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安分篇 第六 凡十八条

《景行录》云:“知足可乐,多贪则忧。”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将上不足,比下有余。

若比向下,生无有不足者。

《击壤诗》云:“安分身无辱,知机心自闲。虽居人世上,却是出人间。”

《神童诗》云:“寿夭莫非命,穷通各有时。迷途空役役,安分是便宜。”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老子曰:“知其荣,守其辱。”

荀子曰:“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亦迂哉!”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命合吃粗食,莫思重罗面。

量其所入,度其所出。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省吃省用省求人。

汪信民常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为。”

《中庸》云:“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先儒曰:“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

过分求福适以速祸,安分远祸将自得福。

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天下富贵贫贱俱有个真实受用。闭户心无所营,何事扫除开门?活水青山,见在繁华,凡得天地之正气者,俱能悦吾之目,盈吾之耳,适吾之口,克吾之腹。动容周旋,莫不为我开设;随缘取用,何曾有意收放。异乎人者,视听言动;同乎人者,眼耳口鼻。其心可富,天下贫者终不患贫;此心可寿,天下夭者终不患夭。只管不出户庭,功德遍及大千。至若妻子田宅,日前安乎本分,身后听其自然。”

△△△△△△△△△△

滥想徒伤神,妄动反致祸。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印观卖绵于市。有署调者以谷买之而还。有鸢攫其绵堕印观家。印观取归市署调曰:“鸢堕汝绵于吾家,故还汝。”署调曰:“鸢攫绵与汝,天也。吾何为受?”印观曰:“然则还汝谷。”署调曰:“吾与汝者市二日,谷已属汝矣。”二人相让,并弃于市而归。掌市官以闻王。并赐爵。

洪耆燮少贫甚,无料一日早,婢儿踊跃献七两钱,曰:“此在鼎中,米可数石,柴可数驮。天赐!天赐!”公惊曰:“是何金?”即书失金人推去等字,付之门楣而待。俄而姓刘者来问书意,公悉言之。刘曰:“理无失金于人之鼎内,果天赐也。盍取之?”公曰:“非吾物何?”刘俯伏曰:“小的昨夜为窃鼎来,还怜家势萧条而施之。今感公之廉价,良心自发,誓不更盗,愿欲常侍,勿虑取之。”公即还金曰:“汝之为良则善矣。金不可取。”终不受。后公为判书,其子在龙为宪宗国舅。刘亦见信,身家大昌。

猜你喜欢
  患得患失,无所不至·孔子
  双桥随笔卷十一·周召
  卷五·杨甲
  卷一百八十四·山井鼎
  卷十二·陈大章
  进表·李光地
  夏书·胤征·佚名
  第一 捭阖 8·王诩
  (二)为政篇·钱穆
  卷五百八·佚名
  卷一百六十·佚名
  佛教与吾人之关系·太虚
  卷第六十九·佚名
  佛说梵摩难国王经·佚名
  序·知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提学祁(云阳集)·顾嗣立

    祁字一初,别号希蘧,茶陵州人。元统元年登李齐榜进士第二,其右榜第二人则余阙廷心也。授应奉翰林文字,母老就养江南,除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以母忧解职,退隐永新山中。明初,兵至永新,一初被伤,儒衣冠僵仆道左。俞千户子茂

  • 分春馆集外词·朱庸斋

    蝶恋花 十五岁时作鹦鹉唤茶添意绪。不管春归,只解留春住。花事暗中知几许。梨英尚有销魂处。楼外东风吹柳絮。倚遍阑干,明月空来去。争似旧时春草渡。桃花扇底遮人语。好事近 题溪山一角一抹故山云,回首渐收残雨。指点

  • 卷三百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南岳诗藁刘克庄字潜夫号后邨嘉定二年以恩补宣教郎知建阳县言官李知孝梁成大摭其所咏落梅诗以为谤讪郑清之力辨得释通判潮州改吉州端平二年除枢密院编

  • ●卷三  风土第三·王克昌

         殷梦高曰:洪范庶徵与五行相应。而风者,土之应也。王制有言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盖万物本乎土,土之气积而成风。其刚柔轻重之习,皆因夫寒暖燥湿之宜,虽古圣王,不能强是使同也。然而裁成辅相以左右之。修其

  • 第五十六回 议典礼廷臣聚讼 建斋醮方士盈坛·蔡东藩

      却说世宗即位,才过六日,便诏议崇祀兴献王,及应上尊号。兴献王名厚杭,系宪宗次子,孝宗时就封湖北安陆州。正德二年秋,世宗生兴邸,相传为黄河清,庆云现,瑞应休征,不一而足。恐是史臣铺张语,不然,世宗并无令德,何得有此瑞征?至正

  • 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三月丙子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辰皆如之内记注  ○云贵总督岑毓英奏、据报法兵大股往攻北甯。现饬刘团驰往接应。得旨、叠据李鸿章电报。北甯太原相继失陷殊堪发指。

  • 提要·解缙

    【臣】等谨案古今列女传三巻明解缙等奉勅撰先是明太祖孝慈皇后马氏每聴女史读书至列女传谓宜加讨论因请于帝命儒臣攷订未就永乐元年成祖既追上马后尊諡册寳仁孝皇后徐氏复以此书为言因命缙及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杨

  • 第三六五谕咸丰七年六月二十九日一二二○五--一·佚名

    淡水分府马,谕饬中港闽粤总理叶廷禄等:邀集公同议定抽谷章程禀复署淡水抚民海防分府马为谕饬邀集,公同议定抽谷章程禀复事。案据中港闽粤总理叶廷禄、温腾芳禀称:「缘此次上下地方,因匪徒造谣,抢夺阻挡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十 紫禁城的末日·溥仪

    这次整顿内务府宣告失败,并不能使我就此“停车”。车没有停,不过拐个弯儿。我自从上了车,就不断有人给我加油打气,或者指点路标方向。 遗老们向我密陈恢复“大计”,前面说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例。在我婚后,像那样想为我效

  • 范延光传·欧阳修

    范延光字子瑰,相州临璋人。唐明宗当节度使时,将他安排为自己的部下,没发现他有奇异之处。明宗攻占郓州,梁的军队还掌握着杨刘,梁的先锋将康延孝偷偷将降书送给明宗,明宗征求可以将延孝降书送给庄宗的人,延光立即请求前去,于是

  • 卷六十二 中庸一·黎靖德

      ◎纲领   中庸一书,枝枝相对,叶叶相当,不知怎生做得一个文字齐整!〔方子〕   中庸,初学者未当理会。〔升卿〕   中庸之书难看。中间说鬼说神,都无理会。学者须是见得个道理了,方可看此书,将来印证。〔赐〕夔孙录云"

  • 春秋集传详説卷十九·家铉翁

    宋 家翁 撰襄公一【名午简王十四年即位母定姒成公妾是岁晋悼二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衞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左传曰非宋地追书也杜注成十八年楚取彭城以封鱼石故曰非宋地夫子作

  • 春秋集传详説卷三·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桓公上【名允惠公子隠公弟桓王九年即位】元年春王正月谷梁曰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伊川曰桓弑君

  • 书蔡氏传旁通卷六上·陈师凯

    元 陈师凯 撰周官按此篇与今周礼不同如三公三孤周礼皆不载周礼未尝不言公孤之名但不载其专职耳如位次之髙下未尝不显然可考也如云王之三公八命出封加一等则九命爲伯是举朝无尊于此者而外朝之位三公在前三槐之下孤卿

  • 阴符经称性直解序·太虚

    ──宣统二年四月作──庚戌三月,太虚游广东,寓白云山双溪寺。长老月宾上人,当兹郢匠也,宗说两通,治道綦笃,日从之亲炙道妙,熙熙然犹坐春风中焉。久之、出所著阴符经称性直解曰:为我序之。太虚披览一周,思想晶莹,意趣玲珑,非深于

  • 第五十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九(夜摩天之十五)又彼比丘共己同侣。于檀越家。先所相识。持戒比丘。以谄诳心。说其过恶。或以嫉心。说其破戒。或以嫉心。说其无闻。或以嫉心。说其行相。语檀越言。汝此门师。毁破禁戒。或说懈怠。无闻

  • 卷第九(从第三十二经尽第三十七经)·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九(从第三十二经尽第三十七经)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七善知识半。第一贤胜优婆夷。第二坚固解脱长者。第三妙月长者。第四无胜军长者。第五最

  • 山家清事·林洪

    宋·林洪撰。所谈之事,亦俗亦雅,将相鹤、种竹、酒具、泉源、插花、诗筒、食豚……统统列入清事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