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答方亦民问

问: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

答: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度均超过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间太平安乐,即人法;有许多宗教求升天,即天法。自佛教言:做人及升天,仍在轮回之内,非永久解脱;虽在天上,仍受轮回。能见全世界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欲超出生死轮回,求自己了脱,故曰小乘;以其所求者仅及自己,但不害人。若有人求学,亦愿教助,然不能普度众生,故其结果仅自己得涅槃;故见理亦较浅,仅能空我而不能空万法。理浅行小果亦小,即由小乘发心乃至小乘所修之果。至大乘之发心,非为一己,是无己而为众生,以众生为己。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其本身生命不属于己而属于众人;其发心为大众,故可成为菩萨。此中相差颇远,大乘无一定范围,菩萨发心无量无边,故云众生无边誓愿度。如欲救国,应先知吾国之历史,人民之生活状况,然后始可救国。若欲普度全法界众生,必须先明白其理,始能普度众生,非同小乘仅见及我空。若见众生种种烦恼,必先知种种法门;欲度无量众生,必学无量法门。先从初发心菩萨地位,渐渐修到佛之地位,始能度一切众生成佛,始真能有普度众生之智慧能力,否则有其心而力不足。故大乘乃自普度众生而发心,澈底了解无量世界、无边众生之一切,而度脱其烦恼;要修证圆满,始能成佛,成佛始有普度众生之功能。(程心勉记)(见海刊二十六卷十期)


猜你喜欢
  佛说圣最胜陀罗尼经·佚名
  为瓶沙王说法品第十四·马鸣
  刻玄沙语录缘起·玄沙师备
  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卷第五·安慧
  阿毗昙心论卷第四·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澄观
   第六十則 雲門柱杖化龍·胡兰成
  俱舍论疏 第四卷·法宝
  功德品第四·佚名
  雪霁便行·佚名
  解说分·佚名
  龙潭鹤峰和尚语录序·济悟
  卷第四·应庵昙华
  卷第三·费隐通容
  重刻禅源诠序·宗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张德瀛

    ○十二律十二律分寸毫厘丝数,吕氏、司马氏、郑氏、蔡氏,诸说各异。其后推算家以密率求今律调律数,皆连比例。戴锷士补校象数一原云:黄锺与大吕,大吕与太簇,距一位而成比例。黄锺与太簇,太簇与姑洗,距二位而成比例。故知乐记比

  • 第二折·乔吉

    (张千上,云)自家张千是也。从幼在这里伏待王府尹的。砟天相公在官家饮酒去了,着我在后花园中等候,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慌上,云)小生韩飞卿,因在九龙池上玩赏杨家一捻红,陡遇一小姐,眉眼传情,实有硕盼小生之意,又留下五十文金

  • 卷一百三十九·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隋第十 郊庙歌辞 圜丘歌八首 【隋书乐志曰文帝开皇中诏牛弘姚察许善心虞世基刘臻等详定雅乐弘等奏曰伏奉明诏详定雅乐博访知音旁求儒彦研校是非定其去就取为一代

  • 巻十九·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九宋 邵浩 编栾城饮酒过量肺疾复作朝防麫尘居夜傍糟牀卧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啜尝未云足盗釂恐深坐史君信寛仁高会慰寒饿西楼适新成明月犹半破拥檐青山横拂槛流水播

  • 提要·吴渭

    臣等谨案月泉吟社诗一巻宋呉渭编渭字清翁号潜斋浦江人尝官义乌令入元后退居呉溪立月泉吟社至元丙戌丁亥间徴赋春日田园襍兴诗限五七言律体以嵗前十月分题次嵗上元収巻凡収二千七百三十五巻延致方鳯谢翺呉思齐评其甲乙

  • 79.李商隐:七言绝句四首·施蜇存

    “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两人辞、调、意俱不同,各有至处。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这是清康熙时诗人吴江叶燮的话,见于他所著《原诗》。他对李商隐的七绝评价如此之高,大可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嘉靖二十三年八月丁卯朔祭先师孔子命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张璧行礼○诏加秉一真人少保礼部尚书陶仲文少傅兼少保支正一品俸壻吴浚孙陶良辅各升太常寺寺丞仲文辞不允○戊辰祭 太社 太稷命英国张溶代○日本国先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三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五章 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邹容

    曰国民,曰奴隶,国民强,奴隶亡。国民独立,奴隶服从。中国黄龙旗之下,有一种若国民,非国民,若奴隶,非奴隶,杂糅不一,以组织成一大种。谓其为国民乎?吾敢谓群四万万人而居者,即具有完全之奴颜妾面。国民乎何有!尊之以国民,其污秽此优美

  • 四五八 谕内阁嗣后四库馆校阅各书着照程景伊所奏章程办理·佚名

    四五八 谕内阁嗣后四库馆校阅各书着照程景伊所奏章程办理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前因四库全书馆呈进各书,每多稽缓,经总裁等议设总校六员,分司校勘,各总裁仍随时抽阅,以专责成。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四·阿桂

    六月癸丑阿桂明亮奏言【臣】等思木果木一带降畨既经蠢动则当噶尔拉后路小金川各寨均应先为防范稽查旋于本月初七日申刻据现在军营之头人阿申禀称色木则有金川贼人教令今夜同反飞速禀闻等语【臣】等思色木则西南山下为

  • 卷三十四·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三十四雍正十一年三月壬午朔命量撒驻藏兵上谕办理军机大臣等曰西藏驻劄弁兵本为保防唐古忒人等以防准噶尔贼夷侵犯而设比来贼夷大败徒步奔逃力防势穷不能逺涉藏地则其无力进兵可知且

  • 贾思同传·李延寿

    贾思同,字仕明。从小就能勉励自己的志向和行为,十分喜好学习经典史籍,与兄长贾思伯,年少时都被乡亲们看重。入仕后多次升迁,官至襄州刺史。在任上虽无明察秋毫的美誉,百姓们却也安居乐业。元颢叛乱,他与广州刺史郑先护都不投

  • 国风·鄘风·佚名

    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

  •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孔子

    【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 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的需要超过了对于水与火的需要。水与火,我还看见因跳进去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过因实践仁德而死了的。”

  • 卷一·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一宋 魏了翁 撰隐公元年【一】服题隐公左氏传解谊杜题经传集解五经题篇皆出注者之意人各有心故题无常准此本经传别行则经传各自有题注者以意裁定其本难可复知据今服?所注题云隐公左氏传

  • 卷第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二之三作意别有。亦如经说。心由作意引发故生。故此定应是大地法。然上座言。无别一法名为作意。由此别相理不成故。谓于所缘。能作动意。名作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