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亲章第十八
【解读】
这一章主要是强调孝子在丧亲时应遵循的礼法。为人子女,生事爱敬,死事哀戚,这是就是孝道,也是整部《孝经》的结论。
【原文】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1),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2),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3)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4)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5)
【译文】
孔子说:“孝子丧失了父母亲,要哭得声嘶力竭,发不出悠长的哭腔;举止行为失去了平时的端正礼仪,言语没有了条理文采,穿上华美的衣服就心中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快乐,吃美味的食物不觉得好吃,这是做子女的因失去亲人而悲伤忧愁的表现。父母之丧,三天之后就要吃东西,这是教导人民不要因失去亲人的悲哀而损伤生者的身体,不要因过度的哀毁而灭绝人生的天性,这是圣贤君子的为政之道。为亲人守丧不超过三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办丧事的时候,要为去世的父母准备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饰和铺盖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进棺内,陈列摆设上、簋类祭奠器具,以寄托生者的哀痛和悲伤。出殡的时候,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地哀痛出送。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兴建起祭祀用的庙宇,使亡灵有所归依并享受生者的祭祀。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以表示生者无时不思念亡故的亲人。在父母亲在世时以爱和敬来奉事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怀看悲哀之情料理丧事,如此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为孝子侍奉亲人的义务。”
【注释】
(1)哭不偯:偯,哭的余声曲折委婉。
(2)食旨不甘:旨,美味的食品。
(3)棺椁:即棺材和套棺
(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
(4)簠簋: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
(5)擗踊哭泣:擗踊,亦作“辟踊”。擗,用手拍胸。踊,以脚顿地。形容极度悲哀。
猜你喜欢 和氏第十三·韩非 附錄·孙诒让 管子补注卷二十·刘绩 卷二·李衡 卷十三·汪克宽 卷十四·叶酉 卷九·史浩 卷五·李光地 卷二·佚名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唯识三十论讲要(注一)·太虚 六度集经卷第七·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四·佚名 佛说随勇尊者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二·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