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五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四十二

魏臣

满宠【子伟 奋奋子长武】 田豫 牵招【子弘】 郭淮谨案满宠田豫牵招三传阙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也祖全大司农父緼鴈门太守建安中淮举孝亷除平原府丞曹丕为五官将召淮署为门下贼曹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从攻汉中曹操还留征西将军夏侯渊拒昭烈以淮为渊司马渊与昭烈战淮时有疾不出渊没军中震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合为军主诸营乃定明日昭烈欲渡汉水来攻诸将以衆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筭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後击备可破也既陈昭烈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以状闻操善之假合节复以淮为司马曹丕立赐爵关内侯转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合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皆破平之关中始定民得安业黄初元年奉使贺丕践阼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及羣臣欢会丕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後至便行大戮今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淮对曰臣闻五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於防风之诛也丕悦擢领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五年为真安定羌大帅辟蹏【原注杜奚反】反讨破降之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二知其欵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太和二年汉丞相亮出祁山遣将军马谡至街亭高详屯列柳城张合击谡淮攻详营皆破之又破陇西名羌唐蹏於枹罕加建威将军五年汉兵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青龙二年汉丞相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懿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絶陇道揺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懿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汉兵大至淮逆击之後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于西欲使我兵重应之必攻阳遂尔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正始元年汉卫将军姜维出陇西淮进军追至疆中维退遂讨羌迷当等按抚柔氐三千余落拔徙以实关中迁左将军凉州休屠胡梁元碧等率种落二千余家附雍州淮奏请使居安定之高平为民保障其後因置西川都尉转拜前将军领州如故五年夏侯玄侵汉淮督诸军为前锋淮度势不利辄抜军出故不大败还假淮节八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相结叛乱攻围城邑南招汉兵凉州名胡治无戴复叛应之讨蜀护军夏侯霸督诸军屯为翅淮军始到狄道议者佥谓宜先讨定枹罕内平恶羌外折敌谋淮策维必来攻霸遂入渢中转南迎霸维果攻为翅会淮军适至维退进讨叛羌斩饿何烧戈降服者万余落九年遮塞等屯河关白土故城据河拒军淮见形上流密於下渡兵据白土城撃大破之治无戴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淮进军趣西海欲掩取其累重会无戴折还与战於龙夷之北破走之令居恶虏在石头山之西当大道止断絶王使淮还过讨大破之姜维出石营从强川乃西迎治无戴留隂平太守廖化於成重山筑城敛破羌保质淮欲分兵取之诸将以维衆西接强胡化已据险分军两持兵埶转弱进不制维退不拔化非计也不如合而俱西及胡汉未接絶其内外此伐交之兵也淮曰今往取化出其不意维必狼顾比维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维疲于奔命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而两全之策也乃别遣夏侯霸等追维於沓中淮自率诸军就攻化等维果驰还救化皆如淮计进封都乡侯嘉平元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是岁与雍州刺史陈泰协策降汉牙门将句安等于翅上二年诏曰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余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着朕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二司持节都督如故进封阳曲侯邑凡二千七百八十户分三百户封一子亭侯淮妻王凌之妹凌诛妹当从坐御史往收督将及羌胡渠帅数千人叩头请淮表留妻淮不从妻上道莫不流涕人人扼腕欲却留之淮五子叩头流血请淮淮不忍视乃命左右追妻还淮以书白司马懿曰五子哀母不惜其身若无其母是无五子无五子是无淮也今辄追还若于法未通当受罪于主者懿宥之正元二年卒追赠大将军諡曰贞侯子统嗣统官至荆州刺史卒子正嗣咸熙中开建五等以淮着勲前朝改封汾阳子淮弟配城阳太守裴秀贾充皆配壻也【原注晋诸公赞淮弟配字仲南有重名位至城阳太守裴秀贾充皆配女壻子展字泰舒有器度干用历职着绩终於太仆次弟豫字泰宁相国参军知名早卒女适王衍配弟镇字秀南谒者仆射镇子奕字泰业山涛啓事称奕高简有雅量历位雍州刺史尚书】

谨案此卷议赞阙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八·志第九十一·乐十三等·脱脱
  卷六十·志第十二·地理三·宋濂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九·汪楫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七、明朝亡于李自成之后,清·雍正
  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骈诛权宦 溃御营窜死孱君·蔡东藩
  ◎民政一·徐天麟
  卷之一千四百七·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皇王大纪卷七十一·胡宏
  皇王大纪卷四十三·胡宏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纪昀
  三·张资平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八 几个“诏书”的由来·溥仪
  胡国珍传·李延寿
  唐太宗·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潘德舆

    郝氏敬曰:“子美才富学博,其为近体长篇,多至千言,而气力愈壮,称擅场矣,然诗家妙义,正不在多。且如《麟趾》、《甘棠》,每章十馀字,汉高《大风》二十三字,倾动千古。自《三百篇》一变为辞,再变为赋,滥旁薄於古风,壮浪豪

  • 卷152 ·佚名

    李道传 谒和靖先生虎丘祠堂 涵养当用敬,进学在致知。 如车去只轮,跬步不可之。 夫子受师说,惟敬实所持。 升堂逮易箦,参倚日在斯。 遗言落人间,取论极研几。 是心要收敛,中不容毫厘。 大学

  • 卷五十一·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五十一兵部主事陈焯编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水人自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皆諡忠即欣然慕之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一挥万言文不起草理宗亲拔为第一丁父忧服阕为宁海

  •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范晔

    刘焉 袁术 吕布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鲁恭王后也。肃宗时,徙竟陵。焉少任州郡,以宗室拜郎中。去官居阳城山,精学教授。举贤良方正,稍迁南阳太守、宗正、太常。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

  • 列传第二十·魏徵

    ○杜彦 杜彦,云中人也。父迁,属葛荣之乱,徙家于幽。彦性勇果,善骑射。仕周,释褐左侍上士,后从柱国陆通击陈将吴明彻于土州,破之。又击叛蛮,克仓塠、白杨二栅,并斩其渠帅。进平郢州贼帅樊志,以战功拜大都督。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二·乾隆

      明  成祖皇帝  【癸未】永乐元年春正月复周齐代岷四王国  帝即位初四王俱已复爵及是并还故封各令之国【谷王橞以开门功赏赐优□寻徙封长沙辽王植自请改封荆州从之】  以北平为北京  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

  •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成化十四年十二月戊子朔 上视郊祀牲○己丑发太仓银三万两赈兖州府饥民仍命本府以是岁该运口外军需米四万二千四百余石每石折银六钱豆五千九百石每石折银五钱通计所省转运之费以足赈济从户部奏请也○庚寅巡抚福建右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癸酉朔宴朵颜等卫夷人命伯陈伟待○甲戌巡按直隶御史李嵩条议边计一严防守以卫 陵园议自南山韩家口东至黄花镇桴罗台五十里寻其墙台旧基修筑又于宣昌两镇适中之所约五日一会哨仍令两镇置簿交核以防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五月乙巳朔○丙午夏至 大祭 地于 方泽遣公朱应槐侯陈应诏都御史孙玮侍郎萧云举各行礼○部奏辽虏自长定堡得利垂延辽阳乘辽河旱涸易渡聚众烂蒲河等处督抚按道诸臣戒严坚璧清野适西兵三千以援辽至猝搏战

  • 卷之三百八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三月。丙申朔。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翌日如之。外记○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奏、请派盛京户部侍郎良弓滟<兪>滟弓、兵部侍郎宗室溥顾、办理大围场及养息

  • 五五○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五五○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初六日户部为遵旨等事。陕西司案呈,本年八月二十八日准都察院咨称,本院议得大学士,公阿<桂>等奏四库馆所进各书,自四月起至闰六月止,内有错误,应议总裁程

  • 卷四十三·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四十三领侍卫内大臣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三<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三领侍卫内大臣国朝官制三旗领

  • 卷三百六十七·佚名

    △初分遍学道品第六十四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有性法为能现证无性不。不也善现,世尊,无性法为能现证有性不。不也善现,世尊,有性法为能现证有性不。不也善现,世尊,无性法为能现证无性不。不也善现,世尊,若尔亦应有性不能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七·道宣

      感通篇中(本传三十九人 附见四人)   齐赵州头陀沙门释僧安传一。   周益州青城山飞赴寺香阇梨传二。   益州多宝寺猷禅师传三。   益州沙门释僧度传四。   益州野安寺卫元嵩传五。   前梁益州沙门释

  •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佚名

    梁扶南国三藏曼陀罗仙译尔时阿难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ldquo;世尊!何因缘故,如是大地六种震动?&rdquo;佛告阿难:&ldquo;我说福田无差别相,故现斯瑞。往昔诸佛亦于此处,作如是说福田之相,利益众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

  • 伤寒论白话译文·张仲景

    原为《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10卷。东汉张仲景(机)著。本书内分397条法,载方113首,理法方药齐备,有“众方之祖”之称。金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是本书的最早、较善注本。《伤寒论》所载397法,113方,一向被医家奉为

  • 仪礼释宫·李如圭

    三十卷。宋李如圭撰。古代宫室,都有定制,《仪礼》时其载述颇详,然而随时代变迁,宫室定制各不相同,后世阅读《仪礼》亦不尽知古时登降之节、进退之序,故有考古礼者不明于古人宫室之制,即不能全明《仪礼》之说。而李如圭作《仪

  • 大正句王经·佚名

    佛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即中阿含蜱肆王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