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序

朕本寒微,遭胡运之天,更值群雄之并起,不得自安於乡里,遂从军而保命,几丧其身,而免於是乎。受制不数年,脱他人之所制,获帅诸雄,固守江左,十有三年,而即帝位,奉天以代元,统育黔黎。自即位以来,罔知前代哲王之道,宵昼遑遑,虑穹苍之切。鉴於是,问道诸人,人皆我见,未达先贤。一日,试览群书,检间有《道德经》一册,因便但观,见数章中尽皆明理,其文浅而意奥,莫知可通。罢观之后旬日,又获他卷,注论不同。再寻较之,所注者人各异见,因有如是。朕悉视之,用神盘桓其书久之,以一己之见,似乎颇识,意欲试注,以遗方来。恐令后人笑,於是弗果。又久之,见本经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而惧之?当是时,天下初定,民顽吏弊,虽朝有十人而弃市,暮有百人而仍为之,如此者岂不应经之所云?朕乃罢极刑而囚役之,不逾年而朕心减恐。复以斯经细睹其文之行用,若浓云霭群山之迭嶂,外虚而内实,貌态彷佛,其境又不然。架空谷以秀奇峰,使昔有嵬峦,倏态成於幽壑。若不知其意,如入混沌鸿蒙之中。方乃少知微旨,则又若皓月之沉澄渊,镜中之睹实象,虽形体之如然,探亲不可得而扪抚。

况本经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以此思之,岂不明镜水月者乎?朕在中宵而深虑,明镜水月,形体虽如,却乃虚而不实,非着象於他处,安有影耶?故仰天则水月象明,弃镜扪身,则知己象之不虚,是谓物外求真,故能探其一二之旨微。遂於洪武七年冬十二月甲午,着笔强为之辩论,未知后世果契高人之志欤?

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非金丹之术也。故悉朕之丹衷,尽其智虑,意利后人,是特注耳。是月甲辰书成,因为之序。

猜你喜欢
  孟子精义卷十三·朱熹
  有言者不必有德·孔子
  卷三十八·胡广
  第20章·老子
  雄雉·佚名
  书传卷二·苏轼
  卷十四目录·乾隆
  第27章 卫灵公篇第十五(1)·孔子
  斗争与仁慈·钱穆
  庄公·庄公六年·左丘明
  卷五百八十六·佚名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卷六·佚名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答净心长老冕甫居士融高法师书·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八·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涉斋集卷十八      宋 许纶 撰七言絶句信笔戒子种花木君恩未许乞分符三径无资地亦无或借或资分养种闲时趂早着工夫廼翁未遂投闲计吾子宜殚干蛊才已办一区供戱彩更营三径待归来一年活计在春初处世

  • 卷一百六·志第五十九·礼九等·脱脱

        ◎礼九   ○宗庙之制   宗庙之制。建隆元年,有司请立宗庙,诏下其议。兵部尚书张昭等奏:"谨案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始祖也。有商建国,改立六庙,盖昭穆之外,祀契与汤也。周立七庙,盖亲庙之外,祀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徐乾学

    宋纪一百五十【起旃防大渊献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孝恭懿圣皇帝【讳防度宗第二子母曰全皇后咸淳七年九月己丑生于临安府之大内九年封嘉国公十年七月癸未即皇帝位徳祐二年三月丁丑入元元降封帝瀛国公考异按元修宋史其本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一·陈厚耀

    田齐襄王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终身不覩君王后君王后贤不以不覩故失人子之礼【史田齐世家】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既杀湣王

  • 第十八册 天命六年闰二月至三月·佚名

    第十八册 天命六年闰二月至三月十七日,栋兴阿地方喜布苏峰台卒,以冰破之声误作炮鸣,急击云板。各泛地遂相继告警,亥时传至汗城。次晨,汗问诸大臣曰:“业曾闻我瓦尔喀什路为明兵【原档残缺】断,果否?”达尔汉侍卫答

  • 一三四一 谕《荟要》二分着派懋勤殿翰林会同纪昀悉心勘校·佚名

    一三四一 谕《荟要》二分着派懋勤殿翰林会同纪昀悉心勘校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奉旨:文渊、文源、文津三阁四库全书,前已派员逐分校阅,将错悞处所详晰签改。至文溯阁全书一分,现在应往盛京原

  • 八六○ 满票签为发报进呈全书之期另添马匹负送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八六○ 满票签为发报进呈全书之期另添马匹负送事致典籍厅移付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初四日满票签为移付事。准缮写四库全书处付称,本月初一日准军机处交片,本日奉旨:此次巡幸盘山,随报进呈之四库书,每报呈进一百五十本。将来巡

  • 范泰传·沈约

    范泰字伯伦,顺陽山陰人。祖父范江是晋朝安北将军,徐州、兖州两州的刺史。父亲范宁是豫章太守。范泰始任太学博士、卫将军谢安、骠骑将军会稽王刘道子两府的参军。荆州刺史王忱是范的表弟,请他任天门太守。王忱喜欢喝酒,一

  • 梁台传·令狐德棻

    梁台字洛都,是长池人。父亲梁去斤,魏献文帝时任陇西郡守。梁台从小果决勇敢,有志气操行。孝昌年间,跟随尔朱天光讨平关、陇一带,一年之中,打了大小二十几仗,以战功授给子都督,赐爵陇城乡男。普泰初年,升任都督。后来隶属侯莫陈

  • 卷一百二十五之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二 朱批鄂尔泰奏摺 雍正四年七月初九日云南廵抚管云贵总督事【臣】鄂尔泰谨 奏为擒制积恶土官事窃以滇黔大患莫甚於苗猓苗猓大

  • 卷三十二、西南诸囯之宾服·黄鸿寿

    高宗乾隆三十二年,春三月,诏明瑞以将军兼云贵总督,前往永昌,接办缅甸军务。缅甸,古朱波地,为后印度半岛诸国之一,自古不通中国。宋宁宗时,始见史志。元世祖尝往征,责贡赋。明时设三宣慰司以羁縻之,然万历二十二年后,朝贡久虚,自康

  • 卷之十五·佚名

    尚穆王即位元年,【大清乾隆十七年壬申】始加賜申口方筆者年俸。申口方筆者原是申口方筆者二員、假筆者二員。而筆者賜年俸四石,以其四員撿合諸座費用,應不可不用其功勳。于今亦當預備冊封之費,而修作房屋器具亦有甚多。其

  • 缁衣·戴圣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故君

  • 第十 谋篇 2·王诩

    【原文】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万事一道而百度①一数也。夫仁人轻货②,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

  • 礼记要义卷第十二·魏了翁

    内则一子事父母之制子事父母鸡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四·圆晖

      从此大文。第二明俱生诸法。于中有二。一正明俱起。二广辨差别 就初正明俱起中。一明色法俱生。二明四品同起。且初明色法俱生者。论问起云。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亦各异。为有诸法决定俱生(此总问也)

  • 潘氏沈阳纪程·潘祖荫

    清潘祖荫撰。1卷。潘于同治六年 (1867)以工部侍郎奉命赴盛京勘验福陵牌楼工程,以往返途中日记成是书。其中多有满族兴起时之史事轶闻。有同治刊本及《辽海丛书》本。

  • 已畦琐语·叶燮

    一卷, 清葉燮撰。治民有一定之法程则人知所遵而奸吏猾胥不敢上下其手同一事也赏则均赏罚则均罚故赏一人而天下劝罚一人而天下惩也乃有赏不足劝罚不足惩者可不深思其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