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统纪序
佛祖统纪序
参天地之才。司万物之化。同功而异位者。其唯人道乎。故自有生以来。蚩蚩群氓。必立大人。为之君牧。是以四轮统乎四洲。粟散占乎异域。而南洲震旦。实为东方君子之国。伏羲称皇。始画八卦。降及三代。文物大明逮吾世尊出兴天竺。将施化于此方也。乃先遣三圣。为世良导。以礼乐为前驱。以真道为后教。机成时至。大法可行。于是汉皇致梦感之祥。摩腾应东来之运。魏晋以降。盛译群经。矫矫诸师。竞登讲席。虽各立义门。取名当世。而尚昧乎如来一代之化意。笃生天台。绍隆法运。以五时八教四种三昧。与夫事理即具境观不二之旨。以为后学入道之本。历代师承。宝兹大训。至于今七百年。守之弗坠。翰林梁子之言曰。言佛法者。以天台为司南。则殊涂异论。往往退息。诚然哉斯论也。志磐手抱遗编。久从师学。每念佛祖传授之迹。不有纪述。后将何闻。惟昔。良渚之著正统。虽粗立体法。而义乖文薉。镜庵之撰宗源。但列文传。而辞陋事疏。至于遗逸而不收者。则举皆此失。于是并取二家。且删且补。依放史法。用成一家之书。断自释迦大圣讫于法智。一佛二十九祖。并称本纪。所以明化事而系道统也。至若诸祖旁出为世家。广智以下为列传。名言懿行。皆入此宗。而表志之述。非一门义。具在通例。可以类知。既又用编年法起周昭王。至我本朝。别为法运通塞志。儒释道之立法。禅教律之开宗。统而会之。莫不毕录。目之曰佛祖统纪。凡之为五十四卷。纪传世家。法太史公。通塞志。法司马公。书成即负笈。诣白云堂。仰求佛光法师为之考校。而同志之士。共谋锓版以期流布。将令家藏其本。人观此书。开人心之性灵。资国政之治化。岂不曰大有益于世哉。自宝祐戊午。首事笔削。十阅流年。五誊成藁。夜以继昼。功实倍之。仰报佛恩。上酬
帝力。不负所学。其志在兹。
宋咸淳五年岁在己巳八月上日。四明福泉沙门志磐寓东湖月波山。谨序。
同校正吉祥安乐山教忠报国教寺首座沙门必升
校正前住持华亭先福教寺传天台宗教沙门慧舟
校正住持吉祥安乐山教忠报国教寺传天台宗教沙门善良
校正住持东湖月波山慈悲普济教寺传天台宗教沙门宗净
校正特赐佛光法师左右街都僧录主管教门公事住持上天竺教寺赐金襕衣法照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七·道原 宗镜录卷第一百·延寿 卷一·聂先 卷三·佚名 卷七十四·佚名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上·智顗 阿育王传卷第六·佚名 第四十二章 略究四部义·多罗那他 卷第二十三·霁仑超永 跋·代智旭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卷上·佚名 绝余编卷三·智旭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四·明佺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七·佚名 念佛镜本·善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