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节第十六
赵孝成王问曰昔伊尹为臣而放其君、其君不怨、何行而得乎此也、子顺答曰、伊尹执人臣之节而弼其君以礼。亦行此道而巳矣。王曰方以放君为名、而先生称礼、何也、子顺曰以礼括其君。使入于善也。曰其说可得闻乎、答曰其在商书。太甲嗣立。而干冢宰之政。伊尹曰惟王旧行不义。习与性成。予不狎于不顺。王始即桐。迩于先王。其训罔以后人迷。王往居忧。允思厥祖之明德。是言太甲在丧不明乎人子之道。而欲知政。于是伊尹使之居桐。近汤之墓。处忧哀之地。放之不俾知政。三年服竟。然后反之。即所以奉礼执节事太甲者也。率其君以义强其君以孝道未有行此见怨也。王曰善哉。我未之闻也。
魏安釐王问子顺曰、马回之为人、虽少才文、梗梗亮直、一作缏有大丈夫之节、吾欲以为相、可乎、答曰知臣莫若君。何有不可。至于亮直之节。臣未明也。王曰何故、答曰闻诸孙卿云、其为人也。长目而豕视者必体方而心圆。每以其法相人。千百不失。臣见回非不伟其体干也。然甚疑其目。王卒用之。三月果以谄得罪。
新垣固谓子顺曰、贤者所在、必兴化致治、今子相魏未闻异政而即自退、其有志不得白、何去之速也、答曰以无异政。所以自退也。且死病无良毉。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义事之。固不获安。救亡不暇何化之兴。昔伊挚在夏吕望在商而二国不理。岂伊吕之不欲哉。势不可也。当如今日山东之国弊而不振。三晋割地以求安。二周折节而入秦。燕齐宋楚巳屈服矣。以此观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尽为秦乎。
季节见于子顺、子顺赐之酒、辞、问其故、对曰今日家之忌日也、故不敢饮、子顺曰饮也。礼忌日不乐而已未有无饮者礼虽服衰麻见于君及先生与之梁肉无辞。所以敬尊长而不敢遂其私也。忌日方于有服则轻矣。
魏安釐王问天下之高士、子顺曰世无其人也抑可以为次。其鲁仲连乎。王曰鲁仲连强作之者。非体自然也。答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文武欲作尧舜而至焉。背我先君夫子欲作文武而至焉。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矣。
虞卿着书名曰春秋、魏齐曰子无然也、春秋、孔圣所以名经也、今子之书大抵谈说而巳、亦以为名何、答曰经者、取其事常也、可常则为经矣、且不为孔子其无经乎、齐问子顺、子顺曰无伤也。鲁之史记曰春秋。经因以为名焉。又晏子之书亦曰春秋。吾闻泰山之上封禅者七十有二君。其见称述。数不盈十。所谓贵贱不嫌同名也。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雀于赵王、而缀之以五丝、赵王大悦、申叔以告子顺、曰王何以为也、对曰正旦放之。示有生也。子顺曰此委巷之鄙事尔。非先王之法也。且又不令。申叔曰敢问何谓不令。答曰夫雀者取其名焉。则宜受之于上。不宜取之于下。下人非所得制爵也而王悦此。殆非吉祥矣。昔虢公祈神。神赐之土田。是失国而更受田之祥也。今以一国之王。受民之雀。将何悦哉。
申叔问曰犬马之名。皆因其形色而名焉、唯韩卢宋鹊独否、何也、子顺答曰、卢黑色。鹊白色。非色而何。魏公子无忌死、韩君将亲弔焉、其子荣之以告子顺、子顺曰必辞之。礼邻国君弔君主之今君不命子。则子无所受其君也。其子辞韩、韩君乃止、子高以为赵平原君霸世之士。惜其不遇时也。其子子顺以为衰世之好事公子。无伯相之才也。申叔问子顺曰、子之家公有道先生既论之矣、今子易之、是非焉在。答曰言贵尽心。亦各其所见也。若是非。则明智者裁之。申叔问子顺曰、礼、为人臣三谏不从、可以称其君之非乎、答曰礼所不得也。曰叔也昔者逮事有道先生、问此义焉、而告叔曰得称其非者。所以使天下人君不敢遂其非也。子顺曰然。吾亦闻之。是亡考起时之言。非礼意也。礼、受放之臣不说人以无罪。先君夫子曰事君欲谏不欲陈。言不欲显君之非也。申叔曰然则晏子、叔向皆非礼也、答曰此二大夫相与私燕言及国事。未以为非礼也。晏子既陈屦贱而踊贵于其君其君为之省刑。然以及叔向。叔向听晏子之私。又承其问所宜亦答以其事也。
魏王问子顺曰、寡人闻昔者上天神异后稷而为之下嘉穀、周以遂兴、往中山之地、无故有穀、非人所为、云天雨之、反亡国何故也。答曰天虽至神。自古及今。未闻下穀与人也。诗美后稷能大教民种嘉穀以利天下。故诗曰诞降嘉种、犹书所谓稷降播种、农殖嘉穀、皆说种之、其义一也。若中山之榖。妖■之事。非所谓天祥也。
赵王问相于平原君、平原君曰邹文可、赵人王曰其行如何、对曰夫孔子高天下之高士也、取友以行、交游以道、文与之游、称曰好义王其用之、王卒不用、后以平原君言问子顺、且曰先生知之乎、答曰先父之所交也。何敢不知。王曰寡人虽失之在前。犹愿闻其行于先生也。答曰行不茍合。虽贱不渝。君子人也。王遂礼之。固以老辞。
赵王问子顺曰。寡人闻孔氏之世自正考父以来、儒林相继、仲尼重之以大圣、自兹以降、世业不替、天下诸侯咸资礼焉、先生承其绪、作二国师、从古及今、载德流声、未有若先生之嗣、率由前调、将与天地相敝矣、答曰若先祖父并稟圣人之性如君王之言也。至如臣者学行不敏。寄食于赵。禄仕于魏。幸遇二国之君宽以容之。若乃师也。未敢承命。假令赖君之愿后世克祚。不忝前人。不泯祖业。岂徒一家之赐哉。亦天下之庆也。王曰必然必然。
猜你喜欢 商书·西伯戡黎·佚名 禁使第二十四·商鞅 卷十九下·王天与 卷六·乾隆 卷三·季本 存韩·韩非 (二十九)朱子之文学·钱穆 正賫送·章太炎 黄龙佛寿清禅师·惠洪 大智度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佛说初分说经卷下·佚名 宗镜录卷第六十六·延寿 越分欲得为堕落魔外之本·印光 第十八卷·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