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下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纂传卷十九下   元 王天与 撰

泰誓下第三        周书

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

【唐孔氏叙章指见上篇○汉孔氏曰是其戊午明日众士百夫长已上唐孔氏曰上篇未次而誓故略言大防中篇既次乃誓为文稍详故言以师毕会此篇最在其后为文益详故言大巡六师巡绕周徧大其事故称大也林氏曰此言六师泛指诸侯之师非谓周于此时已备六师之制也周礼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武王是时尚为诸侯但有三军之制棫朴之诗美文王之官人而曰周王于迈六师及之此亦指文王出师之时所合诸侯之师也三篇之首史官所叙不同上篇言友邦冡君御事庶士中篇言羣后此篇言众士但史官变其文耳非谓彼但告诸侯而此但告众士也】

王曰呜呼我西土君子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絶于天结怨于民斮朝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崇信奸回放黜师保屏弃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恱妇人上帝弗顺祝降时丧尔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罚

【夏氏曰此武王数纣有可诛之罪○林氏曰西土君子统上下而言越王勾践伐吴以其私卒君子六干人为中军则士卒亦可谓之君子○汉孔氏曰言天有明道其义类惟明言王所宜法则郑氏曰类等类也林氏曰益赞禹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汤亦言天道福善祸淫与此言天道意同唐孔氏曰将言商王不法天道故先标二句于前其下乃述商王违天之事○汉孔氏曰轻狎五常之敎侮慢不行大为怠惰不敬天地神明吕氏曰五常之理森然在天下当尊之敬之心有度事有经玩心一生则灭天理穷人欲为人所不为矣武王数纣之恶其本原只在狎侮上其下皆为恶之流派太保作旅獒亦谆谆于狎侮则狎侮乃众恶之源也张氏曰敬者百圣之心法弗敬者万恶之本源○汉孔氏曰不敬天自絶之酷虐民结怨之周氏曰天非絶纣也而纣自絶于天民非怨纣也而纣自结怨于民林氏曰下文皆自絶结怨之实○汉孔氏曰冬月见朝渉水者谓其胫耐寒斩而视之比干忠谏谓其心异于人剖而观之酷虐之甚唐孔氏曰说文云斮斩也朱子曰胫足骨也许氏曰剖破也○汉孔氏曰痡病也言害所及逺吕氏曰作者作之有力也○汉孔氏曰回邪也奸邪之人反尊信之可法以安者反放退之林氏曰师保谓师保之官○汉孔氏曰屏弃常法而不顾箕子正谏而以为囚奴郑氏曰屏除也唐孔氏曰论语云箕子为之奴是纣囚之又为奴役之○汉孔氏曰言纣废至尊之敬营卑防恶事作过制枝巧以恣耳目之欲唐孔氏曰不修谓不扫治也不享谓不祭祀也与上篇不事上帝神只遗厥先宗庙不祀其事一也重言之耳奇技谓奇异技能淫巧谓过度工巧二者本同但技据人身巧指器物为异耳晋语云殷辛伐有苏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而亡殷殷本纪云纣嬖于妇人爱妲己惟妲己之言是从○汉孔氏曰祝断也天恶纣逆道断絶其命故下是丧亡之诛○汉孔氏曰孜孜劝勉不怠吕氏曰临事之际初心易失有所畏有所利则至公之心几于失矣孜孜者承续而不间也恭行夫罚説见甘誓】

古人有言曰抚我则后虐我则雠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雠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肆予小子诞以尔众士殄殱乃雠尔众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功多有厚赏不迪有显戮

【夏氏曰此武王激厉众士之意○汉孔氏曰武王述古言以明义吕氏曰天尊地卑君臣定位若抚我者即以为后虐我者即以为雠是君臣反覆手之间可变古人之言何谓也天佑下民作之君抚我者乃为君之职虐我则于君职反矣反乎君职则是雠矣此言以警君非于民之义而发也○汉孔氏曰言独夫失君道也大作威杀无辜乃是汝累世之雠明不可不诛叶氏曰孟子言残贼之人谓之一夫意葢本此朱子曰四海归之则为天子天下叛之则为独夫林氏曰世雠谓与一世之人为雠汤之于葛有匹夫匹妇之雠然且复之况纣为世雠乎○汉孔氏曰立德务滋长去恶务除本言纣为天下恶本蔡氏曰此两句意亦古语○汉孔氏曰言欲行除恶之义絶尽纣○吕氏曰自古人有言至殄殱乃雠数语辞旨峻厉犹之天地之化隂阳之气和则翔之以风润之以雨霏微霡霂而万物无不遂戾则偃之以烈风轰之以迅霆凌厉震动而万物无不肃圣人天也○汉孔氏曰迪进也杀敌为果致果为毅登成也成汝君之功○汉孔氏曰赏以劝之戮以威之王氏曰不迪谓不迪果毅也蔡氏曰厚赏则非特一爵一级而己显戮则必肆诸市朝以示众庶张氏曰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与此同意】

呜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惟我有周诞受多方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夏氏曰此称文王盛德以结之○汉孔氏曰称父以感众也言其明德充塞四方明着岐周张氏曰易云垂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又云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则明莫明于日月文王有明德故以日月之照临喻之蔡氏曰照临言辉光也吕氏曰光四方与尧之光宅舜之重华同但文王未尝中天下而立西土乃文王所治处近而尤显学者须知光华所自发处○汉孔氏曰言文王德大故受众方之国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汉孔氏曰推功于父言文王无罪于天下故天佑之人尽其用蔡氏曰无罪犹言无过○汉孔氏曰若纣克我非我父罪我之无善之致蔡氏曰无良犹言无善○唐孔氏曰胜非我功败非父咎崇孝罪己苏氏曰兵凶事也以武王与纣而犹有胜负之忧为文王羞是以先王重用兵也】

尚书纂传卷十九下

猜你喜欢
  鬼谷子卷下·陶弘景
  提要·孙奇逢
  提要·毛奇龄
  卷三十四·黄伦
  卷一百六·山井鼎
  卷十四·惠士奇
  目录·陈建
  第五章 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梁漱溟
  卷八 妻上·司马光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四·唐慧琳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三·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九·玄奘
  竹溪善禅师塔铭并序·太虚
  六度集经卷第七·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毒谮(双凋家麻韵)·丁耀亢

    【字字双】(丑)对众欺心实可夸,不怕。张开佞嘴似老鸦,堪咤。平生惯骑两头马,胆大。短胡抹墨脸花花,请骂!自家不是别人,宣府生员吴义是也。只囚沈经历箭射了严阁老的尊像,俺来报个信儿,或者奉承的欢喜。大小赏个官

  • 卷二百三十七·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夏五月壬戌朔给授阳武侯薛禄惠安伯金玉永顺伯薛斌鉄券并封赠其三代诰命 上谓禄等曰卿等事朕久勤劳亦多所以致此不易矣但人情位高易骄禄厚宜侈宜思得之不易保之维艰则安荣始终传及后嗣勉之勉之○命第一

  • 卷之一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九十四卷 文苑 二 一·缪荃孙

    扬 州 府 二 明汪广洋汪广洋,字朝宗,高邮人,流寓太平。太祖渡江,召为元帅府令史。累进中书右司郎中。知骁骑卫事,参常遇春军务。下赣州,拜江西参政。洪武元年,山东平,命理行省,抚纳新附,民甚安之。召入,为中书省参政。

  • 七六 中越馆·周作人

    东竹町在顺天堂病院的右侧,中越馆又在路右,讲起方向来,大概是坐北朝南吧。我们的住房是在楼下,大小两间,大的十席,朝西有一个纸窗,小的六席,纸门都南向,要比下宿的普通房间为宽大。人家住房照例有板廊,外边又有一个曲尺形的一个

  • ·粤中风闻台湾事论·丁曰健

    连日风闻台湾复有小警:北路土番作孽,南路客子竖旗,同谋拒敌官兵;此异事也。南、北路相去遥远,民番情性不相联属,何以北路土番不轨,而南路客子即肯坚旗遥应?或者起衅之处,不在土番而在北路客子;所以南路竖旗,似因北

  • 卷五·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五乞取囘中官王敬疏【成化十八年】 王 恕臣始为朝廷轸念淮扬苏松等处地方饥荒军民流亡恐臣等奉命不谨莫能区画赈贷以致失所特遣近臣齎内帑钱物远

  • 明初卫所制度之崩溃·吴晗

    一《明史·刘基传》:太祖即皇帝位,基奏立军卫法。《兵志序》: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

  • 纲鉴易知录卷四二·吴楚材

    唐纪高祖神尧皇帝纲 庚辰,春二月,唐以封德彝为中书令。纲 夏四月,唐秦王世民击宋金刚,破之,定杨可汗武周及金刚皆走死。目 宋金刚将尉迟敬德、寻相战屡败。四月,金刚食尽;北走。秦王世民追及寻相于吕州,大破之,乘胜逐北,一昼

  • 卷七·王樵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七      明 王樵 撰商书契始封商汤因以为有天下之号商书旧凡四十篇二十三篇亡○郑云契本封商国在太华之阳皇甫谧云今上洛商是也襄九年左传云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邱相土因之杜预云今

  • 指月录卷之十四·瞿汝稷

    六祖下第五世▲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邢氏子。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便慕禅宗。初在黄檗会中。行业纯一。时睦州为第一座。乃问。上座在此多少时。师曰三年。州曰。曾参问否。师曰。不曾参问。不知问个甚么。

  • 人生观的科学·太虚

    ──十三年初冬在宁波作── 一 绪言   二 宗教玄学哲学科学之审定   三 人生的科学   四 人生观的科学一   五 人生观的科学二   六 人生观的科学三   七 人生观的科学对于世界文化之抉择

  • 大城北京·林语堂

    林语堂旅居美欧数十年,用多部传世经典专著,向西方介绍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本书同大师同类专著一样,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重新演绎了北京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北京文化的各个层面——内城与外郛

  • 红楼梦影·顾太清

    长篇小说。清佚名撰。二十四回。扉页署名“云槎外史”,但每回之前却题“西湖散人撰”,估计当为一人。此书成于咸丰末年,约十三万字。《红楼梦》自乾隆五十六年(1791)刊行以来,各种续书陆续问世,多达三十余种。此编晚

  • 同文馆唱和诗·邓忠臣

    十卷。宋邓忠臣等 (生卒年不详)撰。忠臣,字谨思,别号玉池先生。湖南长沙人。熙宁进士,官大理丞,迁考功郎。同文馆本以待朝鲜使人。时邓忠臣等同考校,即其他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之作,汇为一编。按《宋史·艺文志》有苏

  • 大般涅槃经后分·佚名

    亦称《大般涅槃经后译荼毗分》、《大般涅槃经后译》、《涅槃经后分》、《阇维分》。佛教经典。唐若那跋陀罗译。二卷。其情节紧接《大般涅槃经》,主要叙述释迦牟尼临终遗教及火化、分舍利等事项。译出后即与大本合部流

  •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法藏

    唐法藏撰。一卷。依据《华严经》,各分十门讲“普贤观”和“普贤行”,前者是观想思考的义理,后者是具体的修行内容。“普贤观”分十门:(1)“会相归性门”,指“观一切法自性皆空”,根据“理”而进行思考,达到“摄散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