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20章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1)?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2)!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3)。我独泊兮,其未兆(4)。沌沌兮(5),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6)。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7)。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8)。惚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所止(9)。众人皆有以,而我顽似鄙(10)。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皕瑏瑡。

【题解】

这是一首貌似自嘲、实系自吹的哲理诗,最后一句,说出老子的正面意见,他和别人不同之处,在于得到了“道”。(采任继愈说)

注释:

(1)傅奕与道藏龙兴碑本如此。马王堆本甲本作“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乙本“诃”作“呵”,“恶”省作“亚”。河上、王弼及诸唐本、宋本,“美”皆作“善”,“何若”作“若何”。刘师培说:“阿当作诃,《说文》:‘诃,大言而怒也。’《广雅·释诂》:‘诃,怒也。’诃,俗作呵。《汉书·食货志》‘结而弗呵手’,颜注:‘责怒也。’盖‘唯’为应词,‘诃’为责怒之词。人心之怒,必起于有所否,故老子因叶下文‘何’韵,以‘诃’代‘否’,唯之与阿,犹言从之与违也。”蒋锡昌说:“顾本成疏:‘顺意为美,逆心为恶。’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彼此并美恶对言。傅本‘善’作‘美’,应从之。此文阿、何、恶、若为韵,诸本‘若何’作‘何若’,亦应从之。”

(2)河上、王弼如此。“荒”字,景龙作“忙”,龙兴碑作“莽”。傅奕无“哉”字。

景龙、开元及龙兴碑,无“哉”字及“兮”字。潘静观《道德经妙门约》“兮”作“乎”。

马王堆本乙本作“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甲本残缺,荒,借为巟。《说文》:“巟,水广也。”未央,无边际。

(3)河上本、范本及《道德真经》诸家注本悉如此。傅奕及景龙,两“如”字均作“若”。马王堆本甲乙本俱作“众人熙熙,若飨大牢,而春登台。”王弼、傅奕及开元刻诸唐本,皆作“春登台”,同马王堆本。熙,和乐。马叙伦说:“熙,为媐之借字。”

《说文》:“媐,说乐也。”如登春台,王本原作‘如春登台’,河上本作‘如登春台’。

《北堂书钞》一五四、《玉烛宝典》三、《艺文类聚》三、《文选·秋兴赋》李注、《闲居赋》李注并引同河上。自魏迄唐,已多‘春台’连文,且与‘如享太牢’句法一样。”

今据改。享,马王堆本作“飨”,享受。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所用牛、羊、猪三牲。

(4)河上、王弼如此。马王堆本甲本作“我泊焉未佻”,乙本作“我博焉未垗”。

范与景福、敦煌作“怕”。傅与景福、龙兴碑作“魄”。景龙及龙兴碑,无“兮”字及“其”字。泊,恬静。兆,征兆。

(5)王、傅皆如此。“沌”字,《释文》作“忳”,河上作“纯”。马王堆本甲本作“惷惷呵”,乙本作“湷湷呵”。此三字诸本均在下文“我纍人之心也哉”句后。马叙伦说:“此三字当在‘若婴儿之未咳’上,所以形容婴儿浑沌未分,不知咳笑,与‘儽儽兮’对文。”此说于文谊甚顺,今从之。

(6)王本如此。马王堆本乙本作“若婴儿未咳,纍呵佁无所归”。甲本残缺,只剩“纍呵如”三字。傅本作“若婴儿之未咳,儡儡兮,其不足以无所归”。“不足以”,范、陆作“不足似”。范说:“此句,王弼同古本,河上公作‘乘乘兮,若无所归’,严遵作‘若无所之’,今从古本。”据此以推,范见王本,当作“儽儽兮其若不足,似无所归”。较今王本多“不足似”三字。孩,亦作咳。《说文》“咳,小儿笑也。

从口,亥声。古文咳,从子。”儽儽,一作儡儡,一作累累。《说文》:“儽,垂貌。一曰嫩懈。”《广雅·释训》:“儽儽,疲也。”《礼记·玉藻》“丧容纍纍”,注:“纍纍,羸惫貌也。”《史记·孔子世家》:“儽儽若丧家之狗。”其意并与此同。蒋锡昌说:“人有情欲,则务求以得之,故其行动必有所归。‘儽儽兮其若不足,似无所归。’言圣人无情无欲,貌若羸疲不足,而其行动泛若不系之舟,又似无所归也。”

(7)王及诸今本皆如此。马王堆本甲本作“皆有余,而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众人”二字损掩;乙本无“我独遗”一句,显有讹夺。傅及景龙、开元、龙兴碑及《道德真经》诸本,无“而”字。范本“我”“愚”之间有“独”字。景龙、开元、龙兴碑,无“也哉”二字。于省吾《新证》:“如‘也哉’及‘兮’等今本虚字,皆后人所增,’我愚人之心沌沌’七字作一句读,于文为适。沌沌,浑厚之意,正形容愚人之心。”高亨《正诂》:“此句(我愚人之心也哉)疑后人注语。”二说可供参考。

(8)河上本如此。王弼二“众”字均作“俗”。傅、范两“俗人”下都有“皆”字,两“独”字下都有“若”字。马王堆本乙本作“鬻人昭昭,我独若闾呵;鬻人察察,我独闽闽呵”。甲本同,前二句中间六字损掩。昭昭,精明。昏昏,糊涂,愚蠢。察察,头脑清醒。闷闷,马王堆本作“闽闽”,犹懵懂。

(9)此二句参照马王堆本及广明、景福诸本写定。(采张松如说)马王堆本甲本作“物兮其若,坚呵其若无所止。”乙本作“沕呵,其若海,望呵若无所止”。广明、景福作“忽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所止。”开元、敦煌作“忽若晦,寂兮似无所止。”

“惚兮”,傅作“淡兮”;范作“澹兮”。“恍兮”,傅、范作“飘兮”;王作“兮”。王无“所”字。

(10)河上、王弼如此。马王堆本乙本作“众人皆有以,我独门无以鄙”。甲本损掩,只残剩末二字“以悝”。傅下句无“而”字,作“我独顽且图”。“似”字,龙兴碑同马王堆本,亦作“以”。道藏邵若愚、董思靖、林希逸、邓锜、彭耜诸本同傅奕,亦作“且”。王弼说:“以,用也。”俞樾《平议》:“似,当读为以。古以、似通用。

《易·明夷·彖传》‘文王以之’,《释文》曰:“以,向、荀本作似。’《诗·旄丘》‘必有以也’,《仪礼·特牲馈食礼》注引作‘必有似也’。并其证也。”张松如说:“似,以古通。古以字作吕,且与以形近而误。‘似’、‘以’、‘且’遂并用作等列连词。”

顽,笨拙。鄙,卑贱,无能。

皕瑏瑡王弼本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作:“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傅奕作“吾”,“欲”在“独”字下。北京图书馆敦煌本及龙兴碑本无“独”字。“而贵食母”,诸本并同马王堆本。独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作“而贵求食于母”,并自注云:“先无‘求’‘于’两字,今所加也。”明非古义。而开元、古楼观、陈象古、寇才质、邵若愚、张嗣成以至范应元诸本多从之。苏辙《道德真经注》及吕知常《道德真经讲义》“而”作“几”。刘师培《老子斠补》:“此文食母,义不可晓。疑当作‘得’,即五十二章之‘得其母’也,《佚周书·武寤解》‘王食无疆’,朱骏声云:‘食,疑当读为“德”。’孙诒让《斠补》云:‘朱说是。德,正字作“悳”,食,隶书作,二字形近而误。’此古籍德误食之证。德,得古通。《老子》一书,亦恒假德为得。悳、食形近,遂由悳字讹为食。母者所以喻道本也。《韩非子·解老》篇述有国之母曰:‘所谓有国之母,母者道也。道也者,生于所以有国之术。所以有国之术,故谓之有国之母。’此母字最古之诂也。”劳健《古本考》:“《老子》一书,凡言本者,常用母字,以取叶韵。第五十二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明指本末而言。他如第一章‘万物之母’,第二十五章‘可以为天地母’,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义皆如本。”据刘、劳二说,“食”当作“德”,“德”通“得”,这里训“得”。“母”训“本”,训“道”,这里指“道”。“食母”犹言“得道”。【今译】

应诺与呵斥,相差有多远?美好与丑恶,相差在哪里?别人所害怕的,不可不怕。(这些道理)真是广阔得没有边际呀!众人熙熙攘攘,欢欢喜喜,好像去参加盛大的宴会,又像春日里登台眺望。我独淡泊悠然,毫无感触,浑浑噩噩啊,好像婴儿还不会发笑,没精打采啊,好像无家可归。大家都很富裕,独有我却像丢失了什么似的,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大家都很精明,我却这么糊涂,大家都很精细,我却这么懵懂。空荡啊,好像茫无边际的海洋,飘忽啊,好像无处栖息。大家都有所聊赖,我独显得笨拙无能。唯有我区别于一般人,是由于我得到万物之本(母)———“道”。

猜你喜欢
  卷五 释器第六·邢昺
  读书续録卷四·薛瑄
  卷三十二·陈祥道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心不动更淡定·李叔同
  卷三十·毛奇龄
  卷九十四·秦蕙田
  卷四·王天与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佚名
  四法品第二·佚名
  卷一·道世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一·王日休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智旭
  卷二十二·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臧懋循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元马致远撰《元曲选》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 (明)臧晋叔编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元)马致远撰●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 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六十·张廷玉

        金国凤 曹变蛟 刘肇基   金国凤,宣府人。崇祯中,以副总兵守松山。十二年二月,大清以重兵来攻,环城发炮,台堞俱摧。城中人负扉以行。国凤间出兵突击,辄败还,乃以木石甃补城坏处。大清兵屡登屡却,遂分兵攻塔山

  • 卷一百五·表第六·功臣世表一·张廷玉

        ◎功臣世表一   

  • 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八·赵尔巽

      盛宣怀 瑞澂   盛宣怀,字杏荪,江苏武进人。以诸生纳赀为主事,改官直隶州知州,累至道员。尝赞置轮船招商局,开采湖北煤铁矿,李鸿章颇信任之。英商擅筑铁轨,首沪迳宝山讫吴淞,上海道数阻,弗听。宣怀与英官梅辉立折辩,偿银二

  • 卷之七百五十八·佚名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谕、据彰宝奏查汛徇情帮助段成功弥补亏空之各州县自一千七八百两至一二百两不等请敕部议处等语从前蒋洲在山西侵亏库项令属员帮银弥补一案经朕特派大臣前往查办

  •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湖广总督张之洞奏、湖北施南府同知。向以利川县建南镇、地连川界。捕务关系甚重。移设驻防。惟形势今昔不同。现查有该县西六十里之汪家营。已成

  • 三四五 江苏巡抚杨魁为解送违碍书籍事致军机处咨呈(附清单一)·佚名

    三四五 江苏巡抚杨魁为解送违碍书籍事致军机处咨呈(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四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总理粮储 提督军务 巡抚江宁等处地方杨<魁>,为咨送事。切照钦奉谕旨,收缴伪妄书籍,经萨<载>前院五次将缴

  • 十国春秋卷六十六·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南汉九列传林延遇龚澄枢许彦真陈延夀李托 薛崇誉林延遇闽清人为人隂险多计数少以宦者给事闽惠宗惠宗娶髙祖女清逺公主使延遇置邸于番禺专掌国信髙祖赐以大第禀赐甚厚数问以闽事延遇不对退谓人曰去闽语闽

  • 刘幽求传·欧阳修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年间,参加科试得中。任官阆中县尉,刺史对他不礼貌,他弃官而去。很久以后,委任他为朝邑县尉。桓彦范等人诛杀张易之、张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刘幽求对桓彦范说“:公等将会死无葬身之地的,不早做打算,将来后

  • 卷三十三·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三盛事【九  赐科第职衔一】【臣】等谨按记曰三代盛王未有遗年者凡在夀耉之伦必有养恬之泽矧夫裦然充赋扶杖而观上国之光斯尤跻一世於仁夀者推恩所必及已我国家教泽涵濡沦肌浃髓皇上

  • 卷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十三钱币考【一】【臣】等谨按自上古刀布之用一变为九府圜法厥後轻重代殊而肉好之式未之有易於以权百物之贵贱通农末之有无钱之所关诚钜矣顾利之

  • 方域九·徐松

    诸城修改移并下扬州府古城天头原批:「淮南东路。」建炎二年十月,诏令扬州先次开撩城濠及措置增修城壁,其教习军兵,令扬州依法施行。 干道三年五月二十三日,诏修扬州城。先是,主管殿前司公事王琪言:「扬州为淮东重城,地面狭隘,

  • 严观韶·周诒春

    严观韶 字凤成。生于广东香山。永久通信处。上海靑年会。已婚。初学于檀香山。为檀香山丽记报经理。光緖二十九年。自费游美。光緖三十四年。入鄂海阿大学。习商业。宣统元年。入埃瓦省立大学。宣统二年。入芝加哥大

  • 卷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圜丘祀天史记封禅书三年一郊秦以冬十月爲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李奇曰宿犹斋戒也】通权火【张晏曰权火防火也状若井桔橰其法类称故谓

  • 卷第九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学支纳息第一之五诸法念觉支相应。彼法择法觉支相应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无实相应诸心心所不俱

  • 悬崖上的谋杀·阿加莎·克里斯蒂

    悬崖上的谋杀【Why Didn't They Ask Evans / The Boomerang Clue】在这部小说中,阿加莎·克里斯蒂一如既往地将对英国上流社会的轻松讽刺和悬疑故事所应有的紧张气氛作了完美的结合,作为读者,在一次次地被虚象误导,被角色

  • 寄园寄所寄·赵吉士

    清代笔记。赵吉士撰。赵吉士(1628—1706),字恒夫,号寄园、渐岸,休宁(今属安徽)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康熙时历官山西交城知县、户部给事中、国子监学正。在京城时侨居宣武门外,将其园题名为寄园,并以为号。此书编辑于寄园

  •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王羲之

    王羲之书法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