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山家清事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二温庭筠寄山中人月中一双鹤石上千【一作百】尺松素琴入爽籁山酒和春容幽瀑有时【一作间】断片云无所从何事苏门生【一作坐一作啸】携手东南峰送淮隂孙令之官隋堤杨柳烟孤櫂正悠然萧

  • 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三十八·张廷玉

        郁新 赵羾 金忠 李庆 师逵 古朴 陈寿刘季{虎} 刘辰 杨砥 虞谦 汤宗   郁新,字敦本,临淮人。洪武中,以人才征,授户部度支主事。迁郎中。逾年,擢本部右侍郎。尝问天下户口田赋,地理险易,应答无遗,帝称其才。寻

  • 臧榮緒晉書卷四·汤球

      后妃   晉武採漢魏之號。以擬周之六宮。置貴妃、夫人、貴人、是為三夫人。淑妃、淑媛、淑儀、修容、修華、修儀、婕妤、容華、充華、是為九嬪。又置美人、才人、中才人、以為散職。初學記十。   武元   武

  • 卷第一百八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二〔起着雍摄提格(戊寅)八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高祖神尧大圣光

  • 提要·徐乾学

    【臣】等谨按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国朝徐干学撰干学有读礼通考已着録是编以元明人续通鉴者陈桱王宗沐诸本大都年月参差事迹脱落薛应旂所辑虽稍见详偹而如改宋史周义成军为周义以胡瑗为朱子门人疎谬殊甚皆不足继司

  • 卷之四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八·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四月。壬午。恭亲王奕奏。查明原犯军流徒折圈之宗室松德等六名。内辂、和昆、联照、共四名。现已圈满释放。毋庸查办外。查德明额系宗室。因拆毁衙署窗棂。比例。拟杖一百流三千里。折圈禁三年。

  • 卷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八 【起戊寅周威烈王二十有三年○止丙午周愼靓王六年】凡八十九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朱子纲目始於周威烈王之二十三年分注止载秦楚齐晋燕及魏赵韩八国今年表接前卷仍照前备列

  • 吐蕃传·薛居正

    吐蕃,原居于汉朝西羌地区,有人说他们是南凉秃发利鹿孤的后裔,他的子孙以秃发为国号,语音讹变为吐蕃。吐蕃人将他们的国主称为赞普,设置大论、小论官以管理国事。他们的风俗是随水草放牧而无固定居所,然而也有城郭,都城叫逻些

  • 王存传·脱脱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从小善于读书,十二岁时,辞别亲人在江西拜师,五年才归。当时读书人正崇尚雕饰文辞,王存惟独写古文几十篇,乡老先生见到这些古文,自认为不及。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第,调任嘉兴主簿,提升为上虞县令。豪门

  • 职官七六·徐松

    收叙放逐官一【宋会要】太祖建隆元年正月五日,太祖即位赦书:「应贬降、责授及勒停官,并与恩泽。」 干德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南郊赦书:「诸贬降官吏未量移者与量移,已量移者与复资,已复资者与叙用,余者委刑部分析贬降缘由闻奏听

  • 卷四十七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玄

    [疏]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目录》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羊豕曰少牢。少牢于五礼属吉礼。《大戴》第八,《小戴》第十一,《别录》第十六。”○释曰:郑知“诸侯之卿大夫”者,《曲礼下》云:“大夫以索牛。”用

  • 卷二十七·胡广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大全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二十七明 胡广等 撰缁衣第三十三【蓝田吕氏曰此篇大指言为上者言行好恶所以为民之所则效不可不愼也篇中有好贤如缁衣之言故以是名篇○朱子曰缁衣兼恶恶独以

  • 卷八十四·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八十四     婺源江永撰歌舞    樂五補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於言故曰詩言志既形於言則必有長短之節故曰歌永言既有長短則必有清濁高下之殊故曰聲依永

  • 敬畏·魏裔介

    恐惧者修身之本。事前而恐惧则畏,畏可以免祸;事后而恐惧则悔,悔可以改过。夫知者以畏消悔,愚者无所畏而不知悔,故知者保身,愚者杀身。大哉,所谓恐惧也。[林和靖]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林和靖]敬胜百邪。[程明道]敬只

  • 御选语录卷十一·雍正

      卷十一御制序昔黄帝访道于广成子。汤问于卞随务光。古之圣王。其于高世之士。必资其薰习身心。以为宰制万事之本。迨于后世。凡入帝王之门者。功业边事。尚难其人。何况心性边事。从来宗门古德。传灵山之心灯。其

  • 片玉词·周邦彦

    又名《清真集》、《美成长短句》,中国古代词集。北宋周邦彦作。邦彦词在宋时别本甚多,传世者以南宋淳熙年间强焕本为最早,分为上、下二卷。明毛晋在此本基础上辑《补遗》一卷,刻入《宋六十名家词》。另南宋陈元龙撰《

  • 历代通略·陈栎

    元陈栎撰。四卷。起自伏羲,迄于宋末,于历代帝王之行事,世系之源流,人品之高下,以及兴亡得失,均撮其精要,各为论断。每一代为一篇。自伏羲至五代为二卷,北宋、南宋则各占一卷。南宋止于宁宗。卷末栎自跋,谓理、度二朝,