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与吾人之关系

──八年十月在尚贤堂讲──

佛教与吾人之关系,一者、佛法是人人好觉悟、好平等、好自由、好普济之共通本性故。二者、人人不好迷信邪信,好正信悟信,惟佛教能令人人悟自心之佛而信自心之佛教,绝无一点迷信邪信而得极圆满之正信悟信故。三者、佛教能满足人心之宗教上要求故。四者、佛教能满人心学理上之要求故。五者,人人皆欲于世界人生两问题得究竟之解决,惟佛教能得究竟之解决故。(见觉社丛书二期)

(附注)本文自“觉社之佛教集讲演会”中节出。


猜你喜欢
  难问品第二·佚名
  第十九卷·佚名
  佛说救疾经一卷·佚名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下(入藏录)·圆照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下·佚名
  卷第十一(盈字号)·朱时恩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三卷·佚名
  卷四十二·赜藏主
  卷二·道世
  卷三十八·佚名
  佛学源流及其新运动·太虚
  四分律卷第三十一(二分之十)·佚名
  卷第五·晦翁悟明
  卷第三十六·霁仑超永
  高僧傳卷第七(義解四)·慧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外扮王伯清上,云)家业消乏命运乖,父丧不举意悲哀。读书万卷青灯下,晓夜凄凄不放怀。小生姓王,名澄,字伯清,乃江右王原举之子。小生年幼,不想父亲亡化过了,止有老母在堂。家私穷薄,停柩在家,无钱埋殡。父亲生前时,说有张公艺,此人

  • 卷一百六十九·徐世昌

    王荫祜王荫祜,字子受,正定人。有《觉华龛诗存》。枯树浪说三株绕砌罗,连枝憔悴感寒柯。皴霜皮黯冬心在,媚雨条稀老幹多。至竟成材关阅历,独怜生意渐婆娑。杜陵诗句兰成赋,一例霜毫忍泪呵。读史高文侈美新,何

  •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佚名

    续金针诗格 旧题宋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一卷,旧题宋梅尧臣撰。《郡斋读书志》著录于集类小说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晁公武云:“皇朝梅尧臣圣俞撰。圣俞游庐山,宿西林,与僧希白谈诗,因广乐天所述云。&

  • 卷二·钱俨

      ○武肃王下  (丁卯)四年春三月,敕升衣锦城为安国衣锦军。王命文穆王伐温州。夏四月戊午,克温州,斩卢佶而还。王命都监使吴璋为温州制置使。文穆王复讨处州。是月,梁太祖受唐禅,大赦改元开平,奉唐帝为济阴王,敕遣上金吾卫

  • 第五十七回 清文宗嗣统除奸 洪秀全纠众发难·蔡东藩

      却说道光帝身体违和,起初尚勉强支持,日间临朝办事,夜间居圆明园慎德堂苫次。孝思维则。延至三十年正月,病势加重,自知不起,乃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内

  • ◎林柏生及其奸逆们的末曰·佚名

    在伪==“成立”的一个时期,所谓“汪派”的猢狲群中,林柏生是顶走红的一员,而在汪逆眼中,林为他的唯一心腹人物。林柏生在战前,因为得到汪兆铭的支撑,任立法院一名委员,便一直奉汪命令,在香港创造《南华曰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王弇州崇论卷之六·李衷纯

    读大学读中庸读孟子读家语读三坟读逸周书读鬻子读庄子一读庄子二读庄子三读庄子让王篇读列子读关尹子读亢仓子读子华子读黄石公○读大学大学一书、古圣帝王、相传体用之大要。杂见于礼经、而朱子独表章之、今天下家喻

  • 第三七七出示同治七年二月三十日一二二○九--一三·佚名

    淡水分府严,斥革九芎林等庄总理、董事,出示庄民不得与之私相受授署淡水总捕分府严为出示晓谕事。照得总董之设,原为办理地方公事,协拿命盗案犯,当选取诚实、谙练者出为充当;不应以贪婪者滥充斯缺,为乡民

  • 刘健传·张廷玉

    刘健,字希贤,洛阳人。父亲刘亮在三原任教谕,很有学问,操行也好。刘健年轻时端庄持重,与同乡阎禹易、白良辅一起出游,得到河东薛蠧的学脉。天顺四年(1460),考取进士,改任庶吉士,授编修职。谢绝交往,闭门读书,人们认为他质直刻板,然

  • 卷一百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乐考律吕制度明嘉靖九年中允廖道南请复古乐道南奏略曰臣惟古帝王之乐莫善於虞莫备於周书曰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周官大司

  • 卷二十四、兄弟猜忌及大臣之逐戮·黄鸿寿

    圣祖康熙六十一年冬十一月,世宗即位,命贝勒胤祀、十三阿哥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总理事务,召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胤禵驰驿回京。封胤祀和硕廉亲王,胤祥和硕怡亲王,胤祹多罗履郡王,二阿哥胤礽子弘晰多罗履郡王。先是,康

  • 奏谳书十四·佚名

    原文:八年十月己未安陸丞忠劾獄史平舍匿無名數大男子種一月,平曰:城知種無〔名〕數,舍匿之,罪,它如劾。種言如平。問:平爵五大夫,居安陸和眾里,屬安陸相,它如辭。鞫:平知種無名數,舍匿之,審。當:平當耐為隸臣,錮,無得以爵、當賞免。.令

  • 卷三 三才章第七·邢昺

    [疏]正义曰:天地谓之二仪,兼人谓之三才。曾子见夫子陈说五等之孝既毕,乃发叹曰:“甚哉!孝之大也。”夫子因其叹美,乃为说天经、地义、人行之事,可教化于人,故以名章,次五孝之后。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参闻行孝无限高卑,始知

  • 緜·佚名

    ——先民创业的史诗【原文】緜緜瓜瓞(1),民之初生②。自土沮漆③,古公亶父④陶复陶穴(5),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6),至于岐下。爱及姜女(7),聿来胥宇(8)。周原膴膴(9),堇茶如饴(10)。爱始爱

  • 第九节 论自由·梁启超

    &ldquo;不自由,毋宁死!&rdquo;斯语也,实十八九两世纪中,欧美诸国民所以立国之本原也。自由之义,适用于今日之中国乎?曰: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无往而不适用者也。虽然,有真自由,有伪自由,有全自由,有偏自由,有文明之自由,有野

  • 卷第一·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一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帝纪三皇太昊取牺牲充庖厨。号包牺后世音谬为伏羲一号皇雄氏。风姓。木德王天下。都陈。一百一十年。以龙纪官。画八卦。造书契。代结绳。炎帝神农氏。姜姓。继太昊。火德王天

  • 东西均·方以智

    明清之际方以智的主要著作。1652年完成初稿,次年加以订正。全书正文二十六篇(含一篇附文),加《东西均开章》和《东西均记》,凡二十八篇。原仅存抄本,由中华书局1962年校点、整理出版,并附有方以智《象环寤记》一篇。书中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