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不可错会《四料简》中的禅净之意

若论自力他力,禅净难易,讲得最清楚最明白,莫如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照《四料简》说来,不通宗、教的人,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1]的,更要念。虽通没有证,总要念佛了脱生死,才是道理。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大慈大悲,开化众生。其《四料简》是“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zuō差误)路,阴境若现前,瞥尔[2]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hù依靠)。”以上十六句《四料简》偈,真是慈航,望大家注意些呢。要明白这《四料简》的意思,先要明白怎么叫做禅,怎么叫做净,怎么叫做有,怎么叫做无,拿这禅净有无四个字看清楚,就明白《四料简》之意思。所以将禅净有无,略为抉择一下。所谓禅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教中明大开圆解,彻证一念灵知本觉理体也。所以要亲见本来面目,方能算有禅。否则不能算有。所谓净者,是净土三经,深信、切愿、求生净土的法门。自心净,则国土净。自力感,则佛力应。第一要信得真,愿得切,行得精进勇猛。所以须有决定不疑的信心,至诚恳切的发愿,且有一定不移的行持,才算有净土。否则不能算有。世人每以为枯坐,看看死话头,就算有禅。悠悠扬扬的念几句佛,就算有净。乃是大错而特错了。总而言之,有禅,乃是有明心见性的功夫。有净土,乃是有念佛往生的把握。这是最要紧的道理。然而明心见性,但是开悟,还没有证,总不能了生死。悟得就无生死,非门内语。(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1] 通宗通教:宗,宗门,指直指人心使人明心见性的禅宗。通宗,即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教,教下,指以佛经为依据的教法。通教,即大开圆解,大彻大悟。

  [2] 瞥尔:突然,迅速的。

彼曰:“永明《料简》,语涉支离,不足为法。何以言之?彼谓:‘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若如所说,则今之禅者,类多皆看念佛的是谁。又有住念佛堂,长年念佛者。彼皆现世能为人师,来生即成佛祖乎?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今之愚夫愚妇,专念佛名者,处处皆有。未见几人临命终时,现诸瑞相,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也。故知永明《料简》为不足法。”余曰:“汝何囫囵吞枣,不尝滋味之若是也?夫永明《料简》,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1]。先须认准如何是禅,如何是净,如何是有,如何是无,然后逐文分剖,则知字字皆如天造地设,无一字不恰当,无一字能更移。吾数十年来,见禅(宗门)讲(教下)诸师所说,皆与汝言,无少殊异。见地若是,宜(当然,无怪)其禅与净土,日见衰残也。”

  [1] 龟鉴:比喻借鉴。

问:“何名禅净,及与有无?请垂明诲(教诲)。”答:“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离念灵知者,了无念虑,而洞悉前境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1]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同。须细参详,不可笼统。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1] 实有诸己:即于己实有之。

问:“出家为僧,宏法利生,又有何过,而亦简除?”答:“若是已断见、思,已了生死,乘大愿轮,示生浊世,上宏下化,度脱众生者,则可。若或虽有智愿,未断见、思,纵能不迷于受生之初,亦复难保于毕生多世。以虽能宏法,未证无生,情种尚在,遇境逢缘,难免迷惑。倘一随境迷,则能速觉悟者,万无一二。从迷入迷,不能自拔,永劫沉沦者,实繁有徒矣。如来为此义故,令人往生净土,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然后乘佛慈力,及己愿轮,回入娑婆,度脱众生,则有进无退,有得无失矣。未断见、思,住此宏法,他宗莫不如是,净宗断断不许也。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兼亦不知文义。辜负永明古佛一番大慈悲心,截断后世行人一条出苦捷径。自误误人,害岂有极?所谓错认定盘星,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也。”(净土决疑论)

猜你喜欢
  卷第六十一·李通玄
  禅宗的方法:道不可告,告即不得·胡适
  卷第六十八·霁仑超永
  卷第五·佚名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一·圆悟克勤
  卷四·佚名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欧阳竟无
  众经目录卷第五·彦琮
  松隱唯菴然和尚語錄卷之二·德然
  宏智禅师广录 第七卷·正觉
  卷第四·佚名
  卷第四·契嵩
  卷七·佚名
  法句譬喻经道行品第二十八·佚名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党援·许自昌

    【玉女步瑞云】〔外戎装众随上〕结党梁山。行道替天佐汉。〔瑞云浓〕看建帜忠义堂前。马挂征鞍将挂袍。柳梢枝上月儿高。男儿未挂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俺晁盖自从投奔梁山。仗众兄弟推戴。小喽啰赞襄。义气日深

  • 秋崖集补钞·管庭芬

    秋崖集补钞方岳立春都堂受誓祭九宫坛辇路香融雪未乾,鸡人初唱五更寒。琼幡第一番花信,吹上东皇太乙坛。赵昭仪春浴红薇滴露护轻寒,微鬌香丝卸玉鸾。祇道春风庭院密,外间已作画图看。缙云集钞冯时行重阳登翠围亭亭废十年竹

  • 卷二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五十三·张廷玉

        范景文 倪元璐 李邦华 王家彦 孟兆祥 施邦曜 凌义渠   崇祯十有七年三月,流贼李自成犯京师。十九日丁未,庄烈帝殉社稷。文臣死国者,东阁大学士范景文而下,凡二十有一人。福王立南京,并予赠谥。皇清顺治九

  • 卷十七·本纪第十七·柯劭忞

      ○仁宗下   延祐元年春正月丁亥,授前中书右丞刘正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庚子,江浙行省左丞高珪为中书参知政事。丁未,诏曰:惟天惟祖宗眷佑有国,朕自即位于今四年。比者,阴阳失和,灾异屡见,岂朕修协之未至欤?抑官吏未

  • 第五十五回 用少击众沙苑交兵 废旧迎新柔然纳女·蔡东藩

      却说高欢闻窦泰死耗,不胜悲悼,自思泰既陷没,大违初愿,遂撤去浮桥,退回晋阳。宇文泰亦还军长安。惟高敖曹尚未得闻,引军急进,直抵上洛城下。洛郡人泉岳及弟猛略,与顺阳人杜窋等,欲翻城出应敖曹。洛州刺史泉企,探悉阴谋,捕戮

  • 读礼通考卷十八·徐乾学

    丧期十八国恤一干学案夏后殷周之制不可考矣当孟子之时自谓诸侯之礼未之学况于后世乎盖自周衰礼废列国擅权蔑弃先典家自为制鲁秉周礼为同姓诸侯宗犹不知通丧之为重也而况其凡乎降至后世以丧为讳故府之遗日就湮灭又其宜

  • 路史卷二十五·罗泌

    国名纪帝鸿后厘姓国(厘,原文为 )白民山海经云:“销姓国。”而汲冢书言:“白民之国,今之白州。”孔晁以为东南夷与白州接。防风厘姓。守封禺之间,二山在今湖之武康。汪芷即汪罔。说苑云:“汪芷,厘姓。

  •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

    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其号也(《益阳县志》)。远祖官益阳,占籍焉。曾祖某,迁龙阳之鹿溪,遂为龙阳人。五世祖某,尝为明显宦,多藏书;先生诵其清芬,记睹淹博(《通源集曹氏序》)。性敏慧,下笔成文。蔡忠烈公为长沙推官,见其制艺,以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纪昀

    贰臣传 【二】 五代○五代 张文蔚 杨涉张策赵光逢 薛贻矩 苏循【杜晓】段凝康延孝 冯道李 琪郑珏袁象先刘昫卢文纪 姚顗李鏻和凝张文蔚 杨涉 张策 赵光逢 薛贻矩 苏循 【杜晓】 段凝 康延孝 冯道 李琪 郑珏 袁

  •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佚名

    【提要】 生活在人类社会,无法避免地经常处在复杂的利害关系和多种冲突的旋涡中,尤其是在人多但资源有限的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非常的激烈,商界和政界人士对此可能更有感触。我们不妨看看战国说客是如何在复杂的利害

  • 晋纪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二年(丁亥、387)·司马光

    晋纪二十九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丁亥,公元387年) [1]春,正月,乙已,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剌史,代谢玄镇彭城;序求镇准阴,许之。以玄为会稽内史。 [1]春季,正月,乙已(初八),东晋任命朱序为青、兖二州剌史,代替谢玄镇守彭城;朱序请求改镇淮

  • 卷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九十三礼部五十二丧礼四庶人丧礼明集礼初终疾病迁居正寝清扫内外分祷所祀使人坐持手足遗言则书之属纩以俟絶气气絶乃哭废床寝於地乃易服男子扱上袵被髪徒跣妇人去冠被髪不徒跣诸有服者皆去华饰乃

  • 文献的重要性·孔子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杞国,夏禹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杞县。②征:证明。③宋:宋国,商汤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

  • 第七章 23·辜鸿铭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辜讲但是在另一种场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认为我真有某种特殊的才能吗?在你们面前,在其他所有人面前,我确实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因为,假如

  • (九)新与旧·钱穆

    今人好作新旧之争,又莫不喜新而厌旧。实则新旧只是一名词分别。就时间言,今日之新明日已成旧。就空间言,彼此两地亦必互见,为新。新与旧只是各人心理上一感觉,并无绝对客观之存在。安于旧,乐于旧,则觉新亦可喜。喜新厌旧,则会

  • 无量寿经义疏·吉藏

    吉藏撰夫真极恬然以虚寂为宗。凝神万境不虑而照。澄净渊泊不形而应。然感机不同化不一揆故。形有巨细寿有修短教有精粗土有净秽。隆益万殊证悟非一。西方安养净土人纯殖国旷劫感圣亦长。弥陀世尊乘本誓愿应形净刹诧寿

  • 白衣女人·柯林斯

    英国作家柯林斯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859年至1860年。小说描写了一件神秘的谋财杀妻故事。主人公劳拉在父母死后继承了一大笔财产,而且她早已被父母许配给了一个格利德准男爵。然而男爵与劳拉结婚的目的是想占有财产。婚

  • 原本广韵·佚名

    该书共有5卷,著者姓名不详。前有孙愐《唐韵序》,注文较重修本颇简。《永乐大典》引此书皆曰陆法言《广韵》。据《四库全书总目》考证,认为此书就是重修本之前,亚宝文、裴务齐、陈道固三家修订《切韵》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