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四

明道先生语四

亥九月过汝所闻

刘绚质夫录

绚问:「先生相别,求所以教。」曰:「人之相爱者,相告戒,必曰凡事当善处。然只在仗忠信,只不忠信,便是不善处也。」

有人治园圃役知力甚劳。先生曰:「蛊之象,『君子以振民育德』。君子之事,惟有此二者,余无他为。二者,为己为人之道也。」(为己为人,罗本作治己治人。)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生曰:「弘而不毅,则难立;毅而不弘,则无以居之。」西铭言弘之道。

读书要玩味。

中庸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中庸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皆是一贯。

持国曰:「若有人便明得了者,伯淳信乎?」曰:「若有人,则岂不信?盖必有生知者,然未之见也。凡云为学者,皆为此以下论。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便是至言。」

佛氏不识阴阳昼夜死生古今,安得谓形而上者与圣人同乎?

佛言前后际断,纯亦不已是也,彼安知此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自汉以来儒者,皆不识此义,此见圣人之心纯亦不已也。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此乃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慎独。

学要在敬也、诚也,中间便一作更。有个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之意。敬主事。

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

或问:「系辞自天道言,中庸自人事言,似不同。」曰:「同。系辞虽始从天地阴阳鬼神言之,然卒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中庸亦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是岂不同?」

人多言广心浩大,然未见其人也。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乐与忧皆道也,非己之私也。

圣人致公,心尽天地万物之理,各当其分。佛氏总为一己之私,是安得同乎?圣人循理,故平直而易行。异端造作,大小大费力,非自然也,故失之远。

易中只是言反复往来上下。

伊尹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释氏之云觉,甚底是觉斯道?甚底是觉斯民?

猜你喜欢
  景公问桓公何以致覇晏子对以下贤以身第二·晏婴
  第二章 18·辜鸿铭
  卷十一·袁燮
  卷三十二·鄂尔泰
  卷十四·刘瑾
  凡音之起(1)·戴圣
  昙无竭菩萨品第二十九·佚名
  在加尔各打印度教某君欢迎茶会上谈话·太虚
  答刘笠青问(四则)·太虚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中·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三·佚名
  示念佛方法·印光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卷下·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九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八卷·慧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集第一·钱谦益

    高按察叔嗣一百一十一首《考功稿·自叙曰:“嘉靖三年,余由工部营缮主事调补吏部稽勋,已而再调考功,时三原今光禄卿马伯循为郎中,钧州今江西按察使张子鱼为员外郎,武城今国子祭酒王纯甫同为主事,海内方更

  • 原序·张弘范

    曩者,天兵克季宋于崖山时,则淮阳献武王实以元帅统师,爰振其武用,熸赵烬,勲劳之大,载在史册,藏之金匮,天下后世知其功髙。乃若词章之盛,人或不能尽知也。王之里人金台王氏尝以王之诗歌、乐府刻于其家敬义堂。虽特其仅存之稿,然,于

  • “我要你”·徐志摩

    (“Amoris Victima”第6首 Arthur Symons)我不能没有你:你是我的,这多久 是我惟一的奴隶,我惟一的女后。 我不能没有你:你早经变成了 我自身的血肉,比我的更切要。 我要你!随你开口闭口,笑或是嗔, 只要你来伴着我一个小小的时辰

  •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辽方镇年表序·吴廷燮

    江宁吴廷燮撰叙曰耶律运历绵亘二百边宇开拓轶魏与金史文过简纪辽故者又慨阙如详核纪传五京留守粗可成表兴中黄龙辽兴武定虽有断续亦为缀缉五国乌古开远天德此类节镇不隶诸京本宜为表阙佚过多别辑题名庶存厓略东北西北

  • 一一一五 寄谕山西巡抚伊桑阿查明旧刻《清凉山志》及板片等解交军机处·佚名

    一一一五 寄谕山西巡抚伊桑阿查明旧刻《清凉山志》及板片等解交军机处乾隆五十年十月二十九日协办大学士 尚书和<珅>字寄山西巡抚伊<桑阿>,乾隆五十年十月二十九日奉上谕:晋省旧刻《清凉山志》内采辑经典,多有纰缪之处,

  • 八六○ 满票签为发报进呈全书之期另添马匹负送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八六○ 满票签为发报进呈全书之期另添马匹负送事致典籍厅移付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初四日满票签为移付事。准缮写四库全书处付称,本月初一日准军机处交片,本日奉旨:此次巡幸盘山,随报进呈之四库书,每报呈进一百五十本。将来巡

  • 卷十三 王制第五·郑玄

    司徒?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司徒,地官卿,掌邦教者。逮,及也。简,差择也。○防,本又作坊,音同。恤,辛律反。逮音代,又大计反。肖音笑。绌,敕

  • 卷十九·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九    宋 程公说 撰书一厯书第一厯象之作天地生生之本也厯以候二气之发敛象以凖三辰之运行圣人以为二气在天漠然无形故推之以厯曰阳之气于此发而为春阴之气于此发而为秋然有识之民知之

  • 提要·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考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春秋考十六卷宋叶梦得撰是书於宁宗开禧中与春秋传春秋谳同刻於南劒州元程端学作春秋三传辨疑多引其说则当时犹有传本自明以来

  • 卷六十三·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六十三乡饮酒义乡饮酒者谓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也孔氏疏谓此篇有四事一则三年宾兴贤能二则乡大夫饮国中贤者三则州长习射饮酒四则党正蜡祭饮酒乡则三年一饮州

  • 卷十三·梁益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旁通卷十三     元 梁益 撰周颂清庙之什清庙周公成洛邑史记周本纪武王曰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瞻雒伊毋逺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

  • 择业·梁漱溟

    关于择业问题,我觉得最好的态度有两个:(一)从自己主观一面出发来决定。看看自己最亲切有力的要求在哪点;或对于什么最有兴趣。如自己对于社会问题、民族危亡问题之感触甚大,或对自己父母孝养之念甚切,或对家庭朋友的负担不肯

  • 僧尼应参加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太虚

    ──二十五年五月在常州作──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法公布后,闻有妇女团体起而争有妇女代表者。余因索取选举法而细阅之,见其积极规定者,即第三条:“中华民国人民年满二十岁,经公民宣誓者,有选举国民大会代表之权”;而年满二十五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一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一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杂蕴第五之一嗢柁南颂杂蕴初染次所识色颇有受心世间无间缘增断善染分见缘界后了别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五识身唯能起染。不能离染。意

  • 卷第二·佚名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二  尊者胜友集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总释学处上明由序彰说戒缘起。下述诸门指陈学处。且一一学处有二十一门。言二十一者。一犯缘起处。二能犯过人。三所犯之罪。四所犯境事。五所由烦

  • 佛祖统纪序·志磐

    佛祖统纪序参天地之才。司万物之化。同功而异位者。其唯人道乎。故自有生以来。蚩蚩群氓。必立大人。为之君牧。是以四轮统乎四洲。粟散占乎异域。而南洲震旦。实为东方君子之国。伏羲称皇。始画八卦。降及三代。文物

  • 卷第二十·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二十目录 大鉴下第十四世 &middot; 东林照觉常总禅师法嗣六十二人 &middot;泐潭应干禅师 &middot;开先行瑛禅师 &middot;万杉绍慈禅师 &middot;褒亲有瑞禅师 &middot;圜通可仙禅师 &middot;慧力可昌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