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西南诸囯之宾服

高宗乾隆三十二年,春三月,诏明瑞以将军兼云贵总督,前往永昌,接办缅甸军务。缅甸,古朱波地,为后印度半岛诸国之一,自古不通中国。宋宁宗时,始见史志。元世祖尝往征,责贡赋。明时设三宣慰司以羁縻之,然万历二十二年后,朝贡久虚,自康熙元年,执送明永历帝由榔交中国后,两方之关系遂绝。雍正九年,其国与整迈构兵,其头目蟒占灯遇中国守备燕鸣,虽告以国王明年进贡之语,而卒未至。乾隆十五年,始以茂隆银厂厂长吴尚贤之介绍,附表达总督,愿充外藩适其国木疏部长瓮籍牙革命军起,尚贤亦以中饱厂课事下狱,事又中止。十九年,瓮籍牙既恢复国都,诸土司相率降服,惟贵家与木邦二土司抵抗累岁。贵家者,前随永历帝入缅之贵族,子孙沦于缅,自署曰贵家,世据波竜银厂,此赀雄诸部。二十七年,为瓮籍牙所战败,窜居孟速地方。为内附计,而总督吴达违善,索七宝鞍于其酋宫里襄雁,不得,遂诱而杀之,奴其妾婢,并檄缅人擒献里雁之妾攮占。时瓮籍牙已死,其子莽纪觉嗣,攮占已适莽酋弟懵驳,至是懵驳以达善有心指责其妻淫行,大忿恨,乃时嗾其酋内犯。达善恐后连败露前事,戒边将毋与战。缅人自是益心轻中国。至三十年,遂大举入犯九龙江方面。时达善已移督川陕,刘藻代之,发兵防战,三路皆败。三十一年,朝命大学士杨应琚督滇,藻遂以忧惧自刎死。会缅军病疫退去,应琚得以其间,收复车里、孟良等地,乃狃于易胜,疏陈缅甸可取状。帝信之,应琚移檄缅邦,言精兵数十万陈境上,不降即进讨。于是缅人乃大出兵攻木邦、景线,皆陷之,又以舟师簿新街,守将赵宏榜遁,还虎踞关内。应琚闻警,遂构精神病,诏粤督杨廷璋赴滇代治军。而缅人诈乞罢兵,应琚病亦渐愈,遂奏捷,廷璋乃归。应琚亟欲与缅人议和,以弥缝前奏,然缅人侵略不止,帝察其伪,令明瑞代之,逮应琚回京,寻赐死。是年,缅甸袭暹罗,陷其国都,逐其国王马邻达刺,置守兵而还刺。暹罗,故隋唐赤土国,复分为暹与罗斛二国。元初,暹常入贡。元末,罗斛强,其王波罗吉并有暹地,称暹罗斛国,都湄南河滨之犹地亚。明时,朝贡不绝。洪武二年,更号暹罗。自康熙十二年受中国封,贡使频至,故为缅甸近邻。尝为缅甸所破,为缅附庸。后独立。至是因其国王不善抚众,国民时怀二心,缅人复乘机又破之。

三十三年,春二月,明瑞兵溃于小猛育,大将观音保等皆战殁,明瑞自杀。明瑞以三十二年五月至永昌,作战之计划已就,遂先将兵万七千出发,由宛顶向木邦使参赞额尔景额将九千人由虎踞关向猛密十二月至木邦守兵望风先遁留兵五千守之乘胜渡锡箔江至象孔以迷道故待猛密援兵而后进乃回军向猛笼时额尔景额进次猛密北之老官屯为敌所困因幽恚死其弟额尔登额代之顿兵不进明瑞盼援不至而敌兵迫日急是年正月乃复弃猛笼向木邦以归行至小猛育地方闻木邦留守兵已为敌袭溃戕参赞珠鲁讷道员杨重英被掳明瑞进退受困遂自杀所部万馀人悉溃领队大臣观音保以下十馀人皆死之事闻逮额尔登额至京磔之并斩提督谭五格于市

三十四年春正月命大学士傅恒前往云南经略军务时暹罗流寓中国人郑昭起兵为暹罗复雠回复犹地亚驱逐缅甸守兵建新都于盘谷故缅甸时与暹罗构兵不欲再结怨于中国遂以

三十三年四月具蒲业缅文求和时副将军阿里衮已至军即据以闻不许六月中参赞舒赫德总督鄂宁宻陈招致缅人事后被严旨已而副将军阿桂至倡与暹罗连盟夹攻缅甸之议后亦未克实行冬十一月经略傅恒奏报缅酋情驳遣人呈书请和允之先是傅恒以七月奉本省四川贵州满洲兵共六万有奇自滇省起行至戛鸠乐丹结筏十馀日乃毕由猛拱猛养所历二千馀里无缅兵遂以十月渡大金江回蛮暮是役也奔走百七十馀日军力疲乏而未尝一战经略名誉顿损惠得病继而阿桂率战舰百艘至与敌舟大战于江中连破之进攻老官屯敌垒敌竖栅自固攻久不克敌开水门通舟运粮械阿桂拨战舰越栅截之敌人乃遣人立栅上递缅文请张幕适中地将军等往议款时阿里衮已故傅恒又病重诸将以兵多染瘴日有死亡争请许和恒乃遣使责缅帅眇旺模以进表纳贡返土司地诸事语未竟眇旺模左顾而去会有诏召传还朝遂罢议恒归未几以忧恚死

三十五年春正月云贵总督彰保遣使往缅甸议和缅人拘其使不遣保遣守备苏尔相往督前三约为所拘留帝大怒复议兴师以阿桂前首倡罢兵褫职降为兵会金川事起遂罢南征议

五十三年秋九月缅甸使臣细哈觉控等入觐先是四十一年金川平帝遣阿桂赴云南会同总督李侍尧勘边增兵为进攻计缅人纵苏尔相还事乃已至四十四年缅王懵驳死其国内乱屡作四十七年复为暹罗所破暹罗王法亚查克利通贡中国复得中国册封于是缅人益惧至是遣使入贡并许释归杨重英等重英自陷缅独居萧寺二十年缅人说其降不屈欲赘为婿亦不可前重英被掳缅人纵其随员二人还帝命磔诸境上且谕令滇督他日重英归即照此办理至是帝怒已解复重英职且旌其忠谓其节过苏武亲制苏杨论以褒之重英未及入国门而卒其眷属囚系者亦二十年及是始赦出冬十月命两广总督孙士毅出兵安南安南古交趾地在暹罗之东(今法领亚细亚地也)明永乐时尝为中国所灭宣德三年黎利起兵独立重建大越国嘉靖时莫登庸篡国据河内为北朝黎氏据清华州为南朝自是大越分为南北朝万历中南朝将郑松逐莫氏复河内而阮潢据顺化称广南王于是安南分为大越广南二国至康熙五年赐封大越王黎维禧为安南国王始通朝贡乾隆三十八年广南土豪阮文岳与其弟文惠文虑起兵覆广南三分其地自据中部称大帝以南部与文虑使文惠回复北安南郑栋窃据之北部三州五十三年文惠复举兵灭安南安南嗣王黎维祁出亡民闲至是其遗臣阮辉宿扈王族二百馀人自广西龙州附近入边士毅以闻帝以黎氏守藩奉贡百馀年在中国有保护之义务乃安置其家属于南宁命士毅出师而别命云南提督乌大经以兵八千由蒙自进入屯宣化镇为声援留兵二千守谅山以八千直捣河内十一月孙士毅复安南诏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士毅统兵出关自谅山镇分道进发沿途得安南国民之欢迎提督许世亨遂得以八千人长驱深入不逾月而恢复东京士毅承旨封维祁为安南国王檄广西巡抚孙永清归其家属

五十四年春正月阮文惠袭安南孙士毅遁入镇南关提督许世亨死之先是东京捷闻后诏士毅罢兵而士毅妄信文惠乞降之说驻师河内以待又骄不设备是日军中方置酒张乐举元日祝典夜忽得警报称阮兵大至始仓卒备战昏暗中自相蹂躏维祁挈家先渡富良江入边士毅随之既渡士毅令斩浮桥以断后于是兵在南岸者自提督以下溺死至五千馀人其云南之师以黎人黄文通向导得全返士毅上疏自劾命入京以福康安代之夏六月封阮光平为安南国王文惠既据安南适其兄文岳方与暹罗构兵恐中国再举乃更名光平遣兄子光显叩关诣督臣言守广南已九世与安南敌国非有君臣之名分帝亦以维祁再失国乃天厌黎氏维祁不堪扶植又鉴于前此军事上之失败更无意用兵因责光平以来年万寿光平当诣京师祝釐及为许士亨等立祠安南诸事光平悉听命至是赐光平印封安南国王而编置维祁家属于汉军旗授佐领

五十六年冬十一月命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奎林为参赞往征廓尔喀先是西藏南境喜马拉耶山之南麓有蛮民居之分建多数部落其中泥泊尔部最强后分三部时有内讧其西邻廓尔喀乘闲灭之遂雄长诸部乾隆五十三年后藏班禅族属适有争夺遗产之事廓尔喀复兴兵侵入后藏帝命川督鄂辉成都将军成德统兵剿之以侍郎巴忠监其军巴忠恃近臣不服鄂与成统属自遣堪布许以岁币万五千金而以敌降饰奏翌年岁币不至廓尔喀大举深入驻藏大臣保泰拥兵不救并欲移班禅于前藏赖剌麻不可至是事闻帝震怒巴时扈驾热河畏罪投水死褫鄂成保三人职改保名为浮习浑(译言卑贱)命福康安兼程进

五十七年春三月晋福康安为大将军夏六月福康安由靑海至后藏连破廓尔喀屯兵尽复藏地后分兵三道侵入泥泊尔福康安以四月出师先遣领队大臣成德岱森由聂拉木进总兵诸神保驻绒辖防敌人抄袭后路而自与海兰察与敌战于擦木又战于玛尔辖直抵济龙成德亦由聂拉木转战而入凡后藏所失地悉复秋七月福康安连克噶勒拉堆补木特帕朗古桥甲拉古拉集木集等处七百馀里福康安自入敌境敌举国来拒于噶多溥福康安遣海兰察战大败之遂克木城石卡数十追奔至雍雅山敌人遣使请和不许至是里粮再进六战皆捷八月福康安败绩于热琐桥檄披楞部夹攻廓尔喀廓尔喀再请和许之遂班师师行至热琐桥距其国都可莽多仅一日程福康安以为出师以来势如破竹甚骄满拥肩舆挥羽扇督战兵皆解櫜鞬负火枪以息敌乘闲入遂大败护军统领台斐英阿以下阵殁者十馀人时闻敌之南境邻部披楞与有夙雠福康安因檄其同时进攻敌恐南北受困再遣人议和既盟遂班师

编者曰是役也巴忠既辱国于前福康安复偾师于后犹赖披楞干涉事克转问用兵绝域者可不引以为戒欤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 地理三·刘昫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三十四·柯劭忞
  石匮书后集卷第七·张岱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五·王祎
  卷三·陈继儒
  卷之三·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双槐岁钞卷第一·黄瑜
  第三十二册 天命七年正月·佚名
  七五七 谕内阁着将列朝御纂各书分列各家着撰之前并将御题四库诸书诗文从总目卷首撤出·佚名
  六二五 谕着现充四库馆誊录之各省生员归入皿字号应顺天乡试·佚名
  卷八十·司马迁
  卷二·佚名
  通制条格卷第六·拜住
  一、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傅斯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东坡诗钞·吴之振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於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

  • 卷八百三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二贯休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十万里到此辛勤讵可论唯云吾上祖见买给孤园一月行沙碛三更到铁门白头乡思在回首一销魂雪岭顶危坐乾坤四顾低河横于阗北日落月支西

  • 卷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十七王绩王绩字无功绦州龙门人文中子之弟隋末授秘书省正字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嗜酒不任事寻还乡里唐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绩求为丞革死弃官归东臯着书号东臯子集

  • 志第四十三 食货三·欧阳修

    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易赡,水陆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自高宗已后,岁益增多,而功利繁兴,民亦罹其弊矣。初,江淮漕租米至东都输含嘉

  • 卷四百五十六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庚申朔,御邇英閣。宰相呂大防奏曰:「仁宗所書三十六事,禁中有否?」上曰:「有。」大防請令圖寫置坐隅,以備觀覽。從之。(四月壬辰可考。)   辛酉,中書舍人鄭雍為左諫議大夫,右朝奉大夫張

  •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萧十三传·脱脱

    萧十三,蔑古乃部人。父铎鲁斡,历任节度使。十三能言善辩,灵巧聪明,善于揣摩他人之心意。清宁年间,根据任职的年数和劳绩迁任为护卫太保。大康初,耶律乙辛再度进入枢密府,更加骄横无忌。当时萧十三出入于耶律乙辛家中,觉得哪个

  • 崔斌传·宋濂

    崔斌字仲文,马邑人。机敏多智,体格魁梧,善于骑射,对于文学深有造诣,能晓政治。世祖还是太子时就召见了他,命他辅助卜怜吉带率领游骑戍守淮南。斌颇有才略,卜怜吉带甚是敬重他。蒙古大军驻于扬州西城,令斌领一支人马侦察敌情,斌

  • 法言義疏十七·汪荣宝

      美行,園公、綺里季、夏黃公、角里先生。〔注〕避秦之亂,隱居商山,不朝高祖,而從太子,帝客禮之。言辭,婁敬、陸賈。〔注〕婁敬說高祖都關中;陸賈說尉佗為漢臣,又作新語,高祖善之。執正,王陵、申屠嘉。〔注〕呂后欲王諸呂,陵執

  • 第十章 16·辜鸿铭

    寝不尸,居不客。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辜讲绝对看不到孔子直挺挺像僵尸一样躺在床上。日常在家的时候,他绝不使用非常正式的礼仪。如果遇

  • 卷十六·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十六宋 林之奇 撰太甲上       商书古者简册以竹为之编次而成篇一篇之所编不可以多也故其文之多者或析而为二或析而为三以便于习读析而为二者则于篇名之下加上下二字以别若礼记曲礼檀

  • 第20章 颜渊篇第十二(1)·孔子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

  • 襄公·襄公二十年·左丘明

    【经】二十年春王正月辛亥,仲孙速会莒人盟于向。夏六月庚申,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于澶渊。秋,公至自会。仲孙速帅师伐邾。蔡杀其大夫公子燮。蔡公子履出奔楚。

  • 称佛名号品第九·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四复次诸智光明有五胜利。一能于所知灭一切闇。二能以世间出世间功德适悦摄受所依止身。三能正观见所未见义。四能于现法与第一乐。五能身坏后与第一趣。复次由

  • 第十八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十八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如化品第四十五缘生法品第四十六如化品第四十五阿难。尔时天帝释复白放光如来言。世尊。我于是中都无疑惑。世尊。亦当先体我心。然我今日冀得如来久住于此忉利天

  • 焦氏易林注·尚秉和

    尚秉和撰。十六卷。民国二十九年(1940)刊本。自《焦氏易林》问世以来,历代未有为之详注者;至于以卦象解释《易林》之义,更无一人。作者认为,西汉释《易》之书,莫如《易林》之完善,凡《易林》文辞无一字不从卦象生,且

  • 善乐长者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为善乐长者说清净眼秘密大神咒,治其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