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

朱子曰:“仁体刚而用柔,义体柔而用刚。盖仁有流动发越之意,而其用则慈柔。义有商量从宜之义,而其用则决裂也。”今按:仁义刚柔之辨,古已有之。朱子此条极允惬。《小戴礼》言,东方之人仁,西方之人义。今日中西文化正可以此说之。惟中国人重仁,又重刚,故闻朱子说而喜。西方人重义,亦重刚,则闻扬子云仁柔义刚之说而喜矣。但不了解仁的境界,便觉义即是刚。进而了解到仁的境界,则知义仍还是柔了。故持论者,不贵有先入之见,此则学者所宜注意也。

问:“妙众理而宰万物。”朱子曰:“道理固本有,用知方发得出来。若无知,道理何从而见。所以谓之妙众理,犹言能运用众理也。运用字有病,故下妙字。宰,宰制也。无所知觉,则不足以宰制万物。”今按:此条有两要义,一言理,须知方出。言运用理,有语病。如马克思在伦敦创为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的理论,不得谓其全无理。抑且彼乃根据当时英国之工厂及劳工制度,而发此理论。果使当时英国人能知觉,能接受,把其当时之工厂劳工制度能加改进,则资本主义不致继长增高。当时英国人所以对马氏理论无知觉,不接受,则实有一甚深道理。因西方人一切重运用,其寻求发现真理,亦为要运用真理。不知真理发现,惟当依循服从,此即中国一顺字。若求运用真理,便有私意存其间,已失却了真理之真。如中国人讲孝弟忠信,此乃人生真理,惟当顺而循之。若求加以运用,便非孝弟忠信之真了。孟子义利之辨即在此。但当时英国人若因马克思言来改革其工厂劳工法则,便会失却了资本主义之运用,于是遂对马氏所言一若毫无所知,毫不接受。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之为病于世界已曝露。若能因此改进,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不再起。但于帝国主义有何运用可言。于是祸因终不能革,转益加深。可见对真理不该存运用意,然后其理始见大用。朱子此条言运用字有语病,语气若甚平浅,而涵义之深,实属大可发挥。至如中国提出此理字,在西方人意识中,乃可若毫无知觉。此诚今日研讨人类文化问题者一大值注意之事件也。

朱子曰:“昔杨龟山问一学者曰,当见孺子入井时,其心怵惕恻隐,何故如此。学者曰,自然如此。龟山曰,安得只说自然了便休。须其知其所自来,则仁不远矣。此语极好。”今按:此条辨自然与所以然。自然指气,所以然则指理。朱子理先于气之说,即由此等处来。道家崇尚自然,却不好追问其所以然。故道家言天,只言其自然。而儒家言天,则必追问其所以然。老子太过崇尚自然了,凡属人文演进,老子意多鄙弃。不知人文演进亦从自然来。如老子言,“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不知原始人类本无所谓六亲之和,亦未有国之建设,六亲与国,已不是自然,早是演进之人文了。实乃是先有了孝慈,乃始有六亲之和。有了忠臣,乃始有国之建立。老子说得颠倒了。今试问人类何以有六亲之和,何以有国之建立,此在自然之中还有一所以然。孔孟高出庄老处,即能在自然之中又追问一所以然,却非不顾自然来空言一道理。惟孔孟所言道理主要是人本位的。西方人则忽视了人本位,只从非人文的自然中来寻求所以然,则又与人文不相干。耶稣从自然中寻出一上帝来,与西方希腊罗马传统不同,但亦与中国儒道观均异。今国人欲崇尚西化,却该从孔孟庄老所言指出其不是处,不该只根据西方人看法来加驳斥。

猜你喜欢
  祸福第四十八·佚名
  卷二·孙奇逢
  提要·沈棐
  双桥随笔卷十·周召
  卷二十三·湛若水
  卷五·蔡卞
  卷十八·鄂尔泰
  绵蛮·佚名
  提要·胡安国
  卷十九上·王天与
  管子轻重十七·马非百
  弱民第二十·商鞅
  卷五十九·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唐慧琳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南宋襍事诗七巻国朝沈嘉辙吴焯陈芝光符曽赵昱励鹗赵信同撰嘉辙字栾城焯字尺鳬曽字幼鲁鹗字太鸿皆钱塘人芝光字蔚九昱字功千信字意林皆仁和人惟曽以荐举官至户部郎中鹗以康熈庚子举于乡余皆终于诸生是书以

  • 相鲁第一·王肃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无文饰雕画不诈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木为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聚土以起

  • ◎宁波第一号汉奸陈蓼士·佚名

    在“维新==”当过秘书主任,在“汪记==”当过“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出席代表,自称名士,自夸诗家的无耻文人陈蓼士,已在南京被拘了,这是汉奸们应有的一曰,何足道哉?可是,在上海的宁波人,和在宁波的

  • ●六、学问一斑·秦翰才

    溥仪在六岁上开始上学,由大学士陆润庠和侍郎陈宝琛教读汉文、都统伊克坦教读满文,但满文成绩很不行。其后有英人庄士敦教读英文、刘骧教读日文,但日文也不行,英文却很好,能读能说能写,写的书法也很清秀,他签字喜欢用Henry一个名字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二·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赵待制开墓志铭李焘赠特进追复徽猷阁待制赵公既葬于普州安居县清润乡之北山今四十年矣焘顷自武陵归眉山而公长子永实为州数相从也一日盛服临况泣而言曰先人所建立蜀人户知之不肖孤何敢妄有称述今犍为郡守

  • 一九一 拾遗乙·周作人

    儿时的事情在上面记得很不多,因为十岁以前的事差不多都已忘记了,现在只就记得的零星小事写下一点来,不过这也不是自己记得,只是大人们传说下来的就是了。其中顶早的一件事,大约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因为妹子端姑生于光绪丁亥

  •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五十四人物志一百三十四列女传十四八旗满洲列女传十二镶黄旗满洲护军鋭重武之妻乌扎拉氏镶黄旗满洲护军阿通阿之妻富察氏镶黄旗满洲护军三格之妻

  • 卷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十五户部盐法凡榷盐之法顺物土之宜而理之或府海以收其利或产於池或汲诸井而成之皆通商转运以便民食收其税以供国用凡盛京沿海之地皆民自煮盐市易奉天府锦州府盐场二十皆以州县佐贰官司其场

  • 目录·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钦定大清通礼目録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卷之一吉礼南郊冬日至大祀孟春上辛祈谷龙见常雩大雩因事只吿升配卷之二北郊夏日至大祭因事只告升配卷之三宗庙时飨大祫亲诣只告遣官只告升

  • 第十五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吕思勉

    中国的统一,是帝国主义者所不利的。所以要多方阻挠。如利用我国的内争,将借款军械等,供给一方面等都是。而其尤露骨的,则莫如十七年的五三惨案。当十六年五月间,国民革命军,奠定东南,渡江北伐。当时日本政府,便有乘机干涉的意

  • 六年·佚名

    (庚申)六年清康熙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卯,流星出東方,入巽方。1月2日○壬辰,以李正英爲判義禁,李萬封爲正言。1月4日○甲午,太白晝見,是後屢見。流星出織女星下,入東方。1月5日○乙未,流星出太微西垣內,入軫星下。○以南垕爲

  • 逍遥游第一·刘文典

    〔释文〕内者,对外立名。说文:篇,书也。字从竹;从艹者草名耳,非也。 〔注〕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闲哉! 〔释文〕逍音销,亦作「消」。遥如字。

  •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四九)梵志品何欲经第八(第三念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生闻梵志中后彷徉。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瞿昙。欲有所问。听乃敢陈。世尊告曰。恣

  •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一·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总序戒法异名等佛陀者。秦言觉。觉了一切法相故。复次一切众生长眠三界。佛道眼既开自觉觉彼。故名为觉。佛于一切法。能一切知能得一切说。问曰。佛云何一切说。为应时适会随宜说耶。为部党相从而说

  • 卷第三十六(雨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六(雨字号) 甲子(宋仁宗天圣二年起)壬申(改明道)甲戌(改景佑)戊寅(改宝元)庚辰(改康定)辛巳(改庆历)己丑(改皇佑)甲午(改至和)丙申(改嘉佑)甲辰(英宗治平元年)戊申(神宗熙宁元年)戊午(改元丰)癸亥(

  • 第一章 如来来降·佚名

    归命于出生清族极净之正觉者,予说多数鞞益之一而无缺之大王统史。(一)此[大王统史原]由昔人所作,[其]或部过详或部过简约,又多反覆[之个所]。(二)[予此大王统史]此等无瑕疵,易学易记忆,起信心与感激,亦继承传统。(三)于应起信心之处而起信

  • 林语堂散文·林语堂

    林语堂的散文,在内容上有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特点,除其明显的政治上和观点上的差错外,他的有些思想和主张,如要求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等等,这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而

  • 那先比丘经·佚名

    Naxianbiqiujing,佛教经典。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的西北印度,最早所用语种不详,学术界对此有梵语、混合梵语等不同说法。后形成北、南两种流传本。北本于东汉时传入中国,即汉文大藏经中的《那先比丘经》;南本约定型于4世纪,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