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书订卷十三 刑罚第九
平书曰:唐虞三代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自汉除肉刑,递轻以至隋唐而迄于今,遂为笞、杖、徒、流、死,世愈降刑愈轻,而愈不足以治天下。盖明刑所以弼教,不严则人不畏而犯者多,不简则动触法网而犯之者众。夫宽而繁,至陷狱不可胜穷;简而严,以至于刑措。果孰得而孰失乎?孟子曰: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貊小貊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汉文虽仁,貊道而已矣。然议复肉刑于今日,不但致愚人之怨,而不学无术之徒必且哗然谤议,终于沮格而徒为之扰。惟仍令以今之五刑为律,但去其烦苛,增其不足,别附肉刑数条,以禁贪暴、止淫邪而厉廉耻,使天下不得议吾之非,庶存古圣人明刑之道,而令行禁止,教化可大行耳。今之律例,纤琐杂沓难以枚举,尤可笑者折杖之法:夫笞止于五十,而六十则为杖,有杖至二百者,乃百杖以外人必死,于是以徒折之。杖一百二十者止六十余,六十折徒一年。由是以徒折杖,以杖折徒,以徒折流以流包杖。纷纷增减,又有收赎,收赎又无定数,是不足以言宽,又不足以为严,徒使有司茫然莫究,而吏胥得因以为奸,岂良法乎?曷若杖止于八十,更重则徒,徒未有不杖八十或六十者,是徒加于杖一等,不必折也。而又有一年以至三年五徒之别,无不得其平也。流重于徒而轻于死,固矣,乃徒有役、流无役,至远不过三千里。三千里外皆无乐土乎?但不得归耳。即流寓耳,较三年之徒役,其劳逸为何如?是流未尝重于徒,而其去死刑而不啻什百,又可谓得其平者乎?应以二千里、三千里及烟瘴边外为三等,而终身徒役其地,然后可谓加徒一等而仅轻于死耳。若夫充军之法则愈谬:军者国之爪牙,宜鼓舞之、优渥之,然后可以得其心与力,乃以为罪人而出于徒之下,人孰肯为之哉?此武备之所以弛,而敌忾无人也。是充军一切罪条可削去也。又如私盐之法,最为繁密,苟法刘晏,无人不可为盐商,虽一引亦可买之官而卖于民,何以为私哉?则私盐一切之禁,亦可弛而不设也。轻重损益,以此类推,务简易明白,使遵者知所辟[宜悬示于民如古制],执者知所守,则舞文之弊自可去,而明允之功何不可奏哉!且夫肉刑之除于今者,劓剕耳,斩即大辟,未尝废也,且有陵迟之极刑也;墨未尝废,但不列于五刑之内也。至于宫则不以为刑,乃以为进身之途,不止于不废也。天下有罪不至于死,而不可不重其法以绳之者三:一曰贪,二曰贼,三曰淫。夫贪必赃至八十两或百二十两而后死,一两以下杖而已;强盗劫财而后死,不得财,流而已;窃盗至三犯而后死,初、再刺臂,不得财笞而已;奸必强而后死,和与刁杖而已。夫所犯原有轻重,不得不为之等,但笞杖之后,依然可以为人,而犹得逞其奸,即流之远方,何不可更出其身而乘间以为盗乎?是皆废肉刑故耳。若官士犯赃钱一贯以上即墨[面黥以赃字],而后计赃以科罪,即不死而终身不齿于人矣。强盗之不得财者刖之,窃盗之初犯者墨之[面黥以贼字],再亦刖之,不可复为盗矣[又可免窃盗三次之死罪]。赌博者盗之渐,第罪以杖,曷惩焉?宜断其手,初则右,再则左,不能复赌博矣[官士犯者,初削职为民,再则如律]。奸者宫之,和则妇人劓,而刁则免,宫者不能复淫矣[应绞以上者,再如律论。官士犯者,即削职加罪不待再]。肉刑但设此数条,以为贪吏盗贼奸淫之警,使知罪,即不死亦不可犯,犯则终身不得齿于人,孰敢公行而莫之忌哉!如此则不必尽复肉刑,而笞杖徒流之所不能禁者,不待加之死,而无不可以立禁矣。尝考史记孝文除肉刑诏曰:法有肉刑三,注曰:劓、黥、斩趾,是宫刑自在也。厥后景帝又有死罪愿腐者听之诏,而司马迁下腐刑,是宫刑未尝除也。盖寺人乃宫闱必不可少者,与其听人自宫而禁于上,曷若设以为刑,因取以为用,而禁天下之自宫,不致无罪之人罹于刑之为善乎[颜习斋先生曰:不能除妇寺而除宫刑,是不忍宫有罪之人,而忍宫无罪之人矣。若以官买而任民之愿,则又以利诱民而宫之也,岂为民立君之意哉!故封建必复肉刑,不封建亦复肉刑,惟为政者慎用之而已]?且不特淫刑也,有罪入于绞,而情可矜者可宫以宥之也,有流于烟瘴边外而愿宫以自赎者,亦可听其愿而宫之也。开此二者以为宽宥之典,而宫闱不患无役使矣。于戏,刑非圣人之得已也!盗贼奸宄,非刑莫能禁也。荀卿有言曰:世俗谓治古者无肉刑,有象刑墨黥之属,菲履赭衣而已。夫治古人莫触罪邪?岂独无肉刑哉,亦不待象刑矣。或触罪矣,而直轻其罪,是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轻,民无所畏,乱莫大焉!故治则刑重,乱则刑轻,犯治之罪固重,犯乱之刑固轻也。象刑惟明,言象天道而作刑,安有菲履赭衣皆哉?此知治之言也,夫子产之治郑,诸葛孔明之治汉,非皆王佐之才乎,岂其以残忍为心也?礼曰:治乱国用重典,而妇人之不忍,腐儒之好生,皆不足语于圣人之道者矣。
赌博初次即断手,大厉。宜初杖之,再断右手,三断左手。
明律禁私创庵院、私度僧道,亦明知僧道为异端矣,乃又有僧录道录二司,而僧道犯其师,如犯伯叔罪,是半明而半暗也。礼乐经世大道,乃称倡妓为乐户乐人,何也?不禁娼而禁人宿娼,何法之左右袒乎?且官吏有禁而民无禁,岂农工商宜宿娼乎?如此等类,皆当厘而正之。
猜你喜欢 成公·孔子 天道篇第三·张载 卷十六【起僖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三年】·杜预 孟子通卷三·胡炳文 天下事无可无不可·孔子 卷三十六·吴澄 仲冬纪第十一·吕不韦 阿閦佛刹善快品第二·佚名 卷七·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九·唐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二·唐慧琳 在仰光中缅佛学会谈话·太虚 答方亦民问·太虚 智慧轮译·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一·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