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无碍解道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论母听闻之慧是闻所成智。听闻后律仪之慧是戒所成智。律仪后定之慧是修定所成智。缘摄受之慧是法所依智。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诸法所决定之慧是会得智。观现在诸法变坏之慧是观生灭智。思择所缘而观破坏之慧是正观智。怖畏近住之慧是过患智。停止简择欲解脱之慧是舍诸行智。外出离、退转之慧是种姓地智。俱出离、退转之慧是道智。加行止灭之慧是果智。观所断之慧是解脱智。正观其时所修得诸法之慧是观察智。内决定之慧是事之种种相智。外决定之慧是行境之种种相智。所行决定之慧是所行之种种相智。四法决定之慧是地之种种相智。九法决定之慧是法之种种相智。通智之慧是所知义之智,遍智之慧是度义之智,断之慧是永舍义之智,修习之慧是一味义之智,现证之慧是触接义之智。义之种种相慧是义无碍解智,法之种种相慧是法无碍解智,词之种种相慧是词无碍解智,辩之种种相慧是辩无碍解智。住之种种相慧是住义之智,等至之种种相慧是等至义之智,住等至之种种相慧是住等至义之智。以无散乱清净为体而断漏之慧是无间三摩地智。见增上与寂静得住乃妙胜解之慧是无诤住之智。具二力止三行依十六智行及九三摩地行得自在之慧是灭尽定智。正知者流转永尽之慧是般涅槃之智。一切诸法之正断、灭、不近住性之慧是齐首义之智。别性、异性、一性、威力永尽之慧是渐损义之智。依不怠、持心精勤义之慧是发勤之智。说明种种法之慧是显示义之智。通达一切诸法之摄一、异性、一性之慧是见清净之智。已解之慧是忍智。触之慧是深解智。总摄之慧是分住智。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智。异性之慧是思退转智。摄持之慧是心退转智。空性之慧是智退转智。最舍之慧是解脱退转智。如义之慧是谛退转智。决定身、心于一依摄持乐想、轻想力神通义之慧是神通类智。依寻思遍满之力深解异性、一性声相之慧是耳界清净智。依三心之遍满,依[五]根明净之力深解异性、一性识行之慧是心差别智。依缘所转之诸法遍满异性、一性业之力深解慧是宿住随念智。依光曜之力见异性、一性之色相义之慧是天眼智。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尽智。遍智义之慧是苦智,断义之慧是集智,现证义之慧是灭智,修习义之慧是道智。有苦智、苦集智、苦灭智、顺苦灭道智。有义无碍解智、法无碍解智、词无碍解智、辩无碍解智。有根上下智。有情意乐意趣智。有对偶示导智。有成大悲智。有一切智智,有无障智。如是有七十三智,此等七十三智中,六十七智是共于声闻,六智是不共于声闻。

猜你喜欢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四·佚名
  卷之二·佚名
  序·佚名
  卷一百一十四(释道龚译)·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一卷·灌顶
  无常品第一(二十有一章)·佚名
  卷六百·佚名
  卷五百一十四·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一·玄奘
  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之诞生·太虚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三·欧阳竟无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二卷·佚名
  丛林公论·佚名
  评朱执信君覆林直勉李南溟二君书·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赋梅·唐圭璋

      齐天乐   令狐佥迁新廨   雕阑曲曲芙蓉水,天然一时潇洒。露浥冰壶,风摇玉佩,缥缈蓬莱如画。银烛欲下。照藻桷翚飞,杏梁虹架。如此规模,杜棱何止万间厦。   明年春燕归早,卷帘应认得,旧家王谢。袖里经纶,幕中佳话,高

  • 叙·高启

    故嘉议大夫戸部侍郎前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授 诸王经青丘先生髙啓文集二十四卷旧一千若干篇今二千若干篇儒士徐庸字用理之所广也用理既以

  • 第二折·郑廷玉

    (外扮陈德甫上,诗云)耕牛无宿科,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小可姓陈,双名德甫,乃本处曹州曹南人氏。幼年间攻习诗书,颇亲文墨,不幸父母双亡,家道艰难,因此将儒业废弃,与人家做个门馆先生,度其日月。此处有一个是贾

  • 卷八十六·徐世昌

    冯柷冯柷,字古浦,号榈堂,娄县人。有《一棕居诗稿》。次和鄂制府红优昙花宛对瞿昙座,拈来见夙因。蕴空仍有色,示现岂无神。品净心方洁,香凝妙绝尘。涂脂非庆喜,须识鬘华身。独秀峰在桂林城内贡院后旁无培塿坡

  • 五集卷七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七古今体三十三首【癸丑一】癸丑元旦甲是天干开物始寅为月首锡春昌五旬有八得年久藐已临民跻敬长蒿目何曾轃大当勑几敢弗慎惟康居诸历以登耄耋一念仍勤学未遑

  • 卷七·本纪第七·世祖四·宋濂

        ◎世祖四   七年春正月辛丑朔,高丽国王王禃遣使来贺。丙午,耶律铸、廉希宪罢。立尚书省,罢制国用使司。以平章政事忽都答儿为中书左丞相,国子祭酒许衡为中书左丞,制国用使阿合马平章尚书省事,同知制国用使

  • 卷之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姚氏妇杨氏传·魏收

    姚姓之妻杨氏,是太监苻承祖的姨娘。家中贫穷没有产业。到苻承祖为文明太后所宠幸而显贵时,亲戚姻眷们纷纷向他求取利润,惟独杨氏不求。杨氏经常对她姐姐说:“姐姐你虽然得到一时之荣耀,不如妹妹我有无忧无虑之乐趣。”其姐

  • 卷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五户部二十库藏四盐法一国朝盐课专以供给边方粮饷或水旱凶荒亦藉赈济其利甚博然必私盐禁严而後官盐流通法久弊滋故自洪武以来盐法条件因时渐密云诸司职掌凡天下办盐去处每岁盐课各有定额年终

  • 卷二十六·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二十六   元 程端学 撰昭公二十有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婼如晋【婼勑略切公羊作舍下同】义见隠七年齐来聘又为晋执婼起文也癸丑叔鞅卒讥世卿也大意又见隠元年益师卒晋人执

  • 卷二十八·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八宋 陈经 撰微子之命【周书】观此篇之书有以见三代圣人寛大公平之气象非后世之所能及且前代之子孙与己为仇敌人情之所忌也处叛乱之后又人情之所易疑也微子以商王元子适在武庚为乱之后身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七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七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上来难破闻不闻义。自下第二辩实异相明不可闻。然今且就涅槃一法明不可闻。余类可知。于中有二。一明涅槃不同色声故不可闻。二明涅槃非三世摄故不可闻。前中两句。

  • 禅波罗蜜序·智顗

    禅波罗蜜者。辅行云。次第禅门目录云。大师于瓦官寺说也。大庄严寺。法慎私记。章安顶禅师。治定为十卷。开十大章。一大意。二释名。三明门。四诠次。五法心。六方便。七修证。八果报。九起教。十归趣。但至修证。余

  • 原人论·宗密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斥迷执第一(习儒道者)儒道二教说。人畜等类。皆是虚无大道生成养育。谓道法自然生于元气。元气生天地。天地生万物。故愚智贵贱贫富苦乐。皆禀于天。由于时命。故死后却归天地。复其虚无。然外

  • 第九十九章 即位祝事等·佚名

    最胜而有德此之主(西利奇奢耶罗奢西哈)之殁,其义弟王,彼巧导人民,得[妙]容福运,乐照全楞伽洲,最胜之瑞德,柔软之王乃胜王。(一)由正觉之般涅槃至二千二百九十年,乐[此]楞伽洲,其时因大王之灭殁,人民沈忧,喜楞伽洲之利益此人民之主慰拊之

  • 素娥篇·邺华生

    明万历刊本《素娥篇》序书影明万历刊本《素娥篇》正文书影明代文言短篇艳情小说。一卷不分回。不题撰人。据序知邺华生著,其人无考。约成书于明万历末年。现仅存明万历刊本,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金赛研究所。1997年台湾

  • 独手丐·还珠楼主

    《独手丐》是还珠楼主所著的长篇武侠小说,该书共五十八个章回目录。本书是还珠楼主的武侠技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叙述奇侠独手丐席泗及其弟子沈鸿、姜飞等武当、秦岭派的人行侠仗义的故事。

  • 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说瑜伽自性三十七圣位,所谓十六菩萨,八方内外大护,及法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