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尔时持鬘天王坚首天王水居龙王三守护者,合集同力与阿脩罗而共斗战。若三守护者得胜。阿脩罗众退败之时,即入自宫。若阿脩罗得胜。三守护者退败之时,是即三十三天三守护者兵力破散。乃从须弥山王第二层级诣第三层。彼有常憍天王止住其间。

尔时常憍天王持鬘天王坚首天王水居龙王合集同力。与阿脩罗而共斗战。若四守护者得胜。阿脩罗众退败之时,即入自宫。若阿脩罗得胜。四守护者退败之时,是即三十三天四守护者兵力破散。乃从须弥山王第三层级诣第四层。彼有四大天王止住其间尔时四大天王常憍天王持鬘天王坚首天王水居龙王合集同力。与阿脩罗而共斗战。若五守护者得胜。阿脩罗众退败之时,即入自宫。若阿脩罗得胜。五守护者退败之时,是即三十三天五守护者兵力破散。乃从须弥山王第四层级上起至于三十三天帝释居处。迄至最後阿脩罗众战敌破散。五护兵已复整四兵诣帝释所以求斗战。

尔时四大天王即诣帝释宫中。到已白言:天主。阿脩罗众严以四兵力来求战。天中五护破散奔驰。于今还来至天主所。彼众疆胜我等不加。天主。今时愿施战力。

尔时帝释天主闻是语已,告三十三天众言:仁等当知。阿脩罗众疆力斗敌。五护破散还复来此求战於我。仁等。今时宜施勇力尔时帝释天主即起是念。善住象王所应乘御。时善住象王知天主念。譬如壮士屈伸臂顷。於赡部洲所居处隐诣三十三天。乃现三十二头。其一一头各有六牙。一一牙上有七七池沼。一一池沼有七七莲花。一一花中有七七台。一一台中有七七楼阁。一一楼阁中有七七守卫者,一一守卫者有七七天女。一一天女有七七侍女。一一侍女鸣七七天鼓。而象王所有最胜头相帝释御之。其三十二天於所化头如次安处。馀诸天众随应而祝象王行时迅犹风转。天子天女皆悉不能瞻其前後。时善住象王至三十三天已,出于南门诣粗坚园。以自神力现天人相。与诸天众嬉戏娱乐。尔时帝释天主乘御象王严整四兵。悉被四宝庄严甲胄。执持四种锋锐器仗。与阿脩罗众而共斗战。时顶生王见斯事已,白帝释言:天主。汝今且置战事。我欲与之较其兵力。天主答言:随汝所欲今正是时时顶生王与十八俱胝胜力兵众。上昇空中调弓振弦迅发其声。阿脩罗众闻是声已,问言:何人振弦之声。知者答曰:是顶生王振弦之声。时阿脩罗心生惊异。又复法尔阿脩罗众与天战时。兵力齐等无所增减。其顶生王才出兵众。勇力疆胜过阿脩罗昇空而祝时阿脩罗作是念言:我久闻其人中王者名曰顶生。勇猛正士具大福德。威德特尊无与等者,高出虚空逾於我等。作是言已,即怀怯怖退入自宫。

时顶生王问臣佐言:今此兵众孰为胜邪。臣佐答言:王今得胜。王辄思念而我胜此三十三天。我已统治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具足七宝及有千子。最上色相勇猛无畏能伏他军。又於宫中雨金钱七日。复至三十三天入帝释宫。登善法堂处于半座。若帝释天主於此座中即谢世去。我统天界亦为人王。天人中胜岂不快哉。其王才起念时。神通威力即便减失。还复堕於赡部洲中本居宫室。旋生病恼逼切其身。加复羸困近死边际。是时臣佐之中有耆年上首者,前诣王所而白王言:天子。後或有人来发问言:顶生大王临谢世时。有何言说。当云何答。王谓之曰:我谢世後或有人来发是问时。汝应答云:顶生大王威德特尊七宝具足。独具人中四种神力。何等为四。顶生大王得寿命长久住世间。总经一百十一有四帝释谢灭。是为第一寿命神力。又顶生王最上容仪殊妙可观。超人状貌具天色相。是为第二色相神力。又顶生王诸所受用皆悉具足。少病少恼色力康疆。饮啖味全食销无患。不冷不热时序合度。随所资治悉获安乐。是为第三无病神力。又顶生王一切人众见者爱乐瞻仰无厌犹子恋父。又复王者抚育人民生喜乐心如父爱子。或时王出游观园苑谓御者言:汝可徐徐驾车而进。使其容缓人获观瞻。又复众人告御者曰:仁者,驾车幸当徐进。令我盘桓睹王相好。是为第四爱乐神力。又顶生王统四大洲为最胜主。後诣三十三天。帝释分其半座。具如是事。复於五欲不生厌足。将谢世时说伽陀曰:

苦哉世间贪欲境,金宝虽丰无厌足。是中乐少苦还多,智者如应能觉了。乃至天中妙欲乐,贪爱心故不解脱。何人能尽於爱源,唯佛如来圣弟子。

假使广积其真金,与须弥山量齐等。无人能生厌足心,智者於斯而善觉。若思所欲为苦因,彼於欲境何贪爱。贪等是为世所忧智者调伏应善学。

佛言:大王。彼顶生王以是缘故又作是说。诸世间人少能於其五欲境中。觉了知足。後趣命终。而世间人多於五欲境中。不能觉了不生厌足。後趣命终。

复次顶生王广为利益於後人故。复说伽陀曰:极恶生死流转中,了知寿命随减少。应当速脩诸福门,不脩福行斯为苦。是故脩福为胜欲,随应行施如法仪。

此世及於他世中,由脩福故生欢喜。

尔时国中一切人民无数百千之众。闻王寝疾。悉来奔诣瞻仰致问。时顶生王为诸人众。以如是种贪欲等缘广说对治。使诸人辈舍家学道。是时即有无数百千人众。闻所说已而悉出家脩四梵行。复有多人断除欲贪生于梵世。

佛言:大王。彼顶生王始自初居童子之位至太子位。及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统轮王位。又於七金山祝乃至诣彼三十三天历诸分位。於其中间总经一百一十有四帝释谢灭。大王当知。帝释寿量者,人间百年三十三天为一昼夜。三十昼夜而为一月。亦十二月乃成一年。天中千年是彼寿量。以彼千年校计人间。即三俱胝六百万岁。

复次大王。其顶生王。昔於三十三天起念欲。其帝释天主分于半座。是时迦叶刍方为帝释。又顶生王复起是念。若帝释天主於此座中即谢世去。天上人间我为王者岂不快哉。是时迦叶如来为帝释天主。其顶生王具大胜福有大名称。於一念中起心过失。减没神力还复退堕。疾恼所缠而谢世去。佛言:大王。彼顶生王者岂异人乎。即我身是。我於尔时广施众生利益安乐趣无上智。然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多诸魔障。由因缘力之使然故。

尔时憍萨罗国主胜军大王忽生疑念。前白佛言:世尊,彼顶生王久远因中修何行业。而能感此。宫中自然雨金钱七日。佛言:大王。过去久远有佛出世。号一切增上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时有长者子。於彼国中与一童女依世法仪媾夫妇事。其妇持以四宝所成妙华及甘美饮膳而奉於夫。其夫受已,持是宝华乘车而归。於其中路见彼一切增上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次第经游庠序而行。其长者子见佛世尊三十二相殊妙庄严。即起最上清净信乐。下车肃恭持华奉献。以佛世尊威神力故。即变其华大若车轮盘旋空中或飘或止。时长者子起清净心。说伽陀曰:

以此布施广大因,得佛世间自然智。愿我速越生死流,先佛未度者皆度。一切增上佛大仙,我所奉上悦意华。

愿我以此广大因,圆满所求无上道佛言:大王。彼顶生王以是因故。於自宫中雨金钱七日。

尔时胜军大王复白佛言:世尊,彼顶生王又以何缘。於四大洲统轮王位。乃能至于三十三天。佛言:大王。过去久远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佛以其正法教化众生。次第至于满度摩帝城。一时如来入城乞食。时有商主名曰广作。见於如来巡行乞食胜相希有。发清净心持少绿豆。掷置钵内以奉世尊,时豆四粒入于钵中。一粒旋转击钵振声然後堕地。馀豆亦还流散于地。时彼商主见是相已起清净心。即以伽陀发誓愿言:

以此布施广大因,得佛世间自然智。

愿我速越生死流,先佛未度者皆度佛言:大王。是时商主於毗婆尸如来所。虽以少物施佛世尊,由心清净。彼时四豆入於钵中。後感报应於四大洲统轮王位。其有一豆击钵振声方堕地者,後感报应能至三十三天。又复大王。而彼一豆若不堕地得置钵中。後必报应为天中主。由堕地故。但统人间不为天主。大王。彼商主者即顶生王是。由於佛所种是善根。以彼世尊大悲摄受故。得大果报具大名称有大威光。是故大王其有智者,於佛世尊随力所应修诸施行。如其所说当如是学。

猜你喜欢
  理门论述记·神泰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中国近代之民族生活·太虚
  卷第三·佚名
  宗镜录卷第三十八·延寿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六·欧阳竟无
  律仪之研究·太虚
  菩提本无树·佚名
  灵隐寺万年簿序·太虚
  律宗会元卷中(止戒体终)·守一
  卷七十九·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大乘庄严经论 第八卷·无著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黑老五·隋树森

    黑老五,又称梨园黑老五。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中吕】粉蝶儿 集中州韵 从东陇风动松呼,听叮咛定睛睁觑,望苍茫圹广黄芦。却樵夫,遇渔父,递知机携物。便盘旋千转前湖,看寒山晚关滩渡。 【醉春风】

  •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二·佚名

    华亭杜骐征 杨肃 徐凤彩仝选 赋二 ◆赋二 文皇宾远赋(并序 徐孚远) 武皇南廵赋(并序 顾开雍) 皇帝东郊赋(并序 陈子龙) ○文皇宾远赋(并序 徐孚远) 文皇宾远赋 【 并序】 徐孚远 岁在壬申、臣犬马之齿三十有四、括发事

  • 耶稣诞节歌·胡适

    冬青树上明纤炬(家家供一松树,树上悬彩插小烛无数,名曰圣诞节树), 冬青树下欢儿女。 高歌颂神歌且舞,阿母昨夜含笑语。 儿辈驯好神佑汝,灶前悬袜青丝缕。 神自突下今夜午(突,灶突也,俗名烟囱), 朱衣高冠须眉古。 神之格思不可覩,早

  • 《冬夜》评论·闻一多

    一他们喊道:“诗坛空气太沉寂了!”于是《冬夜》,《草儿》,《湖畔》,《蕙的风》,《雪朝》继踵而出;深寂的空气果然变热闹了。唉!他们终于是凑热闹啊!热闹是个最易传染的症,所以这时难得是坐在一边,虚心下气地就正于理智

  • 卷三·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苏诗补注卷三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五十二首【起嘉佑六年辛丑十一月後赴凤翔任合明年壬寅作】慎按嘉佑五年庚子先生授河南福昌主簿未赴而以欧阳公荐召试秘阁复应制科入三等明年十一月除大理评

  • ●卷一百四十八·徐梦莘

      炎兴帙四十八。   起绍兴元年八月八日壬申,尽十月三日丙寅。   诏吕颐浩赴行在。   十五日已卯王择仁特授通直郎直徽猷阁权发遣河东路制置使司公事韦寿佺特授中卫大夫昭德军承宣使制置(使司)都统制太原府经略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九·乾隆

      宋  哲宗皇帝  【壬申】元祐七年春三月以程颐直秘阁判西京国子监既而罢之  颐服阕三省拟除馆职判检院【宋史职官志登闻检院諌议大失掌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蘓辙进曰颐入朝恐不肯静太后纳之遂差管勾崇福

  • 卷四十三下·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三下 【庚午】十八年春正月以裴光庭为侍中○二月初令百官休日选胜行乐 【初令百官于春月旬休选胜行乐自宰相至员外郎凡十

  • 通志卷一百七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上后汉卓茂 鲁恭【弟丕】魏霸 刘寛 伏湛【子隆】侯霸【韩歆】宋【则】蔡茂【郭贺】冯勤 赵熹 牟融 韦彪【族子义义兄豹】宣秉 张湛 王丹 王良 杜林 郭

  • 七五六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天文占验书籍板片折·佚名

    七五六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天文占验书籍板片折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二日直隶总督臣袁守侗谨奏,为奏覆事。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十日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二月初四日奉上谕:阅奏缴销毁书籍,内

  • 卷五十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五十四 朱批常德夀奏摺 雍正三年四月初三日江西布政使【臣】常德夀谨 奏为奏明事窃【臣】蒙 皇上隆恩特授江西布政使自抵任以来查得江西

  • 卷三·陈傅良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後传卷三    宋 陈傅良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有传】此文姜也曷不称姜氏絶之也吾君父不良死於齐而文姜犹孙於齐庄公不可以言人子矣絶文姜所以恶庄也夏单伯送

  • 原序·聂崇义

    三礼图集注原序昔者秦始皇之重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帝之恶方严而人间尚通变上之化下下必从焉是以双劔崇节飞白成俗挟琴饰容赴曲増抃自然之道也周世宗暨今皇帝恢尧舜之典则总夏商之礼文思隆大猷崇正旧物仪形作范旁诏四

  • 卷六·辅广

    钦定四库全书卷 童子问卷六       宋 辅广 撰大雅三 文王之什三之一 文王 一章【文王在上於昭于天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正与中庸所谓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之意同盖非貌说实理然也先儒但以是诗为美文王之德

  • 卷三百八十七·佚名

    △初分不可动品第七十之二复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依本性空教授教诫诸有情类令勤精进。作是言:善男子,汝於善法当勤精进。若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时。於此诸法勿思惟二及不二相。若修四静

  • 抱犊山房集·嵇永仁

    六卷。清嵇永仁(1637—1676)撰。嵇永仁,字留山,号抱犊山农,江苏无锡人。康熙初,为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客。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吴三桂反清,执范承谟,并胁嵇永仁降,稽永仁不从,投入狱中。逾三年,范承谟被杀,嵇永仁

  • 四六标准·李刘

    诗集。南宋李刘(约1225年前后在世)撰。四十卷。刘字云甫,号梅亭,崇仁(今属江西)人。嘉定进士,曾游湖南、蜀中,仕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宝章阁待制。有《诗文类稿》、《续稿》、《梅亭四六》等,皆佚。此集系刘初年及在

  • 钦定热河志·和珅

    一百二十卷。清和珅、梁国治纂修。和珅(1714-1799),字致斋,姓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乾隆三十四年(1769)袭轻车都尉世职,授三等侍卫,受高宗赏识。四十一年(1776)授户部侍郎,旋擢军机大臣,在任二十余年。历任步军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