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成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秋,王师败绩于茅戎。冬十月。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绩。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郄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绩。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八月壬卒。宋公鲍卒。庚寅,卫侯速卒。取汶阳田。冬,楚师、郑师侵卫。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辛亥,葬卫穆公。二月,公至自伐郑。甲子,新宫灾。三日哭。乙亥,葬宋文公。夏,公如晋。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公至自晋。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大雩。晋郄克、卫孙良夫伐啬咎如。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郑伐许。

四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三月壬申,郑伯坚卒。杞伯来朝。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公如晋。葬郑襄公。秋,公至自晋。冬,城郓。郑伯伐许。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仲孙蔑如宋。夏,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谷。梁山崩。秋,大水。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虫牢。

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二月辛巳,立武宫。取鄟。卫孙良夫帅师侵宋。夏六月,邾子来朝。公孙婴齐如晋。壬申,郑伯费卒。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侵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冬,季孙行父如晋。晋栾书帅师救郑。

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吴伐郯。夏五月,曹伯来朝。不郊,犹三望。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公至自会。吴入州来。冬,大雩。卫孙林父出奔晋。

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晋栾书帅师侵蔡。公孙婴齐如莒。宋公使华元来聘。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晋侯使士燮来聘。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人代郯。卫人来媵。

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公至自会。二月伯姬归于宋。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晋人来媵。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晋人执郑伯。晋栾书帅师伐郑。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楚人入郓。秦人、白狄伐晋。郑人围许。城中城。

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齐人来媵。丙午,晋侯獳卒。秋七月,公如晋。冬十月。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晋侯使郄犨来聘,己丑,及郄犨盟。夏,季孙行父如晋。秋,叔孙侨如如齐。冬十月。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秋,晋人败狄于交刚。冬十月。

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郄锜来乞师。三月,公如京师。夏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曹伯卢卒于师。秋七月,公至自伐秦。冬,葬曹宣公。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郑公子喜帅师伐许。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冬十月庚寅,卫侯臧卒。秦伯卒。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卫定公。三月乙巳,仲婴齐卒。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人同盟于戚。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公至自会。夏六月,宋公固卒。楚子伐郑。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宋杀其大夫山。宋鱼石出奔楚。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邾人会吴于钟离。许迁于叶。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夏四月辛未,滕子卒。郑公子喜帅师侵宋。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晋侯使栾黡来乞师。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楚杀其大夫公子侧。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人于沙随,不见公。公至自会。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曹伯归自京师。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苕丘。冬十月乙亥,叔孙侨如出奔齐。

十有七年春,卫北宫括帅师侵郑。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六月乙酋,同盟于柯陵。秋,公至自会。齐高无咎出奔莒。九月辛丑,用郊。晋侯使荀罃来乞师。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人、邾人伐郑。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郑。壬申,公孙婴卒于狸脤。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邾子玃且卒。晋杀其大夫郄锜、郄犨、郄至。楚人灭舒庸。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郄犨盟于扈。公至自会。乙酉,刺公子偃。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庚申,晋弑其君州蒲。齐杀其大夫国佐。公如晋。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公至自晋。晋侯使士匄来聘。秋,杞伯来朝。八月,邾子来朝,筑鹿囿。己丑,公薨于路寝。冬,楚人、郑人侵宋。晋侯使士鲂来乞师。十有二月,仲孙蔑会晋侯、宋公、卫侯、邾子、齐崔杼同盟于虚朾。丁未,葬我君成公。

猜你喜欢
  卷六十(哀十六年,尽二十七年)·孔颖达
  庄公卷八(起十八年,尽二十七年)·何休
  孟子精义卷四·朱熹
  卷二十三·胡广
  卷十一·郑方坤
  第十一章 4·辜鸿铭
  第九章 5·辜鸿铭
  春秋集传详説卷二十三·家铉翁
  群经补义卷四·江永
  卷八十八·秦蕙田
  卷四百三十七·佚名
  ○劝友人书第九·玄觉
  救世军绪言·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五·佚名
  杂宝藏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卫宗武·唐圭璋

      宗武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江苏松江)人。淳祐是,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归。入元隐居不仕。至元二十六年(1289)卒。有秋声集。   水调歌头   自适   风雨卷春去,绿紫总无馀。窈窕一川芳渚,软草接新蒲。杨柳垂垂飘絮,

  • ●卷二·赵炳麟

    当孝钦时,张文襄、袁世凯同在政府。孝钦将用岑春煊,张袁大忌,谋诸蔡乃煌。用春煊及梁启超相片,合摄一照,进之孝钦,谓春煊引启超回国。孝钦大惧恨,春煊遂不得起用。一日,南皮相国作诗钟,以“蛟?断”属题,乃煌为句云:&ld

  • 第三十出 奏捷·李渔

    (丑冠带,持衣帽上)羊质焉能冒虎威,只因皮相得便宜。虽然瞒过时人眼,阳虎何曾是仲尼。——自家非别,起先假扮渔翁,后来冒充兵道的就是。自从那日立功之后,蒙山大王十分眷宠,把一向擄来的财帛都托我收藏,又不要我行兵冒

  • 第十二出 私引·李渔

    (净扮鸨母上)接客的人家都不怕,刚刚只怕得穷措大;一夜沾身定有几夜闲,只为晦气侵人难洗刷。——自家非别,乃勾栏中一个鸨母。只因女儿邓蕙娟,被那侯酸丁睡了许久,不见一厘嫖钱,前日已经谢绝。这几时不见上门,今早着人

  • 卷十八 后主·王夫之

      〖一〗   大臣不言,而疏远之小臣谏,其国必亡。小臣者,权不足以相正,情不足以相接,聚而有言,言之婉,则置之若无,言之激,则必逢其怒,大臣虽营救而不能免,能免矣,且以免为幸,而言为徒设,况大臣之媢忌以相排也乎?大臣者,苟非穷凶极

  • 一○七三 护理广西巡抚奇丰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七三 护理广西巡抚奇丰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七日护理广西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奇丰额跪奏,为抽改纲目,遵旨年终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钦奉上谕,发交直省督抚各一部,令照本抽改,

  • 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下·熊方

     宋 熊方 撰百官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下>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下>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下>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下>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下> <史部,正

  • 御制读萧望之传·班固

    御制读萧望之传东海有钜儒治经修素履露索不肯听抱关为禄仕宣庙向闻名对筞称进止一岁乃三迁何以酬知己雅意本在朝平原辞刾史冯翊复移病谕意事方视虽曰不要君其孰信乎此义利抗明辨而胡自擅使大闲固未踰小节讵尽美恭显方

  • 前废帝本纪·沈约

    前废帝号子业,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元嘉二十六年(449)正月十四日出生。世祖镇守寻陽,子业留在京城。三十年(453),世祖讨伐元凶,子业被拘留在侍中下省,几次差点被害,最终无恙。世祖即皇位后,立子业为皇太子。大明二年(458),住

  • 殷绍传·魏收

    殷绍,长乐人。少年时聪敏,喜爱陰陽术数,曾游学四方,通晓九章、七曜。世祖时为算生博士,在东宫西曹任事,因擅长陰陽术数而为恭宗知遇。太安四年(458)夏,向皇帝进献《四序堪舆》,奏启说:“我于姚氏时代,求学到达伊川,遇见周游讲学

  • 方国珍传·张廷玉

    方国珍,黄岩人。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元至正八年(1348),有一个名叫蔡乱头的人,在海上打劫财物,官府派兵追捕他。方国珍的仇家便告发他通寇,方国珍杀死仇家,与其兄方国璋、其弟方国瑛

  • 卷七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七十七礼部三十六学校二科举乡试事例洪武三年诏开科举以今年八月为始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选京师及各行省乡试八月初九日试初塲复三日试第二塲又三日试第三塲直

  • 卷一百四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十五尊亲礼蕙田案圣王以孝治天下尊亲之典为?钜创业嗣统之君即位以后莫不以斯为首务然其礼见于吉礼者有三始祖配天一也帝后祔庙二

  • 田俅子·田鸠

    黄帝时有草生于帝庭阶。若佞臣入朝,则草指之。名曰&ldquo;屈轶&rdquo;。是以佞人不敢进也。(文选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少皞生于稚华之渚,渚一旦化为山泽,郁郁葱葱焉。(太平御览八百七十二)少昊氏都于曲阜,鞬鞮毛人献其羽裘

  • 佛 法 与 美·太虚

    ──十七年冬在法国巴黎佛教美术会讲──一 美与佛的教训  二 佛陀法界之人生美  三 佛陀法界之自然美  四 从佛法中流布到人间的文学美  五 从佛法中流布到人间的艺术美  六 结论一 美与佛的教训佛

  • 大波·李劼人

    李劼人著。共四部。作于1937年。以1911年四川争路事件为中心,从保路同志会的成立、发展以及各地同志军的武装斗争和赵尔丰对运动的血腥镇压,一直写到清王朝的覆灭,真实生动地反映辛亥革命这一规模巨大的民众运动。第一部

  • 金光明经疏·吉藏

    全一卷。隋代吉藏(549~623)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昙无谶所译金光明经四卷之注释书。本书将金光明经十八品中分为精简之三科节:第一序品为序说分,第二寿量品至第十七舍身品为正说分,第十八赞佛品为流通分。此外又阐释

  • 大乘要语·佚名

    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以“八识”说阐发菩提佛性之义。本书与早期禅宗语录有一定的关系。如书内云:“空手携锄句(钩),步行骑水牛。骑牛水上过,桥流水不流。”当源于梁傅翕(497—569)之“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