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择业

关于择业问题,我觉得最好的态度有两个:

(一)从自己主观一面出发来决定。看看自己最亲切有力的要求在哪点;或对于什么最有兴趣。如自己对于社会问题、民族危亡问题之感触甚大,或对自己父母孝养之念甚切,或对家庭朋友的负担不肯推卸……这些地方都算真切的要求。兴趣即是自己所爱好的,方面很多,自己兴趣之所在,即自己才思聪明之所在。这两方面都是属于主观的条件的。从这里来决定自己往前学什么或做什么:学这样或学那样,做这事或做那事。但自己主观上的要求与兴趣虽如是,而周围环境不一定就有机会给你;给你的机会,亦不定合于你的要求、兴趣。这时如果正面主观力量强的话,大概迟早可以打通这个局面。即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二)由客观上的机缘自然地决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态度。把自己的心放得很宽,仿佛无所不可,随外缘机会以尽自己的心力来表现自己。

这时自己虽无所择而自然有择。这个态度一点不执着,也是很大方的。

最不好的就是一面在主观上没有强有力的要求,兴趣不清楚,不真切,而自己还有舍不开的一些意见选择,于是在周围环境就有许多合意与不合意的分别。这些分别不能解决——一面不能从主观上去克服他,由不合意的环境达到合意的环境;一面又不能如第二个态度之大方不执着——就容易感觉苦闷。苦闷的来源,即在于心里不单纯,意思复杂。在这里我可以把自己说一下,给大家一个参考。

就我个人说,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从前个性要求或个人意志甚强。最易看出的是中学毕业之后不肯升学,革命之后又想出家。可见自己的要求、兴趣很强,外面是不大顾的。从此处转入哲学的研究,从哲学又转入社会问题之研究与做社会运动;这仿佛是从主观一面出发的多。但这许多年来在实际上我觉得自己态度很宽大,不甚固执,随缘的意思在我心里占很大位置。就我的兴趣来说,现在顶愿做的事,就是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将所见到的道理,类乎对社会学的见地与对哲学的见地,能从容地写出来,那在我真觉得是人生唯一快事。但是目前还须要应付许多行政事情,我识人任事似非所长,所以有时会觉得苦。可是我不固执,几乎把我摆在那里就在那里,顺乎自然的推移,我觉得把自己态度放得宽大好一点。

“不固执”,“随缘”,多少有一点儒家“俟天命”的意思。我自己每因情有所难却,情有所牵,就顺乎自然地随着走。

我的情形大概如此。同学对个人问题应从主观客观各方面来审量一下,或偏治学,或偏治事,治学治何种学,治事做何种事,来得一决定,向前努力。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三·纳兰性德
  第八章 6·辜鸿铭
  卷三十五·程川
  篇目·范处义
  卷一百七十·秦蕙田
  内篇·齐物论第二·庄子
  卷十七·李光地
  卷二十五·严粲
  卷六十·顺治
  等行品第十四·佚名
  卷五百九十八·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十·欧阳竟无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再略评·太虚
  佛法之真价·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服·唐圭璋

      服字行中,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庆历八年(1048)生。熙宁六年(1073)进士。累官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徙泉、婺、宁、庐、寿五州。哲宗朝,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朝,加集贤殿修撰、知广州,黜知袁州,再贬蕲州安

  • 曲律·魏良辅

    魏良辅一, 择具最难,声色岂能兼备?但得沙喉响润,发于丹田者,自能耐久。若发口拗劣,尖粗沉郁,自非质料,勿枉费力。 一,初学先从引发其声响,次辨别其字面,又次理正其腔调,不可混杂强记,以乱规格。如学《集贤宾》,只唱《集贤宾》;学《桂

  • 第六十八回 结丁零再兴燕祚 索邺城申表秦庭·蔡东藩

      却说谢石班师,还至建康,孝武帝按功加赏,进谢石为尚书令,谢玄为前将军,谢安为太保,他将亦各从优叙。惟玄固辞不受,有诏嘉奖,赐钱百万,彩锦千段。并封张天锡为散骑常侍,兼西平公,朱序为琅琊内史,行赦境内,中外解严。嗣由谢安上

  • 卷之三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杜工部诗年谱·鲁訔

    (宋)鲁訔 撰睿宗先天元年壬子(正月改太极五月改为延和明皇以是年八月改元)按公志及传皆云年五十九卒于大厯五年庚戌诗史云开元元年癸丑公生公上三大礼赋云生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公天寳十载奏赋年三十有九逆筭公是年生吕

  • 第二节 役权·佚名

    第一 垦批第二 杜卖尽根契字第三 永远杜卖田契字第四 给地纳租合约字第五 借地纳租合约字第六 借圳路字第七 契约书第八 杜典契字第九 杜卖田契字第一○ 杜卖田契字第一一 永远杜绝卖契字第一二 分定各管合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八上·袁枢

    宋 袁枢 撰太宗平内难唐髙祖武徳五年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太子建成性寛简喜酒色游畋齐王元吉多过

  • 赵郡王高琛传(附高睿传)·李百药

    赵郡王高琛,字永宝,高祖的弟弟。少时熟习弓马,有志气。高祖匡正天下,中兴初,授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琛位居禁卫,恭勤慎密,以身示范。太昌初,拜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封南赵郡公,食邑五千户。不久拜骠骑大将军、

  • 李沆传·脱脱

    李沆,字太初,氵名州肥乡人。他的曾祖叫李丰,任泰陵县令。他的祖父叫李滔,任氵名州团练判官。他的父亲叫李炳,跟随邢州主帅薛怀让,征召为观察支使。薛怀让调同州任职,李炳又跟随他任管书记,历任..州、凤翔判官,升任殿中侍御史、

  • 卷五·邱濬

    △正百官 ▲总论任官之道 《虞书皋陶谟》曰:无旷(废也)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蔡沈曰:“人君代天理物,庶官所治无非天事,苟一职之或旷则天工废矣,可不深戒哉。” 臣按:宋儒陈大猷曰:“天子能以一心察天下之几

  • 第三 内揵 2·王诩

    【原文】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①。故远而亲者,有一陰一德②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③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④。不得

  • 卷五十八·佚名

    △婆提唎迦等品中尔时长老优波离波多作是思惟。世尊今者既不听许彼人出家。我若辄尔放出家者,是我不善。如是念已,寻即告彼提婆达多。作如是言:如世尊教。汝必应当作如是事提婆达多。如是次第。处处至於大德上座诸比丘所

  • 大乘义章 第十九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十九卷远法师撰净法聚果法中此卷有九门(净土义 三佛义 三智义 三不护义 三念处义 四一切种净义 二智义 四智义 四无畏义)净土义六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明因三 约身明土四 凡圣有无五 质

  • 卷第十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六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恶性违谏学处第十三尔时薄伽梵。在憍闪毗国瞿师罗园。时具寿阐陀。既犯罪已不如法说悔。时亲友苾刍见其如是。为欲令其利益安乐。告言具寿阐陀。汝所犯罪应如法说悔

  • 卷第一百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曹洞宗青原下三十七世随录绍兴蜀阜东星净监禅师寿州王氏子。师闻博山来在金陵。因僧问。如何是和尚具眼处。来

  • 至大金陵新志·张铉

    元南京都邑志。十五卷。元张铉撰。刊行于至正四年(1344年)。该志采用纪传体,分为图考、通纪、世表、代表、志、谱、列传、摭遗、论辨。图考“以著山川郡邑形势”;通纪“以见历代因革,古今大要”;表、志、谱、传“以及

  • 学治臆说·汪辉祖

    二卷。续说、附说赘一卷。清汪辉祖撰。《学治臆说》二卷,是汪辉祖应其二子继坊、继培之请,将自己平日从政佐治的经验,整理出一百二十则。上卷主要谈及选幕僚、处理政务,而以审案为重点;下卷主要谈及治理恶棍、除盗、理财,

  • 道余录·道衍

    全一卷。明代姚广孝(1335~1418)撰。姚广孝,僧名道衍独庵,精研内外典籍,自我国古典文学,乃至佛教之禅、华严、天台、净土,悉皆博通。本书旨在反驳宋代儒者之排佛论,而谓‘不探佛书,不知佛之底蕴’,并立于华严及禅之立场,对二程(程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