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議品第八
十二分論議.如來自廣分別諸法體相.名摩呾履迦。二藏論藏精別經義.名阿毗達
磨。然弟子自證無倒顯示諸法體相.亦名摩呾履迦。是故釋經論唯有一體.所謂鄔
波第鑠體是也.宗經論則有二體.所謂摩呾履迦體阿毗達磨體是也。摩呾履迦體.
********************
以十一相顯示諸法.所謂世俗勝義乃至過患勝利是也。阿毗達磨體.以八門轉展
分別.所謂攝相應成就因緣果自相共相是也。無着登極喜地.多論議.作論應二體
備。是故顯揚十一品.攝事義決擇.成善巧無常.苦空無性.現觀瑜伽.不可思議.是摩
[口*旦]履迦體也。集論八品.本事則三法攝相應成就.決擇則諦法得論議.是阿毗達磨
體也。二論法門.皆根本於瑜伽師地。集論三法品之三科卽顯揚九事之五法.又卽
顯揚四相中自體之藴頌.三科廣六十門卽九事總中四嗢柁南之簡擇百門.又卽
四相中自體之想差別四十門.集論攝品卽顯揚九事總中四嗢柁南之十一相攝.
集論相應品卽顯揚四嗢柁南之五相應.集論成就品卽顯揚九事中心不相應之
三得.集論諦品卽顯揚九事之染.又卽九事之諦.集論法品卽顯揚四相中自體之
聞.集論得品之補特伽羅卽顯揚九事之補特伽羅.其現觀亦卽九事之諸功德而
與成現觀品多同.集論論議品卽顯揚四相中辯教之論法也。故談法門.二論則無
不同也。無着登極喜地.證法光三昧.述古而改觀.創今而宗立。是故顯揚所攝.九事
********************
則面目別開。顯揚所成.我相則無.無我相有.離言之取.方便之思.皆非遮遣。其意所
在.在救惡取空流。而集論所宗.同其一致。三科六十門.諦審徧觀.宗唯無我。滅諦無
住涅槃.妙離而常行利益.現觀而究竟功德.則亦救拔大空.並超小有。故談宗趣.二
論又無不同也。雖然.事義都同.而論體不同。顯揚以本母顯教.起於九事.殿以三藏.
博大而汪洋。集論以毗曇辯法.始於三科.終以論議.廉明而嚴整。集論於顯揚.有若
決擇對於本事。最後之作精簡易持.受用法樂意在斯歟.誰有智者不學集論。復次
菩薩乘體.亦有其二。一者深義殊特義.簡別於聲聞.菩薩增上學.是乘名唯識。二者
廣義平等義.通攝於一切.菩薩道相智.是乘名法相。無着發唯識之軔作攝論.全法
相之成作集論。攝論於集論.亦若決擇對於本事。蓋集論備三科.攝論但唯識.集論
六十門辯三科.攝論但教相染淨差別三性分別賴耶.但八何八若之詞辯入所知
相.集論入三藏有十三數門.攝論入所知相但四尋四實.集論四諦十六行知斷證
修.攝論彼入因果但波羅蜜多方廣十義.集論補特伽羅二十一位.攝論彼修差別
********************
但菩薩十地.集論現觀十種.攝論但法身功德.集論七大門論議決擇.攝論但三相
造論。故不讀攝論.不能增上學而無決擇.然不讀集論.不能道相智而無本事。決擇
如宰堵坡之頂.本事如建築之有基.植其基而缺其頂有之矣.未有無其基而獨立
其頂者也。是故集論於菩薩行大乘學所至重也。三科四諦.四俗之二三.亦四真之
一二.以後位之四諦抉前位之三科。攝與相應賅徧真俗.法品抉於其真。成就亦賅
真俗.得品抉於其真。論議顯毗曇.終一書之旨。以讀集論.大略如是。世親既釋攝論.
復約三法而作五藴.安慧則糅雜集而廣五藴.示我周行.入學有方矣。
********************
猜你喜欢 佛说六字神咒王经·佚名 归戒要集卷中·弘赞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佚名 卷第四·佚名 卷第十二·普瑞 观无量寿经义疏(本)·慧远 大乘庄严经论 第一卷·无著 第二 觉支相应·佚名 观经序分义卷第二·善导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太虚 复国民大学函·太虚 卷五·佚名 第二章 《玉历》的内容·佚名 叙·徐昌治 因缘品第一·马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