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难四第三十九

卫孙文子聘于鲁,公登亦登。叔孙穆子趋进曰: ‘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子其少安。’孙子无辞,亦无悛容。穆子退而告人曰:‘孙子必亡。亡臣而不后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或曰:天子失道,诸侯伐之,故有汤、武。诸侯失道,大夫伐之,故有齐、晋。臣而伐君者必亡,则是汤、武不王,晋、齐不立也。孙子君于卫,而后不臣于鲁,臣之君也。君有失也,故臣有得也。不命亡于有失之君,而命亡于有得之臣,不察。鲁不得诛卫大夫,而卫君之明不知不悛之臣,孙子虽有是二也臣以亡?其所以亡其失所以得君也。

或曰:臣主之施分也。臣能夺君者,以得相踦也。故非其分而取者,众之所夺也;辞其分而取者,民之所予也。是以桀索崏山之女,纣求比干之心,而天下离;汤身易名,武身受詈,而海内服;赵咺走山,田外仆,而齐、晋从。则汤、武之所以王,齐、晋之所以立,非必以其君也,彼得之而后以君处之也。今未有其所以得,而行其所以处,是倒义而逆德也。倒义,则事之所以败也,逆德,则怨之所以聚也;败亡之不察何也!

鲁阳虎欲攻三桓,不克而奔齐,景公礼之。鲍文子谏曰:‘不可。阳虎有宠于季氏而欲伐于季孙,贪其富也。今君富于季孙,而齐大于鲁,阳虎所以尽诈也。’景公乃囚阳虎。

或曰:千金之家,其子不仁,人之急利甚也。桓公,五伯之上也,争国而杀其兄,其利大也。臣主之间,非兄弟之亲也。劫杀之功,制万乘而享大利,则群臣孰非阳虎也。事以微巧成,以疏拙败。群臣之未起难也,其备未具也。群臣皆有阳虎之心,而君上不知,是微而巧也。阳虎贪,于天下,以欲攻上,是疏而拙也。不使景公加诛于拙虎,是鲍文子之说反也。臣之忠诈,在君所行也。君明而严则群臣忠,君懦而闇则群臣诈。知微之谓明,无赦之谓严。不知齐之巧臣而诛鲁之成乱,不亦妄乎!

或曰:仁贪不同心。故公子目夷辞宋,而楚商臣弑父,郑去疾予弟,而鲁桓弑兄,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则是皆无贞廉也。且君明而严则群臣忠,阳虎为乱于鲁,不成而走,入齐而不诛,是承为乱也。君明则诛,知阳虎之可以济乱也,此见微之情也。语曰:‘诸侯以国为亲。’君严则阳虎之罪不可失,此无赦之实也。则诛阳虎,所以使群臣忠也。未知齐之巧臣,而废明乱之罚;责以未然,而不诛昭昭之罪;此则妄矣。今诛鲁之罪乱以威群臣之有奸心者,而可以得季、孟、叔孙之亲,鲍文之说,何以为反?

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及昭公即位,惧其杀己也,辛卯,弑昭公而立子□也。君子曰:‘昭公知所恶矣。’公子圉曰:‘高伯其为戮乎,报恶已甚矣。’

或曰:公子圉之言也不亦反乎!昭公之及于难者,报恶晚也。然则高伯之晚于死者,报恶甚也。明君不悬怒,悬怒则臣罪轻举以行计,则人主危。故灵台之饮,卫侯怒而不诛,故褚师作难;食鼋之羹,郑君怒而不诛,故子公杀君。君子之举知所恶,非甚之也,曰知之若是其明也,而不行诛焉,以及于死,故知所恶,以见其无权也。人君非独不足于见难而已,或不足于断制。今昭公见恶稽罪而不诛,使渠弥含憎惧死以徼幸,故不免于杀,是昭公之报恶不甚也。

或曰:报恶甚者,大诛报小罪。大诛报小罪也者,狱之至也。狱之患,故非在所以诛也,以雠之众也。是以晋厉公灭三郤而栾中行作难,郑子都杀伯咺而食鼎起祸,吴王诛子胥而越句践成霸。则卫侯之逐,郑灵之弑,不以褚师之不死而子公之不诛也,以未可以怒而有怒之色,未可诛而有诛之心。怒其当罪,而诛不逆人心,虽悬奚害?夫未立有罪,即位之后,宿罪而诛,齐胡之所以灭也。君行之臣,犹有后患,况为臣而行之君乎?诛既不当,而以尽为心,是与天下为雠也,则虽为戮,不亦可乎!

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于卫国。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浅矣。’公曰:‘奚梦?’‘梦见灶者,为见公也。 ’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乎?’侏儒曰:‘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照一国,一人不能壅也,故将见人主而梦日也。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或者一人炀君邪?则臣虽梦灶,不亦可乎!’公曰:‘善。’遂去雍锄,退弥子瑕,而用司空狗。

或曰:侏儒善假于梦以见主道矣,然灵公不知侏儒之言也。去雍锄,退弥子瑕,而用司空狗者,是去所爱而用所贤也。郑子都贤庆建而壅焉,燕子哙贤子之而壅焉,夫去所爱而用所贤,未免使一人炀己也。不肖者炀主不足以害明,今不加知而使贤者炀己,则必危矣。

或曰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晋灵侯说参无恤,燕哙贤子之,非正士也,而二君尊之,所贤不必贤也。非贤而贤用之,与爱而用之同。贤诚贤而举之,与用所爱异状。故楚庄举叔孙而霸,商辛用费仲而灭,此皆用所贤而事相反也。燕哙虽举所贤而同于用所爱,卫奚距然哉?则侏儒之未可见也。君壅而不知其壅也,已见之后而知其壅也,故退壅臣,是加知之也。日 ‘不加知而使贤者炀己则必危’,而今以加知矣,则虽炀己必不危矣。

猜你喜欢
  景公问治国何患晏子对以社鼠猛狗第九·晏婴
  正貫第十一·苏舆
  卷一百三 罗氏门人·黎靖德
  第四章 小学院·梁启超
  卷第七·朱熹
  卷二十七·胡广
  尚书考异卷三·梅鷟
  孝行览第二·吕不韦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1)·戴圣
  卷五·曾国藩
  卷四百三十八·佚名
  卷十八·佚名
  論議品第八·欧阳竟无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佚名
  佛说三转法轮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二·彭定求

        卷332_1 【早春对雨】羊士谔   南馆垂杨早,东风细雨频。轻寒消玉斝,幽赏滞朱轮。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国春。含情非迟客,悬榻但生尘。   卷332_2 【永宁小园即事】羊士谔   萧条梧竹下,秋物映园庐。宿雨

  • 郑楷·唐圭璋

      楷字持正,号忧虑斋,三山人。尝著文房拟制表一卷,载元人樊雪舟士宽所辑文章善戏。   诉衷情   酒旗摇曳柳花天。莺语软于棉。碎绿未盈芳沼,倒影蘸秋千。   奁玉燕,套金蝉。负华年。试问归期,是酴醾后,是牡丹前。

  • 卷一百六十二·徐世昌

    张之洞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晚号抱冰,南皮人。同治癸亥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襄。有《广雅堂集》。哀时刁调青蘋末,终致沙石飞。嵬騀金隄高,安知蚁穴危。清晏五十年,养此氓蚩蚩

  • 卷三十七·志第十八·礼十·脱脱

        ◎礼十   ○册皇后仪   天德二年十月九日,册妃徒单氏为皇后。前一日,仪鸾司设座勤政殿,南向。设群臣次于朝堂。大乐令展宫县于殿庭,设协律郎举麾位于乐县西北,东向。阁门设百官班位于庭,并如常朝之仪。

  • 卷二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六十四·张廷玉

        朱大典 张国维 张肯堂曾樱 朱继祚 余煌 王瑞栴 路振飞 何楷熊汝霖 钱肃乐 沈宸荃   朱大典,字延之,金华人。家世贫贱。大典始读书,为人豪迈。登万历四十四年进士,除章丘知县。天启二年擢兵科给事中。中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七·陈厚耀

    呉夫差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为太宰习战射常以报志二年呉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越王句践乃以甲兵五千人栖于防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而行成请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六年二月乙酉朔○丙戌 南京户部右侍郎王诰三年秩满荫其子胤淇为国子生○丁亥 祭先师孔子命礼部尚书吴山行礼 命浙江都司佥书署都指挥佥事刘显充参将分守苏松○戊子祭 太社稷遣英国公张溶代 掌锦衣卫事都督陆

  • ●南疆绎史勘本卷八·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二史可法(下)(应廷吉、卢渭等附)右督辅列传第二。◎督辅开府维扬,志切中原,不辞劳瘁。无如权奸执国命、强帅专阃威,嗣主昏庸,荒耽于嬉;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茫茫宇宙,无计可施。遂尔收罗豪杰,激劝

  • 第三节 物权之得失·佚名

    第一 归管圹地字 第二 归管字 第三 杜卖尽根归管水田山场字 第四 归管字 第五 归管水田屋宇契字 第六 归就字 第七 归就字 第八 归就字 第九 尽根归就契字 第一○ 归就尽根水田契字 第一一 归就杜卖尽根水田山埔契字

  • 平定金川方略卷三·来保

    七月甲寅庆复张广泗防奏言莎罗奔与其兄就日吉父子同恶相济致干天讨莎罗奔居于勒歪寨就日吉父子居于刮耳崖官兵自应分路前进攻此二寨【臣】等酌定西路委松潘鎭宋宗璋统领汉土官兵四千五百名由党坝进攻勒歪叅将郎建业永

  • 重修太师殷比干祠墓碑记·林献堂

    裴骞曰:『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于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亲、少师重位,叹沈冒之乱德,伤商祚之沦丧,是故不得不言、不当不死者也。夫纣不听其言则亦已矣,而必欲杀其身;知其为圣人矣,而复

  • 卷八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六钦天监兼管监事大臣  【特简无定员】监正满一人西洋一人监副满汉各一人左右监副各西洋一人掌测候推步之法占天象以授人时所属时宪科春夏中

  • 卷一百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舂秋左传注防第五十九哀公十二年考异足利本注广陵海陵县东南有繇亭亭作口永怀堂同 是嵗应置闰而失不置谨按宋板正德嘉靖无应字非 孔子始老故为吊也正误

  • 卷三十二·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十二夏官司马第四之五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正义郑氏康成曰延冕之覆在上是以名焉【贾疏玉藻注延冕上覆言虽不同义则不异冕所覆前低一寸余故得冕名冕则俛也】纽小鼻在武上?所贯也

  • 僖公·僖公十六年·左丘明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飞,过宋都。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秋七月甲子,公孙兹卒。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传】十六年春

  • 弥勒上生经宗要·元晓

    释元晓撰将说此经。十门分别。初述大意。次辨宗致。三二藏是非。四三经同异。五生身处所。六出世时节。七二世有无。八三会增减。九发心久近。十证果前后。第一述大意者。盖闻弥勒菩萨之为人也。远近莫量。深浅莫测。

  • 卷第七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广润巨灵自融禅师新安程氏子。自作幻津头陀传。十八脱白。二十圆戒。初参金粟。宗阿含

  • 明太祖宝训·胡广

    明太祖朱元璋语录汇编。胡广等编纂。永乐十六年(1418)成书,与《太祖实录》同进。十五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六卷。凡五十一子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