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敬德第三凡十二章

  甘泉子曰:“集义者,如集聚百货之归也。夫敬,德之聚也。君子虚以居之,问以聚之,而众理会焉。故能生生者,根于中者也。记曰:“漙博渊泉而时出之。”今之以事事而集之,谓之袭则可,谓之集则不可。” 

  杨生问:“燔牛祀天,天者,物之父母也。如以其子●●●父母也。可乎?”甘泉子默然有间,曰:“而知仁而未●●●今夫以谷畜养者,而谓之以兄弟养也,可乎?人,天地之贵者也。天高地下,尊卑位矣。万物散殊,贵贱辨矣。人之为养也,以祀其祖考,祀于天地,报本之义也。” 

  陈公赞曰:“闭关孰与亲师友也乎?其自闭也乎?”甘泉子曰:“然。古之人有病离索矣,尚师友于典籍。今夫有师友而不知亲焉,自闭也孰其甚焉!是故师友者,可以知、可以养,讲习、知也;相观、养也。周子曰:“道义由师友有之。”可不重乎?” 

  冯生问:“言动可谨矣,而视听为难,以读书乱之,可乎?”曰:“未也。”,公赞曰:“淫声美色以丑恶视之,可乎?”曰:“未也。”少默曰:“知其非礼而不再视听,何如?”:“亦未也。夫心亦在乎主之而已,主立而外物不能入。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有主也夫。否则虽雅声正色,亦引之而已矣。” 

  甘泉子曰:“作易者其知道乎!道也者,器也;器也者,卦画也;卦画也者,道之体也。卦画立,而中不中、正不正,于是乎见矣。故卦画毁则无以见易,器毁无以见道。舍器而言道,远矣。是故善学易者,莫先乎画,观其画焉,思过半矣。合而通之,存乎德行。” 

  甘泉子叹曰:“道之不明,学之废也。先诸小学。”或曰:“迈矣,为之奈何?”甘泉子曰:“有一言可以兼之者,曰:“执事敬。”” 

  或有非晦翁者,甘泉子曰:“如之何其非之,其志也、学也、行也,将班诸孔门可也。孔门诸子之学之入之异也,如之何其非之?”杨仕鸣曰:“苟班诸孔门,其犹游、夏之间乎?”曰:“然。” 

  陈生、杨生、冯生侍坐。甘泉子喟然叹曰:“古之学者学诸海,今之学者学诸山。曰:“何谓学山?”曰:“学山者自高,故土或倾焉。”“何谓学海?”曰:“学海者自卑,故流必满焉。是故山有日损,海有日益,知损益之大,可与语学矣。” 

  甘泉子语门弟子曰:“今之自是者,若坐诸室而阖之门焉。其有见焉者,寡矣。故善学者不自是,如出诸室,坐诸堂,辟其门然。其犹未已,将出诸大门之外,求其台而登焉。物莫蔽之,斯谓之大智。夫学至物我皆忘,然后能舍我以从人,从人而后谓之聪明。故好问好察,乐取于人以为善,非大圣其孰能之。” 

  或问:“如何斯可为人师矣?”曰:“得中而立焉,斯可矣。刚不刚、柔不柔、而刚柔者法焉,以去其不中而已矣。师也者,犹诸医也,学者其犹诸病也。医以就诸中和而已。医而偏焉,杀人之术也;师而辟焉,陷人之道也。可不谨乎?” 

  或曰:“博闻强记者,则可以师乎?”“博闻强记而[可师焉],盍师诸书肆。” 

  甘泉子曰:“夫治心者,如调马矣。习心之狂犹夫马也,故调之而后熟。思则思,不思则不思,思不思在我一体也。今夫求心者偏于静,不求于动,不习之于事,譬诸系马于肆而求其良,不可得也。”杨生曰:“敢问思不思一者何谓也?”曰:“譬之鉴焉,物至照之,不至则不照,照不照皆此体也。学在去其蔽之者而已矣。”杨生曰:“子尽心之义,其斯之谓欤?”曰:“然,以此而照,性孰不可知?充是心也,精义入神,聪明睿智,以达天德。” 

猜你喜欢
  近思録集注卷十三·江永
  目录·陈天祥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佚名
  卷九·郑玉
  引用姓氏·盛世佐
  卷九十五·顺治
  隐公·隐公三年·左丘明
  礼记要义卷第五·魏了翁
  卷七十一(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五·佚名
  潮音草舍诗存续集·太虚
  央掘魔罗经卷第二·佚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四·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六诙谐·梁章钜

    阮文达公平蔡牵,得其兵器,悉熔铸秦桧夫妇,二人追悔口吻,其一系秦桧颈上曰:“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其一系王氏颈上曰:“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公谒庙时见之,不觉失笑。黄仲鸾观察曰:“&ls

  • 卷四十六·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四十六明 梅鼎祚 编杂歌谣辞【汉谚语】楚人谚【汉书云季布为任侠有名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韩信引人言【史记曰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祖令武士缚信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

  • 卷三十一·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三十一    元 方囘 编宫阃类 长门买赋团扇托词后妃于君王犹然妇人女子疎而不怨难矣自易之咸恒诗之关雎鸡呜其义不明而後风俗衰恩义薄居宠而自损上也而或失爱怨其所可怨不诽不乱可也 五

  • 卷四·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宋耆旧宇文太学虚中【五十首】虚中字叔通成都人宋黄门侍郎以奉使见留仕为翰林学士承防皇统初上京诸虏俘谋奉叔通为帅夺兵仗南奔事觉系诏狱诸贵先彼叔通嘲笑积不平必欲杀之乃鍜链

  • 卷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雨类三言古雩祭歌         【齐】谢 朓有渰兴肤寸积雨冥冥又终夕四言古奉和圣制喜雨      【唐】张九龄艰我稼穑载育载亭随物应之曷圣与灵谓我何凭惟德之馨谁云天

  • 御制佩文斋咏物诗选序·陈廷敬

    御制佩文斋咏物诗选序昔者子夏序诗谓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若是乎诗之道大矣哉而周公纉述唐虞宗翼文武制礼以天下着尔雅一篇后之序之者谓尔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叙诗人之

  • 卷二百五十六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起神宗熙寧七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丙申朔,遣官謝雨,命守臣謝嶽瀆。   詔司農寺籍所興水利,自今朝廷遣使,即委以體訪,其不實不當者案驗以聞。用侍御史知雜事張琥請也。   賜右班殿直、同管勾修內司楊琰度牒三十,永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五·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九月乙卯朔礼部进明年 大报等祀日册○四川巡抚都御史张时彻以地方灾伤苗夷未靖奏免成都等府潼川宜宾等州县正官入觐许之○升四川左参将署都指挥佥事白泫为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贵州敢营坐营署都指挥佥

  • 殿阁词林记卷七·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宫詹等附掌詹事府事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凤阳定逺人素负大志至正辛卯盗起汝颍壬辰江淮大乱我髙皇帝自濠如定逺善长遇焉相得甚欢俾掌书记参谋军事甲午克滁州时滁阳王郭子兴自泗还欲留善长善长不从乙未正月

  • 中州人物考卷四·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清直孙尚书显显信阳人父丧庐墓乡里称其孝洪武二十年以乡举授工科给事中峻洁明敏遇事能断后累官至工部尚书坐事谪戍云南遣人没其家止得水牛一只草屋数间使者旋报上嘉叹即召还复职显至中途卒衡知府岳岳

  • 卷一·郭居仁

    钦定四库全书 蜀监卷一 宋 郭允蹈 撰 秦人取南郑 秦厉公二十六年秦左庶长城南郑 秦躁公二年南郑反 秦惠公十三年秦伐蜀取南郑 南郑本古褒国按郦道元水经注云东周之初郑桓公死於犬戎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後为蜀所并

  • 第二节 玛志尼创立“少年意大利”及上书撒的尼亚王·梁启超

    初,意大利当十八世纪以前,已有哲理家文学家但丁、麦耶俾尔、荷士哥等,微言永叹,大声疾呼,以革新匡复之义,导其国民,流风渐播。于是有加波拿里党(Cobonari)之设,加波拿里者,烧炭之义,实秘密革命之盟社也。当1820年,事机迫于一发,乃在

  • 卷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六十六职官略【三】通政使司通政使【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受天下章奏校閲送阁】副使【满洲汉人各一人初设左右通政乾隆十三年改为副使去左右衔】参议【满洲汉人各一人初分左右参议乾隆十三年省左右

  • 卷二百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舆地考【二】直隶省保定府在京师西南三百五十里东西距二百七十里南北距四百九十里东至河间府任邱县界一百十里西至定州曲阳县界一百六十里南至冀州新河县界三百里北至顺天府房山县

  • 卷八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八十二【礼器图五】案仪礼丧服传曰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絶故族人以支子後大宗也适子不得後大宗丧服丈夫妇人为宗子宗子之母妻齐衰三月传曰尊祖也尊祖故

  • 相轮品第五·佚名

    尔时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殖善根住第十地。是大菩萨摩诃萨。是时众中有天藏大梵。从座而起整其衣服。右膝著地以偈问佛。我今稽首问,功德海无边。愿时赐听许,除断诸疑悔。渴仰持功德,法味中最上。众生咸乐闻,如是第一义。

  • 卷第一百四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有纳息第二之一欲有相续最初得几业所生根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当广分别。然有声目多义。如前广说。此中说续众同分有情数五

  • 吴三桂演义·黄世仲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四卷四十回。题“小配世次郎撰”。作者即黄小配。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911)。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宣统三年(1911)香港循环日报活字版本,藏英国图书馆;清宣统三年(1911)上海书局石印本,藏复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