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居卫第七

子思居卫、言茍变于卫君、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君任军旅、率得此人则无敌于天下矣、卫君曰吾知其材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以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何也。知其所妨者细也。卒成不訾之器。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卫君再拜。曰谨受教矣。

子思适齐、齐君之嬖臣美鬚眉立乎侧、齐君指之而笑、且言曰假貌可相易。寡人不惜此之鬚眉于先生也。子思曰非所愿也。所愿者唯君修礼义富百姓。而伋得寄帑于君之境内。从繈负之列。其荣多矣。若无此鬚鬣。非伋所病也。昔尧身修十尺。眉分八彩。实圣。舜身修八尺有奇。面颔无毛。亦圣。禹汤文武及周公勤思劳体。或拆臂望视或秃骭背偻。亦圣。不以鬚眉美鬣为称也。人之贤圣在德。岂在貌乎。且吾性无鬚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由是言之。伋徒患德之不邵美也。不病毛?之不茂也。

子思谓子上曰、有可以为公之尊而富贵人众不与焉者。非唯志乎。成其志者。非唯无欲乎。夫锦缋纷华。所服不过温体。三牲大牢。所食不过充腹。知以身取节者则知足矣。茍知足则不累其志矣。

曾子谓子思曰、昔者吾从夫子巡守于诸侯。夫子未尝失人臣之礼。而犹圣道不行。今吾观子有傲世主之心。无乃不容乎。子思曰时移世异。人有宜也。当吾先君。周制虽毁。君臣固位。上下相持。若一体然夫欲行其道。不执礼以求之。则不能入也。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凶之秋也。伋于此时不自高。人将下吾。不自贵。人将贱吾。舜禹揖让。汤武用师。非故相诡。乃各时也。

子思在齐、尹文子生子不类、怒而杖之、告子思曰此非吾子也、吾妻殆不妇、吾将黜之、子思曰若子之言。则尧舜之妃复可疑也。此二帝圣者之英。而丹朱商均不及匹夫。以是推之。岂可类乎。然举其多者。有此父斯有此子。道之常也。若夫贤父之有愚子。此由天道自然。非子之妻之罪也。尹文子曰先生止之愿无言。文留妻矣。

孟轲问子思曰、尧舜文武之道、可力而致乎、子思曰彼人也我人也。称其言。履其行。夜思之。昼行之。滋滋焉。汲汲焉如农之赴时。商之趣利。恶有不至者乎。

子思谓孟轲曰、自大而不修。其所以大不大矣。自异而不修。其所以异不异矣。故君子高其行则人莫能阶也。远其志则人莫能及也。礼接于人人不敢慢。辞交于人人不敢侮。其唯高远乎。

申祥问曰子张之子殷人自契至汤而王、周人自弃至武王而王、同喾之后也、周人追王大王王季文王、而殷人独否、何也、子思曰文质之异也。周人之所追大王。王迹起焉。又曰文王受命、断虞芮之讼、伐崇邦、退犬戎、追王大王王季、何也、子思曰狄人攻大王。大王召耆老而问焉。曰狄人何来。耆老曰欲得菽粟财货。大王曰与之。与之至无而狄人不止。大王又问耆老曰狄人何欲。耆老曰欲土地。大王曰与之。耆老曰君不为社稷乎。大王曰社稷所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民者亡民也。耆老曰君纵不为社稷不为宗庙乎。大王曰宗庙者私也。不可以吾私害民。遂杖策而去。过梁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束修奔而从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乘之邑。此王道之端也。成王于是追而王之。王季其子也。承其业。广其基焉。虽同追王。不亦可乎。

羊客问子思曰、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之二伯、周自后稷封为王者后、子孙据国、至大王王季文王、此固世为诸侯矣、焉得为西伯乎、子思曰吾闻诸子夏。殷王帝乙之时。王季以功。九命作伯。受珪瓒鬯之赐。故文王因之。得专征伐。此以诸侯为伯。犹周召之君为伯也。

子思年十六适宋、宋大夫乐朔与之言学焉、朔曰尚书虞夏数四篇善也、下此以讫于秦费、效尧舜之言耳、殊不如也、子思答曰事变有极。正自当耳。假令周公尧舜不更时异处。其书同矣。乐朔曰凡书之作。欲以喻民也简易为上、而乃故作难知之辞、不亦繁乎、子思曰书之意兼复深奥训诂成义古人所以为典雅也。曰昔鲁委巷亦有似君之言者、伋答之曰道为知者传。茍非其人道不传矣今君何似之甚也。乐朔不悦而退。曰孺子辱吾、其徒曰鲁虽以宋为旧、然世有雠焉、请攻之、遂围子思、宋君闻之、不待驾而救子思、子思既免、曰文王困于羑里作周易。祖君屈于陈蔡作春秋。吾困于宋可无作乎。于是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

猜你喜欢
  卷五十 有司彻第十七·郑玄
  班禄 第十五·王符
  第六章 1·辜鸿铭
  卷七十四·程川
  卷十一·赵汸
  卷五十八·朱熹
  禹贡说断卷一·傅寅
  第四 抵巇 1·王诩
  修身译文·洪应明
  罪障品第二十八·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九·欧阳竟无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致蒋总司令书·太虚
  佛说兴起行经卷下·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徐志摩

    在诗集子前面说话不是一件容易讨好的事。说得近于夸张了自己面上说不过去,过分谨恭又似乎对不起读者。最干脆的办法是什么话也不提,好歹让诗篇它们自身去承当。但书店不肯同意;他们说如其作者不来几句序书店做广告就无从

  • 卷449 ·佚名

    杨万里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 尘世何曾识桂林,花仙夜入广寒深。 移将天上众香国,寄在梢头一粟金。 露下风高月当户,梦回酒醒客闻砧。 诗情恼得浑无那,不为龙涎与水沉。 杨万里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又和六

  • 中州集巻首·元好问

    △圣制○显宗二首赐石右相琚生日之寿[大定辛酉承华殿书]黄阁今姚宋青宫旧绮园绣絺归里社冠葢画都门善训怀师席深仁寄寿尊所期河润溥余福被元元阙题心与寥寥太古通手随轻籁入天风山长水阔无寻处声在乱云空碧中[此诗山

  • 列传第二十八 柳元景·李延寿

    元景少便弓马,数随父伐蛮,以勇称。寡言语,有器质,荆州刺史谢晦闻其名,要之,未及往而晦败。雍州刺史刘道産深爱其能,会荆州刺史江夏王义恭复召之,道産谓曰:“久规相屈。今贵王有召,难辄相留,乖意以爲罔罔。”服阕,累迁义恭司徒太尉

  • 卷二百四十三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起神宗熙寧六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甲辰朔,詔:秦鳳路效用進士竇長裕、竇解招納蕃部有勞,貢院考試不中格,宜依特奏名人例就試。   丁未,權知開封府、翰林學士兼侍讀元絳兼侍讀學士、提舉在京諸司庫務。御史劉孝孫言絳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佚名

    嘉靖四十三年十一月庚子朔先是户部议裁冗食极言各监局军民匠役之滥诏严加清汰既而太监滕祥等争言此辈执事内廷若一付有司清查动逾旬月有误供用 上惑之由是部议寝不行○辛丑○南道御史林润奏臣巡视上江备访江洋盗贼多

  • 第三七四谕同治六年六月十四日一二二○七--九·佚名

    淡水分府严,对刘维兰给发六张犁等庄总理谕戳署淡水总捕分府严为给发谕戳奉公事。案据竹北一保闽籍保正刘青云、粤籍垦户刘维翰即刘子谦、总理黄国忠、监生曾本立、陈鸿书、彭殿华、詹国和,暨铺户、

  • 卷四十五·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五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四十二 魏臣 满宠【子伟 奋奋子长武】 田豫 牵招【子弘】 郭淮谨案满宠田豫牵招三传阙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也祖全大司农父緼鴈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纪昀

    列传唐 【三】○唐三刘文静裴寂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奇】 唐俭【宪】长孙顺德 柴绍 【赵 文恪李思行李高迁姜宝谊许世绪刘师立刘义节钱九陇樊兴 公孙武达 庞卿恽张长逊张平高 李安远马三宝李孟尝元仲文秦行

  • 一四六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六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湖南巡抚臣姜晟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议(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

  • 西北诸戎传·姚思廉

    西北诸戎传序西北诸戎,汉代张骞开通西域,甘英竟至于到了西海,有的派遣侍子入朝陪侍天子,有的进贡,当时虽穷兵黩武,仅能战胜,比起前代,差得远了。魏时三方鼎立,每日战争不止,晋国平吴以后,稍得安宁,只是设立戊己校尉掌管西域之屯田

  • 卷六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法祖东汉章帝时校书郎杨终上书曰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崖之郡光武絶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鲁文

  • 卷40·陈邦瞻

    ○西夏用兵英宗治平三年夏四月,夏人寇边,经略使蔡挺击走之。先是,夏主谅祚遣吴宗来贺即位,宗语不逊,诏谅祚惩约宗。谅祚不奉诏,而出兵秦凤、泾原,抄熟户,扰边塞,杀掠人畜以万计,遂寇大顺城。环庆经略使蔡挺使蕃官赵明击之。谅祚

  • 周书·立政·佚名

    周公作《立政》。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

  • 卷二十二·赞宁

    ◎感通篇第六之五(正传十三人附见五人)○后唐韶州灵树院如敏传释如敏,闽人也。始见安禅师,遂盛化岭外,诚多异迹。其为人也,宽绰纯笃,无故寡言,深悯迷愚,率行激劝。刘氏偏霸番禺,每迎召敏入请问,多逆知其来,验同合契。广主奕世奉以

  • 十三、德山托钵·慧开

      德山一日托钵下堂,见雪峰,峰问:“者老汉,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甚处去?”山便回方丈。峰举似岩头。头云:“大小德山未会末后句!”山闻,令侍者唤岩头来,问曰:“汝不肯老僧那?”头密启其意。山乃休去。山明日升座,果与寻常不同。头

  • 第五十一則 雪峰是甚麼·胡兰成

    第五十一則雪峰是甚麼舉:雪峰義存禪師住庵時,有兩僧來禮拜。峰見來,以手托庵門,放身出云:是什麼?僧亦云:是什麼?峰低頭歸庵。僧後到成頭參禮全(大+歲)禪師,頭問什麼處來?僧云:嶺南來。頭云:曾到雪峰麼?僧云:曾到。頭云:有何言句?僧舉

  • 阿霞·屠格涅夫

    《阿霞》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作完成于1857年,首次发表在《现代人》杂志1858年第一期上,副标题是《尼·尼所讲的故事》。阿霞是一个富有的地主和一个女农奴的私生女。女农奴死后,由父亲抚养成人;父亲死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