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雲初分如来涅槃健度第三十六

於是众中有大梵王名曰健行。持诸供具供养於佛。合掌恭敬右绕三匝。上昇虚空高七罗树。白佛言:世尊,大乘经典凡有几种三昧总持。所修行道祕蜜之藏。乐说无碍如来界。国土世间复有几种。如来大慈怜愍一切。故我今日敢生此问。愿二足尊哀矜宣说。说我当顶戴受持。时有天子名无尽意在大众中承佛威神。即为梵天而说偈言:

善哉大梵王,问佛真实义。佛当如实答,广度诸众生。应当至心听,恭敬而尊重。一一方等经,恒沙义难解。

如来大法王,广开阐法界。佛得总持法,非二乘所解。

大梵。大乘经义非惟一种乃至万种。假使有人智如阿难。所得寿命如恒河沙。不能受知其义理。复使是人其舌辩利。数如恒沙说亦不荆何以故?是大乘经其义深邃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境界难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说其句义犹不可荆梵天。譬如医师为疗病故。说药方亦不能荆诸佛世尊亦复如是,梵天。譬如女人惟有一子。欲令长大渐令服苏。诸世尊亦复如是,梵天。已为众生兴发此问。我当至心听受其义。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白佛言:世尊,此经中说四百三昧。其义甚深难可得解。惟愿如来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问。欲疗众生杂恶秽垢。令得忍辱正信之心。精进心念心定心。欲令未来薄福之人生福德故。故发此问。善男子,若有国土城邑聚落四之众。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如是经者,时旱则雨。雨过则止。善男子,随有国土其中众生受读诵书写解说听此经者,当知是人得金刚身。何以故?是经典中。有神咒故。为众生故。世诸佛悉共宣说。

郁究隶,牟究隶,头坻,比头坻,陀尼羯坻,陀那赖坻,陀那僧塔兮。

若有四众读诵此咒,则为诸佛之所称赞。若有国土欲祈雨者,六齐之日其王应当净自裕供养三宝尊重赞叹称龙王名。善男子,四大之性可令变易。诵持此咒天不降雨。无有处。汝先所问四百三昧义。至心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此经中有诸佛菩萨甚深净水大三昧。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故名甚深。能断一切生死渴乏。故名净水。边不可得。故名大诸佛世尊同平等故。故名三昧。若有菩萨具是三昧,则得常乐我净之身。得多闻海多闻宝於菩提心无有动转。不退佛慧常住之身。无有变易心无疑碍。不离法雨常遇三宝值善知识成就一切真正福德。善男子,汝当受持如是三昧。持已则得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复次善男复有甚深净水大海所入三昧。无有三昧而能宣说是三昧相。故名甚深。洗濯生死。故名为无能得底。故曰大海。得不动身常乐我净。故名为入。毕竟故故名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萨是三昧,则能变为诸天形像。见事梵者即作梵像。为破梵事而心不著。见事自在天作自在像。见事八臂作八臂像。见事建驮作建驮像。见事天母作天母像。见事鬼者即作鬼像。虽如是种种形像。为坏彼见心实无著。见有屠者即现屠像。为欲化彼令不杀生。酒家乃至旃罗像。亦复如是,见有博弈戏笑之处。悉现其像为断贫穷。现畜妻息奴婢仆从。而其内心修梵行。虽服宝饰心常清净。示现服食甘美众膳。内常法喜以自充润。入诸氵㸒舍为化欲恶不善者,博士卜噬鸟鹫之身。乃至一切畜生杂类。亦复现入一切形残身不具足。为欲宣说过患故。乃至九十五种邪道。随示其像破彼见故。示现自身四百四玻为治众生内外病故读诵外书解种种语。示现奴婢仆从男女老少之像。及示生老病死等像。为欲调伏诸众生故能解一切鸟兽等语。现作香华药草果蓏。或示王身王子大臣长者身像。或示沙门婆罗门像帝释天王转轮圣王日月等像。所以示现四大天王,为欲拥护四天下故。示现诸佛自在神通终不毕竟入於涅槃。变作众色不坏色性。虽得往生诸佛净土。终不分别国土之相。获得诸甚深三昧。而於法界无所分别。为人天主心无憍慢。虽说梦事不见梦相。外现魔事实无魔行於世间世法不污,犹如莲华处污不染。善男子,如是之果。名为成就甚深大海所入三昧尔时众中有婆罗门名曰善德。白佛言:世尊,如来之法甚深秘密。为诸众生分别演说。而是薄福钝根愚痴提婆达多。不听不受不知恩分。纯与六群弊恶比丘同其所行。增长地狱。佛身血。破坏众僧。生於释种增长憍慢。实非人类强名为人。察其行迹畜生无别。复从无阿僧祇世。常於如来生恶逆心。其有施者无有果报。自所修善亦不成就。如尼乾子等无差尼乾子说无受无施。提婆达多亦复如是,真是魔党非佛眷属。何以故?常於如来起害心故虽名沙门无沙门义,犹如袈裟裹覆利刀。实是秃人名为无命。所有徒众亦复如是,实非世作世尊想。世尊如来若是一切智者,何故听此弊恶之人。出家剃发受具足戒。如来所说普众生生於善根。是人何故独不得生。如来慈哀常以乐说。为诸众生广宣正法。闻者蒙润善开敷。提婆达多。何故不得预斯利益。如来性净身净心净。眷属应净。何故众中而有此辈尔时大雲密藏菩萨。承佛神力语善德言:善哉善哉!大婆罗门。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於是中都不能问。汝今乃能谘问是义。至心谛听。我当承佛威神道力为汝广说。汝不应言提婆多不知恩分。是人知恩。非不知也。虽与六群同其所行。不名为恶。提婆达多不可思议。修业行皆同如来。如来业行即是提婆达多业行。一切众生不能开显如来世尊真实功德。提达多能开示人。令阿僧祇无量众生安住善根。如来业行非地狱种。云何而言提婆达多是地人。汝言同於六群所行。汝今当知六群比丘。实非弊恶所行之法亦同佛行。大婆罗门。如身血实无有出。提婆达多亦不能出。若言树影有出血者,无有是处。如来之身亦复如是,言出血。当知即是善权方便不可思议。大婆罗门。释迦如来种性清净如绀琉璃。所有弟子有毁禁。我亦不见如来弟子有破戒者,如来所说无上正法。实令闻者生於善根。非不生也如来大众成就持戒悉入佛境。徒众眷属如栴檀林纯以栴檀而为围绕。不可沮坏如金刚山。不见有能得坏者,有怖畏者则可破坏。如来弟子永无忧怖。若无忧怖云何可坏。不可破坏师子群。如来法王如师子王。纯以师子而为眷属。如是眷属难可测度。非是声闻缘觉境界不可毁灭如灰覆火。如来无上一切智人。若听剃发受具戒者,终无毁禁一切众生。皆入如所知境界。是故如来名一切智。提婆达多。具足如是不名坏僧。大婆罗门。假使千万无量魔亦不能坏。若言弊恶提婆达多坏众僧者,当知即是善方便也。云何而言行同畜生。提婆多。真实生於释迦如来净种姓中。不生畜生。若言释种作诸恶者,无有是处。提婆达多所恶行。为欲显示释迦如来功德力故。释种中生名秃人者亦无是处。提婆达多。善能护持解净戒。云何而言尼乾子耶。有恶欲者乃名恶人提婆达多心无恶欲。云何而言恶比丘耶。修如来善方便者,提婆达多即其人也。大婆罗门。若有人言提婆达多集地狱业。当知即是菩业也。菩萨业者即是神通。为化众生故在地狱。当知实亦不处地狱。譬如二人道路共行。各别去一东一西。若言是人故和合者,亦无是处。若言如来提婆达多相远离者,亦无是处大婆罗门。有人杀生造作恶业。法应无量百千世中地狱受果。有人修善法。应无量百千世天上受报。有修善者地狱受果。行恶之人天上受报。此乃诸佛如来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如来成就无量微妙真实功德。云何而言提婆达多能坏佛身。实无量世中於如来所生恶逆心提婆达多实无害心。何以故?是人真实决定了知善恶报故。知一念恶无量世中地狱受报。是义故。提婆达多终不造恶。如来已於无量世中永断诸恶。云何众生能於如来起恶心耶。言提婆达多是地狱人。云何得与如来法王同一种姓。地狱众生得与如来同眷属者,亦无是若言提婆达多无量世中造作诸恶。应无量世地狱受报。云何得与如来一处。若与如来同一者,当知是人非是弊恶。若提婆达多真实恶人。云何得与如来和合。如彼二人东西路乖理和合。提婆达多随顺佛语。闻东则。东不违圣旨。云何当名地狱人耶。若令至东故违西去则不得名非地狱人。若言提婆达多地狱人者,是无恶人。所以者何。地者名人。狱者名天往来人天名地狱人。复次地者名常。狱名无相。提婆达多亦常无相。故名地狱。复次地名乐。狱者名断。乐断生死。故名地狱。复次地者名善方便。狱名能说说善方便。故名地狱大婆罗门。如来世尊有善方便。复能宣说不名地狱。云何得名提婆达多为地狱人。提婆达所有境界。实非声闻缘觉所知。大婆罗门。如来世尊常所称赞。黄头大士即是提婆达多比六群比丘亦大菩萨。提婆达多与共同行。云何得名地狱人耶。如栴檀树栴檀围绕。如香象踏非驴所堪。还是香象之所能忍。大婆罗门。如来世尊大香象王亦复如是,所说深义非是乘之所能知。还是香象诸大菩萨乃能受持。提婆达多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汝应忏悔恭敬供尊重赞叹。大婆罗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知提婆达多功德了了不疑。当知是人佛弟子。得佛功德二分之一。得佛一目。得佛半身。大婆罗门。提婆达多所有功德。一切生所不能知。如来功德所有境界。一切众生亦不能知。复不能见如来法身。大婆罗门。提达多。真实能知如来所有微妙功德。声闻缘觉实所不知。惟有提婆达多了了不疑。亦能示如来所现无量神通。能示众生如来所行。知佛如来所有国土。提婆达多是大丈夫。如来所在在处处。提婆达多亦随逐行。以是义故名大丈夫。诸佛如来境界甚深。秘密之言不可思议。惟有提婆达多比丘能得了知。如来今者当开密语。仁可善听。尔时大众异口同音。而颂曰:

假使魔波旬,其数无有量。尽其神通力,不能坏众僧。如来无上尊,大慈怜愍心。为诸众生故,示现业果报。

尔时世尊,赞叹大雲密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今快说提婆达多真实功德。一声闻辟支佛等不能解了。大乘方等功德势力。汝将欲坏一切众生所有疑心。是故开显提婆多菩萨功德。

复次善男子,此经复有诸佛菩萨深进大海水潮三昧。若有菩萨成就具足是三昧者,须山王高大坚鞕能以口吹令其碎破,犹如微尘入葶苈会。而亭历会亦不增长。四大天亦不惊怖不破不坏。不自觉知所安之处。三十三天亦复如是,善男子,是名菩萨成就具足进大海水潮三昧。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成就具足是三昧者,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鼋鼍龟龙鱼鳖水性之属。寿命如常无有损夭。诸龙王阿修罗乾闼婆。不自觉知所至之处。以三千大千世界安置右掌。断取大地如陶家轮。掷置他方恒沙界外。其中众生都不觉有往之想。取彼世界安置此土亦复如是,

尔时善德以诸香华幡盖伎乐供养於佛。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大慈怜愍一切如罗睺今欲启请。惟愿听许。尔时世尊默然不答。是时众中有梨车童子,名曰一切众生乐见。语德言:如来默然已不相许。我今当答随疑致问。婆罗门言:梨车。我曾从他闻如是义。若供养如来舍利如芥子许。福报应得忉利天主。梨车。是大雲经其义甚深。如来密语难可得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何况我等边地之人。我今欲得如来舍利如芥子许。恭敬礼拜冀处忉利彼天主。我从昔来常有此愿。尔时梨车。即说偈言:

假使恒河中,驶流生莲花。拘抧罗鸟白,舍利乃可得。假使龟生毛,任作僧伽梨。冬日能消冰,舍利乃可得。

假使蚊子脚,堪任作桥梁。能度一切众,舍利乃可得。假使水中蛭,忽然生白齿。大如香象牙,舍利乃可得。

假使兔生角,堪任作梯橙。高至净居天,舍利乃可得。假使鼠虫等,缘於兔角梯。在上而食月,舍利乃可得。

假使蝇能饮,锺石淳好酒。迷荒而耽醉,舍利乃可得。假使驴口唇,形如频婆果。善能歌咏舞,舍利乃可得。

假使乌角鸱,同共一树栖。饮食不相离,舍利乃可得。假使棘刺叶,周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上,舍利乃可得。

假使小舟船,能载须弥山。度於大海水,舍利乃可得。假使小鸟雀,嘴衔大香山。移置於他处,舍利乃可得。

时婆罗门即说偈颂答梨车言:善哉梨车子,能知深方便。今当至心听,我说佛功德。佛境难思议,所得已毕竟。

诸佛常无变,是故无生处。诸佛色平等,是名佛法界。如来非作法,亦复非有生。如来金刚身,不可得破坏。

以是故舍利,真实不可得。如来无舍利,乃至如芥子。无有血肉骨,云何有舍利。如来为众生,现受方便身。

诸佛身常住,法界亦复然。随应诸众生,方便为说法。亦随其所宜,而现种种身。若佛有慈愍,普及诸众生。

何故不见为,分身施舍利。

尔时众中有一天女名曰净光。复以香华幡盖伎乐供养於佛。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是二贤成就甚深微妙智慧。能开如来秘密之藏。从何处来惟愿演说。佛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为众生故问是义。谛听谛听吾当说之。如是二人是佛真子。如香象王是大丈夫。为生故乐处生死。知恩报恩我所护念。善能护持诸佛种姓。为佛重任炽燃法灯。天女过去无亿那由他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同性灯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师佛世尊,时阎浮提多有众生。无量无边不可算数。悉皆成就安隐快乐。无诸饥渴苦恼等其地广博清净严事。广纵六万八千由旬。多有诸城七万八千。一一大城七宝所作。其城四有九万卻敌。

尔时大城名曰宝聚。即是今之王舍城也。时宝聚城有八万千亿人。同姓灯佛出生彼城彼城所有无量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成就神通人中象王。天女。尔时如来在大中作师子吼。宣说如是大雲经典。时彼城中有王名曰大精进龙王。王有夫人名曰护法。有大臣名法林聚。尔时国王与其夫人及其大臣。往彼佛所供养恭敬合掌作礼。右绕三匝卻坐面。尔时同姓灯佛知大精进龙王心中所念。放大光明名无所畏。王遇此光心得法喜。尔时臣承佛神力。白佛言:世尊,如来舍利为可得不。尔时世尊默然不答。天女。尔时大王为法故。即共大臣翻覆往反论讲舍利。时佛闻已即赞叹言:善哉善哉!彼佛众中有大弟子字诃男。心生善欲而作是念。善哉大王。善解如来甚深法界。时佛即为时会大众。说王所解法妙义。大众已闻皆生惊疑。时佛即告诸大众言:此王功德不可思议深不可测。非是汝等能得解。尔时大王闻佛称赞己之功德。心大欢喜即起供养。右绕千匝以采宝华用散佛上。复赞叹即发愿言:未来当有释迦如来兴出於世。以大方便示法灭时。我当於中出家修道。持净戒具大势力。见有破戒行恶比丘。我当驱摈至於边方无佛法处。为正法故不惜身命。时大臣复作是愿。释迦如来以大方便现涅槃已,我当於中作大国王。护持如来无上正法。恶比丘唱令驱出。有持法者恭敬供养。是时夫人复作是愿。释迦如来出现之时,令我势力伏邪见。时摩诃男复作是愿。使我尔时为彼如来。作大弟子得大神通。於佛功德能师子吼天女。如是四人今於我世为法重任。不但今日方於未来。复当护持我之正法。是时天女。白佛言:我今未知。如是四人斯为是谁。惟愿如来其名说字。佛言:善哉天女。至心谛听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尔时大臣。即今善德婆罗门是。是婆罗门於我灭後百二十年。王浮提字阿叔迦。住於波梨弗罗城中。姓无邪氏得转轮王。所有福德二分之一。於阎浮提得自在。护持正法大师子吼。为法流布大得舍利。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见恶比丘治令修善。女复言:惟愿解说。尔时佛告天女。且待须臾。我今先当说汝因缘。是时天女闻是说已,生惭愧低头伏地。佛即赞言:善哉善哉!夫惭愧者,即是众生善法衣服。天女。时王夫人汝身是。汝於彼佛暂得一闻大涅槃经。以是因缘今得天身。值我出世复闻深义。舍是天形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所统领处四分之一。得大自在受持五戒作优婆夷。教化所属城聚落男子女人大校受持五戒守护正法。摧伏外道诸邪异见。汝於尔时实是菩萨。为化众现受女身。是时王者,即今一切众生乐见梨车子。是深达正法甚深之义。能开如来微密法护持佛法无所亏损。时摩诃男者,即今大雲密藏菩萨是。得我真身二分之一。知恩报恩护正法。能答深义无所滞碍。天女。我今此众虽有上智大迦叶等。不能宣辩甚深之义。如大密藏菩萨摩诃萨也。

尔时众中有一天子字曰奇才。与千天子即起向佛。以诸华香幡盖伎乐供养於佛合掌恭以偈赞佛。大海可度量,须弥可称知。如来法境界,难可得思议。

说是法时无数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如来告善德言:善哉善哉!大婆罗门。汝今善发欢喜之心得无上果。大婆罗门。是南去度三十万恒河沙等世界。彼有世界名须曼那。有佛世尊号净光秘密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常住在世为化众生转正法轮。从彼南去复五十万恒河沙等世界。彼有世界名法喜宝。佛号法藏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常住在世为化众生转正法轮。从彼南去复过六十万恒河沙世界彼有世界名一切池。佛号师子吼神足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师佛世尊,常住在世为化众生转正法轮。从彼南去复过三十六万恒河沙等世界。彼有世界曰华幡。佛号高须弥十号具足。乃至转正法轮。从彼南去复过八十万恒河沙等世界。彼有界名曰宝手。佛号法护十号具足。乃至转正法轮。大婆罗门。如是诸佛世界严净其土。无山陵堆埠石沙秽恶。其地柔软如迦陵伽衣。世无五浊亦无女身二乘之人。乃至无有二乘之女人名字。纯诸菩萨摩诃萨等。甘乐大乘护持大乘乐说大乘。大婆罗门。若有善男子善女受持如是诸佛名号。堕三恶道者无有是处。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婆罗门。以义故。我涅槃後是经当於南方国土广行流布。正法欲灭馀四十年当至北方。北方有王名曰乐。见有受持书写经卷读诵说者,随时给施四事无乏。尔时北方当有八万四千众生受持是卷。善男子,若有人闻如是经已,舍放远离无有是处。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顶戴受持诸佛号。若中兵毒水火盗贼无有是处除其宿业。复次大婆罗门。若内四部若外众生。为供养故怖畏故为坏法故。奉持如是诸佛名号。终不堕於三恶道中。若至三恶无有是处尔时善德复是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经名。尚得如是无量善利。况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若得彼诸佛名号,则为已得无上大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在其手。诸佛如来已到其舍。其金刚其身亦尔。心坚不动不可移转。世尊,我今亦当恭敬供养如是之人。佛言:善哉善哉大婆罗门。汝今善知善解如来功德之力。若有众生闻彼佛名。敬信不疑无诸怖畏。所谓王人怖鬼怖无诸疾玻常为诸佛学道弟子八部鬼神。及其眷属之所守护。诸佛所念。

尔时众中有乾闼婆王名曰喜见。从座而起往至佛所。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如来灭何等众生。能受持是经广令流布。何等众生。不能受持令法毁灭。尔时如来默然不答。时迦叶语喜见言:善男子,如来真实无有涅槃法无灭荆云何而言如来灭後谁受是经。喜见言:大德。一切众生狂愚无智。惟愿大德。宣说如来所以不灭。一切众生痴闇所覆。愿燃灯令得开明。我於未来亦当广为一切众生开发是义。惟愿大德。哀愍故说。大迦叶言:善子,如来法身不名肉身。佛身金刚非破坏身。成就具足无量功德。方便之身不名食身。如之身云何言灭。喜见王言:大德。我今定知如来世尊,方便涅槃非毕竟灭。尔时迦叶赞喜言:善哉善哉!实如所说,善男子,大海可量如来功德不可称。知喜见王言:如来何时当竟灭。大迦叶言:假使一切所有众生乃至蚊蚁。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於涅槃。如来时乃当涅槃。喜见王言:大德。如来成就如是无量无边功德。一切众生何故不发阿耨多罗藐三菩提心。苦哉苦哉。众生薄福不知如来常住不变金刚之身非杂食身。大德。如是之身佛能知。非诸声闻缘觉所及。

迦叶复言:善男子,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得菩提心。说是法时二万二千天子。发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心。异口同音。而说偈言:如来不涅槃,真法无有灭。

为诸众生故,示现有灭度。如来常不灭,为众方便说。

如来不思议,法僧亦复然。

猜你喜欢
  致屈文六居士书·太虚
  卷一·印光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五·慧立
  卷二十五·佚名
  卷第二十二(声闻无学沙弥僧部第十一)·宝唱
  卷五百一十五·佚名
  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慧苑
  卷第十六·佚名
  私呵昧经(一名菩萨道树)·佚名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佚名
  释门自镜录卷上·怀信
  善恭敬经·佚名
  卷第二十二·道宣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佚名
  护身命经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聱园词剩·聂树楷

    百字令 自题小像彼何人者,是聱园居士,镜中留印。百岁光阴如转烛,白尽疏髯短鬓。耳鼓殷雷,牙车脱毂,目力凭双镜。夕阳无限,黄昏只是将近。壮岁角逐名场,浮沉宦海,精力销磨尽。问水寻山空结想,无具那能济胜。米汁餐禅,苜盘款客,聊

  • 巻三·黄大舆

    钦定四库全书梅苑卷三宋 黄大舆 编喜迁莺         【阙】南枝向暖乍秀出庾岭梅英初吐玉颊轻匀琼腮淡抹姑射冰容相许防回立马凝竚影映寒光霜妒春尽占在百花头上严冬独歩 芳华春意早昨夜一番雪里开无数万蘂

  • 卷三十九·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九兵部主事陈焯编王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清人少以文行名乡里聚徒梅溪受业者衆入太学主司异其文适秦桧死上亲政策士十朋对策万余言上嘉其淹通醇正擢第一学者传诵拟诸鼂

  • 卷二·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二晋 常璩 撰汉中志汉中郡本附庸国属周赧王二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禹贡流漾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嶓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在诗曰滔滔江汉南

  •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明儒言行録卷三·沈佳

    安化县知县沈佳撰吴与弼康斋先生字子傅江西崇仁人天顺初徴聘授左谕徳固辞还山父国子司业先生生时梦有藤绕其先墓一老人指为攀辕藤故初名梦祥资禀英异永乐己丑年十九觐亲于京师从洗马杨文定溥学见伊洛渊源録慨然有志

  • 列传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一百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沈德符。○沈德符字得之宁海府靑*凫县人。 父龙吏曹正郞。 德符忠肃末荫补司 直长同正。 恭愍朝累迁判卫尉寺事。 辛禑初除右常侍升礼仪判

  • 宣宗本纪·欧阳修

    宣宗,名忱,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母亲是孝明皇太后郑氏。宣宗起初被封为光王。性格严肃寡言。宫中有人认为他没有恩情。会昌六年(846),武宗病危,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立光王李忱为皇太叔。三月二十三日,宣宗在武宗灵柩前

  • 梁襄传·脱脱

    梁襄,字公赞,是绛州人。梁襄自幼是孤儿,由叔父梁宁收养。梁襄生性颖悟,每天记言论一千多字。大定三年(1163),考中进士,分配到耀州任同官主簿。三次被迁..州任淳化令,有优秀的政绩。考察认为他勤政廉洁被提升为庆阳府推官,又被

  • 文与质的辩论·孔子

    【原文】 棘子成①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②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③”。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④。” 【注释】 ①棘子成:卫国大夫。②夫子:这里指棘子成。古代大夫可以被尊称为“

  • 卷二十七·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解頥正释卷二十七  明 季夲 撰臣工经防曰此康王时诗也武王既践天位首重民食所以允厘百工已有成法而后王毎申明之故康王嗣位而又作此诗以戒农官使民急于治田也并噫嘻当合为一篇以噫嘻言成王故知为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故废园林鹿母堂中。是时彼处。有白衣金幢二婆罗门。去佛近住。乐求出家。成刍相尔时世尊,日後分时。自房而出。诣鹿母堂。旋复经行。时白衣婆罗门。见佛世尊诣鹿母堂旋复经行已,即谓金幢婆罗门

  • 十住经卷第三·佚名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现前地第六  诸菩萨闻说  上地之行相  在于虚空中  雨众妙珍宝  放清净光明  供养于世尊  咸赞言善哉  善哉金刚藏  时有无量亿  诸天皆欢喜  于上虚空中  雨众宝末香

  • 老子化胡经·佚名

    □□□□□□□□□□□止开之则约□□□□□□□□□□之始吾欲书之非笔□□□□体之无形可拟飘乎无外或沈或□□□□□□豪翳余止如响纪消若云除□□□□□□捕鱼比之于道不足称无深慜□□□□□□为周柱史经九百年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澜澄禅师语录法澜澄禅师语录序溯自往代禅家克振宗风者代不数人至今目犹为空谷之音慨夫大道榛芜性真翳障绵绵一线几至废坠而六祖五宗之心传如泥牛入海永无消息即有一二后起咸分流别派见解纷纷拈棰竖拂骋

  • 第五十五章 劫掠楞伽岛·佚名

    彼(塞那王)之殁后,彼弟玛兴达王子于殊胜之阿努罗达普罗,以白(王)伞遮蔽,(一)彼处由塞那将军掌管地方诸族之民众中,已为难住十年之间。(二)其时(王)万事缺经纶之手腕,示为柔弱,其人民不纳租税,(三)此王于第十年生计之资甚穷,以知行不得爱护

  • 如此京华·叶楚伧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2卷32回。叶小凤(叶楚伧)著。初载1915年12月1日至1916年12月《小说大观》(上海)第3集至8集。文明书局(上海)1921年6月铅印单行本,1册。叙袁世凯窃得辛亥革命成果后,网罗前清遗老遗少组成所谓民国政

  •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王彦威

    本书(三册三七六面二二五、六○○字)不分卷,选自黄岩王彦威(韬夫)辑「清季外交史料」一书。王氏在清光绪中供职军机处时,尝手录元年至三十年间有关外交之朝廷诏令、枢臣强吏章奏以及密电秘稿等件,初名曰「光绪朝洋务始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