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三
明道先生语三
亥八月见先生于洛所闻
刘绚质夫录
「公族有罪,磬于甸人,如其伦之丧,无服」,明无罪者有服也。
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一无老字。之害,甚于杨、墨。杨氏为我,疑于仁。墨氏兼爱,疑于义。申、韩则浅陋易见。故孟子只辟杨、墨,为其惑世之甚也。佛、老一作氏字。其言近理,又非杨、墨之比,此所以害尤甚。杨、墨之害,亦经孟子辟之,所以廓如也。
礼云「惟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似亦太早。虽不以卑废尊,若既葬而行之,宜亦可也。盖未葬时,哀戚方甚,人有所不能祭尔。
「艮其止,止其所也。」八元有善而举之,四凶有罪而诛之,各止其所也。释氏只曰止,安知止乎?(罗本罪作恶,诛作去。)
释氏无实。
释氏说道,譬之以管窥天,只务直上去,惟见一偏,不见四旁,故皆不能处事。圣人之道,则如在平野之中,四方莫不见也。
释氏本怖死生,为利岂是公道?唯务上达而无下学,然则其上达处,岂有是也?元不相连属,但有间断,非道也。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彼所谓「识心见性」是也。若「存心养性」一段事则无矣。彼固曰出家独善,便于道体自不足。一作已非矣。或曰:「释氏地狱之类,皆是为下根之人设此,怖令为善。」先生曰:「至诚贯天地,人尚有不化,岂有立伪教而人可化乎?」
曾子易箦之意,心是理,理是心,声为律,身为度也。
洒埽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独。
知之明,信之笃,行之果,知仁勇也。若孔子所谓成人,亦不出此三者。臧武仲知也,孟公绰仁也,卞庄子勇也。
猜你喜欢 泰录第十一·鹖冠子 玉杯第二·苏舆 圣经学规纂目录·李塨 十一经问对目录·何异孙 卷九·欧阳修 提要·刘绩 贵直论第三 知化·吕不韦 《論語課》敘·欧阳竟无 晋鞌之战(成公二年)·佚名 卷三百三十三·佚名 因明入正理論·欧阳竟无 宁波七塔寺歧昌老和尚八十冥寿启·太虚 电贺草堂寺宗镜和尚·太虚 因缘品第一·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