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音之起(1)

——音乐以情感为中心

【原文】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2),谓之音。比而乐之(3),及干戚羽旄(4)。谓之乐。

【注释]

(1)本节选自《乐记·乐本篇》。《乐记》是中国古代有关音乐和文艺理论的专著,其中讨论了音乐和文艺的起源、效果、作用等重要问题。据传,《乐记》原本有二十三篇,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十一篇。(2)方:道这里指条理次序。(3)比:组合。乐:这里指演奏乐曲。本。(4)干:盾牌。戚:一种斧子。羽:野鸡羽毛。旄:牛尾。这些东西都是跳舞时用的道具。

【译文】

一切音乐的产生,都源于人的内心。人们的内心的活动,是受到外物影响的结果。人心受到外物的影响而激动起来,因而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各种声音相互应和,由此产生变化,由变化产生条理次序,就叫做音。将音组合起来进行演奏和歌唱,配上道具舞蹈,就叫做乐。

【读解】

这一节着重说明音乐(其实也包括其他艺术)的起源,指出了两个重要因素导致艺术的产生: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心灵。

外在事物是最县的诱因。我们今天在理解时,往往把这方面扩大成人们的社会生活。风花雪月、日出月落、花草虫鱼等是外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也是外物进行选择。外物通过心灵折射出外物就已经不是它本来的面目了。

如果我们把这里的说法同西方人的观点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我们的先圣实际上很看心理在艺术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它在次序上后于外物,但在重要性上却不逊于外物。西方传统中讲“模仿”,注重的是外物本来的、真实的面目。咱们的传统观点似乎不大强调外物本来的真实性,而在爱心灵的感动,强调将这种感动表达出俩,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情感。因此,音乐这种心灵的艺术,是以情感为中心的。

猜你喜欢
  授时第三十五·桓宽
  奇庸·方以智
  提要·陈模
  大学衍义卷十·真德秀
  卷八·袁俊翁
  卷三十一·程公说
  第八章 18·辜鸿铭
  春秋谷梁传谳卷一·叶梦得
  问孔篇第二八·王充
  卷三十二·王道焜
  卷三十四·王昭禹
  禹贡说断卷一·傅寅
  (一)·钱穆
  第十二章 感官·林语堂
  卷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好义·唐圭璋

      好义,下邽人。开禧三年(1207),兴州中军副将转正任防御使,又转承宣使。遇毒而死。   谒金门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楼歌舞。谁在玉关辛苦。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 第二出 游春·梁辰鱼

    【遶池游】〔生扮范蠡便服上〕尊王定霸。不在桓文下。为兵戈几年鞍马。回首功名。一场虚话。笑孤身空掩岁华。少小豪雄侠气闻。飘零仗剑学从军。何年事了拂衣去。归卧荆南梦泽云。下官姓范。名蠡。字少伯。楚宛之三

  • 卷408 ·佚名

    文天祥 所怀 世途嗟孔棘,行役苦期频。 良马比君子,清风来故人。 相看千里月,空负一年春。 便有桃源路,吾当少避秦。 文天祥 所怀 万里青山两鬓华,老臣无国又无家。 乾坤局促笼中鸟,风雪飘零

  • ●午日吟·沈泰

    (楚中时泉许潮编海阳长吉黄嘉惠评西湖六闲沈一驺、仕乔黄士佳阅) 〔正生扮严节度使,带左右上〕 【一枝花】锦江明匹练,剑阁开云。槐阴清影散,黄鹂啭。万马无嘶,玉帐谈兵倦。欲将文思展,命驾江干,向杜陵老客吟怀遣。 (青嶂重

  • 卷十九·李心传

     边防一  靖康建炎绍兴大臣和战守避说靖康中大臣言边事者为四说李伯纪欲战何文缜欲守李士美吴元中欲和白蒙亨唐钦叟欲去建炎绍兴闲大臣言边事者亦为四说李伯纪张德远欲战范觉民赵元镇欲守黄懋和汪廷俊秦会之欲和吕

  • 漕运纪·张瀚

    漕运乃国家重计,国初自永乐移都北京,军国之需尽仰给于东南。时漕渠之功在江淮以南者,平江伯陈瑄为大,在齐鲁以北者,尚书宋礼为多。永乐初,北京、辽东军储不足,瑄帅舟师海运。后疏清江浦,引水由管家湖入鸭陈口进淮。就管家湖筑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八·佚名

    正德五年冬十月甲申朔享 太庙○丙戌升湖广布政司左参议钟文俊为本司左参政○兵部奏改正刘瑾变法十八事一各处镇守内外官请敕总制三司裁决各衙门大小事者俱宜换敕从旧一浙江市舶司内臣宜革去兼管沿海军卫有司一临清守

  • 一百十四 曹寅奏谢天恩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六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前臣家奴赍捧御批摺子回南,伏蒙圣恩,垂念微臣犬马之疾,命臣多服地黄汤。臣跪读之下,不胜感痛,谨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讫。窃念臣自幼荷蒙皇上豢养,数十年

  • 六四五 闽浙总督三宝奏缴应毁各书情形折(附清单)·佚名

    六四五 闽浙总督三宝奏缴应毁各书情形折(附清单)乾隆四十四年九月初六日*大学士管闽浙总督汇署福建巡抚臣三宝谨奏,为查缴应毁各书,恭折具奏事。窃照各省钦奉谕旨查缴违碍书籍,臣前于浙江、湖广督抚任内节经饬属实力访查,

  • 卷八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六钦天监兼管监事大臣  【特简无定员】监正满一人西洋一人监副满汉各一人左右监副各西洋一人掌测候推步之法占天象以授人时所属时宪科春夏中

  • 卷一百八·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八诸侯庙祭礼记王制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注太祖始封之君王者之后不为始封之君庙 疏凡始封之君谓王之子弟封为诸侯为后世之太祖当此君之身不得立出

  • 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十八    宋 吕大圭 撰昭公  莒去疾自齐入于莒莒展舆出奔吴【元年】或问经书小白系齐则纠不书子忽系之郑则突不称国明无二君也而莒之去疾展舆皆系之莒或谓贵贱钧而后得以争信乎曰此説非

  • 左传折诸卷五·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五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譔僖公元年春不称即位万斯大春秋随笔曰闵公弑而僖公不书即位见其有不忍而削之也隐公弑而桓公书即位见其无不忍而笔之也子般弑而闵公不书即位子恶弑而宣公书即位其义亦

  • 强弱品第二十四·佚名

    秋露子问善业。闿士大士行明度无极为高行耶。报言:我从佛闻。行明度为无高行。诸爱欲天念。当为十方发意为闿士道者作礼。何以故?行深明度闿士誓忍众苦究竟佛业。不中取证寂灭度矣。善业语诸天。虽不堕落中道取证。是不

  • 卷第一百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七于见道说无相声者。如说。目连不说第六无相住者。云何第六无相住者。谓随信行随法行者不可施设。在此在彼不可施设。

  • 卷之二十五·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二十五 临济第十五世祖 讳祖先。嗣华藏。 宁宗戊午四年。 临济第十五世卧龙祖嗣宗统(一十四年)。 祖住常州荐福。上堂曰。十五日以前明似镜。十五日以后黑似漆。正当十五日。又且如何。莺迁乔木频频语。

  • 杨忠介集·杨爵

    诗文集。明杨爵(1493—1549)撰。十三卷,附录五卷。爵字伯珍,号斛山,以学行名,富平(今属陕西)人。嘉靖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以母老乞归。服阕起故官。时郭勋用事,岁频旱,帝日夕建斋醮,不理朝事,爵上疏极谏,帝震怒。下

  • 儒志编·王开祖

    北宋理学家王开祖生平讲学语录。1卷。开祖字景山,永嘉人,仁宗皇祐五年 (1053年) 进士。时濂洛 (指周敦颐、程顥、程颐) 之说未兴,讲学者犹家自为说。开祖以孟子以来道学不明,“述尧舜之道,论文武之治,杜滛邪之路,辟皇极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