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庄公·庄公六年

【经】六年春王正月,王人子突救卫。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秋,公至自伐卫。螟。冬,齐人来归卫俘。

【传】六年春,王人救卫。

夏,卫侯入,放公子黔牟于周,放宁跪于秦,杀左公子泄、右公子职,乃即位。

君子以二公子之立黔牟为不度矣。夫能固位者,必度于本末而后立衷焉。不知其本,不谋。知本之不枝,弗强。《诗》云:「本枝百世。」

冬,齐人来归卫宝,文姜请之也。

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余。」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弗从。还年,楚子伐邓。十六年,楚复伐邓,灭之。


译文


六年春季,周庄王的属官叫子突的率军救援卫国。

夏季,卫惠公回国,放逐公子黔牟到成周,放逐甯跪到秦国,杀了左公子泄、右公子职,这才即位。

君子认为左、右二公子扶立黔牟为国君,“是一种很欠考虑始终的行为。对能够巩固自己地位的人,必须考虑他的各方面,然后用适当的方式立他为国君。不了解他的根本,就是缺乏谋略;了解到虽有根本却没有枝叶,就不要勉强树立他。《诗》说:‘有本有枝,繁衍百世。’”

冬季,齐国人前来归还卫国的宝器,这是由于文姜的请求。

楚文王进攻申国,路过邓国。邓祁侯说:“他是我的外甥。把他留下而设宴招待他。骓甥、聃甥、养甥请求杀掉楚文王。邓侯不允许。这三甥都说:“灭亡邓国的,必定是这个人。如果不早打主意,君王后悔便来不及了。现在下手还来得及!下手吧,现在正是时候!”邓侯说:“如果这样做,人们会唾弃我而不吃我剩下的东西的。”三位外甥回答说:“如果不听我们三个人的话,土地和五谷的神明就得不到祭享,君王到哪里去取得祭神的剩余?”邓祁侯还是不答应。攻打申国回国的那一年,楚王进攻邓国。庄公十六年,楚国再次攻打邓国,终于灭亡了邓国。

猜你喜欢
  卷九·韩婴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晏婴
  卷之八·罗汝芳
  东溪日谈録卷十三·周琦
  《易经》·皮锡瑞
  卷七·俞汝言
  卷一百八十五·山井鼎
  卷五十八·秦蕙田
  卷三十三·严粲
  卷十一·朱鹤龄
  教学品法句经第二(二十有九章)·佚名
  因明正理門論本·欧阳竟无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文·佚名
  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学山诗话三·夏敬观

    山阳潘四农尝访和坤淀园故址,花神庙、绿野亭尚存,客有荡舟横笛者,为赋《水调歌头》。有云:“昔日花堆锦绣,今日宠余香火,忏悔付园丁。”王大屿《题四农词后感事诗》云:“毓华事散剩林邱,此地传闻旧画楼。拾翠

  • 第五折 缔姻·李玉

    【一江风】[生上][付扮舡家摇上][生]恨难平,大地风波横,南国忠良罄。我周顺昌,自从竹坞得晤文兄,始知近日权之恶,正以缇骑四出,同抱杞忧。不想浙中魏廓园兄,竟尔独先被逮。那校尉前往李,此际定过吴门。我想魏兄生平狷介,视死如归。

  •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三·汤球

      徵祥說   成帝咸和四年。陰霖五十餘日。蘇峻滅後乃霽。占經一百單一。 類聚二。 御覽十一。   舊為羽扇柄者。刻木以象骨。翮用十毛。取全數也。中興初。王敦始改用長柄。使其下出可捉。而減其羽用八。識者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佚名

    万历八年十二月丙申朔礼部右侍郎林士章再疏引罪乞罢上不允○戒有司积榖备赈不得指名科罚以充贪吏囊橐违者参治○兵部考核军政令总兵副总兵自陈参游以下照各省直开注贤否存留降革俱如例○戊戌夺原任狭西参议何汝成职闲

  • ◎秦淮许多怪文章·吴虞公

    南京齐省长因秦淮河污浊,有碍卫生,拟拨款修浚。警区得此消息,以责任所在,特派警察多名挨户知照,不准大便,倘有不遵,照违警章判罚,决不宽贷。于是各妓院、各酒馆以及茶坊、茶社咸起恐慌。所可笑者,宛中茶舫贴一纸条上书:“奉警宪

  • 第一七四告示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一一三二六—二·佚名

    新竹知县王出示:市廛买卖,务安公平新竹县正堂王示市廛买卖,务安公平。切勿高抬,致碍行情。一、出示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承粮总印 新竹县印 私记正堂王行十三 私记

  • 凡例·佚名

    凡例一、本书系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档案史料汇编,所辑史料起自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正月,迄于嘉庆九年(一八○四)二月,计一千五百八十件。此外,还附录了同治、光绪年间抖晒、清查文津阁书籍的奏折、书目清单,以及办理《四

  • 附录·曹履泰

    (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印之「明清史料戊编」)福建巡抚熊残揭帖兵部题行「郑芝龙等姑令戴罪图功」残稿兵部行「兵科抄出福建五虎游击郑芝龙奏」稿精奇尼哈番郑芝龙揭帖·福建巡抚熊残揭帖(崇祯三年十二月初

  • 孟知祥传·薛居正

    孟知祥,字保裔,邢州龙冈人。祖父孟察,父亲孟道,一生为郡中校尉。伯父孟方立,官至邢氵名节度使,叔父孟迁,位至泽潞节度使。孟知祥在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任西川节度副大使,履行节度使职权。天成年间,安重诲独占权柄任意而为,因

  • 卷十·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十宋 宋敏求 编帝王册尊号赦下元和十四年册尊号赦长庆元年册尊号赦宝历元年册尊号赦会昌元年册尊号赦会昌五年册尊号赦大中二年册尊号赦乾符四年册尊号德音痊复太上皇康复诏疾愈德音太和八

  • 原颂周·周诒春

    原颂周 字颂周。年三十一岁。生于广州。本籍住址。广州永庆街二巷二十三号。已婚。子二。初学于广州中学。及游学预备馆。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辛博森学校。习普通文科。光緖三十四年。入埃瓦省立大学。习农业

  • 有德篇第十二·张载

      「有德者必有言」,「能为有」也;「志于仁而无恶」,「能为无」也。  行修言道,则当为人取,不务徇物强施以引取乎人,故往教妄说,皆取人之弊也。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志正深远,不务硁硁信其小者。  辞取意达则止,多或

  • 管子轻重三·马非百

    问乘马(亡)张佩纶云:“按《巨乘马篇》首云:‘请问乘马。’此篇名‘问乘马’,与彼重複,未详所以名篇之旨。浅人伪立此名以足篇数,而后目之为亡篇,可谓工于作伪。”庞树典云:“《巨乘马》首

  • 夫乐者乐也(1)·戴圣

    ——中正和谐是乐的准则 【原文】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2),人之道也(3)。声音动静,性术之变(4),尽于此类。故人不耐无乐(5),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

  • 菩萨善戒经 第四卷·佚名

    菩萨善戒经 第四卷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菩萨地施品第十菩萨摩诃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具足庄严六波罗蜜。所谓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云何名为菩萨檀波罗蜜。菩萨布

  • 华严五十要问答初卷·智俨

    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智俨集今建五十要问答以显一乘文义节。一十佛及名义。离世间品中释问。云何见佛及佛名数。一乘三乘小乘等教中不同义。答。依小乘教见色身佛三十二相等。则是实见。眼根与境同时相应见实色相

  • 御选语录卷六·雍正

      卷六御制序顾著曰鉴。拟问即咦。扬眉眨眼。败阙如斯。又道古来老宿。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如是鉴咦。落草也未。大慈大悲。那顾丧身失命。只这注破。即今早巳落草了也。佛印元曰。云门说法。如云雨绝。不喜人

  • 春秋释例·杜预

    晋杜预撰,15卷。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将领、学者。曾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当阳县侯。长于《春秋》、《左传》,此书外,另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今存最早的《左传》注本。杜预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