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卷 五
殚心篇
殚心者,全力以赴、鞠躬尽瘁之意也。曾国藩说,人始初奋搏,如初飞之鸟,很有孜孜向上的意境,但功成名就之日,反凭添许多息肩之念,实则进一步高山仰止,退一寸草木皆兵。王安石为相,张居正变法,有殚心而无余勇,皆旋踵而时胡林翼与楚疆共生死,乃有天心大转。纵横家王阊运说:曾国藩实以殚心苦战而成功,读其文集,催人泪下。“马不加鞭自奋蹄”,曾国藩权位越高,责任感越强,平生以“拚命报国,侧身修行”八字为“坚守之地”。
殚心篇(上)
【原文】
终身涉危蹈险,如履薄冰,却能自全其身,自守其道,尽己之性而知天命。天下事患不思耳,何患不可为;天下才患不求耳,何患世无人。弟必扶病强撑,决不告饶。楚疆危,弟德生死以之,当以大担量。必放心放手,然后推位让贤,有一分不安,决不推诿也。人莫患于不智,又莫患于不愚,智与愚合,而力量乃大。一入仕途,总是碰境,古人所谓待罪也。
【译解】
一生都在危险的道路上行走,如履薄冰一样,却能够自全其身,保持他的宗旨不变,这也只能归结为尽目,已的努力而听天作主了。天下事怕筹划不到,不怕做不到;天下的人才怕的是不寻求,不怕没有人才。我一定扶病支撑,决不告绕。湖北如果有危急,我愿生死相从,担当大责。一定放心放手让别人做,其后才能谈得上推位让贤。如果一分不安,也决不推诿他人,人害怕不聪明,又害怕不愚笨,智与愚相合,力量就会大起来。一入仕途,总是碰运气,这如同古代所说的待罪之人。
殚心篇(中)
【原文】
奉命承乏两江,菲才薄植,本不足以有为,又值精力疲惫之后,大局溃坏之秋,深惧陨越,诒知己羞。所刻刻自惕者,不敢恶规谏之言,不敢怀偷安心念,不敢妒忌贤能,不敢排斥异己,庶几藉此微诚,少补迂拙。特是从军日久,资望弥深,虚名弥盛,旧交则散如落落之星,新知或视如岩岩之石,用是誉言日多,正言日寡,每一念及,悚怵无地。敢求我兄弟惠直言,并赐危论。如闻弟有用人不详慎,居心不光明之处,尤当随时指示,无俾覆辙相寻,诒辱兰谱。至感至祷。
【译解】
我奉皇帝之命任两江总督高位,才能浅薄,根基不厚,本来不足以有所作为,又恰值我精力疲惫之年,大局溃坏多事之秋,我深深地害怕做错什么,让平生知己蒙上羞辱。时刻自觉的是,不敢怀有偷安之心,不敢妒贤忌能,不敢排斥异己,大概借此微弱无力的诚实,来稍微弥补我的笨拙。只是从军打仗的时间越来越长,资历声望越来越高,虚名越来越盛,原来的朋友已如落星一样七散八落,新结识的人有的把我看做岩石一样不可挑剔,因此说颂扬话的日益增多,讲规谏的话日发少起来。每当想到此,我就惶悚不安,无地自容。请求兄弟您嘉赐直言,并赐高深危疑之论。如果听到我有用人不周详,居心不光明的地方,尤其应当随时指示以其避免覆辙重蹈,令挚友蒙辱。这是我最大的希望和祈求。
殚心篇(下)
【原文】
天下纷纷,吾曹适丁其厄,武乡侯不云乎:“成败利钝,非所逆睹”,则亦殚其心力,尽其职守,静以待之而已。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舍命报国,侧身修行。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译解】
天下纷乱,我们正当这危难之时,诸葛亮不是说过“成败利钝,不可预料”吗?!我们只有竭心尽力,克尽职守,静待时机而已。凡人心发动,必须一鼓作气,尽力去做;稍有转念,便有疑心,疑心一起,私心也随之而来。要舍命报效国家,就必须戒慎恐惧,养成良好的品行。古时说“服了金丹,就可以成仙”,我认为立下远大志向,就是金丹。
猜你喜欢 文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卷一百三十二·卫湜 卷十四·钱时 卷三十七·林之奇 第一章 总论·佚名 卷三·王道焜 卷二·吕祖谦 卷六·魏了翁 第一 捭阖 3·王诩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一·魏了翁 卷一·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二·智升 太虚大师之一席谈·太虚 斗诤坚固中略论时轮金刚法会·太虚 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