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范延光传

范延光字子瑰,相州临璋人。唐明宗当节度使时,将他安排为自己的部下,没发现他有奇异之处。明宗攻占郓州,梁的军队还掌握着杨刘,梁的先锋将康延孝偷偷将降书送给明宗,明宗征求可以将延孝降书送给庄宗的人,延光立即请求前去,于是将延孝的信封成蜡丸揣在怀里,向西走送到庄宗手中,而且说:“现在延孝虽然有投降的意思,但梁军把守杨刘的士兵很多,不是能谋取的,不如在马家口构筑堡垒用来与汶阳沟通。”庄宗认为这样可以。营垒筑成后,梁派王彦章猛攻新筑的营垒。明宗派延光偷偷外出去请救兵,夜晚过黄河时,被梁兵抓获,送到京师,挨了几百下竹板的抽打,并受到被杀的威胁,延光始终不说出晋的事。被囚禁了几个月,逐渐得到狱吏保护。庄宗进入汴时,狱吏打开他身上的枷锁,并恭敬地给他叩头送他出狱。庄宗见到延光,很高兴,授给他检校工部尚书的官职。

明宗在位时,他任宣徽南院使。明宗到汴州巡视,走到荥阳,得知朱守殷反叛,延光说:“守殷反叛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缓慢对付就会使他如愿安排,加固城防使官军难以接近。因此,按照攻击敌人于没有防备的原则,不如急速攻城,我请陛下拨骑兵五百名,疾驰到城下,用神速之兵使他害怕。”于是他率骑兵五百人,从傍晚驱马飞奔到半夜,跑了二百里路,与守殷的军队在城下打仗。天快亮时,明宗也使劲赶马跑来,汴城内军队看到皇帝乘坐的车子,才打开城门,延光的军队首先进城,仍然与敌人展开巷战,杀死打伤的人很多,守殷被杀,汴州平定。

第二年,升任枢密使,后被派出任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诲死后,又招回延光和赵延寿共同任枢密使。明宗问延光战马有多少匹,他回答说:“骑军三万五千人。”明宗用手拍着大腿感叹说“:我在军队中呆了四十年,从太祖在太原时,马匹的数量不超过七千,庄宗攻占河北时与梁家在河上发生战斗,军马才万匹。现在虽有战马三万五千匹,但仍不能统一天下,我老了,马匹再多又怎么样呢?”延光乘机说:“我曾经计算过,一匹马的耗费,可以养活步兵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吃掉了十五万步兵的食物。”明宗说“:使战马肥而士兵瘦,这是我感到惭愧的!”

夏州李仁福死后,他的儿子彝超自立为节度使并请求朝廷赐给旌旗与符节。明宗派安重进代替他,但彝超不愿意让人替代,朝廷用军队攻击他,很久也没攻克。隰州刺史刘遂凝乘驿马急速入京给皇帝献策,说绥、银二州的人民都有归附朝廷的意思,请求任命两个刺史来招他们投降。延光说:“朝廷兴师问罪,本来是对彝超的,夏州如果被攻占,绥、银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若是不攻破夏州,即是获得绥、银,也不能够守卫住。”遂凝又请求自己驱马到夏州说服彝超让他投降,延光说:“一个遂凝,万一被敌俘获没什么可惜的,值得珍惜的是朝廷的根本原则。”这时,王淑妃把持朝政,遂凝兄弟和淑妃很早就认识,正倚仗着淑妃的恩宠,凡有奏请没有不听从的,而且大臣们由于淑妃的缘故,多数不敢提反对意见,只有延光沉着镇静地阻止他们。

明宗有病,不能上朝处理政事,京师的百姓,纷扰争议,逃窜到山谷中藏身,或者寄居躲藏在军营中,当地官府无法禁止。有人劝延光用严厉的刑法制裁他们,延光说:“制止动荡要冷静,应该稍微等待一下。”不久,明宗的病好了一点,京师才安定下来。

这时,秦王掌握兵权,非常傲慢,宋王懦弱而且在外边,谈到此事的人多数归心潞王,延光害怕灾祸到来,就请免除职务离去。延寿暗中发现延光有逃避灾祸的心理,也急忙请求免职。明宗再三挽留他们,二人的言辞更加诚恳并且流下眼泪。明宗没有办法,就把他们都罢免了,延光又回去镇守成德,然后任用朱弘昭、冯斌贝为枢密使。随即,秦王起兵反叛被杀,明宗死后,潞王反叛,杀死愍帝,唐皇室一片混乱,弘昭、斌贝都被牵扯到灾祸中而死掉。末帝再次下诏命延光为枢密使,授以宣武军节度使之职。天雄军叛乱,赶走节度使刘延皓,朝廷派延光去讨伐并平定他们,随即任命他为天雄军节度使。

延光曾经梦见大蛇从肚脐眼进入腹内,钻进了一半又被扯出来,把这事对食客中懂术数的张生说了,张生赞叹说:“蛇,是龙的同类,进入腹内,是将要当帝王的预兆呢。”张生从延光低贱时就说他将来一定会显贵,延光一直认为他很神奇,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他预言的事多数是准确的,因此延光听信了他的话,暗中积聚着谋反的意向。

当晋高祖在太原起兵时,末帝派延光率领军士二万戍守辽州,与赵延寿的军营构成掎角之势。随后延寿首先投降晋,只有延光不投降。高祖当了皇帝,延光又在各诸侯之后很久才上贺表,并且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末帝的儿子重美为妃,因此产生反复无常的思想,高祖封他为临清王,想用这来安慰他的心。

有一个平山人名叫秘琼,他是成德军节度使董温其衙内指挥使,后来温其被契丹俘虏了,琼就把温其家庭的人全部杀死,埋在一个土坑里,获得他的家产财货数以万计。晋高祖即位后,琼被任命为齐州防御使,他用皮口袋装着财货,路过魏地,延光暗中派人送信召见他,琼不同意,延光发怒,选择精兵埋伏在边境上,等着琼过来,把他杀死在夏津,全数得到他的财货,向朝廷报告说巡逻戍卒因误会杀了他。但高祖从这件事怀疑延光会叛乱,就去汴州巡视。

天福二年(937)六月,延光终于反叛朝廷,派他的牙将孙锐、澶州刺史冯晖,率二万名士兵到黎阳抗拒官兵,抢掠滑、卫。高祖任命杨光远当招讨使,率领军队从滑州渡过胡梁攻击叛军。锐轻浮没有谋略,在行军打仗途中带着十几个娼妓跟着自己,打开伞盖拿着扇子,尽兴高歌并任意大吃大喝,士兵们深受酷热之苦,都不愿为他卖命。光远捕获了对方的间谍,问出他们的行动计划,引诱孙锐等人渡过黄河,等他们渡到一半时攻击他们,锐、晖败退逃跑到魏,关紧城门不再出来。

开始,延光的反叛之意没有确定,却突然得了急病不能起来,锐就偷偷召晖进入城中,逼迫延光造反,延光恐惧不安,就听从了他们的安排。高祖听说延光是听从孙锐的意见谋反的,笑着说:“我虽然不足以示威武,但曾经跟随明宗取天下,攻破敌方坚城劲兵多了。像延光这样的本事已经不是我的对手,何况孙锐等人的儿戏呢?出发攻取这些小子!”于是,下决心讨伐平定他们。

延光开始时没有必定反叛的意思,锐等打败后,延光派牙将王知新送表归附朝廷,高祖不会见,将知新送交武德司治罪。延光又在杨光远的奏章后边附表请求投降,朝廷不给答复,延光就开始坚守。晋将绑着传单的箭二百枝射入城中,通告赦免魏的百姓,召募能杀死延光的人。但魏的城墙坚固,难以攻克,攻打到第二年依然没攻开,军队疲惫粮食缺乏,宗正丞石昂给高祖上书尽力规劝,请求赦免延光,并愿意单车进城去劝说延光投降。高祖也省悟后悔。三年(938)九月,派晋见者进入魏城中宣布赦免延光,延光才投降,被册封为延平郡王、天平军节度使,赐给他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契。他在那里住了几个月后进京晋见皇帝,由于心里惭愧请求回家养老,皇帝让他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

开始,高祖赦免投降的延光,对使者说“:准许不杀你了,如果投降了还被杀,怎么能长久地在皇位上统治国家呢?”延光与副使李式商量这事,式说:“皇帝厚道实在,明白道理,允许不被杀死,就不会死。”延光这才投降。到了退休后住在京城中,一年四季在参加朝廷宴会时晋见皇帝,高祖对待他与对其他大臣一样,但心里不想让他住在京师。一年多后,派宣徽使刘处让用车拉着酒晚上去探望延光,对他说:“皇帝派我来时,刚好遇上契丹的使者到,说北朝皇帝询问晋在魏博叛乱的反臣在哪里?怕晋不能控制,应该带上枷锁送来,以免成为中国的后患。”延光听到这话流下了眼泪,不知应该怎么办。处让说:“可以暂时到洛阳,以此来回避契丹使臣。”延光说“:杨光远任河南留守,是我的仇人。我有田地房屋在河阳,可以去吗?”处让说:“可以。”于是,延光带着他的钱财回到河阳,行走时携载的物资充塞道路,光远被他的财货所引诱,果然谋划得到它们。借机上奏说“:延光是反复无常的奸臣,如果不谋取他,不是向北逃往胡人就是向南逃向吴越,请下令把他囚禁在洛阳。”高祖犹豫不决。光远兼任镇守河阳,他的儿子承勋任该州知州,他就派承勋用武力胁迫延光让他自杀。延光说“:皇帝赏赐给我铁契,准许不死,你们怎么能这样呢?”承勋又让身体强壮的士兵驱赶他上马,走到浮桥上,把他推进水里淹死了,奏报朝廷说延光是自己跳水淹死的,并趁此机会得到延光的全部资产。高祖因为这样的结果恰好是自己所希望的,也不追问,只是为他停止视朝,以示哀悼,加赠官职为太傅。水运军使曹千在缪家滩捞起他的尸体,高祖允许运回相州安葬,刚埋葬,墓就崩裂,打开他的棺材一看,头颅全部碎裂。开始,秘琼杀死董温其并抢走他的资财,延光又杀死秘琼抢走财货,到最后终于因财货而被光远所杀,但光远也是不能幸免的。

在延光反叛时,有一个人叫李彦询,任河阳行军司马,张从宾在河阳叛乱,彦询依附于他,从宾败亡后,彦询逃跑到魏,延光任命他为步军都监,派他守城。招讨使杨光远得知彦询是邢州人,他的母亲还活着,就派人到邢州,捉住他的母亲送到城下,给彦询看,用来招降他,彦询在城上看到后亲自用箭射死了自己的母亲。到延光出城投降时,晋高祖授给彦询房州刺史的官职,大臣们说彦询杀死亲生母亲应该处以死刑,高祖认为赦免的诏令已经颁行,不能失信。后来彦询因为贪污被判死刑。

唉,严重啊,人性对于习惯要慎重啊!因此,古代圣人提倡仁义,用意深刻,他们在推行教化时,勤奋而不松懈,缓慢而不急迫,想使人民逐渐习惯后自己趋向仁义,以达到长久并稳定地形成习俗。但老百姓不知事理,反复看见善良的行为就习惯去做善事,反复看见丑恶的行为就习惯去做恶事。五代时期的混乱,它的由来久远了。自从唐朝衰落之后,战乱加上饥饿,使父母不能养育他们的子女,子女不能奉养他们的父母。这在开始时,父母子女等亲人之间不能互相保护,大致是由于灾祸所造成的,沿袭下去礼节仁义一天天被废弃,亲人之间恩爱也一天天被淡忘,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时间长了最终导致仁义被严重破坏,以至于父母子女之间,自相残害。五代时期,这种祸害是说都说不完的。人的感情没有不知道爱护他们亲人的,也没有不知道厌恶不孝顺子女的,但彦询拉弓射死他的母亲,高祖放任并赦免他,不光是彦询自己不知道是做了极大的恶事,而且高祖也心安理得不认为这是奇怪的事,这不正是长期养成的旧习惯所造成的吗?《论语》说:“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甚远。”对恶的习染达到极端,使人的情感还不如禽兽,这不是很悲哀的事吗?对像彦询所做的恶事,人们心里安闲不认为怪异,就是晋出帝与他的生父断绝关系,举国上下也不认为这是不对的。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六十五·柯劭忞
  卷五百二十九 列传三百十六·赵尔巽
  卷第一百四十三·胡三省
  卷之一·佚名
  卷之九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一三七八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查辽金元三史挖改情形片·佚名
  嘉定县乙酉纪事·赵曦明
  葛洪传·房玄龄
  叶颙传·脱脱
  杨黼传·张廷玉
  卷十一·马文升
  ●晋政辑要卷之三·海宁
  卷七十二·佚名
  卷一百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果·隋树森

    (杨果(一一九七——一二六九), 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市)人。早年以章句授徒。金正大初登进士第,官偃师令,以廉干称。金亡后,杨奂征河南课税,起用为经历。史天泽经略河南,举为参议。中统元年

  • 前集卷十·罗椅

    钦定四库全书 放翁诗选前集卷十 宋 罗椅 编 五言八句 即事 樽酒如江緑春愁抵草长但令闲一日便拟醉千场柳弱风禁絮花残雨渍香客游还役役心赏竟茫茫 溪行 篷蒻鸣春雨帆蒲挂暮烟买鱼寻近市覔火就邻船愁卧醒还醉滩行却

  • 第一百十八回 闹京畿两路丧师 投使馆九人避祸·蔡东藩

      却说直、皖两军互相角逐,分作东西两路,西路就是高碑店,东路乃是杨村。徐树铮率同西北军,猛攻曹锳。曹锳仓猝抵敌,一时措手不及,竟为西北军所乘,枪似林攒,弹如雨注,不由曹军不走。曹锳只好号召兵士,退出杨村。树铮把杨村占

  • 千百年眼卷二·张燧

    孔子著述孔子生平,唯于《周易》有赞,《诗》、《书》则删之,《礼》、《乐》则定之,《春秋》则笔削之。笔但笔其旧文,有削则不尽笔,定亦不添一笔,删则不笔者多矣,盖不贵增而贵减。文王、周公之彖象多诡奇,而孔子之传文极显浅。殷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佚名

    嘉靖二十八年七月戊辰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邬景和代○遣乐舞生二十三人赍香帛分祭历代帝王陵寝○庚午发太仓银一万七千三百两于延绥○辛未 仁孝文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长宁伯周大经祭 长陵○荫故太子少保吏部尚书

  • 卷之九十·佚名

    成化七年夏四月癸卯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敕巡视边关监察御史边完翟庭蕙曰山海居庸关迤西一带大小关隘中间多有墙垣低薄及年久坍塌雨水冲决虑恐守关官员因循怠忽特命宪臣往来巡视督工修砌近闻尔等彼此怠慢岁

  •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五百七十七·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八月。庚申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子皆如之。起居注○谕军机大臣等、电寄胡湘林等、张鸣岐电悉。核与昨日电奏两歧。着胡湘林确切查明。防城失守。究

  • 提要·郭居仁

    【臣】等谨案蜀监十卷不着撰人名氏前有方孝孺序称宋端平中绍武李文子尝仕於蜀蒐采史传起秦取南郑至宋平孟昶上下千二百年事之系乎蜀者为书十卷云云世遂题为文子作考亭渊源録亦载李文子字公谨光泽人【案光泽即绍武之属

  • 世家卷第十 高丽史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宣宗。宣宗安成思孝大王讳运字继天古讳蒸又祈。 文宗第二子顺宗母弟文宗三年九月庚子生。 幼而聪慧及长孝敬恭俭识量弘远。 博览经史尤

  • 慕容彦超传·欧阳修

    慕容彦超,吐谷浑人,是汉高祖的同母弟弟。曾经假充姓阎氏,彦超的肤色发黑多有胡须,绰号叫“阎昆仑”。年青时在唐明宗部下当军校,多次升迁为刺史。唐、晋交替的时期,历任磁、单、濮、棣四州刺史,因在濮州犯了私造酒曲接受贿赂

  • 曹义、施聚传·张廷玉

    曹义,字敬方,仪真人。从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积功升至都督佥事,协助巫凯驻守辽东。巫凯去世后,曹义代替他为总兵官。巫凯是一位名将,曹义承继其后,廉洁有操守,使辽东从此能安居乐业。兀良哈侵犯广宁前屯,朝廷下诏切责他,并命王翱前

  • 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八田赋考【八】水利田乾隆十二年直隶总督那苏图奏霸州丰润二处营田宜设专员以收实效上曰古有田畯之官巡行阡陌劝稼课耕宣布德化该督所奏专员经办营田尚得古人遗意着照所请令管理之员亲身督

  • 命义篇第六·王充

    墨家之论,以为人死无命;儒家之议,以为人死有命。言有命者,见子夏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言无命者,闻历阳之都,一宿沉而为湖;秦将白起坑赵降卒于长平之下,四十万众,同时皆死;春秋之时,败绩之军,死者蔽草,尸且万数;饥馑之岁,饿者满道

  • 论语商原序·周宗建

    圣贤教世之言皆权也悟有髙下权亦随之因病起方药从病转如诊疾者不问其病坐何家而防以参苓甘术混而投之药良而病愈长矣不乃为设方诸贤大笑乎余幼负钝根长无颛学每有疑义仅一质之家严而愚不能悉记也佣书十年尝为诸弟子所

  • 鼓山艺文志·佚名

    地方志。本志收载了有关鼓山的诗、词和游记文学作品。

  • 广释菩提心论·佚名

    四卷,莲华戒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引诸经以明大悲为本,慧及方便,一切时常行,及明闻思修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