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卫第七
子思居卫、言茍变于卫君、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君任军旅、率得此人则无敌于天下矣、卫君曰吾知其材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以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何也。知其所妨者细也。卒成不訾之器。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卫君再拜。曰谨受教矣。
子思适齐、齐君之嬖臣美鬚眉立乎侧、齐君指之而笑、且言曰假貌可相易。寡人不惜此之鬚眉于先生也。子思曰非所愿也。所愿者唯君修礼义富百姓。而伋得寄帑于君之境内。从繈负之列。其荣多矣。若无此鬚鬣。非伋所病也。昔尧身修十尺。眉分八彩。实圣。舜身修八尺有奇。面颔无毛。亦圣。禹汤文武及周公勤思劳体。或拆臂望视或秃骭背偻。亦圣。不以鬚眉美鬣为称也。人之贤圣在德。岂在貌乎。且吾性无鬚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由是言之。伋徒患德之不邵美也。不病毛?之不茂也。
子思谓子上曰、有可以为公之尊而富贵人众不与焉者。非唯志乎。成其志者。非唯无欲乎。夫锦缋纷华。所服不过温体。三牲大牢。所食不过充腹。知以身取节者则知足矣。茍知足则不累其志矣。
曾子谓子思曰、昔者吾从夫子巡守于诸侯。夫子未尝失人臣之礼。而犹圣道不行。今吾观子有傲世主之心。无乃不容乎。子思曰时移世异。人有宜也。当吾先君。周制虽毁。君臣固位。上下相持。若一体然夫欲行其道。不执礼以求之。则不能入也。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凶之秋也。伋于此时不自高。人将下吾。不自贵。人将贱吾。舜禹揖让。汤武用师。非故相诡。乃各时也。
子思在齐、尹文子生子不类、怒而杖之、告子思曰此非吾子也、吾妻殆不妇、吾将黜之、子思曰若子之言。则尧舜之妃复可疑也。此二帝圣者之英。而丹朱商均不及匹夫。以是推之。岂可类乎。然举其多者。有此父斯有此子。道之常也。若夫贤父之有愚子。此由天道自然。非子之妻之罪也。尹文子曰先生止之愿无言。文留妻矣。
孟轲问子思曰、尧舜文武之道、可力而致乎、子思曰彼人也我人也。称其言。履其行。夜思之。昼行之。滋滋焉。汲汲焉如农之赴时。商之趣利。恶有不至者乎。
子思谓孟轲曰、自大而不修。其所以大不大矣。自异而不修。其所以异不异矣。故君子高其行则人莫能阶也。远其志则人莫能及也。礼接于人人不敢慢。辞交于人人不敢侮。其唯高远乎。
申祥问曰子张之子殷人自契至汤而王、周人自弃至武王而王、同喾之后也、周人追王大王王季文王、而殷人独否、何也、子思曰文质之异也。周人之所追大王。王迹起焉。又曰文王受命、断虞芮之讼、伐崇邦、退犬戎、追王大王王季、何也、子思曰狄人攻大王。大王召耆老而问焉。曰狄人何来。耆老曰欲得菽粟财货。大王曰与之。与之至无而狄人不止。大王又问耆老曰狄人何欲。耆老曰欲土地。大王曰与之。耆老曰君不为社稷乎。大王曰社稷所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民者亡民也。耆老曰君纵不为社稷不为宗庙乎。大王曰宗庙者私也。不可以吾私害民。遂杖策而去。过梁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束修奔而从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乘之邑。此王道之端也。成王于是追而王之。王季其子也。承其业。广其基焉。虽同追王。不亦可乎。
羊客问子思曰、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之二伯、周自后稷封为王者后、子孙据国、至大王王季文王、此固世为诸侯矣、焉得为西伯乎、子思曰吾闻诸子夏。殷王帝乙之时。王季以功。九命作伯。受珪瓒鬯之赐。故文王因之。得专征伐。此以诸侯为伯。犹周召之君为伯也。
子思年十六适宋、宋大夫乐朔与之言学焉、朔曰尚书虞夏数四篇善也、下此以讫于秦费、效尧舜之言耳、殊不如也、子思答曰事变有极。正自当耳。假令周公尧舜不更时异处。其书同矣。乐朔曰凡书之作。欲以喻民也简易为上、而乃故作难知之辞、不亦繁乎、子思曰书之意兼复深奥训诂成义古人所以为典雅也。曰昔鲁委巷亦有似君之言者、伋答之曰道为知者传。茍非其人道不传矣今君何似之甚也。乐朔不悦而退。曰孺子辱吾、其徒曰鲁虽以宋为旧、然世有雠焉、请攻之、遂围子思、宋君闻之、不待驾而救子思、子思既免、曰文王困于羑里作周易。祖君屈于陈蔡作春秋。吾困于宋可无作乎。于是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
猜你喜欢 卷五十 有司彻第十七·郑玄 班禄 第十五·王符 第六章 1·辜鸿铭 卷七十四·程川 卷十一·赵汸 卷五十八·朱熹 禹贡说断卷一·傅寅 第四 抵巇 1·王诩 修身译文·洪应明 罪障品第二十八·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九·欧阳竟无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致蒋总司令书·太虚 佛说兴起行经卷下·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