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正貫第十一

  《春秋》,大義之所本耶?六者之科,六者之旨之謂也。然後援天端,布流物,而貫通其理,則事變散其辭矣。故誌得失之所從生,而後差貴賤之所始矣。論罪源深淺,定法誅,然後絕屬之分別矣。立義定尊卑之序,而後君臣之職明矣。載天下之賢方,表廉義之所在,則見複正焉耳。幽隱不相逾,而近之則密矣。而後萬變之應無窮者,故可施其用於人,而不悖其倫矣。是以必明其統於施之宜,故知其氣矣,然後能食其誌也;知其聲矣,而後能扶其精也。知其行矣,而後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後能別其情也。故倡而民和之,動而民隨之,是知引其天性所好,而厭其情之所憎者也。如是則言雖約,說必布矣;事雖小,功必大矣。聲音盛化運於物,散人於理,德在天地,神明休集,並行而不竭,盈於四海而訟詠。《書》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乃是謂也。故明於情性乃可與論為政,不然,雖勞無功。夙夜是寢,思慮拳心,猶不能睹,故天下有非者。三示當中孔子之所謂非,尚安知通哉!

猜你喜欢
  验符篇第五十九·王充
  法言義疏十一·汪荣宝
  卷十四·朱熹
  卷十四·陈天祥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孔子
  皇祐新乐图记卷中·胡瑗
  卷三·邵宝
  第七章 31·辜鸿铭
  卷四·黄伦
  卷十五·欧阳修
  卷之五十·邵经邦
  大雲初分金刚智健度第十六·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唐慧琳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上并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石·唐圭璋

      石字知几,号方舟,资阳槃石人。大观二年(1108)生。举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乙科,成都户掾。绍兴二十七年(1157)太学录。二十九年(1159),太学博士。旋罢为成都学官,倅彭州,知黎州。入为都官员外郎。复出知合州、眉州,除成都路转运

  • 第四折·佚名

    (末扮上) 【双调】【新水令】从来猛虎不吃傍窝食,送的我死无葬身之地。则为知心友番做杀人贼,普天下拜义亲戚,则你口快心直,休似我忒仁义。 【夜行船】哥哥慈悲,盛把兄弟相周急。如今谢哥哥将来的酒和食,这的长离饭永别杯,碜

  • 卷七十二·志第四十八·职官一·张廷玉

        ◎职官一   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其纠劾则责之都察院,章奏则达之通政司

  • 卷三商部下·赵璘

      韓文公與孟東野友善。韓公文至高,孟長於五言,時號「孟詩韓筆」。元和中,後進師匠韓公,文體大變。又柳柳州宗元、李尚書翱、皇甫郎中湜、馮詹事定、祭酒楊公、余座主李公,皆以高文為諸生所宗,而韓、柳、皇甫、李公皆以引

  • 后汉孝献皇帝纪五卷第三十·袁宏

      十二年(丁亥、二〇七)  春,曹操上表曰:“昔袁绍入郊甸,战于官渡,时兵少粮尽,图欲还许。荀彧乃建进讨之规,遂摧大逆,覆取其 众。此彧睹胜败之机,略不世出〔一〕。绍既破败,臣粮亦尽,以为河北未易图也,欲南讨刘表。彧复止

  • 石天麟传·宋濂

    石天麟,字天瑞,顺州人。十四岁入见太宗,留入宿卫军。天麟好学不倦,对于诸国语言无不学习。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整顿政务,选拔贤能者为参佐,天麟当选,赐名蒙古台。宗王征西域,以天麟为断事官。宪宗六年(1256),遣天麟出使海都,被海

  • 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六王礼考【二十二】亲王公卿以下车舆仪从【臣】等谨按古者以卤簿为仪从之通名叶梦得引史所载御史中丞建康令皆有卤簿是也又宋史仪卫志大驾卤簿导驾官开封令开封牧太常卿司徒御史大

  • 卷四十八·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十八金石三题名顺治三年丙戌科赐傅以渐等三百七十三名及第出身题名碑【谨按明进士题名并命阁臣作记重见复出文义一律我】【朝进士题名于篆额之下刋榜首圣制一道于法为简质云】四年丁亥科

  • 卷第十一·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十一 大鷦鷯天皇 仁徳天皇大鷦鷯天皇。譽田天皇之第四子也。母曰仲姫命。五百城入彦皇子之孫也。天皇幼而聰明叡智。貌容美麗。及壯仁寛慈惠。★四十一年(庚午三一〇)春二月。譽田天皇崩。時太子菟道稚郎

  • 好恶不等于是非·孔子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严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还难说。”子贡又问:“一乡的人

  • 卷十六·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六僖公五年春【附录左传】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周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极】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视朔亲告朔也观台台上构屋可以遘观者也

  • 孟子卷二·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桓公霸诸侯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孟子曰子诚齐人

  • 建立品第八十二·佚名

    尔时须菩提意念言:菩萨摩诃萨住於何道能作无畏坚誓。佛尔时知须菩提所念便告言: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三十七品及十八空八惟无九次第禅十力佛十八法。须菩提,是诸法是菩萨道。於意云何。颇有法菩萨所不学者不。若不尽

  • 本相猗致经正文·佚名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本有爱不见不了。今见有从有爱。设是本有爱无有今为有。今见分明。从是本因缘。令致有爱。有爱比丘从致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从有爱致

  • 卷十·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之馀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有七种事。能得如是不可思议无尽法门。谓因无尽有情界无尽大悲无尽妙用无尽法门无荆坏生死魔故智无尽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无行无相无生无灭。菩萨於一切法应如是知。

  • 卷六十·佚名

    释十善品第三十八【经】佛告释提桓因言:&ldquo;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人行十善道。于汝意云何?是因缘故,得福多不?&rdquo;答言:&ldquo;甚多!世尊。&rdquo;佛言:&ldquo;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般若波罗蜜

  • 师姑是女人·佚名

    智通禅师在归宗禅师处参禅时,有一天晚上巡堂,大叫:&ldquo;我开悟了!我开悟了!&rdquo;大众听了吓一跳,第二天上堂,归宗禅师集合大众问道:&ldquo;昨夜是谁自称已开悟了,请站出来!&rdquo;智通走出来,直下承担地说道:&ld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九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九卷安慧菩萨造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观薪火品第十之余◎复次颂言即薪而无火释曰。遣一性故异薪亦无火释曰。薪火二法遣异性故火中亦无薪  薪中亦无火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