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 抵巇 1

【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①。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②也。巇者,罅也。罅③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眹④,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注释】

①合离:聚合与分离。

②反往以验来:考察过去,验证将来。陶弘景注:“察辞观行,则近情可见;反往验来,则远事可知。古犹今也,故反考往古,则可验来,故曰反往以验来。”

③罅:裂痕,缝隙。

④眹:征。征兆,迹象。陶弘景注:“朕者,隙之将兆,谓其微也。自中成者,可抵而塞;自外来者,可抵而却;自下生者,可抵而息;其萌微者,可抵而匿;都不可治者,可抵而得。深知此五者,然后善抵巇之理也。”

【译文】

世间万物都有自身的法则和规律,任何事情或聚或离,皆有其内在原因。有些事发生在身边却不被察觉,有些事距离很遥远却能知道。发生在身边却不被察觉,是因为对眼前的事一习一以为常,没有足够的留心;距离很远却能知道,是因为善于反顾历史并预测未来。所谓“巇”,就是“罅隙”。小的裂痕会逐渐扩大,最终变得不可收拾。当裂痕开始出现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征兆。在裂痕刚出现时,可以通过“抵”使其闭塞,可以通过“抵”使其退回,可以通过“抵”使其停止,可以通过“抵”使其消失,可以通过“抵”而获取。以上就是“抵巇”的原则和方法。

猜你喜欢
  孟子序说·朱熹
  七主七臣第五十二·管仲
  第一章 妇女之苦总论·梁启超
  气质·张载
  卷十八·高诱
  卷一二七·邱濬
  卷九·陆陇其
  职名·佚名
  孟子集注考证卷一前·金履祥
  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第十章 1·辜鸿铭
  卷六十四·沈廷芳
  定贤篇第八十·王充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第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冒美·李渔

    (末上)祖父当年不积德,投靠宦家充使役,只因一代做功臣,子子孙孙成世袭。自家詹府管家的便是。自从老爷出门,将我派做司阍人役,不论有事无事,要在门前伺候。今日等了许久,不见有甚么差使出来,且在懒凳上睡他一觉,再做道理。(睡介)(净

  • 第四十三回 犬吠花村提心胆 凤随萧史夜去来·萧晶玉

    且说毛氏如花勾引狂生伏准,后楼私会,掩门就寝。这正是狂生荡女行苟且,信口胡言欺上天。只顾此时情似火,海誓山盟任意谈。那知日后循环到,如影随形箭一般。风流孽海无边岸,一入其中退步难。花刀柳剑能追命,纵死黄

  • 第二折·纪君祥

    (屠岸贾领卒子上,云)事不关心,关心者乱。某屠岸贾,只为公主生下一个小的,唤做赵氏孤儿。我差下将军韩厥把住府门,搜检奸细;一面张挂榜文,若有掩藏赵氏孤儿者,全家处斩,九族不留。怕那赵氏孤儿会飞上天去?怎么这早晚还不见送到孤

  • 马致远·隋树森

    小令 【仙吕】青哥儿 十二月 正月 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二月 前村梅花开尽,看东风桃李争春。宝马香车陌上尘,两两三三见游人,清明近。 三月 风流城南

  • 梦·刘半农

    正做着个很好的梦, 不知怎的忽然就醒了! 回头努力的去寻吧! 可是愈寻愈清醒:梦境愈离愈远了! 眼里的梦境渐渐远, 心里的梦影渐渐深: 将近十年了, 我还始终忘不了! 要忘是忘不了, 要寻是没法儿寻。 不要再说自由了, 这点儿自由我

  •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第二·蔡松年

    雷溪子魏 【道明】 元道注解广雅下 【三十四首】水龙吟   石州慢   满庭芳  汉宫春   望月婆罗门 洞仙歌 【二首】蓦山溪 【二首】  渔家傲   怕春归  临江仙 【二首】  一翦梅   小重山  减

  •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史记集解卷八十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鲁仲连者齐人也好竒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官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赵孝成王时而秦王使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余万秦兵遂东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魏安厘王使将

  • 张缅传·李延寿

    张缅字元长,几岁的时候,外祖父中山刘仲德就认为他很不一般,说:“这孩子不是平凡人,不只是张家的宝贝,还会名扬海内。”齐朝永元末年梁武帝起兵,其父张弘策跟随武帝进兵建康,把张缅留在襄陽,当时才十岁,每听到军队有胜负消息,忧喜

  • 魏征传·欧阳修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幼丧双亲,落魄失意,扔下产业而不经营,胸怀大志,学贯古今。隋末大乱,假托出家做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典掌文书。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做,立即招他前

  • 明会典序·佚名

    明会典序朕惟古之君天下者或创业立法或因时制宜皆有册籍以垂久远其见於书若唐虞之世则有典谟夏有典则商有谟言周之礼制号称大备下及汉唐宋皆有会要而唐之六典尤详且悉我太祖高皇帝稽古创制分任六卿着为诸司职掌提挈纲

  • 卷四·郑伯谦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太平经国书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四   宋 郑伯谦 撰保治【论九两系邦国得民】或问九两之中曰牧者君也曰长曰主曰吏者官也彼其分君之职居民之上凡可以助君而得民者固其分也有如师儒之间宗

  • 卷十一·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一安溪李光坡撰春官宗伯第三坡闻之兄曰春者其气则天地温厚之气其时则阴阳适均之时中和之极也宗伯掌礼以敎民中掌乐以敎民和故曰春官宗伯者郑目録云宗尊也伯长也不言司者典礼以事神为上神

  • 安危·韩非

    安术有七,危道有六。安术:一曰,赏罚随是非;二曰,祸福随善恶;三曰,死生随法度;四曰,有贤不肖而无爱恶;五曰,有愚智而无非誉;六曰,有尺寸而无意度;七曰,有信而无诈。危道:一曰,断削于绳之内;二曰,断割于法之外;三曰,利人之所害;四曰,乐人之所祸

  • 佛说罪福报应经之二·佚名

    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佛从禅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二国之间。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高百二十里。枝叶方圆。覆六

  • 奇字韵·杨慎

    明杨慎编。成书年月不详。共5卷。此书收录当时较不常见而古书上用过的字,按106韵编排。上平、下平、上、去、入各一卷。意义难明的,则先释义;音不明则以反切注音。但较大部分是辨明异体。异体字下先以常用字注明,而后明

  • 大宋宣和遗事·佚名

    元代长篇话本小说。元无名氏所编。明高儒《百川书志》有“《宣和遗事》二卷”,清钱曾《述古堂书目》有“《宣和遗事》四卷”的记载。 这说明当时有两种不同的版本在流传。周绍良在他的《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一文中

  • 乌骨鸡·程小青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 奇怪!这种声浪在爱文路七十七号里面实在是难得听见的。这分明是鸡叫的声音,而且我推测鸡声的来由是从我们的办事室中传出来的。我们何曾养什么鸡?即使暂时养几只备食的鸡,苏妈又何至于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