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有言者不必有德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猛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读解】

这几句话说来都很好理解。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勇和仁的关系也一样。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有言者不必有德”一句。它成了后世说“文人无行”的理论依据。一个文人,一个著名作家,他当然是非常“有言”的了,有的甚至是“著作等身”,但却并不一定有好的道德修养。这就是所谓“文人无行”的现象。

当然,说“文人无行’”并不是说所有的文人都没有德行。这正如说“有言者不必有德”的“不必”是不一定一样。不一定有德,也就不一定没有德,所以,也有“有言者”又有德的情况。

勇与仁的关系也是这样,“勇者不必有仁”,也不排除勇者也有仁的情况存在。

从愿望来说,我们当然是希望有言者又有德,有勇者又有仁的了。

猜你喜欢
  儒增篇第二十六·王充
  卷十 关朗篇·王通
  问辨録卷九·高拱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七·胡广
  卷五·顾栋高
  卷四·康熙
  卷二百三十六·秦蕙田
  葛生·佚名
  凡例·刘三吾
  (十四)·钱穆
  治兵第三·吴起
  卷五百六十一·佚名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僧伽吒经卷第一·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二·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449_1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白居易   清晨承诏命,丰岁阅田闾。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   早禾黄错落,晚稻绿扶疏。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   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

  • 范端臣·唐圭璋

      端臣字元卿,兰溪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隆兴二年(1164),太学录。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校书郎。淳熙四年(1177),礼部员外郎。五年(1178),起居舍人。又曾为中书舍人、韶州守。   念奴娇   寻常三五,问今夕何夕,婵娟都胜。天

  • 第十三出 诀谒·汤显祖

    【杏花天】〔生上〕虽然是饱学名儒,腹中饥,峥嵘胀气。梦魂中紫阁丹墀, 猛抬头、破屋半间而已。“蛟龙失水砚池枯,狡兔腾天笔势孤。百事不成真画虎, 一枝难稳又

  • 卷四·王昶

    陈鎏一首 于未一首 屠隆一首 万士和一首 王世懋一首冯琦一首 李攀龙一首 王锡爵一首 汤显祖二首 周思兼一首张凤翼一首 袁黄一首 文彭二首 高濂二首 焦竑二首王世贞八首 徐渭一首 陈继儒三首 孙楼一首

  • 卷三前赵录三·崔鸿

    刘聪中 嘉平四年春正月辛未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于西方而东行平阳地震崇明观陷为池水赤如血赤气亘天有赤龙奋迅而去流星起于牵牛入紫微龙形逶迤其光照地落于平阳北十里视之则有肉长三十步广

  • 延载·周绍良

    №延载001【盖】失。【志文】大周故河东柳府君墓志并序有陆沉王孙谓当途公子曰:嗟乎嗟乎!人之高下,其犹荣咎焉!仆虽愚劣,为子略陈万一耳。公子曰:盖闻大圆著象,廿八宿为纲;十万著形,卅六郡为纪。然则汾晋之域,尧禹

  • 卷十五·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五      明 黄佐 撰齎诏用宝国初置承勑监洪武九年以编修吴昇为承勑监令周孟东为监丞使以齎奉制敕为职寻罢之其後凡朝廷大礼颁诏天下本院官先撰诏文请旨裁定付中书舍人书写尚宝司用宝毕

  • 卷二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唐文宗尝曰朕观晋君臣以夷旷到倾覆当时卿大夫过邪中书侍郎李石对曰然古诗有之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畏不逢也昼短苦夜

  • 第四篇 谦德之效·袁黄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辛未(西元1571年)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

  • 卷三十五·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五    宋 卫湜 撰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郑氏曰兼用之备隂阳也凡饮养阳气凡食养隂气阳用春夏隂用 秋冬孔氏曰此一节论虞夏殷周养老不同之事凡养老

  • 后序·赞宁

    前代诸家,或云《僧传》、《僧史》、《记录》,乃题号不一,亦声迹有殊。至梁沙门慧皎云《高僧传》,盖取高而不名者也。则开其德业,文为十科,见于传内。厥后有唐《续高僧传》,仿仰梁之大体而以成之。洎乎皇朝《大宋高僧传》之作

  • 全书目录·太虚

      第一编 佛法总学  概论  一 佛学概论  二 佛理要略  三 佛学导言  四 佛乘宗要论  五 佛陀学纲  六 甚么是佛学  七 佛学讲要  八 佛法僧义广论  判摄  九 佛藏择法眼图  一0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八·澄观

    如来名号品第七(入第二会)疏。二会来意者。于中有二。一对后辩来。以一分六会。今是初故。又前举下对前辩来疏。又远答名号海问者。自是十海为总意耳疏。佛于其中说普法者。就此普法自有四义。一境智合说。真俗双照曰

  • 第七十七則 雲門餬餅·胡兰成

    第七十七則雲門餬餅舉:僧問雲門禪師: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雲門云:餬餅。這猶如老子云: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有人道我要更尋求超越自然的道理,他這話便落於言語邏輯的戲論。他就是不知止於至善,雲門要以餬餅塞住他的嘴亦

  • 第四品 弥醯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奢利伽之奢利伽山。尔时,尊者弥醯为世尊侍者。尊者弥醯诣世尊处,礼敬世尊,立于一隅。立于一隅之尊者弥醯如是白世尊言:&ldquo;大德!我欲入阇斗村托钵。&rdquo;世尊曰:&ldquo;弥醯!今正思善时,汝可为之

  • 复辟录·杨瑄

    《复辟录》记述明“夺门之变”事,考证较为详尽,征引亦颇繁富,是明人野史笔记中有一定史料价值的著作。

  • 挥麈录·王明清

    《挥麈录》,南宋王明清撰。王明清,字仲言,汝阴人,与其父王铚都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此书共分4编,其中前录4卷,成书于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后录》11卷,成书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三录》3卷,成书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

  •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

    本书摘录了《印光法师文钞》中防止修行出现偏差的内容,让学人增加识别能力,不要被社会上种种邪说、神棍所误导,对当下的现实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节选《楞严经》中的五十种阴魔境作为参照标准,说明凡有执着皆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