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中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长者菩萨摩诃萨。观察此身。最初何因之所成立。谓依父母精血合集生起彼因。复由受其饮食。食已变坏旋聚即散。归淡荫藏淡荫流润。终归不净。然后火大增强煮变成熟。后归风力。由其风力各分滓重及与流润。滓重所谓大小便等。流润谓血。血变成肉。肉成于脂。脂成于骨。骨成其髓。髓成其精。精等乃成此不净身。菩萨观此不净身故。乃起思惟。此身多种合集。各别名相。谓三百骨。六十肪及膏相。合四百膜。五百肉团。六百脑。七百脉。九百筋。十六肋骨。复有三事。内缠其肠分生熟藏肠。有十六交络而住。二千五百脉道透映。一百七节。八十万俱胝毛孔。具有五根。九窍。七藏。不净充满。髓有一掬脑。有一掬脂。有三掬淡荫。六掬滓重。六掬风力。随遍血有一斗。如是一切各各充满。有七水脉。而复围绕。吸诸滋味。内火大增炽然烧煮。逼切疲极。身脉汗流。是等诸相极难可见。此之臭秽不净体相。是中云何起增上爱。如求丐人得所用物。得已旋弃。又如大车负极重等。唯诸智者于法觉了。应如是知即说颂曰。

  此身多种不净聚  愚无智者不了知

  强起增长爱著心  如秽瓶破多秽气

  耳目口鼻皆秽物  彼等何者为香洁

  涎眵结聍及涕洟  诸虫杂恶何生爱

  譬如愚者取于炭  勤力摩治欲令白

  炭尽力疲白莫成  无智妄贪亦如是

  如人意欲成洁净  多种修治于此身

  百转沐浴及香涂  身坏命终归不净

 

  尔时世尊复告无畏授等五百长者言。长者当知。菩萨摩诃萨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观察此身有四十四相。何等四十四。谓菩萨摩诃萨观察此身诚所厌弃。菩萨观身不可爱乐。以不饶益故。菩萨观身极为臭秽。脓血满故菩萨观身甚不坚牢。终破坏故。菩萨观身体性羸劣。筋骨相联故。菩萨观身不净。秽恶常流故。菩萨观身如幻。愚夫异生强起虚妄动乱相故。菩萨观身多所漏失。以九窍门常流注故。菩萨观身炽然烧爇。谓贪火所焚嗔火猛聚痴火暗冥故。菩萨观身贪嗔痴网。常所盖覆爱网相续故。菩萨观身窍穴所依。以九窍门及诸毛孔周遍流注杂秽充故。菩萨观身多种逼恼。四百四病常增损故。菩萨观身是为窟宅。八万四千户虫之所聚故。菩萨观身无常。终归死法故。菩萨观身无知。于法不知故。菩萨观身如器用。众缘合成终破坏故。菩萨观身逼切。众多忧恼故。菩萨观身无归趣。毕竟老死故。菩萨观身深隐。谄诳所行故。菩萨观身如地。难平满故。菩萨观身如火。以所爱色随系著故。菩萨观身无厌足。随五欲故。菩萨观身破坏。烦恼对碍故。菩萨观身无定分位。以其利衰现所受故。菩萨观身无自他缘。不得源流故。菩萨观身驰流心意。以种种缘作意伺察故。菩萨观身弃背毕竟。归于弃尸林故。菩萨观身为他所食。鹫鸟豺狼等食啖故。菩萨观身如轮盘影现。筋骨连接故。菩萨观身无所顾惜残弃漏失。脓血满故。菩萨观身耽著滋味。饮食所成故。菩萨观身勤苦无利。以是无常生灭法故。菩萨观身如恶友。起诸邪妄故。菩萨观身如杀者。重重现增苦故。菩萨观身为苦器。三苦逼恼故。所谓行苦坏苦苦苦。菩萨观身为苦聚。五蕴随转无主宰故。菩萨观身极不自在。种种缘成故。菩萨观身无寿者。离男女相故。菩萨观身空寂。诸蕴处界所合成故。菩萨观身虚假。以如梦故。菩萨观身不实。以如幻故。菩萨观身动乱。如阳焰故。菩萨观身驰流。如响应故。菩萨观身虚妄所起。如影现故。长者。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四十四相观察于身。而菩萨摩诃萨作此观察时。所有于身乐欲。于身顾惜。于身执我。于身爱染。于身积集。于身系著。一切悉断。由是于命乐欲。于命顾惜。于命执我。于命爱染。于命积集。于命系著。乃至舍宅。妻子眷属。饮食衣服。乘驭床座。珍宝财谷。香华灯涂。一切受用乐具。若乐欲。若顾惜。若执我所。若爱染。若积集。若系著。一切亦断。由于身命能弃舍故。乃至一切爱用乐具亦悉弃舍。如是乃能圆满六波罗蜜多。长者。菩萨摩诃萨以能圆满波罗蜜多故。即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即说颂曰。

  应知人身极难得  莫因此身造众罪

  豺狗取食弃尸林  空将此身为残弃

  愚无智者常动乱  虚伪身中起贪爱

  此身难驭违背深  昼夜受苦无停息

  此身苦轮常生病  此身不净广充盈

  饥渴随逐娆恼深  谁诸智者生爱著

  此身如地广无主  及如恶友愚生爱

  因此身故众罪兴  毕竟还自受诸苦

  此身不同金刚坚  莫因此身广造罪

  智者应修胜福因  于佛教中生净信

  此身不久徒存养  衣服香严饮食资

  缘归破坏暂任持  邪勤施作何空过

  经百劫中难得遇  大牟尼尊出世间

  速于佛教净信生  莫于恶趣受极怖

  假使寿千俱胝岁  彼尚勿应生贪爱

  何况寿不满百年  岂生贪爱无厌足

  或有一类奢侈者  不念此身极难得

  广集嬉戏歌伎人  于前戏剧求快乐

  度集财宝何有乐  护惜重重苦恼增

  下劣愚夫喜悦生  智者于中离贪著

  富贵不实如梦幻  愚者驰流于心意

  刹那破坏刹那成  谁诸智者生贪爱

猜你喜欢
  金刚三昧经论卷中·元晓
  第三 瞋怒八偈经之义释·佚名
   第十三則 巴陵銀碗裏盛雪·胡兰成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佚名
  阁笔后序·智旭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佚名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六·玄奘
  卷第十·佚名
  宗镜录卷第六十四·延寿
  卷第三·道宣
  菩提道次第心论科判·宗喀巴
  复净行居士书·太虚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五·三峰法藏
  第七次研究会·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李百药

    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父瑜之,魏鸿胪卿。季舒少孤,性明敏,涉猎经史,长于尺牍,有当世才具。年十七,为州主簿,为大将军赵郡公琛所器重,言之于神武。神武亲简丞郎,补季舒大行台都官郎中。文襄辅政,转大将军中兵参军,甚见亲宠。以

  • 卷六十五·志第十八·五行三·脱脱

        ◎五行三   ○木   曲直,木之性也。木失其性,则为妖祥。旧说以狂咎、木冰、恒雨、服妖、龟孽、鸡祸、青眚、青祥之类,皆属之木,今从之。   太平兴国六年正月,瑞安县民张度解木五片,皆有"天下太平"字。

  • 卷一百二十六 康定元年(庚辰,1040)·李焘

      起仁宗康定元年正月盡是年三月   春正月丙辰朔,日有食之。知諫院富弼請罷宴徹樂,雖契丹使在館,亦宜就賜飲食而已。參知政事宋庠以為不可。弼曰:「萬一契丹行之,為朝廷羞。」後使契丹還者,云契丹罷宴如弼言。上深悔之

  • 卷四十一·杨士奇

    永乐三年夏四月丙寅朔享 太庙△琉球国山北主攀安知遣使赤佳结制等贡马及方物赐以钞锭袭衣彩币表里○丁卯○修京师三山门内接仙桥○己巳 命工部以火药兵器给宁夏日肃总兵官为戍守之备○庚午○升都指挥同知王俶胡原俱

  •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八·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二金声(江天一)夏允彝(子完淳、兄之旭)陈子龙沉廷扬右义师诸臣列传第十二。○金、陈诸君子,皆以文章名世者也;而其激昂磊落之气,复不甘自晦。适会其变,慷慨投袂,誓不顾死,固忠义奋发哉;亦其才

  • 皇王大纪卷三十七·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庄王五年冬十二月陈葬其君庄公鲁公子庆父伐邾于余丘齐侯夫人王姬薨讣于鲁鲁侯为之大功或曰由鲁嫁故为之服姊妺之服冬十二月鲁桓夫人会齐侯于禚齐国风六篇曰南山四章章六句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妺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一 袁世凯时代·溥仪

    紫禁城中的早晨,有时可以遇到一种奇异的现象,处于深宫但能听到远远的市声。有很清晰的小贩叫卖声,有木轮大车的隆隆声,有时还听到大兵的唱歌声。太监们把这现象叫做“响城”。离开紫禁城以后,我常常回忆起这个

  • 卷第廿五·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廿五〈起天平寶字八年正月、盡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廢帝八年春正月乙巳。授正三位文室眞人淨三從二位。在唐大使正四位下藤原朝臣清河從三位。從四位下和

  • 道端第六·鹖冠子

    天者,万物所以得立也,地者,万物所以得安也。故天定之,地处之,时发之,物受之,圣人象之。夫寒温之变,非一精之所化也,天下之事,非一人之所能独知也,海水广大,非独仰一川之流也。是以明主之治世也,急于求人,弗独为也,与天与地,建立四维,以

  • 论语解卷一·张栻

    宋 张栻 撰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逺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贵于时习程子曰时复防绎浃洽于中也言学者之于义理当时防绎其端绪而涵泳之也浃洽于中故说说者油然内慊也有朋自逺方来则己之善

  • 春秋辨义卷二十九·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哀公二乙卯○敬王三十四年九年○晋定二十六齐悼三卫岀七蔡成五郑声十五陈闵十六杞闵公维元年宋景三十一秦悼六楚恵三吴夫差十春王二月葬杞僖公左传齐侯使公孟绰辞师于吴吴子曰昔嵗寡人闻命今又革之不知

  • 卷十四·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十四左庶子叶酉撰昭公下十有六年传公在晋晋人止公不书讳之也按晋前以取郠既不使公与盟今往谢而复执之晋之无礼甚矣而春秋讳之益知胡氏自反而缩之说迂而不可通春齐侯伐徐传齐师至于蒲隧徐子行成

  • 终南家业卷上(末)·守一

    答日本芿法师教观诸问日本芿师为法之切。於庆元间。泛舶东来。彼时先师如庵开法景福。芿即依学。十有余年。缘异音不解。每别席指教。芿乃讨论。分阴不癈。大小部文。一宗教观。无不通达。后游参诸方。彼有不入其门者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七·净挺

    弟子性广智育编勘辩涧梅止一侍立次师蓦问涧梅云赵州庭前柏树子意旨如何梅云祖师西来意师云儱侗禅和次问止一云觉铁嘴云先师无此语还明赵州意否止云若不明赵州意争解恁么道师云倚墙傍壁。举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话问众

  • 云宫法语·汪可孙

    云宫法语,元人汪可孙撰。书成于大德戊戌年(1298)。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分七品,即〈先天品〉、〈后天品〉、〈养生品〉、〈明善品〉、〈持用品〉、〈道微品〉、〈神化品〉。各品分别辑录三教有关性命之语,略作解

  • 梁山伯与祝英台·张恨水

    本书于1953年8月开始动笔,1954年1月1日开始于香港《大公报》连载。美丽少女祝英台假扮男妆。来到寒山寺。遇到梁山伯,同窗三载,感情挚深。因父亲得病,祝英台要回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英台表露自己女儿身,梁山伯甚为惊讶,

  •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佚名

    二卷,唐义净译。说药师七佛之本愿并净土。善名称吉祥王佛八愿。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佛八愿。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四愿。无忧最胜吉祥佛四愿。法海雷音佛四愿。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四愿。药师琉璃光佛十二愿,金色宝光妙行成

  •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水鉴慧海

    清 慧海说,原澄,原上等编。卷一 上堂 卷二 行状 传 卷三 记 尺牍 象赞 杂著 杂偈 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