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修太师殷比干祠墓碑记

裴骞曰:『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于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亲、少师重位,叹沈冒之乱德,伤商祚之沦丧,是故不得不言、不当不死者也。夫纣不听其言则亦已矣,而必欲杀其身;知其为圣人矣,而复欲观其心。妻孥何辜也,而必欲剖剔以视其胎。风雷号呼于七窍,胎卵殰殈于九原;斮胫炮烙之刑,亡论也。此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于比干者也。然纣以十一年杀比干,武王即以十三年封其基。殷墟莽而狐兔,故宫鞠而禾黍;今纣城有窝,已失葬所。虽以六七贤圣,遗弓一泣。陵寝亡存矣。而比干之庙貌如生,高冢郁嵯峨也。夷考铜盘有铭,魏文有文,唐使高丽有祀。洒扫有田,有户。由宋迨元,修葺有加,虽与穹壤俱敝,可也。且商之孙子,其丽不亿。祭器抱周,宋毫仅封。汹汹不靖之徒,今举何在!

坚,比干子也,逃匿林谷,赐姓为林,武王封为清河公。春秋林放,袭清河公。子姓延绵,一在河南光州,一徙福建莆田。今莆田之林,盛天下;致身立朝,尤多忠贞节义之士。称文献邦,科第蝉联,语曰「无林不开榜」,是也。是比干之心虽剖,而其忠魂义魂,竟不殂落;其孕虽剔,而其世代云礽,绰有表见。忠义之气充塞天地,磅礴古今,孰得而泯灭之哉!故曰:不依形而立、不随死而亡也。

嘉靖丁酉,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慈溪叶公照、平定朱公方,先后相继,奉命兹土。祗谒祠墓,慨意修复。先是,卫辉府知府泾阳吕君颛,调任未果。知府利津王君聘,鸠财役力,令辉县主簿温尚志、本府阴阳官路龙,日夜督事。正倾补坏,筑土培林。自大殿、两廊、二门、大门之内,又益以齐堂十间。绰楔隧表,焕然一新;以嘉靖戊戌冬十月迄工矣。于是守巡河北道布政使司左参政临川乐公頀、按察司佥事京山王公格,式观厥成,咸有题咏。

亡何,十一月二十一日诏下,各处帝王陵寝、前代名贤敕葬坟墓芜秽不治者,所在官司即与修理;照例编佥附近民丁,看护免差。于是王君率其僚同知晋城裴骞、通判日照许缙、淇南杨仲旻、推官辽州杨永福酾牲树石,谓是役也不可无记。以骞调官多暇、留心文墨,尝修、「比干录」、作「比干传」;请复为记。因表次如左,以附诸碑碣之后。使万世为君者,未至稔恶拒谏,当以纣为殷鉴;万世为臣者,若欲尽忠死节,当以比干为宗师。勿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绳人以比干,万古无忠臣矣。然则过祠墓而式遗像者,可不凛凛然哉!可不凛凛然哉!是为记。

明嘉靖十七年戊戌冬日,河南卫辉府同知、前通政司右晋城裴骞撰。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二·赵尔巽
  卷六十四 景德三年(丙午,1006)·李焘
  ●卷一百四十六·徐梦莘
  读礼通考卷二十七·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九·佚名
  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九·徐紘
  第四六保结状光绪七年八月一一二○六-三·佚名
  别集下卷四·宋名臣言行录
  卷四十·傅恒
  张稷传·李延寿
  孟珙传·脱脱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忍古楼词话 全文·夏敬观

    ○文道希 余作词始於庚子,时寓居海上,与萍乡文道希兄弟日相过从,道希颇授予作词之法。一夕,李伯元茂才於酒肆广徵京津乐籍南渡者四十馀人,为评骘残花之举。余首赋念奴娇词,道希辈颇系节叹赏,和者遂十馀人。道希词云:&l

  • 卷九·张元凯

    七言律诗迎春日雪考钟伐鼓九衢哗,少皥迎回玉作车。彩仗缤纷承羽盖,青旛缭绕缀瑶华。条风变柳千门絮,淑气吹梅万树花。甲第稍闻歌吹动,阳春白雪曲中夸。岁首得故人书却报卧病经时岁已迁,故人长铗尚风烟。江梅消息春前得,朔雁

  • 提要·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唐诗品彚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唐诗品彚九十卷拾遗十卷明高棅编棅有啸台集已着録宋之末年江西一派与四灵一派并合而为江湖派猥杂细碎如出一辙诗以大弊元人欲以新艳奇丽矫

  • 卷十二·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十二明 文肇祉 撰録事诗集五言律诗侍大父过王二丈履吉越溪庄随翁访叔度放棹越溪深竹径数椽屋桑园十亩隂汲泉频洗砚促膝坐鸣琴高士平生慕今朝夙心汪子木园与薛用传施安卿明卿陈子白文防名

  • 卷三百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七权德舆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覆露雍熙运澄清教化源赓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纂业光文祖贻谋属孝孙恭闻留末命犹是爱元元梯航来万国玉帛庆三朝湛露恩方浃薰风曲正调晏车悲卤簿广乐

  • 周密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周密(1232- 1298)字公谨,号草窗、蘋州,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其先济南人,曾祖周秘南渡,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少从父周晋宦游浙、闽。景定二年(1261)入临安府幕僚,监和剂局。咸淳间历两浙运司掾、丰储仓

  • 稽古録卷十·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庚申】共和元年【鲁愼公濞七齐武公夀十晋靖侯宜臼十八年秦仲楚熊勇七宋僖公举十八卫僖侯陈幽公宁十四蔡武侯二十三曹夷伯喜二十四○共伯和行周政厉王太子靖居于召公虎之家】二【晋僖侯司徒元】三○

  • 卷二十四·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二十四    宋 王当 撰昭公二 鲁子家懿伯 子家懿伯名羁鲁大夫也庄公之玄孙昭公将杀季氏告子家子曰季氏僭公室久矣吾欲杀之何如子家子曰诸侯僭於天子大夫僭於诸侯久

  • 卷之三十二·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二传第十六【附】固山贝子鄂齐尔列传鄂齐尔杜棱群王博多和次子初授一等台吉康熙十四年从杜棱群王毕哩衮达赉剿察哈尔叛人布尔尼二十六年上幸塞外以扈从赉银币嗣每幸辄扈

  • 王玉传(附王忱传)·宋濂

    王玉,赵州宁晋人,金末为万户,镇守赵州。太师、国王木华黎南下中原,王玉率所部归附,命他仍领本部人马,随大军攻邢、氵名、磁三州及济南诸郡。因其体长,人称他为“长汉万户”。又随大军攻泽、潞诸州。唯潞州久攻不下,王玉奋力死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 洪武十二年春正月己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辛未,今上及周王橚、楚王桢、齐王榑自凤阳来朝,赐其从官、卫士钞有差。 癸酉,旌表节妇九人。延平府顺昌县

  • 卷62·陈邦瞻

    ○两河中原之陷高宗建炎元年五月,金人陷河中府。先是,粘没喝等既北去,留万户银术可屯太原,副统硕格屯真定,娄室围河中,蒙哥进据磁、相,渤海大挞不也围河间。帝命马忠及忻州观察使张换将所部,合万人,自恩、冀趋河间以袭之。已而

  • 孟子字義疏證卷下·戴震

      才三條  才者,人與百物各如其性以為形質,而知能遂區以別焉,盂子所謂「天之降才」是也。氣化生人生物,據其限於所分而言謂之命,據其為人物之本始而言謂之性,據其體質而言謂之才。由成性各殊,故才質亦殊。才質者,性之所呈

  •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八卷·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八卷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萨提耶舍译千问论品第七之一戒净果通种断如意足念谛戒者。谓优婆塞五戒。问云何五。答谓。优婆塞受尽形寿不杀生。是优婆塞学迹。尽形寿。不偷盗。不

  • 成唯识论 第五卷·护法

    成唯识论 第五卷护法等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此染污意何受相应。有义此俱唯有喜受。恒内执我生喜爱故。有义不然。应许喜受乃至有顶。违圣言故。应说此意四受相应。谓生恶趣忧受相应。缘不善业所引果故。

  • 易象大意存解·任陈晋

    清任陈晋撰。一卷。《四库全书》本。此书不载《周易》经传本文,唯折衷诸家《易》说,阐明《易》象大意,故题曰《易象大意存解》。《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考《左传》韩起聘鲁,见《易象》、《春秋》。则《易》之主象,古有明文

  • 江湖奇侠传·平江不肖生

    长篇章回小说,共80回。平江不肖生著。1929年世界书局出版。该书以湖南平江、浏阳农民争夺交界地引起械斗为线索,描写昆仑派、崆峒派剑侠争雄的种种情节。全书人物众多,故事庞杂。小说中描写棍棒武技及各色吞云吐剑的奇技

  • 残水浒·程善之

    《残水浒》是《水浒传》续书之一种,接七十回卢俊义惊梦起,全书共十六回,为中国近代学者、小说家程善之(1880—1942)所著,1933年《新江苏日报》刊行,199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再版,收入“水浒系列小说集成”系列,与《水浒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