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九      元 郑玉 撰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大东莱吕氏曰无日与朔史失之春秋亦无由追考也灾异之变褒贬之义盖不在是焉

夏公追戎于济西

泰山孙氏曰不言侵伐者明不觉其来已去而追之也程氏曰备预不虞武之善经也戎来侵鲁不书者不知戎来已去而公追于济西其无武备甚矣是危道也刘氏权衡曰戎来侵鲁必有兵衆何缘不知愚谓若今诸蕃出人不意抄掠边境志在得财不争土地踪迹如盗贼故人不知其来也

秋有

杜氏曰短狐也盖以含沙射人为灾胡氏曰鲁所无也故以有书夫以含沙射人其为物至微矣鲁人察之以闻于朝鲁史异之以书于策何也山隂陆佃曰隂物也麋亦隂物也是时庄公上不能防闲其母下不能正其身阳淑消而隂慝长矣此恶气之应其说是也春秋书物象之应欲人主之慎所感也世衰道微邪说作正论消小人长善类退天变动于上地变动于下禽兽将食人而不知惧亦昧于仲尼之意矣

冬十月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

公羊氏曰媵者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媵不书此何以书为其有遂事程子曰鄄之巨室嫁女于陈人结以其庶女媵之薛氏曰陈人之妇异邦之女而陈大夫之妇也结之媵内女也不言内女者陈人之妇而鲁媵之不可也谢氏曰陈人之妇鲁女嫁为卿大夫妻者古者卿大夫亦相媵故也未知孰是杜氏曰结在鄄闻齐宋有会权事之宜去其本职遂与二君为盟非鲁君意而又失媵陈之好故冬各来伐胡氏曰媵浅事陈人微者公子往焉是以所重临乎礼之轻者也齐侯霸主宋公王者之後盟国之大事也大夫辄与焉是以所轻当乎礼之重者也礼不失已亦不失人失已与人宼之招也是故结书公子而曰媵陈人之妇讥其重以失已也齐宋书爵而曰遂讥其轻以失人也遂者专事之辞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出境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则专之可也谓本有此命得以便宜从事特不受专对之辞耳若违命行私虽有利国家安社稷之功使者当以矫制请罪有司当以擅命论刑何者终不可以一时之利乱万世之法是春秋之旨也

夫人姜氏如莒

家氏曰鲁庄公不能防闲其母犹有望于齐桓正之前此姜氏如齐齐不能讨遂使肆然无所忌惮荡游及莒非惟鲁之辱亦齐之辱也

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胡氏曰奉辞曰伐其称人将卑师少也结方与二国盟则其来伐我何也齐桓始霸责鲁不恭所谓失已与人以招宼也或以结能为鲁设免难之策为齐宋画讲好之计身在境外而权其国家为春秋予之故称公子非矣

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胡氏曰十五年夫人姜氏如齐至是再如莒而春秋书者礼义天下之大防也卫女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寜而不得故泉水赋许穆夫人闵卫之亡思归唁其兄而阻于义故载驰作圣人录于国风以训後世使知男女之别自远于禽兽也今夫人如齐以寜其父母而父母已终以寜其兄弟又义不得宗国犹尔而况于莒乎妇人从人者也夫死从子而庄公失子之道不能防闲其母禁乱之所由生此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废之者也是以至此极观春秋所书之法则知防闲之道矣

夏齐大灾

临江刘氏曰灾则其言大何大非一也宗庙廐库尽矣此齐大灾也何以书吊焉尔

秋七月

冬齐人伐戎

朴乡吕氏曰戎之为中国患久矣齐桓之霸岂无意于攘之哉盖缓以图之而未尝絶也渐以处之而未尝遽也中国之诸侯有一焉之不安于我则固不可以从事于外域故汲汲于会盟中国之诸侯者所以治其内也十年之久而後有伐戎之举不用大兵而声罪致讨之义严焉其规模素定故也故此伐戎书人三十年伐山戎亦书人则其不用大兵亦可知矣一捷之後而戎始不能为中国患戎不能为中国患而後齐得以专意于楚此管仲之规模也虽然齐桓未霸之初灭谭灭遂犹肆力以逞自柯盟之会而春秋书齐之事与灭谭灭遂者异矣意者管仲得志其当在盟柯以後乎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

张氏曰突郑庄公之孽子庄公既卒即夺忽之位而篡之中间虽为祭仲所逐旋入于栎卒取郑国春秋不复着忽亹仪之在位所以着其不能君也故论者以为突始终能君夫篡弑窃国之人而春秋始终君之且复记其卒于位岂真与之哉所以着小人肆志乱臣贼子得以终于位王法不行而世之所由乱也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薛氏曰文姜之薨甚天王方伯之无道也张氏曰文姜以国君母宠荣终身一用小君之礼此鲁之祸所以至于庄公之终两君弑哀姜庆父诛而後鲁乱始息也

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

泰山孙氏曰肆放也眚过也肆大眚者罪恶无不赦之辞也程子曰舜典曰眚灾肆赦臯陶曰宥过无大易曰君子赦过宥罪吕刑曰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未闻肆大眚也肆大眚元恶大憝俱肆之之辞也上废天讨下亏国典纵释有罪贼虐无辜莫斯为甚天子尚曰不可况鲁国诸侯而敢专肆眚哉後世庇奸宄贼良民其泥于此乎殊失春秋之旨也胡氏曰周官司刺掌赦宥之法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未闻肆大眚也肆眚而曰大眚讥失刑也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谷梁氏曰小君非君也其曰君何也以其为公配可以言小君也常山刘氏曰夫人之諡皆私諡也常疑夫人之义皆从君者也无非无仪妇人不尸善名不当别諡谓为宋姬者为得礼恐此不特为私諡着讥也朴乡吕氏曰文姜之行甚矣何以得书葬自桓薨于齐之後文姜为国君母者二十年庄公以小君葬之圣人安得不书书桓公薨于齐夫人孙于齐着其罪书夫人如齐如莒以着其恶书薨书葬以着其实并书于策而是非褒贬自见矣陆氏曰葬生者之事也臣子之礼其可亏乎

陈人杀其公子御宼

陈人杀其太子御宼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齐侯使敬仲为卿辞曰羇旅之臣幸若获宥及于寛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弛于负担君之惠也所获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请以死告使为工正饮桓公酒乐公曰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胡氏曰公子之重视大夫杀而或称君或称国或称人何也称君者独出其君之意而大夫国人有不与焉如晋侯杀其世子申生之类是也称国者国君大夫与闻其事而不请於天子如郑杀其大夫申侯之类是也称人者有二义其一国乱无政衆人擅杀而不出于其君则称人如陈人杀其公子御宼之类是也其一杀君之贼人人之所得讨背叛之臣国人之所同恶则称人如卫人杀州吁郑人杀良霄之类是也考于传之所载以观经之所断则罪之轻重见矣

夏五月

胡安定先生曰春秋未有书五月首时者此五月之下有脱误春秋用竹简故也

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傒盟于防

公羊氏曰不书公讳与大夫盟也谷梁氏曰高傒伉也程子曰讳公盟始与讐国为婚恶之大也谢氏曰亲盟大夫以求婚耻之大也大丧未毕而谋婚恶之大也故防之盟讳不书公其始讳不书公而公之耻恶由此见矣至纳币逆女则直书以其迹不可掩故也胡氏曰娶者其为吉下主乎已上主乎宗庙以为有人心者宜于此焉变矣家氏曰鲁忘君父之大讐请婚讐国齐既许之而使高傒先要鲁以盟其傲鲁也甚矣春秋书之责齐也亦以责鲁也以下文公如齐纳币观之其责鲁湥矣夫讐国以傲而加我不惟不怒反诎千乘之尊与其臣盟又躬于齐纳币彼固无所恤春秋为之讳之乃所以存其羞恶之心而垂法于後世也

冬公如齐纳币

谷梁氏曰纳币大夫之事亲纳非礼也程子曰齐疑婚议故公自行纳币高邮孙氏曰庄公忘父之讐而娶讐人之女又在母三年丧内而行大夫之职书曰公如齐纳币所以见公无恩于母不孝于父无亷耻而亲纳币焉一举事而大恶者三也家氏曰或曰鲁与齐既为会盟春秋无责今而通婚不亦可乎或曰主夏盟者齐桓也今纳币而请婚者齐襄之女仇女也盟讐人之弟犹曰为其霸也诸侯皆在不得不与于盟岂无他族必讐女而後娶其何以奉粢盛入先君之庙乎吁文姜亲弑鲁桓罪未讨而死今桓之子娶姜之侄蹈覆辙而不以为戒其愚不仁亦甚矣朴乡吕氏曰古者男二十而冠三十而娶过与不及非礼也天子诸侯十五而冠者以娶必先冠亦欲图嗣之早定也今庄公生于桓之六年至是三十六岁矣以世适之正诸侯之贵尚无内主盖为文姜所制使必娶于母家而齐女待年未及故自今年纳币越明年而如齐观社又遇于谷盟于扈皆为要结婚姻而往夫娶夫人奉祭祀以为宗庙主不以大义裁之而惟母言是听则其踰时失礼一至于此圣人一一书之所以垂戒後世也

春秋阙疑卷九

 

猜你喜欢
  卷之三 天文训·高诱
  《尚書古文疏證》卷六上·阎若璩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卷上·佚名
  卷七·李明复
  提要·毛晋
  卷五十五·山井鼎
  卷二·湛若水
  卷六十九·江永
  第四十一卦:《损卦》·佚名
  卷八十二·顺治
  商书·说命中·佚名
  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不退·太虚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五·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五卷·宝亮
  观音义疏记卷第四·知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叶清臣·唐圭璋

      清臣字道卿,乌程(今吴兴)人。咸平六年(1003)生。天圣二年(1024)进士。六年(1028)召试,授光禄寺丞,充集贤校理。历官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罢为侍读学士、知河阳。皇祐元年(1049)卒,赠左谏议大夫。   江南好   丞相有才裨造化,圣

  • Mandoline·戴望舒

    从水上飘起的,春夜的Mandoline,你咽怨的亡魂,孤冷又缠绵,你在哭你底旧时情?你徘徊到我底窗边,寻不到昔日的芬芳,你惆怅地哭泣到花间。

  • 词余丛话 卷二·杨恩寿

    原 文明曲《天宝遗事》,相传为汪太涵手笔。当时传播艺林。以余观之,不及洪昉思远甚。《窥浴》一出,洪作细腻风光,柔情如绘,汪则索然也。备录如左。持月旦评者,当不河汉斯言。汪作:【醉花阴】腻水流清涨新绿,洗尽胭凝粉聚。斗

  • 卷一百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唐一百 闺秀 士人妻【武后朝】 咏离别难 此别难重陈花飞复恋人来时梅覆雪去日柳含春物候催行客归途淑气新剡川今已远魂梦暗相亲 林氏【薛元暧妻丹阳人】 送男彦

  • 怨得·徐志摩

    怨得这相逢; 谁作的主?——风! 也就一半句话, 露水润了枯芽。 黑暗——放一箭光; 飞蛾:他受了伤。 偶然,真是的。 惆怅?喔何必!伦敦旅次 九月

  • 卷一·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一       唐 方干 撰五言律诗寄李频衆木已揺落望君犹未还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思苦文星动乡遥钓渚闲明年见名姓唯我独何顔东溪别业寄段郎中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尽日人不到一樽谁与同

  • 卷一·商辂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一 【起庚申周恭帝元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尽甲戌宋太祖开宝七年】凡十五年 【庚周恭帝宗训元年宋太祖神德皇帝赵匡胤建隆元申年○蜀主孟昶广政二十三南汉主刘鋹大

  • ●宋人轶事汇编卷九·丁传靖

    文彦博 文潞公本姓敬,其曾大父避石晋高祖讳,更姓文。至汉复姓,入本朝,其大父避翼祖讳,又更姓文。邵氏闻见录 文潞公父为白波辇运,潞公尚少。一日以事忤其父,欲挞之,潞公逃去。张靖父为辇运军曹司,知其所在,迎归使与靖同处。其父

  • 卷二十六·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十六书籍五典则幸鲁盛典一部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仁皇帝躬诣阙里亲行释奠衍圣公孔毓圻请修幸鲁盛典首冠御制次胪典礼并纪恩遇末附艺文康熙四十年校刋圣祖仁皇帝御制序 朕惟自古帝王声教翔洽风俗

  • 卷三百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九八旗大臣年表十内大臣年表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九 >

  • 三十六年·佚名

    (庚寅)三十六年清康熙四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卯,平安道肅川府雷。1月2日○戊辰,太白見巳地。是後屢見。○時,因上候久未寧,留院公事多積滯,上命倂入,政院言:「玉候方在調攝之中,許多公事,一時省覽,恐有妨於靜攝。請分四五番,漸

  • 三十三年·佚名

    (丁丑)三十三年清乾隆二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巳,上詣皇壇,行望拜禮,仍製感懷文。○以勤勸農、開陳田、善賑濟三條,飭諭于八道、三都。○命士庶嫁娶愆期者,令中外顧助,敎曰:「寒士以嫁娶愆期爲恥,往往匿不以聞,父母有問,子何有

  • 卷十一·朱鹤龄

    <经部,诗类,诗经通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十一     吴江朱鹤龄撰 周颂 苏传周颂皆有所施于礼乐盖因礼而作颂非如风雅有徒作而不用者也周颂篇第之先後则不可究矣朱子曰周颂三十一篇多周公所定韵多不叶未详

  • 原经·章太炎

    古之为政者,必本于天,殽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殽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故诸教令符号谓之经。挽世有章学诚,以经皆官书,不宜以庶士僭拟,故深非杨雄、王通。案《吴语》称挟经秉枹。兵书为经。

  • 正法华经卷第十·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光世音普门品第二十三  于是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所以名之光世音乎。义何所趣耶。佛告无尽意曰。此族姓子。若有众生。遭亿百千垓困厄患难苦毒无

  • 目次·宗密

    续藏经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唐 宗密述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圆觉经修证仪 卷第一 圆觉道场礼忏禅观等法事 道场法事 卷第二 圆觉道场修证广忏文 礼忏法 卷第三 圆觉道场礼忏禅观法事 第二上述圆顿法等  第三述一部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九·介庵悟进

    嗣法门人真范寂昙行瑸真源编七言绝句示当湖陆永侯文学(法名真修)觌面提持四句偈。明明历历不曾藏。闲忙着眼看端的。山谷木樨香又香。示钟溪晋侯叶文学一句时中密密参。从缘逆顺自相便。蓦然触着寒毛竖。始信真宗别有

  • 菩萨善戒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又作善戒经、菩萨地善戒经、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经详述受菩萨戒之作法、心得等,谓欲受菩萨戒则须先具足优婆塞戒、沙弥戒及比丘戒,并阐释梵网经、璎珞经之十重戒、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