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235_1 【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下崔侍郎】贾至    胡羯乱中夏,銮舆忽南巡。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   豳公秉大节,临难不顾身。激昂白刃前,溅血下沾巾。   尚书抱忠义,历险披荆榛。扈 
- 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异穟;于夏德,异本同秀。  汉宣帝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  汉章帝元和中,嘉禾生郡国。  汉安帝延光二年六月,嘉禾生九真,百五十六本,七百六十八穗。  汉桓帝建 
-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开场白若庄若谐,寓有深意,读者莫被瞒过。这联语是前清时代的官民,每年写上红笺,当作新春的门联,小子从小到大,已记得烂熟了。曾记小子生日,正是前清光绪初年间,当时清朝虽渐渐衰落,然全国二十 
-   太宗文皇帝【天聪八年甲戌正月至六月】  天聪八年春正月庚寅申明外藩禁令  时科尔沁敖汉柰曼喀喇沁扎噜特巴林乌喇特阿噜科尔沁翁牛特四子诸部长并以朝贺元旦至贡驼马貂皮等物  赐赉有差  谕之曰尔古诸 
- 万国钦,字二愚,新建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职婺源知县。征召为御史。言事慷慨,不回避权贵。十八年弹劾吏部尚书杨巍,被责备。居住乡里的尚书董份是大学士申时行、王锡爵的座主,嘱咐浙江巡按御史上奏请求问候。万国钦说 
-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九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宁宗时知潼川府魏了翁上疏曰臣闻三代而下经制不立故天下之弊常伏於救弊之初汉自吴楚之变分封以弱侯国而末年之弊乃起於同姓弱而外戚强唐自安史之乱裂地以授诸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三十八旗大臣年表二十一直省大臣年表二将军都统副都统<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三十> 
- 唐太宗之定四夷,多不甚烦兵力,惟于高丽,则仍蹈隋炀帝之覆辙。可见时势所限,虽英杰无如之何。然亦可见太宗之武功多徼天幸,非其材武之过人也。高丽王高建武,元异母弟。百济王扶余璋,新罗王金真平,武德时皆入贡受封爵。建武为辽 
- 冯道以宰相事四姓九君,议者讥其反君事仇,无士君子之操。大义既亏,虽有善,不录也。吾览其行事而窃悲之,求之古人,犹有可得言者。齐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又从而相之。子贡以为不仁,问之孔子。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三>矰矢茀 
- 举人焦袁熹撰论语师冕见章论语一书皆是日用言动自然之理当然之则无一毫太过亦无一毫不及至平至实至精至宻上蔡将此章书説完一部论语极见大意与师言纯是一段生意充之则天地位而万物育不外是矣言阶言席言某某若以为周旋 
-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二十宋 钱时 撰吕刑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吕命先儒所谓穆王命吕侯为司寇然则曷为不用君牙伯冏书法而止首提曰吕命也详其辞防决非今日始命为司寇乃穆王始有训夏赎刑之命耳此虽普告四方而实命 
- 【题解】 《丧服经传》记述天子以下,人死后相互哀丧的礼节、服饰。篇中依据亲亲、尊尊、名、出入、长幼、从服的原则,对丧服的等级、服丧的年月、亲疏隆杀的礼仪做了详细说明。天子以下,丧服分为五个等级:斩衰、齐衰、大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第一八法。行者为增本行未得慧法八因缘。何等八。一为若行者依受教诫行。亦依慧者同学者。是本行。未得慧便得慧。是为一法因缘。已依佛亦余慧者同学者。得时时闻微法经。是增本行。不得本慧便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南无大威德佛 南无月光佛 南无旃檀香佛 南无须弥劫佛 南无山积佛 南无无垢色佛 南无无染佛 南无龙胜佛 南无金色佛 南无山吼自在王佛 南无金藏佛 南无火光佛 南无火自在佛 南 
- 第九十四則楞嚴經若見不見舉:楞嚴經云: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楞嚴經此文,只是玄奘說的一句話:「萬法唯識。」現在發見核子的世界 
- 元辰章醮立成历,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元辰章三卷」,《通志‧艺文略》着录「元辰章用二卷」,疑即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容为禳灾算命术。上卷载上章禳灾醮仪 
- 宏光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大兵破扬州。督师太傅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史可法死之。史公,字道邻,顺天大兴人,始为西安府推官有声,历迁安庐兵备副使,升巡抚,丁母忧,服阕起,总督漕运,巡抚淮阳,久之拜南京兵部尚书。当是时,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