情为不合在礼法为起伪新宫而灾亦其缓于作主孝享之弗至再书三日哭见其起伪为非礼也

乙亥葬宋文公

夏公如晋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公至自晋

秋叔孙侨如帅师围?大雩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

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

程子曰聘而後盟我及之盟也非来盟也故二盟皆书及

胡氏曰言及者公与之盟而不言公见二卿之抗也谳曰聘问以交邻好未闻聘而遂盟也晋卿要盟于鲁而卫因之则其专命可见矣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家利社稷者专之可也二卿非礼以干先王之典则何利之有哉春秋书及不书公讳其抗盟之辱二卿不系?恶其遂事之专两书日谨之於恶之中又有甚焉者也

郑伐许

经四年

春宋公使华元来聘三月壬申郑伯坚卒

杞伯来朝

胡氏曰杞伯来朝左氏以为归叔姬也

谳曰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不谨妇道而轻其夫不淑其德而失其所是皆不以礼者也杞伯来朝黜叔姬故也前此伯姬黜于郯今叔姬又黜于杞以见鲁女之不淑而失夫妇正始之道矣春秋谨而书之以为人道之大戒

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公如晋葬郑襄公

秋公至自晋

冬城郓郑伯伐许

经五年

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仲孙蔑如宋

夏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糓梁山崩

秋大水

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虫牢

胡氏曰盟于虫牢郑服也天王崩赴告已及在诸侯之策矣而九国诸侯会盟不废书同见其皆不臣谳曰齐自晋文之後不与晋盟至是同盟袁娄之役故也郑自楚子之围不与晋会至是同会讼楚不胜故也诸侯修睦固善然天王方崩必以所闻先後而奔丧今九国之君会盟不废是岂人臣之道哉废先王丧制之礼薄君臣终始之恩书同书日以谨之着在会之诸侯皆不臣也不待贬絶其罪者矣

经六年

春王正月公至自会

二月辛巳立武宫

程子曰诸侯宗庙古有宫则毁之不可复立武宫其毁已久而辄立之非礼明矣

胡氏曰武宫武公之宫立武宫非礼也

谳曰古者天子七庙三昭三穆诸侯五庙二昭二穆惟始祖之庙不毁其余亲尽迭毁也武宫者武公敖之宫伯禽八世孙至成公十一世祖也庙毁久矣成公立之何邪鲁会晋败齐同盟虫牢因谓服齐有功故立武宫以夸示後世则非礼矣况已毁之庙复立于十一世之後岂先王制礼之本哉春秋书立者不当立也书日谨之以为後世黩礼之戒

取鄟卫孙良夫帅师侵宋

夏六月邾子来朝公孙婴齐如晋壬申郑伯费卒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侵宋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

冬季孙行父如晋晋栾书帅师救郑

经七年

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

吴伐郯

程子曰吴始入中国称吴外之也

胡氏曰称国以伐外之也何以外之为其僭天子之大号也

谳曰寿梦立之二年而兵在郯郯鲁属也蛮夷伐其邑中国莫之救以见晋伯之衰矣是时丧师于邲大耻未雪晋人急于攘楚而吴未暇忧也鄢陵之盟未能却楚州来之入有救于吴资夷逞威大体亏矣楚患未平吴忧迨甚春秋书吴举号所以深外之书吴伐郯则中国之衰可见矣

夏五月曹伯来朝不郊犹三望

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公至自会吴入州来

冬大雩卫孙林父出奔晋

经八年

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程子曰汶阳之田归之于齐归之者归之不以道也鲁国分地岂晋侯所得制哉

胡氏曰来言者缓词也归之于者易词也

谳曰先王所锡土田汶阳本鲁之地齐恃强而奄有鲁因晋而归之不正疆理于天王取之不以道也晋人反鲁卫之侵地鲁君亲往拜其赐矣复使韩穿命鲁俾归于齐是则晋有二命归之不以道也春秋书来言者缓词也书之于者易词也一予一夺皆在于晋天下知有伯而不知有王也书归之于齐则晋之罪不待贬而着矣

晋栾书帅师侵蔡公孙婴齐如莒

宋公使华元来聘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

程子曰天子天王王者之通称也

胡氏曰召伯者县内诸侯为王卿士者也来赐公命罪邦君之不王讥天子之僭赏也

谳曰五等邦君各有命数子男五命侯伯七命上公九命或有过其爵者赏有功也嗣立入见修聘来朝敌王所忾而献功则皆有赐非一端也成公即位九年未尝一修朝礼献功则概乎未有闻也甚至王葬不会王丧不奔当加黜削之刑反遣来赐之命王灵不振至于此乎春秋书来赐公命者讥天子之僭赏罪鲁公之不臣也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晋侯使士爕来聘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人伐郯卫人来媵

经九年

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

公至自会二月伯姬归于宋

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晋人来媵

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晋人执郑伯晋栾书帅师伐郑

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

楚人入郓秦人白狄伐晋郑人围许

城中城

胡氏曰城非春秋所贵而书城中城其为儆守益微矣谷梁子谓凡城之志皆讥其说是矣

谳曰先王经世安民贵乎治道得失不以城郭沟池为固也後世劳民动衆役之不以其时而以深沟高垒为可恃也古者城邑有制不得轻作有故而城犹非得已况鲁无四境之虞轻犯王度得已不已乎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春秋凡书城皆讥之见劳民为重事矣

经十年

春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伐郑

胡氏曰子叔黑背侵郑晋命也其曰卫侯之弟以其父有?爱之私故得立尔

谳曰子叔黑背者卫穆公之子宣公之母弟公孙剽之父也孙林父甯殖出卫侯而立剽定公?爱之私使之帅师侵郑是岂爱弟之道哉齐以年聘郑以语盟犹且不可况使之将兵乎经书卫侯之弟与齐年同词其义明矣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齐人来媵丙午晋侯獳卒

秋七月公如晋

冬十月

经十有一年

春王三月公至自晋

程子曰十年如晋吊丧留凡九月方告至也

谳曰公自十年七月如晋至此方归淹历三时危辱甚矣凡公行者会盟征伐出必告反必面孝之至也鲁执止之辱厌尊毁列所以忝其宗社固当克躬罪已不以嘉礼告至然犹幸其至故知凡书至者危之也然襄公如楚自冬十一月至夏五月留于楚凡七月遇正月而书公在楚说者以书公之所在存君也今成公在晋閲九月矣而正月不书公所在何也晋虽恃强中?之伯也楚止鲁君僭乱之行也笔削之旨存中外之纲其义明矣

晋侯使郤犫来聘己丑及郤犫盟

夏季孙行父如晋

秋叔孙侨如如齐

冬十月

经十有二年

春周公出奔晋

程子曰周公之奔特书曰出以王者无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

朱子曰周公出奔晋王臣下同列国矣

胡氏曰自周无出而书曰出者见周室衰微刑政号令不行于天下尔

谳曰周公争政而不臣怀忿出奔而无上刘子至鄄而复又敢抗命要盟止三日而後奔肆其欲而无忌天王不以礼法驭下臣子不以其道事君晋为盟主而受王室逋逃罪不待贬而明矣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冬十月

经十有三年

春晋侯使郤錡来乞师

三月公如京师

夏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

胡氏曰书如京师见诸侯之慢也因会伐而行矣又书公自京师以伐秦为遂事者此仲尼亲笔明朝王为重存人臣之礼也

谳曰就王所而朝非正也不犹愈于许男之不至乎伐秦而朝京师非专也不犹愈于翟泉之抗盟乎春秋行权反正损过就中书如京师讥其不成朝礼存人君之分也书遂伐秦明其朝王为重存人臣之礼也

曹伯卢卒于师

秋七月公至自伐秦

冬葬曹宣公

经十有四年

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

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郑公子喜帅师伐许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胡氏曰书妇姜氏刺不亲迎也

谳曰夫妇人伦之本亲迎大婚之本糓梁谓大夫不以夫人以夫人非正也成公不行亲迎而大夫往大失正始之道告至宗庙岂其礼哉春秋书以夫人罪自者矣

冬十月庚寅卫侯臧卒秦伯卒

经十有五年

春王二月葬卫定公三月乙巳仲婴齐卒

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佐邾人同盟于戚

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

程子曰负刍弑立既三年矣诸侯与之盟方执之稽天讨也

朱子曰晋厉公执曹伯既得其罪又归之以王可谓伯讨矣

胡氏曰春秋书执诸侯者衆未有执得其罪如此者故书其爵

谳曰负刍杀太子而立正当残执之刑晋侯执归京师夫是之谓伯讨奈何王纲不振纵归复?夫五刑五用天讨惟公恶不即刑善不蒙赏虽尧舜之治天下不能一朝居也然晋文执卫侯而书人执非其罪故贬之厉公执负刍而书爵执当其罪故与之後归自京师讥王政之失刑矣

公至自会

夏六月宋公固卒楚子伐郑

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宋杀其大夫山

宋鱼石出奔楚

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爕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鰌邾人会吴于锺离

程子曰书中?往会以见勾吴盛中?衰也时中?病楚故与吴亲

胡氏曰吴以号举外之也会而殊会外之也

谳曰自晋伯之不竞欲抑楚以求吴锺离之会七国之卿至焉再会于戚十二?之君继至资强以雪平时之忿养患以贻他日之忧婴齐伐吴楚忌之也子囊伐吴益忌之矣楚犹知忌而中?诸侯乃帖然与之周旋是犹抱火而厝薪也春秋两书会者殊会也此与首止会同而美恶则异书会首止在尊王室不敢与世子抗也书会于锺离在外僭乱罪诸侯不自强也比事以观其义明矣

许迁于叶

经十有六年

春王正月雨木冰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晋侯使栾黶来乞师

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人于沙随不见公程子曰晋怒公後期故不见公彼曲我直故不足为耻者也

胡氏曰沙随之会鲁有内难师出後期所当恤者晋人听叔孙侨如之谮怒公而不与相见曲在晋矣谳曰晋侯多忌而信谗鲁公自反而无愧方晋人之徵会鲁设备而後行侨如货郤犫而嫁怨于公晋侯执季孙而怒公不见曲直可知夫君父之辱臣子有隐讳之义自反而直亦何隐之有哉凡为人上者当审是非之实不以私毁而好恶以小事大者当知自反不以横逆而忧危比守身应物之道也春秋直书不讳遏人欲还天理以仁礼存心不忧横逆之至也

公至自会公会尹子晋侯齐?佐邾人伐郑

曹伯归自京师

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苕邱

冬十月乙亥叔孙侨如出奔齐

十有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郤犫盟于扈公至自会乙酉刺公子偃

经十有七年

春卫北宫括帅师侵郑

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

秋公至自会

程子曰柯陵之盟谋复伐郑也

谳曰郑恃楚援之强是以不服于晋诸侯疲于奔命旷岁踰年废邦?之政刑阙宗庙之祭祀外则诸侯反贰内则嬖幸挠权既暴而骄难将作矣春秋书同盟者见王臣之预盟而诸侯之同欲也书日谨之以存臣子之义书至自会以见鲁公之危拨乱反正其义明矣

齐高无咎出奔莒

九月辛丑用郊

晋侯使荀罃来乞师

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人邾人伐郑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郑壬申公孙婴齐卒于狸脤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邾子貜且卒

晋杀其大夫郤錡郤犫郤至楚人灭舒庸

经十有八年

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

庚申晋弑其君州蒲

程子曰弑书?举朝之臣害之也

胡氏曰晋栾书为元帅亲执厉公于匠丽氏使程滑弑公而以车一乘葬之于翼东门之外而春秋称国以弑其君不着栾书之名氏此春秋诛乱贼之大要也

谳曰赵盾不讨贼许止不尝药讨之甚严栾武弑君春秋举国书弑何濶略耶厉公暴虐而骄杀戮之惨晋国之罪人也书国以弑其得罪于衆矣知此则知春秋之义

齐杀其大夫国佐公如晋

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公至自晋晋侯使士匄来聘

秋杞伯来朝八月邾子来朝筑鹿囿

己丑公薨于路寝

谳曰成公享国十有八年利在私门害归公室宣公结齐之好易世剪为仇讐行父既专东门见逐二憾交相为瘉二国为之不宁袁娄之役虽得志于齐沙随之行乃见辱于晋立武宫以黩礼作邱甲以疲民公如京师虽假尊王之礼会盟于蜀宁免背华之非内失防于宣伯之淫外失任于季孟之权既不能安其身又不能保其亲母置东宫身薨路寝盖亦幸矣

冬楚人郑人侵宋晋侯使士鲂来乞师

十有二月仲孙蔑会晋侯宋公卫侯邾子齐崔杼同盟于虚朾

丁未葬我君成公

春秋谳义卷八

猜你喜欢
  卷五十九 投壶第四十·郑玄
  大道上·尹文
  第二十三章·王夫之
  卷一百二十六·卫湜
  正朔月数论·湛若水
  卷三十五·佚名
  关雎·佚名
  卷一·朱朝瑛
  卷三十一·高闶
  卷五十四·王与之
  乐由中出(1)·戴圣
  卷五十二·佚名
  李石岑的未来哲学·太虚
  万善同归集卷下·延寿
  放逐天堂·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八月的太阳·徐志摩

    八月天的太阳晒得黄黄的,谁说这世界不是黄金?小雀儿在树荫里打盹,孩子们在草地里打滚。八月天的太阳晒得黄黄的,谁说这世界不是黄金?金黄的树林,金黄的草地,小雀们合奏着欢畅的清音;金黄的茅舍,金黄的麦屯,金黄是老农们的笑声。

  • 列传第六十一·李延寿

    梁士彦 元谐 虞庆则 元胄 达奚长儒 贺娄子干 兄诠 史万岁刘方 冯昱 王 杨武通 陈永贵 房兆 杜彦 周摇 独孤楷 弟盛 乞伏慧 张威 和洪 阴寿 子世师 骨仪 杨义臣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周

  • 卷六·佚名

    二月十三日(辛亥),任承恩奏言:统领官兵于十二月十三日开行,因风雨阻滞,直至正月初四夜放洋,于初六日全抵鹿仔港。登岸后,正分派小船拨渡兵械,忽起风暴,小船不能摆渡,延至初十日始能全行上岸安营。连日审察地方形势,侦探贼匪情形,林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叶德辉之文艺谈·李定夷

    近有日人某君往访湖南名士叶德辉,谈及文学戏曲之事。叶君云:“说文为一种东汉人实学,不可以钟鼎铜器篆籀目之。研究此书,最要之门户,前清乾隆时儒者似犹未知,日本人亦罕有精造者,然其学甚难,鄙人于此,已研究三十年矣。顷如剧曲

  • 四七 生病后·周作人

    我到了南京才得一个月,却不料就生起重病来。这一天是八月二十一日正逢礼拜,患了近似时症的病,当初昏不知人,样子十分沉重。学堂里的医官照例是不高明的,所以医药毫无效验,朋友们劝去住医院,那时这只有外国教会所开的医院,穷学

  • 令狐熙传·魏徵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其家世世代代都是西州的豪右。 父亲令狐整,仕北周,官至大将军、始、丰二州的刺史。 令狐熙生性严谨,有雅量,虽在家里,也终日很严肃。 不随便与宾客交结,凡是交结的,必定是一时的名士。 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

  • 张介福传·张廷玉

    张介福,字子祺,自怀庆迁至吴中。年少时受业于许衡。双亲早逝,无出仕求官的意愿。家境贫穷,冬天连短袄也没有,有人送他..絮,不肯接受。有时别人送一点小东西他也要还礼。张士诚占据苏州,兵士骚扰他家,他端坐不动。士卒将他砍伤

  • 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七人物志七十七大臣传六十三【汉军正白旗二 董卫国 石琳 王国安华善 蔡毓荣】董卫国董卫国汉军正白旗人初任佐领历官国史院学士顺治十八

  • 杨子折衷卷之二·湛若水

      某尝读大戴所记孔子之言谓忠信为大道某不胜喜乐某不胜喜乐乐其深切着眀某自緫角承先大夫训迪已知天下无他事惟有此道而已矣穷高深究年三十有一于富阳簿舍双明阁下侍象山先生坐问答之间某忽觉某心清明澄然无畔又有

  • 卷第十三·朱熹

    明道先生语三亥八月见先生于洛所闻刘绚质夫录「公族有罪,磬于甸人,如其伦之丧,无服」,明无罪者有服也。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一无老字。之害,甚于杨、墨。杨氏为我,疑于仁。墨氏兼爱,疑于义。申、韩则浅陋易见。故孟子

  • 榕村语録卷七·李光地

    中庸一中庸二字程子以不偏不易正道定理诠解固妙但只就道理上説尚该补岀个头来人性便是道理的头书云降于下民衷即中也若有恒性恒即庸也理气先后朱子辨之详矣乃天命之谓性句注云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语意似未圆【清植】

  • 卷一百三十·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二十八尔时佛赞天帝释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说,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众宝严饰以无量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婴珞宝幢幡盖众妙珍奇伎乐灯明。尽诸所有供养恭敬尊重

  • 卷第五十五·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五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上答前三十句问十行竟。下二十九门答二十九句问十回向位中行。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三 佛

  • 目录·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目录序一(沙门慧研奉王旨撰)  序二(沙门志宁)  论主事迹  目录卷第一之第七会释卷第八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卷第九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卷第十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三卷第十一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四卷

  • 医方考·吴昆

    中医方剂学著作。吴昆著。明万历十二年 (1584)著成。现最早版本为亮明斋万历十四年 (1586)刊本。1949年前约有7种版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据亮明斋本的排印本,李飞校注,1985年出版。6卷,约20万字。内收方700余首,除重复

  • 金刚般若论·佚名

    佛教论典。古印度无著造,隋达摩笈多译。二卷。本论首先以“种性不断”、“发起行相”、“行所住处”、“对”、“不失”、“地”、“立名”等七个方面对《金刚经》进行总体论述。然后逐段引述经文,加以解释,释文较为

  • 菩提心义·佚名

    一卷,著者不详。以五门分别明菩提心之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